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动作片 危机:龙潭之战

    危机:龙潭之战

    评分:
    0.0很差

    分类:动作片澳大利亚2019

    主演:崔维斯·费米尔,卢克·布雷西,理查德·劳斯伯格,丹尼尔·韦伯 

    导演:科里夫·斯丹德斯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剧照

    危机:龙潭之战 剧照 NO.1危机:龙潭之战 剧照 NO.2危机:龙潭之战 剧照 NO.3危机:龙潭之战 剧照 NO.4危机:龙潭之战 剧照 NO.5危机:龙潭之战 剧照 NO.6危机:龙潭之战 剧照 NO.16危机:龙潭之战 剧照 NO.17危机:龙潭之战 剧照 NO.18危机:龙潭之战 剧照 NO.19危机:龙潭之战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崔维斯·费米尔、卢克·布雷西、理查德·劳斯伯格([血战钢锯岭])、丹尼尔·韦伯(《惩罚者》)将主演越南战争题材电影[危险逼近](Danger Close,暂译),影片由科里夫·斯丹德斯([红犬历险记])执导。故事背景设定在1966年的越南南部,讲述在瓢泼大雨里,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士兵与2500名越南士兵僵持。影片将于本月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开拍。

     长篇影评

     1 ) 1966年龙潭战役

    下面是网上关于这个战役的机翻中文。我做了些修改,让语句更加通顺。(battleoflongtan.com)

    1966年5月,澳大利亚皇家军团第6营第一批士兵抵达南越;其余部队也在6月份陆续抵达。在两个月的时间里,这个营的成员们发现自己卷入了越南战争中澳大利亚人最大的战役之一。

    到1966年8月,虽然,澳大利亚特遣部队只有在Nui Dat基地呆了3个月。但是,越共对这个桥头堡阵地耿耿于怀,决心尽早铲除澳大利亚军队。在战斗前几天,无线电信号显示在基地5公里内有强大的越共部队,但巡逻人员什么也没有发现。

    第一,起因:

    这场战斗的催化剂是越共对澳大利亚作战基地Nui Dat的攻击。攻击发生在1966年8月17日凌晨,越共使用了迫击炮和无后座力炮。

    澳大利亚人只是在最近才在Nui Dat建立了基地,他们试图以基地为跳板控制Phuoc Tuy省,这样就可以在该省掌握军事主动权。虽然这次袭击只造成了有限的破坏,但却让澳大利亚特遣部队指挥官奥利弗·杰克逊准将(Brigadier Oliver Jackson)感到不安。

    作为对攻击的回应,澳大利亚皇家团(6RAR)第6营B连受命从基地巡逻以确定越共的炮击位置。B连完成了这个任务后,8月18日中午被D连取代。D连一路跟踪越军撤退的卡车轨迹,从迫击炮阵地,进入一个橡胶园,走向被遗弃的龙潭村。

    第二,遭遇战:

    在Nui Dat以东大约4公里处的这个橡胶种植园里,战斗突然发生了。当D连穿过橡胶种植园时(两个排在前面,一个排在后面),由戈登·夏普中尉指挥的11排在澳大利亚的右翼遇到了一个越军巡逻小队。经过短暂的交火,敌人引诱11排向东追踪。

    澳大利亚人一点也不知道他们即将与敌军的主力部队遭遇。下午4点刚过,11排在猛烈的火力下被压制在地上无法动弹。中尉吉奥夫·肯德尔率领10排(在前左位置)奉命支援11排;然而,他的排在提供支援之前也被同样激烈的火力阻挡了。在D连的两个前进排的后面,连长哈里·史密斯少校带着12排和连部向Nui Dat发出报告,请求支援他那陷入困境的连队。

    战斗刚开始,天空就阴沉了下来,下午一场暴雨为橡胶园里的战事,更加增添了恐怖的气氛。“泥雾”的出现加剧了种植园的混乱,降低了能见度,使得双方很难从视觉上识别目标。这种现象在越南战争期间很常见,当时季风带来的降雨如此之大,以至于地下翻腾的红土溅起50厘米高的水花,把它接触到的所有东西都弄脏了。使情况更加复杂的是通讯中断,10和11排的无线电都被炮火损坏。

    由于10排无法支援11排,肯德尔中尉被命令撤出他所在的排,重新回到连部。此时,中尉大卫·萨本接到命令,从他的12排中调出2个纵队,试图从另一个方向向11排发起救援。在途中,萨本的队伍也遭遇了顽强的抵抗,无法到达目标。

