[清空]播放记录
视频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今天跑去看了同为建党100周年献礼影片《革命者》,我的最直观看法是:比隔壁《1921》要好,《革命者》从电影角度上真的感染到了我,私以为,这是近十年来,明星云集类的主旋律影片中,最好的一部。
过去类似的明星云集主旋律影片,最大的问题其实并非演员驱动大于角色驱动,致使故事乱如麻,有一遭没一遭,而是那些电影们几乎没有想清楚,究竟想要表达什么,以怎样的方式去表达,最终仅仅是完成了任务一般,让一部电影沦为一段历史走马观花般介绍PPT了。
电影《革命者》中的参与明星也不少,甚至也有些演员浮于角色之上,但整体对剧情对故事的影响甚微,在能够接受范围之内。我看《革命者》最大的惊喜是什么呢?是它的不一样,它真正是作为一部电影出发的,有自己的核心表达,讲述逻辑,整部片子有取有舍,最后也能够通过故事的讲述,让观众的情绪提振起来,当真是不容易的。
故事始终以革命者李大钊为题眼,电影核心分为两条线,一条线以38岁的李大钊被北洋政府抓捕,最后处以绞刑为正序讲述,一条线则经由正叙讲述里的几个核心节点,而辅以几则篇章,补充了以李大钊同志为核心的相关革命事件及关键人物等,最终两条线交织,交待结局,电影以这样的讲述方式,非常立体的为观众呈现了一个伟大的革命者李大钊同志,同时也展现了那个年代革命先驱与黑暗年代斗争的艰难缩影。
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走上绞刑台,慷慨就义,时年38岁。历史课本里短短一句话,背后是这位推动中国历史进程的伟大先驱的一生。
我愿以几个关键词概括电影《革命者》中的几则篇章,而这概乎也是影片想要传递给观众的核心价值。其一:良心,这一部分主要经由彭昱畅所饰演的张学良视角,讲述了一段李大钊的往事,1917年,俄国暴徒在租界枪杀中国报童,少年血性的张学良全程目睹,看着李大钊联合社会各界劳工力量,共同呐喊施压,在租界与俄国人据理力争,最终得到正义,此一段是李大钊其人身上为民请命的良心。其二:信念,这一部分则主要描述了蒋介石与李大钊的对立,1927年,正是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直接导致了李大钊慷慨赴死的结局,通过蒋介石的视角,电影回顾了1923年到1924年李大钊极力推动国共两党合作的事宜,两相对比之下,更显李大钊心中革命的信念。其三:斗争,电影在这一段里着重讲述了318惨案,1926年3月18日,北京群众五千余人,在天安门集会抗议,要求拒绝八国通牒,李大钊负责主持工作,引导斗争,北洋政府下令开枪,死伤数百人。其四:同志,这一段描写的是李大钊与陈独秀两人深厚的革命情谊,彰显的是共产党人盟友、同志的精神。其五:传承,电影在这一段里,则主要展现了李大钊与毛泽东二人亦师亦友的关系,毛泽东总有问题请教李大钊,李大钊总能从毛泽东身上看见希望,他们二人,是革命精神的传承,是共产主义斗争的传承。最后则是相信二字,李大钊哪怕自己粉身碎骨,也相信终有一天革命将功成,同样,工人、农民、士兵,无论出身如何,那些电影里所展现的革命者群像们也都相信。
良心,信念,斗争,同志,传承,相信,电影看似混乱,故事的讲述里,又是插叙,又是回忆里夹杂回忆,年代时间也飘忽不定,相信总有一部分观众会看到云里雾里,但其实这部电影的结构无比工整、妥帖,都在这六个词里,电影以六大段落讲述故事,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有血有肉极为立体的李大钊其人其形象,以及以李大钊为代表的革命者精神。因为有良心,所以有信念,因为有信念,所以要斗争,因为同斗争,所以有同志,因为有同志,所以能传承,因为能传承,所以愿相信。
