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记录片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

    评分:
    0.0很差

    分类:记录片大陆2018

    主演:内详 

    导演:徐欢,张越佳,汪哲,祝捷,王惠,訾瀚,冯雷,王冲霄,潘懿,寇慧文,叶君,丁曼文,孙戈霆,赵文忠,崔宇,汪隆,杨晨 

    猜你喜欢

     剧照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 剧照 NO.1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 剧照 NO.2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 剧照 NO.3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 剧照 NO.4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 剧照 NO.5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 剧照 NO.6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 剧照 NO.16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 剧照 NO.17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 剧照 NO.18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 剧照 NO.19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如果国宝会说话》共100集,分为四季播出,第一季将于2018年1月1日开始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首播。为拍摄该纪录片,摄制组足迹遍布全国,拍摄了近百家博物馆和考古研究所,50余处考古遗址。纪录片没有渲染猎奇和神秘的曲折表述,也避免了高冷的学术性叙事。在每集5分钟的时间里,文物用通 俗易懂的语言与观众平等对话,“诉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传奇。

     长篇影评

     1 ) 如果国宝会说话 第一季

    👏六千年,彷佛刹那间,村落成了国,符号成了海,呼唤成了歌。

    👏那时风动,此时心动。

    👏陶出于土,而练就生活,它需要摔,需要捏,需要烧,制陶塑人,在经过这些磨难之后,陶土变成了器,完成涅槃,变成形态各异的样子。

    👏陶是时间的艺术,泥土太干则裂,太湿则塌,为了成就一件完美的陶器,匠人们需要等,等土干,等火旺,等陶凉,今天的我们总感叹生活太快,时间不够用时,六千年前古人就已经交给我们如何与时间融合,如何与时间不较劲。

    👏因为刻骨,所以铭心。

    👏用规范化的系统与工艺极致的器物,来表现祭祀中虚幻的礼,这是权力与等级的诉求。

    👏它是驾驭神兽的天神,还是神兽化身的人形,兽与人,究竟是不同的神,还是同一个神的不同面像。

    👏猫头鹰,一直都是那个猫头鹰,但是人心,变了好多回了。

    👏通过一件文物,三十几个字,居然能和三千多年前的祖先们交流,而簋的上半部分形状,被现代人用的碗沿袭下来,依然作为食器盛放谷物,被我们捧在手掌,也捧在心上。

    👏中国,三千年前,被镌刻于方寸之间,深埋于地下;三千年后,埋藏它的泥土,和这泥土连接的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都被它命名,叫做:中国。

    👏我和时光一起行走,穿着我的绳子已经腐朽,我的二百零四块碎片,被光线连接。二百零四个不同的象征,串接成闪光的句子,在身体上被佩戴成段落,组成了一个新的世界。

    👏鱼的沧海与蚕的桑田,被同一根绳子,以一指相间。

    👏当时的人们认为,把一个世界穿戴在身上,让亿万年生命的玉与数十年生命的人,将彼此的生命互相给予,就是人对天地万物之爱的表达。

    👏玉,成为西周在青铜之外,留给时光永恒的礼物。

    👏现在他的头饰是风。

    👏我们是人,我们站在这里,也站在地球上。

    👏4和12都暗合着天数,自然送给人类的礼物,被古蜀人用世界上最珍贵稀有的金子,在一个巴掌大的地方,勾画出了古蜀人的宇宙印象。

    👏当人类逐渐远离了神巫世界,再也无法破解太阳神鸟金箔的真正含义。

    👏太阳神鸟,20克黄金里的宇宙,在这0.02厘米厚度记录的宇宙时光里,我们如一粒微尘般的存在。

    👏所谓藏礼于器。

    👏剑被誉为百刃之君,是因为他最适合一击刺杀,它不像长矛那样远离敌人,也不能像刀一样挥砍自如,更不会像棍棒那样殴打弱者。一名伟大的剑客,只有把剑身藏在怀中,隐忍等待,当足够靠近敌人的瞬间,突然出击,刺出那决定胜负的一剑,以小博大,不欺老幼,善于忍耐,这既是剑的品格,也是君子的信仰。