    下午6点,12排在试图支援11排时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攻击。从下图中可以看出,越军使用了分割包围、迂回穿插的战术,只可惜没有重火力的支援。

    如果把这场战斗拖延到夜晚,并且阻止澳军装甲部队。那么D连就有可能被全歼。

    图片来自网络

    第三,胶着状态:

    因此,D连现在被敌军分割包围,每个包围圈里的士兵都在遭受越共的攻击。其中,11排有被歼灭的危险。在第一次交火后的一个半小时内,28名士兵中超过一半的人在前20分钟内受伤。

    让我们的目光回到Nui Dat,澳大利亚基地乱成一团,因为来自龙潭的战报对敌人的估计数量不断增加。联军炮兵已经向越共开火,目标由D连的前沿观察员确定。并且向美国请求空中支援,美国人热情地答应提供帮助。然而,当3架F4幻影战机飞临战区时,它们无法通过厚厚的云层识别地面目标,所有炮弹都偏离了敌人阵地。

    只有,来自9中队的两名勇敢的澳大利亚皇家空军飞行员在恶劣的天气下从树顶高度空投了几箱弹药到D连,以弥补他们的弹药不足。

    下午晚些时候,增援D连的任务获得批准。首先,B连(他们之前的任务是返回Nui Dat基地)被命令掉头去找D连。第二,批准第三装甲运兵车分队前往D连支援。随后十辆装甲运兵车载着B连离开了Nui Dat。在途中,装甲运兵车与一群企图从侧翼包抄澳军阵地的越共发生了一次小冲突。随后,部队重新集结,朝龙潭方向快速前进。

    第四,撤退

    11排幸存的13名成员终于在傍晚前,冲出敌人的包围,并在烟雾弹的掩护下向12排靠拢。半小时后,趁着暂时的平静,11、12排得以与其余的部队重新集结,在战斗中首次巩固了D连的阵地。

    在接下来的半小时里,D连遭遇了无情的人海冲锋。幸运的是,他们占据的是一个反斜面阵地,这为他们提供了一些保护,使他们免受步枪和机关枪的射击,这些子弹大多安全地从他们的头顶飞过。越军的冲锋异常坚决,他们愿意用勇气证明,即使遭遇重大伤亡也愿意继续进攻。

    晚上7点夜幕降临,橡胶园一片漆黑,D连的增援终于赶到。他们的50口径重机枪扫射橡胶园,驱散了进攻的越军。龙潭之战结束了。

    战斗结束后,一些D连成员希望立即回到11排阵地以寻找幸存者,但是,指挥B连增援的中校科林•汤森德,仍然决定把澳大利亚部队撤退到橡胶种植园西边,优先疏散周围的伤员。澳军很沮丧,认为他们遭受了惨败。然而,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战斗的结果逐渐明朗。简而言之,一个由108人组成的澳大利亚步兵连在与两个越共部队的意外遭遇中幸存了下来,这两个越共部队后来被确定为275越共主力团和D445营,其中与澳作战的人数可能多达1000人。

     2 ) 平铺直述式的战争还原

    平铺直述式的战争场面还原,个体在战争中是多么微不足道,战火面前唯有战友情值得信任。

    平铺直述式的战争场面还原,个体在战争中是多么微不足道,战火面前唯有战友情值得信任。

    平铺直述式的战争场面还原,个体在战争中是多么微不足道,战火面前唯有战友情值得信任。

    冲锋的战士才是战场的灵魂,久经沙场的将军往往最怕死。

    枪是政治的工具,枪本身并无对错。军人也是如此。

     3 ) 龙潭之战的个人看法

      对于龙潭之战,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

      首先是交战的双方,分别为北越和澳新联军,以及美军的空中支援。最终结果,双方都说自己赢了,那么可信度如何呢?