片子当然也不是毫无毛病,《革命者》让我最不喜欢的,就是通篇情绪都太满了,配乐几乎从未间断,电影结局时,拉情绪的段落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是有些月满则亏过犹不及了。但不管如何,《革命者》都是到目前为止,我所认为近年来最好的主旋律电影了,比隔壁的《1921》好太多了。
题图:《革命者》海报
你还可以: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点赞赞赏转发到朋友圈,你的鼓励是我的动力,你的沉默会让我也沉默。
永远年轻,永远要对世界发问,如果你有问题,
请点击:所有人问所有人
原文来自我的个人公众号:突突 isTukTuk
观影结束,主创登场,在几个称赞电影的互动后,颂文老师问“你们喜欢这部电影吗”,一些观众迟疑的答复“喜欢”。现场有观众表达因感动而落泪 ,也有观众表达喜欢这种剪辑方式,但这些迟疑的“喜欢”或许更能代表更多人的观影体验,至少和我的感受是一样的。整体感觉这不像是2021年的电影,“说教”的方式、人物刻画都充满了10年前的气质,电影的质感太陈旧了。
整个片子就像梁静说的,希望和年轻人对话,但我觉得片方首先要做的是相信年轻人的审美。无论怎样的年龄层,相信大家对于优质作品的判断是一致的,就像今年爆火的《觉醒年代》,好品质才是基础。而这部片子最主要的问题就在于,貌似在贴近年轻人的观影习惯,却连最基础的故事都没有讲好,剪辑更是凌乱不堪。按照大钊先生重要的人物线没问题,可是每一个出现的人物对大钊先生的对比都不够明显,短暂出现的陈独秀等等,都过于水了。剪辑更是混乱,一直以为时间字幕是很“偷懒”的做法,讲不清楚故事的导演,才会选择的下下策,而这部片子,在时间字幕如此多的情况下,还会让人觉得混乱,同时,很多对比场景的剪辑,再搭配着台词,简直是在按头说教。中间各地陆续建党的vcr以及结尾的“我相信”,更是充斥了敷衍,毫无电影感。
我们不排斥主旋律,事实证明主旋律可以拍的好看,但我们反对打着主旋律的旗号,“偷懒”的电影。
分界线-----
表白颂文老师,虽然不喜欢这部电影,但这个角色是电影唯一值分的地方。
先抛开意识形态,《革命者》值得影迷去影院去认真看。。。
非常非常高兴,徐展雄导演第二部作品在导演视听上有了巨大的提升,第一部是叙事格局超出驾驭能力+被过度删减改台词,最后变成了一部残缺的作品,所以很难评价徐展雄的上一部导演作品。。。
但是在这一部中,他反而因为意识形态的某种确定性前提下,因为可以充分调动创作资源,反而在导演视听表达上找到了自己的一方“自由天地”(绝对的自由就不聊了哈[捂脸]),然后在这部电影里呈现出大量非常电影化的处理,完成度也很好,非常难得。。。
印象最深的是光影的处理,具体说就是“移动的边界线”,黑暗与光明的分界线、移动感、大反差,从第一场矿难的戏,到最后一场,我认为这个影像风格坚持了下来,非常难得。。。
所以看到很多出光影在人物和场景里移动的拍摄方法,当然这是对大时代背景与视听语言的暗合。。。
徐展雄不知算不算影迷导演(不是贬低,昆汀就是最厉害的世界级的影迷导演),就是从这部《革命者》里看到很多视听表达从经典艺术作品的来源,比如我能看到图二这场戏画面构图对米开朗基罗的致敬,还有一场戏像王家卫的《一代宗师》,当然哈哈镜追逐一场也能联想到很多主流商业区的处理方法。。。
还有因为全片是顺序、插叙和倒叙混杂在一起,包括颠倒切,整个剪辑思路也是依据人物内心情绪的诗性散发,而不是循规蹈矩的流水账,如果是平时,这种叙事剪辑思路对普通观众一定是挑战。。。
但是,赶巧儿,我猜买票来看《革命者》的,一定大概率已经家里刷完了《觉醒时代》,或者刚刚看完电影《1921》,如果你按照《觉醒》👉《1921》👉《革命者》这个顺序进行观看,哪怕你对1915-1927这12年的历史之前完全是小白,你也能通过前面两部作品,快速了解基本历史框架,然后再看《革命者》,就不会有任何理解障碍。。。
当然还有一些为了巧妙处理剧本来回跳跃的时间线的导演手法,比如转动的火车站钟表盘,褪色的海报,还有视效呈现的机械表内部来快速表现共产党成立早期全国各地紧密的咬合关系等。。。
很多细节处理,我不知道是剧本层面就已经处理好,还是导演层面在不断加码,理论上,作为电影创作,各部门主创发挥一流,也依然要很大比例归功于导演,因为至少要思维特别清楚,才能真能发挥出创作的合力。。。
所以作为第二部导演作品,徐展雄至少这部作品体现了他跟众多一线主创合作,特别是监制、制片团队彼此的高度信任,才能呈现出这种品质吧。。。
其中有一场戏印象深刻,李大钊和工人们在一面巨大巨大的天幕感觉的红旗下游走呐喊,大家手持着锄头等工人的工具,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这样在用视听拆解党旗的,很有意思,那场戏的镜头调度也异常精彩。。。
还有,必须得说张颂文牛逼,全片都是他的各种大段独白,果然继续是“大段独白专业户”,稳稳接住,太厉害了。。。
在我心里百变张颂文,应该是我个人2021年的年度男演员,非常佩服。。。
最大惊喜,表演方面是韩庚的蒋介石,没什么,就是年纪大了,依然表演的层次就出来了,男演员,就是不要怕老,霍普金斯不还依然影帝级表演在第一线呢嘛。。。
最后,要说应对现实当下的创作的建议,我能想到的就是很可能要重新观看前苏联经典电影,从《雁南飞》《士兵之歌》到《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等一系列当年前苏联的电影美学。。。
理论上对现在主旋律影视创作应该是一个绕不开的学习参考。。。
因为目前整体几部主旋律作品连续看下来,视听很多还是好莱坞传统视听风格为主导,可能需要一些新的思路,一种是东方传统诗性的审美,一种就是真正强悍的前苏联经典电影的美。。。
总之,我对纯从好莱坞汲取营养,对于应对当下的中国主旋律创作是存疑的。。。
结论:推荐观看,难得的一部充分调动视听创作语言、红色又不太晃眼的赞美诗。。。
在影厅坐下,翻翻简介,是荞麦疯长的导演,就心呼不妙。 果然和1921一样,大型MV。对文艺青年也不能要求过高,网友王胭脂表示:陈建斌?怒斥学生,你们都是辣鸡,建议在全国艺术学院食堂公屏滚动播放… 看到奇葩的张氏父子,真是中国现代史的搅屎棍,前朝余孽,然而握有重兵,就像阿米巴一样本能驱动,在历史的关键点制造戏剧的效果。 张作霖完全没有必要杀大钊老师。就算昧于天下大势,基于军阀的游戏规则,考虑到将来与常公的博弈,他反对什么,我就赞成什么,每与操反。 进而想到一个问题,在1910、1920年代这一关键的转折期,东北是缺席的?少有自己的声音?萧红的文艺是特例。 实际上自安史之乱到清军入关,这一千余年,东北是第二关中。这二十年的缺席是一个异数,有必要研究下。
一时间线从191x到1983,可以说电影用了近乎于科幻穿越四维空间的讲述方式,尤其是李和毛城楼上插入的解放影像,不禁让人想起某部神剧的开头:八年抗战才刚刚开始。 二人物视角,每位出场的对应人物如张学良、蒋介石、陈独秀、小偷等,本来该是复调勾了李大钊的,但偏偏都被拍出了自己的小弧光,反倒是李大钊只需要伫立在人前就足够了,单薄的很。 三音乐和情绪,都是主旋律式的,填鸭式的,耳朵痛。 四大量字幕的存在,想说的太多又怕说不明白的最低级策略,取舍可能不由主创分说。 五李大钊在电影里口号式的金句,怕是每一条都不能脱离电影时空,发布在当今现实。
由于上周加班,没赶上首映,结果到了这周发现积攒下《1921》《革命者》《中国医生》三部主旋律电影。看哪个呢?我挑了豆瓣评分最高(7.5)的《革命者》。
结果,还是失败了。
我不是说这片从头到尾一无是处。它的摄影、它的表演,都无可指摘。但除去这些形式上的东西,它在内容上,作为一部革命历史题材片,讲通顺一件事儿了吗?作为一部人物传记类型片,讲明白一个人了吗?