      先说北越吧,越南在取得越南战争的胜利之后,自信心爆棚。在苏联的扶持下,开始出兵对周边的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多加干扰。中国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在1979年2月17日对越南发起自卫反击战。当时中国在广西、云南这两个地方的边境地带集结了大量的兵力,然后在短时间内就将越南北部的20多个重要城市占领。而最终,中国和越南都宣布胜利,对于中国来说,短时间内成功歼灭了越军的第6师、第8师、第13师以及第25师。同时摧毁越军边境防御体系及我国援助设施,目的达到了撤军了,算是胜利。而对于越南来说,战争过后并没有被中国占去任何领土,而且用越南自己话来说,是“英勇的打退”了中国的进攻,我们守住了,敌人被打跑了,那么我也算是胜利了。鉴于都是同一个主体(北越和越南),所以从这里基本上可以看出,越南对于胜利的“定义”。

    中越战争中解放军的法卡山收复战

      再说澳新联军,基本上主力还是澳大利亚。1770年,英国海上冒险家库克船长发现澳大利亚。1783年,美国的独立导致英国将原本在北美流放的犯人转而就放在澳大利亚。所以说澳大利亚人的祖先都是英国人精挑细选的,都是杀人犯、抢劫犯、地痞、流氓等(让我想起了英国的足球流氓),本身就都不是什么善茬,他们到了这里以后,自然也不会安居乐业,而是为了各种资源土地大打出手,和本地土著争斗,不同派别之间战斗,总是虽然没有经历过大战,但是都没闲着,一战中加入英军参加欧战,直到二战爆发。

    二战中的澳大利亚军队

      二战中,日军不断派出飞机袭扰澳大利亚,据统计在1942年至1943年,日军空袭澳洲达100余次。被惹毛的澳大利亚竟然从700万人中动员了300多万人参战,直接参军的高达百万。澳大利亚军队接受的是完全西式的训练,陆海空都有,并且物资上有英国和美国做后盾,最终打到日军满地找牙。日本也就是当时在东亚东南亚还能横扫一下,碰到英美苏这种的基本上就不是一个体量了,而且装备也从优势变成劣势,最终澳大利亚军队给日军上了一课,二十万日军被打到一万人,并且拒绝接受日军投降!甚至到战后统计,澳大利亚也是杀日本战俘对多的国家。所以到了越战,澳军的实力如何,不用我多说了(当然,一位英国牧师写道:“在澳大利亚,没有哪一个英语单词用起来像‘犯人’这个词那样要仔细考虑。”澳大利亚人在公共场合比较忌讳谈到“罪犯殖民”这样的话题。所以和澳大利亚相处人尽量不要谈论这些东西)。

      还有就是美军的支援,其实战争中双方各种武器装备的差距很明显,北越的装备差不少,而作为联军来说武器装备整体都要好不少,之前的朝鲜战争也是。

    新西兰军队的炮兵部队

      不客气的将,龙潭之战中,澳新部队基本上都是精锐部队出战,而他们面对的对手,也是狠角色,因此,在双方打仗都“不要命”的情况下,谁的武器装备优秀,谁的支援多一些,就能决定谁最终的胜利。

      战斗的起因是被炮击,然后需要步兵过去确认炮击位置而来到这片橡胶园附近。开战后澳新联军劣势还是很明显的,因为错误的预判形势,导致最终碰到了数倍于己方的敌人,差不多在一个1:25的兵力劣势下,被越共部队包围,最终成功逃脱。先不说胜负,单单能够撤回来,就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

    并不高明的指挥官

      另外北越部队仗着人多确实一直在冲锋,而澳新部队则就地防御。新西兰炮兵部队的功劳应该在支援上来说是最重要的,从战斗打响后一直在后方持续输出。美军的支援也功不可没,影片中感觉很随意的扔下炸弹就走了,实际上可能潜在杀伤人数并不少。同时直升机部队的武器弹药补给,和最终装甲部队的火力支援也都很关键,基本上少了任何一环,可能最终部队不是被歼灭就是被俘虏。

      至于影片中澳新部队的伤亡看上去也不像是国产“抗日神剧”那么神,不同时期都有人在牺牲,即便到影片最后阶段,主要角色之一也头部中弹身亡。当然,到了要拼刺刀的阶段,恰好装甲部队赶到,可能还是有点过,这时间的拿捏似乎有点说不过去,但是按照时间来看,装甲部队到的时候弹药量应该差不多消耗完了吧。

    台下的观众,跟我一起嗨起来

      说下个人感觉的胜利吧,双方都认为胜利,那么北越很可能是以橡胶园被保住,没有丢失领地并且打退了敌人为胜利,而澳新部队则在武器装备的优势下以及各种支援,最终的伤亡数上应该是占优的,并且成功的撤退了回来。就像电影《敦刻尔克》中表现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一样,最终大部队还是撤走了(诺曼底见),所以也算得上是一次胜利。