没有。形式大于内容,是这部电影的一大特点。
许多年以后,李大钊先生在狱中等待绞刑时,将会想起轮船抵达故国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电影采用的其实大略就是这样一个《百年孤独》式的开头,从李大钊生命的最后时刻讲起他的故事。不得不说,虽是模仿,但模仿得还是很巧妙的。这样做的好处,一是避免了对李大钊生平平铺直叙,而是通过他在狱中时,其他人与他直接或间接的互动,把他人生重要节点带出来。二是通过预设他的结局,让人好奇他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
但是谁能想到这些人生重要节点竟然是完全打乱了时间顺序的?!先是1916年李大钊回国,然后跳到1922年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又回到1917年李大钊领导游行抗议外国人杀人(张学良记忆引出),再回到1916年李大钊从《晨钟》离职后和乞丐一起洗澡(庆子记忆引出),接下来跳到李大钊1922年拜访孙中山、1924年参加国民党“一大”(蒋介石记忆引出),然后是1926年李大钊领导“三一八”抗议(赵纫兰记忆引出),后面又回到李大钊1916年加入《新青年》、1920年送陈独秀出京……
我实在是很费解,这是《记忆碎片》,还是《致命魔术》啊?诺兰的片固然难懂,但其中是有固定的逻辑可循;而本片这些人生重要节点的排列,是遵循什么样的逻辑?即便有某种逻辑,这样排列有什么意义?能比按时间顺序排列让观众更好地了解李大钊的成长和发展吗?我想这应该是对历史传记片一个最起码的要求吧?
说实在的,从中我只能看到一种创作逻辑,那就是:最近献礼片有点多,这些人和事儿讲得有点儿滥了,又有《觉醒年代》珠玉在前,所以必须搞点儿事情拔高一下自己了。还有什么能比“非线性叙事”更能体现自己水准的呢?不,“非线性叙事”也有点儿LOW了,咱来个“散点性叙事”,更牛掰。
这些“散点”间的连接怎么办呢?没有关系,做些PPT,打上字幕就可以了。像在讲述各地共产党小组成立时,背景是一堆黄金齿轮转啊转的动画,加上一条又一条字幕说谁谁在哪哪创立了共产党小组,持续了足足十几二十秒,尬得飞起,可能还不如B站一些UP主做得好——人家至少还知道配地图。此外,每个李大钊的人生重要节点,前有字幕做背景介绍,中有字幕做场外解说,后有字幕做归纳总结——那我要你这部电影干什么?
历史传记片应该尽量褪去传主在历史上或者书本上的符号化形象,还原他作为一个生动的“人”的形象,这并非是不要那些符号,而是唯有这样才能使他身上那些符号更加合理可信。而本片对李大钊的塑造,完全是一个符号化的圣人形象,三大特点:慷慨激昂、体恤众生、视死如归。我们在这里面很难看到他作为普通人的生活状态(除了吃过几次饭),看到的几乎都是一种鸡血拉满的工作状态。其实有这些倒没什么问题,但是只有这些就是不自然的,会显得人物很虚、很浮、很漂。
随便举几个其他作品中有生活的例子。《觉醒年代》中,李大钊因为拿不出钱带孩子出去吃饭,只能骗他们说吃肉有害健康。《至暗时刻》中,丘吉尔上大号时得知要给掌玺大臣(the Lord Privy Seal)回话,便玩了一个文字游戏,令人回复“我被封印在了厕所里”(sealed in the privy)。通过这些桥段观众是能感受到,噢,这些“大人物”其实跟我们差不多。
不过这些在《革命者》中都是不存在的。我们看到的不是故事,只是对书本上的李大钊的一个情景再现。
其实蒙太奇和主义本身没什么联系,把它俩放在一起说只是因为我觉得很讽刺:这部电影能运用那么多让人眼花缭乱的摄影、剪辑手法,却没有讲清楚李大钊到底是秉持一个什么主义。
先说蒙太奇吧。由于本片要不停地闪回,蒙太奇是必不可少的。但本片的蒙太奇含量多到了一个令人咋舌的地步。不光是围绕李大钊运用了大量蒙太奇闪回,围绕蒋介石、孙中山也用了很多。比如镜头给到蒋介石时,剪了一堆“四一二”的镜头接进去。这个尚且可以理解,毕竟“四一二”跟李大钊入狱也有点关系。但有的时候,蒙太奇的运用是没有逻辑的。在镜头给到孙中山时,有必要把宋教仁遇刺的镜头也剪进去吗?将这两件事剪在一起的逻辑是什么?是1913年宋教仁遇刺,导致了1922年李大钊拜访孙中山吗?