      IMDb目前评分为7.0,豆瓣目前评分偏低为6.4分,个人评分6.8分。影片比较好的还原了当时战争中的场景,武器装备等,不过由于拍摄方为澳大利亚,所以具体内容上还是很难做到客观公正的,有一定的歌颂和夸大嫌疑,不过对于战斗的记录和惨烈表现的还是很真实的。喜欢战争题材电影的朋友推荐一看。

      战争,没有赢家。

     4 ) 自成一派的战争片

    我挺喜欢这片子的。

    大土澳拍的战争片,自成一派,虽然表演和技术上不如美的那么成熟,但也不象美的那么越来越趋向流水线化。

    叙事非常难得地采用了平视角——真的挺平,这一点完全不象很多战争大片。它完全不在意这场战争谁对谁错,也绝不浪费时间反思战争的残酷,打了就是打了,死了就是死了,不澎湃,不壮烈,不悲伤,不遗憾,最后你会听见那些点名时不再喊到的年轻人,并不悲哀的吉他曲,看见照片上凝固的真人的笑容,绝大多数要比演员更英俊。

    大土澳有仇必报,大土澳很少悲伤,大土澳并不介意注明“双方都宣称战胜”,相对于四处打胜仗却偏要谴责啊反思啊的美的,大土澳有种好了伤疤就不再喊痛的别样的好汉气派。

    这部影片献给在龙潭战役奋战而死的所有人——1966.8.18。

     5 ) 澳洲抗越神剧

    龙潭之战连导演自己都交待了,越共和澳洲方面,都说自己赢了,但无论真相如何,至少导演为了满足澳洲方面的胜果,胡编乱造一场澳军和越共之间的战斗,首先,在没有反火炮雷达之前,单靠听觉是不可能成功判断地方火炮阵地的准确地点,更何况是迫击炮这种东西,更加难以判断,其次,越南军队最终能够把美国佬打跑,不至于连我都比不上吧?一群人拼命向前冲简直找死,更奇怪的是开始的时候,越共还有三挺机枪,后来打着打着机枪没有了,迫击炮也失联了,更神奇的是,澳军居然没有手榴弹,而越共军队尽管有手榴弹,但一次都没有用过,而且越共军队居然不能爬在地上,只能站起来开枪……最后导演可能觉得自己也太过分了,终于想起了火箭筒(打了一发就被干掉),重机枪(还没开枪就被干掉),迫击炮终于也出现了(炸死一个澳军),反正就是为了满足澳军的战果(108人打退2000名越军精锐,而仅仅死了18人,伤了二十多),能够弱化越共军队的方法,都用尽了…

     6 ) 战争版【无名之辈】,不可多得的战争电影

    我是因为豆瓣影评不错才看这部电影的,但看完之后觉得豆瓣的评分低了,不知道打低分的是从什么角度出发去评价的,个人觉得这部电影从各个方面来说都表达的很不错,场面宏大而真实,细节表达到位,士兵真实生活表达到位,能感觉到每个士兵的存在,一些对戏安排的很好,有些潜在翻转也是让人意想不到,可能有些不足的就是把越南兵描绘的太傻瓜了吧,除此以外我感觉都非常的好。

    我不是战争粉丝,不太了解这部电影的真实背景,从一开始的观影印象来看,男主是个少校,双眼很有神,笑起来很特别,但却在训练一群义务兵,虽说是义务兵但也都属于三角洲部队,名声在外的厉害,在部队里也有着响当当的名号,在少校上面还有一个中校,是个胖子留了个小胡子,一看就感觉是没什么战争属性的人,感觉应该不是什么血性人物。在中校上面有个上校,全局总指挥,这3个之间的作战交流在后面会非常非常多,也有一点有趣的反转,那个小胡子中校最后竟然冲向战场,真是让人意想不到。

    我不想写过程,各位可以自己去看,电影的开局营地被人轰了,反击过程有点懒散,觉得好笑,这种部队咋打仗啊,还好有一些有血性的士兵不然真被炮弹炸光了。有个小伙子放哨的时候没注意放了个空枪,骗人说敌人没打中,后面被少校狠狠收拾了一顿,从那里开始我就感觉这个少校应该是个人物,应该是除了打仗之外对战争有更加深刻理解的人物。具体我不怎么明白为什么反击了之后,还非要去对方轰炸的地方检察一下,但他们安排去了,也就在那里开始了本片。