再说说主义。李大钊是一个政治理论家,讲清楚他所秉持的主义是很有必要的。我印象中,电影里唯一一处提及李大钊政治思想的情节,是他阐述对三民主义的理解:“民生是目的,民族是手段,民权是方法。”
这段表述有点奇怪,它的意思似乎是:民生是目的,是最重要的,而民族、民权是达成这一目的的手段、方法。但问题是手段和方法在这里难道不是同义词吗?政治宣言一般删繁就简,同一个意思何必要拆成两个不同的词来说呢?
查了一下才知道,这段表述来源于李大钊1924年5月一篇比较冷门的文章:《人种问题》。原文说的是:“民生主义其目的;民族主义是达到这目的的手段,是三民主义的主干;至于民权主义,乃运用民生主义的方法。”
所以李大钊的意思,第一,民权并不是“达成”民生的方法,而是“运用”民生的方法。第二,民生虽然是三民主义的目的,但民族才是当前三民主义最主要的问题,这一点从这篇文章被命名为《人种问题》也能看出来。比起三民主义改善民生的作用,李大钊更关注三民主义在中国人反抗帝国主义压迫斗争中的作用。后来他在1926年1月《在列宁逝世二周年纪念大会上的演说》中干脆称:“中山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被压迫民族革命的理论和策略。”
那么,电影中把李大钊的原话这么一“稍加概括”,把这两层意思都概括没了。这并非我吹毛求疵,只是政治表述,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必须咬文嚼字、慎之又慎。否则,既是对提出者的不负责,也是对听众观众的不负责。
此外,李大钊作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先驱,他一生中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宣扬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如1919年《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但奇怪的是,电影却并不去展示这些思想,反而去“深入挖掘”他的另一个影响没那么大的思想(还没挖明白)。这就像是介绍一位经济学家,不去介绍他的经济学论文,而去介绍他的散文随笔一样。这是什么道理呢?难道是,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被人说得太多了,所以必须挖点冷门的出来吗?
1919年,胡适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称:“现在舆论界大危险,就是偏向纸上的学说,不去实地考察中国今日的社会需要究竟是什么东西。”
同年,李大钊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温和地反驳说:“我们的社会运动,一方面固然要研究实际的问题,一方面也要宣传理想的主义。这是交相为用的,这是并行不悖的。”
我觉得李大钊对胡适的反驳也适用于这些“主旋律”电影。花里胡哨的技巧是挺有必要的,但是搞清楚你到底在讲什么东西也很有必要。要知道,一段历史、一个人的伟大,并不必然带来电影的伟大;观众可能会为这段历史、这个人而触动,并不必然为电影而触动。
还是说,你们只是打算趁着七一捞一笔?