    我不知道这次战斗是什么类型的,遭遇战吗,伏击战吗,阵地战吗,歼灭战吗?我觉得各种因素都是有的吧,他们3只队伍去了龙潭之后分开行动,遇到敌人的时候初步判断就一个排,但最后敌人数量不断增加,战斗开始后,他们面临的就是各种不确定性了,打死一波又来更多,弹药缺少,人数压制等等,直到最后打完,我想说的是一些个人在这段时间里面我的想法。

    在双方交火一段时间之后,澳军快没弹药了,人也死了一些,越军开始围攻的时候,澳军殊死搏斗,那个时候他们只能相信真理了,坚持战斗等队友救援,这个时候个人真的觉得那个女声BGM可以换成无名之辈:

    【 无名之辈 我是谁 忘了谁 也无所谓 谁不是 拼了命走到生命的结尾 也许很累一身狼狈 也许卑微一生无为 也许永远成为不了 你的光辉

    无名之辈 我是谁 忘了谁 也无所谓 继续追 谁的光荣不是伴着眼泪 也许很累一身狼狈 也许卑微一生无为 谁生来不都是一样 尽管叫我无名之辈】

    是的,他们作为士兵,听命于部队执行战斗,生与死都很随机(真的很随机),也没有办法去左右决定战争谁对谁错,执行国家命令,成为国家利器,却不知道能不能活到下一秒,即使这样还是要以命相博,哪怕下一秒就要全军覆没,哪怕自己要去做自杀式任务,哪怕要杀死自己队友,哪怕要求队友向自己开炮。他们也想回家,也想追星,也想谈恋爱结婚,也想去参加朋友的婚礼。

    少校对战争的表现可谓淋漓尽致,悔恨、果敢、视死如归、爱等等,相信他身经百战一定经历过很多触目惊心的事情吧,那双眼睛就很适合讲故事,问那个之前受罚过的小伙子家乡日子是怎么样的,我还想导演给这个镜头是不是证明少校活腻了后面要挂掉,但最后竟然是那个年轻小伙子挂掉了,又在少校稍好的心上刻了重重的一刀,全片这个少校表达的都很优秀。

    这部电影我给满分的理由还有全片所有士兵的素质都表达的很到位,不论是痞还是作战,对明星的喜爱,对战争的恐惧,对死亡的无法逃避,对敌人的果敢,对队友的信赖。战斗机过来执行轰炸时找不到信标,飞行员说:对不起,我们找不到目标,我们要走了,要去救其他人了。这句话的含义真的是很浓厚,飞行员知道自己背负的使命,知道战争的意义,知道生命的意义。

    整部电影里炮兵的表现可谓顶级,知道自己的使命,知道自己的后果,不携带不消沉,用最好的状态为队友带去希望,装甲连队一往无前感觉也是很可以的,不知道前面有没有雷用身体试,只为了去救援队友。

    电影里几个阵地之间相隔只有几百米,却不能快速支援,个人觉得这个设定还是很满分的,毕竟丛林里本来就不熟悉,还有那么多敌人,想方设法的去突围去冲锋,拿命去博生存概率,为了队友。看的人心血沸腾,这么多年少见这么好的战争电影了。

    在最后弹尽粮绝时,我相信那些士兵已经在提前体验死亡了,在反思自己的人生,思考自己的意义,生来无名,死去无名,参与了战争虽然不知道什么是战争,击杀了敌人,也要被敌人击杀,此时此刻真的就是一个无名之辈。

     短评

    基本合格的描述了人民军一个主力团加一个越共游击营在Long Tan西北方向的三层树冠地区伏击澳军的经典战例。澳军的遭遇与打了雅尔多瓦战斗的爱尔兰共和国陆军类似,不过人民军要比冲伯的雇佣军更会打仗。

    6分钟前
    • Die Katze
    • 推荐

    澳大利亚版向我开炮

    11分钟前
    • Alpha
    • 还行

    主要是看战例~反战什么的不太感兴趣。只关注战术层面的内容,配上地图看应该会更有收获。

    14分钟前
    • ОИЯИ
    • 推荐

    谁拍谁有理,反战先放弃…

    19分钟前
    • 柏拉不图
    • 还行

    战争戏调度差且单一,而且明显看的出成本不够,看完即忘的平庸片。

    24分钟前
    • 荒林
    • 还行

    战争戏还算密集,但场景单一看到最后也有些疲劳了,以至于后半段看戏的乐趣就在于发现哪几个演员演过钢锯岭。

    26分钟前
    • 国产凌凌期
    • 还行

    都什么年代了,拍战争片还是无视枪械的真实火力。AK打脑门居然就一个洞,炮弹两米完爆炸居然只把人打个前空翻……

    27分钟前
    • 陈赖汉
    • 还行

    拍得很用心的遭遇战实例;人物刻画比较单薄;某些意识形态的影评很可笑,祖国的几个岛不还在猴子手里拽着呢;反思国产课本经典案例之实力堵抢眼就魔幻了,7.62足以让人肝肠寸断,12.7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30分钟前
    • 夏季的天空
    • 还行

    第一次看澳洲拍的越战电影,很用心。喜欢。

    31分钟前
    • 盛希音
    • 推荐

    義務兵表現了不亞於常規士兵的勇氣和戰鬥能力, 尤其是他們和對手相比既沒有地形熟悉和戰鬥經驗優勢. 下士鮑比戰後造訪越南戰地遇到當年的老對手時, 舊查理軍官幹部自己笑著親口承認他個人認為澳洲人打贏了龍潭一仗.最後一位戰死的保羅至今仍舊為老家庫拉鎮鄉親所紀念,庫拉鎮本身就有對龍潭戰役做了相關緬懷紀念的舉動:18顆樹被種植以代表每位失去性命的澳洲大兵.

    35分钟前
    • John Coey
    • 力荐

    必须评论一下 大家记得关注那个吹小号的士兵是我男朋友扮演的 😂

    40分钟前
    • 一颗西域葡萄干
    • 还行

    美国是英雄,越南是蝗虫,结果人海战术吊打多国联军。乒乒乓乓打到最后,导演一拍脑门儿:忘了反战,赶紧补在最后~~~~~~~~~拜拜导演好好学习钢锯岭吧!

    44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Danger Close翻译成“危机”,真是离题万里,应该是“向我开炮”,这场澳军防御战全靠火炮帮忙。

    46分钟前
    • novich
    • 还行

    炮打得还是蛮有感觉的,人物塑造较差,战争场面一般,战役进程交代不足。三星半。

    51分钟前
    • 无趣
    • 推荐

    《血战钢锯岭》之后真正意义上的澳洲战争片制作,稳定发挥无甚惊喜,但看好来年本土学院奖可以斩下多个技术奖。龙潭一役难在地形复杂和天气多变,敌众我寡的局面也因此受限了除去步兵之外其他的战斗方案;电影很好地完成了重现历史的任务。【Trivia:2016年战争50周年时候的Anzac Day,对于老兵前往故址参观,曾引起了两国外交关系的紧张,也有诸多限制,依然是双方之间的敏感议题】

    54分钟前
    • 基瑞尔
    • 还行

    印度片的水准....

    56分钟前
    • 北极光
    • 较差

    1、此非义战2、AK打脑门儿,天灵盖就全掀飞了,不会只有一个洞

    58分钟前
    • rockyfang
    • 很差

    看过前些年那部纪录片,再看这部电影,感觉拍的很不错,基本还原了战斗。

    1小时前
    • 原教旨托利党人
    • 力荐

    下的版本字幕极其辣鸡,D连Delta Company翻译成三角洲部队,醉了,更醉人的是评论里还有人跟着“三角洲部队”的。。。短发Luke扮演的主角之一Sgt Bob Buick是11排的platoon sergeant,电影里看着倒像连军士长,跟连长关系很近,连长超级眼熟,后面发现是维京的主演和魔兽里的洛萨,然而长胖了。战场场面看着像二战美军在太平洋岛屿打日军(北越军像喊着banzai自杀性冲锋的Japs),并不清楚真实战役是否如此,倒是Aussie小兵群像还行。Luke现在越来越老兵形象了,丝毫不再软妹感了,钢锯岭里的Smitty已晋升排军士长,再一部war drama是不是可以commissioned officer了。。。

    1小时前
    • Favillae
    • 推荐

    1966年8月18日,澳新军团三角洲连队(delta company)108名士兵击退了北越军队2000多人的轮番进攻,18名澳大利亚士兵(都是20来岁的小伙子)和245名北越士兵丧生。

    1小时前
    • 落地麦子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