整部片子都太满了,情绪太外露,台词太直白生硬,配乐太多太煽情。开头的破碎更是致命的。结构上的新尝试挺有意思,让人耳目一新,但拼盘式的故事碎片最终也没能拼合出一条完整、丰满、流畅、连贯的主线,每个故事碎片都像是春晚里面经常插播的那种小短片,画面和台词都像。剪辑上玩了一些新花样,但是未免太多也太滥,反而影响观众对影片的整体把握,这种花样应该出现在B站影视区,不该出现在正片里。
问:什么是电影语言?答:来看看《革命者》的叙事、画面和声音。
渲染方式还是古早的主旋律如英雄儿女、上甘岭的那一套,伟光正人物配以朝霞满天和红太阳,叙事手法不断倒叙加插叙,甚至重复,导致节奏过于拖沓。张颂文和秦昊的表现没什么问题,但出现在这个有些混乱凌乱的作品中,总是显得很苍白。
实话实说,有点失望。很多“劳动者”的脸上看不到岁月苦难的皴搜的痕迹,太过整洁光鲜。有很多镜头的仪式感很重,但真实感就降低了。整部剧的运镜过于工整,贡献了很多结构唯美的分镜,但时代山河破碎的悲壮感也丧失了。不停的倒叙插叙我不太适应,整体氛围的渲染和感染力都不太够。革命有血有肉,这部电影有些浮于表面了。
7.8,这个片子似乎在主旋律电影里找到了一种很特别表现方法,因为历史已经为人熟知,所以电影放弃了线性的叙事,反而使用倒叙和插叙,开篇是李大钊行刑前的生命倒计时,片段化地穿插表现李大钊人生不同阶段遇到的人与事,大量的蒙太奇效果,而且也用到了慢镜头的打斗冲突和常速的演讲交叉剪辑,而很多场景是十分写意的,切的一些局部构图不错,加上独白的运用,解决了纯历史片平铺直叙容易造成的疲乏感。总体上说,这部是干脆选择了浪漫主义,反而是其别致的地方所在。
差点看哭了,整体基调比较悲壮,除了教员登场的时候是暖色调,其他时候都是压抑的冷色调为主。那段历史是大革命失败后的至暗时刻,越是这种时刻越考验革命者的意志和灵魂。主演张颂文说自己在绞刑那场戏时看着绳子明显感到恐惧,但历史上李大钊吊了三次才断气。这是中国革命的悲情英雄,而悲情英雄往往更能打动人心。
跟另外一部相比,以点带面用李大钊带出时代群像,更清晰与具感染力。张颂文演得好,踏实又深情。@环球港
热血,但太碎片
导演功力不够,各种转场太过于依赖动画。部分片段插入意义不明,对情节推动毫无作用。三星全给守常先生。
碎 我期待的激情澎湃并没有澎湃起来 有点可惜
虽然对李大钊了解不多,但在银幕前真坐不住,很想赶快回家自学历史,甚至忍不住当场(偷偷)查起资料
加入了艺术追求的类型片着实新鲜。导演对比前作我觉得有进步,故事节奏和剪辑点的创新其实更具代入感了,还挺聪明的。就是煽情部分此起彼伏密度大了点。
我好久没有在电影院看到“八一电影制片厂”这行字了~非常纯熟大制作的党建科普教育宣传电影,感觉是高中历史课本近代史知识点幻化成了声画影像和故事情节。影片质量很好,的确如管虎导演所说,李大钊活了三十八岁,却是普通人的三百八十年。采用交叉平行非纯线性叙事,字幕辅助来清晰地讲明白李大钊是谁做过什么,已经很不容易了。
电影幸亏有了管虎的监制,否则徐展雄的这部电影会步《荞麦疯长》的后尘。但电影的闪回旁白太多,剪辑也不够流畅,两个小时的时长中途会让人有昏昏欲睡的感觉
点映场。结构简洁清晰,但剪辑很乱。节奏紧张的片段戏剧性过强,反而削弱了情感表达;节奏舒缓的部分台词又太过随意,处理的很不严肃。以及选角和原音都非常不贴脸!比如让一个广东人用原音演河北人,非常出戏😅总之,精神可以领会,电影拍的不够。
全员演技在线,张颂文台词太强了。明知有些场面是故意煽情,但眼泪还是流了下来。
电影本身出来的效果是好的,但剪辑过于凌乱,每个故事串起来的衔接很尴尬,背景音乐不停切换也很出戏。另外,能感受到张颂文很用力的表演,确实演的不错,很多煽情片段,但声线和李大钊也是真的不太搭。不过我也想不出谁能演好李先生了。最后说一下韩庚演的真不错。
把李大钊刻画的非常不立体,过于脱离生活。张颂文的表演并不出彩,把三十岁左右的守常先生塑造的老气横秋……白客、李九霄等这些角色,用的好就是点缀,用不好就是累赘……李易峰的微表情太差。
太碎了,刚进入一个情景马上就被拉入下一个情景了,有的台词也没感觉激动人心,反而有些尴尬
【我们有主义,但也要有枪】- 革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