     2 ) 如果国宝会说话

    2018年 如果国宝会说话 第一季 去一个地方爱去一个是博物馆一个是去植物园。
    《如果国宝会说话》 第一集 人头壶:最初的凝望
     第三集 陶鹰鼎:陶,醉了六千年 陶鹰鼎是中国远古陶器中最特别的一个,它是六千年前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陶塑。仰韶文化以彩陶为最重要特色,器物多是生活用品,陶鹰鼎是唯一一件以鸟类为造型的。
    第六集 凌家滩玉版玉龟:玉中谜藏 这一集看过最神奇。凌家滩所涵盖的文化符号范围之广、渊源之深世所罕见,这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高峰,却是一个被低估了的史前文明。本期节目为您介绍凌家滩玉版玉龟:玉中迷藏,敬请关注!
     第七集 良渚玉琮王:神之徽章 浙江省博物馆
    第八集 镶嵌绿松石铜牌饰:金玉共振 洛阳博物馆,是夏代器物。

     3 ) 中华文明需要复兴

    因为某些机缘巧合,开始关注古藏。源自对文物的热爱,又觉得大部分文物栏目冗长而繁复,缺少小而美的文物单品介绍,于是上个月在微博开了一个名为#穿越60s#的说文物栏目,图文结合,短小精悍,试图为文化复兴贡献绵薄的一己之力。直至看到“如果国宝会说话”这个精耕细作的栏目,画面、解说和内容完全符合甚至超出了自己对优秀的文物栏目的所有设想,开创了该类栏目的历史先河。原来,自己的想法,已经被其他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文化使者所实践。一个人的想法,渺小而平凡,而当一个团队将单纯的思想建构付诸实现,这个执行力则伟大而卓著。在这里,由衷地向他们致敬。

    开始关注文物后,逐渐发现,尤其在85后-00后的年轻一代里,文物于他们而言是一个漠不关心的话题。看不懂自然是一个原因,而更可怕的是,在这个西方文化大肆输入的年代里,他们甚至连弄懂的兴趣都没有。大家趋之若鹜的跑到欧洲和美帝的各大博物馆去打卡,然而中国除了国家博物院以外,几大著名博物院日常都门可罗雀,华夏子孙对自己老祖宗的文化遗存缺乏基本的热情。

    一方面,中国老百姓解决温饱问题才是近十几年的事情,文物鉴赏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属于遥不可及的上层建筑;而长期的阶层固化,又导致许多价值文物一直被掌握在富有阶层手中,它们给人的印象是,高贵、陌生,不接地气。

    而中国传统博物馆的陈设更是加大了文物与世人的这种隔阂。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基本都是按照远古时代-石器时代-夏商周文明这样的时间线顺序来设展,从人头骨、打火石、陶器、铜镞、玉器再到青铜器……中国传统器物名多为生僻字,且往往缺少直观的用途说明,导致文物的可读性大大降低。另外,西方艺术具体奔放,中国艺术抽象内敛,西方文物外行或许能看懂七分,而中国文物,内行也只能看懂七分。

    另一方面,西方文化的入侵铺天盖地。国产动漫业的落后,导致许多儿童从动画片时代,就开始接受西方和日本的价值观,外来文化的隐形渗透反作用于本土文化,导致形成一种对本土文化的长期漠视。如今的孩子只能通过粗制滥造的宫斗剧、谬误百出的穿越剧和荒诞不经的盗墓剧,来了解被曲解的祖宗文化,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大不幸。本土文化被贴上“土气”的标签,也真的是我历史大国莫大的悲哀。

    其实从以玉石闻名的凌家滩文明,到神秘莫测的三星堆文化,再到商周的青铜器具,到后来的佛造像、唐三彩、元青花,中华文明古典优雅,充满多元和合之美,是世界许多其他文化所无法企及的。我泱泱大国,文明复兴,势在必行。

     4 ) 看什么国家宝藏,应该看的是它!

    国家宝藏的热播,所引起的讨论,能看到看到现在的观众对于文化还会很关注的,我很欣慰。国家宝藏只是选出了9家博物馆的27件国宝,我不禁想问,我泱泱大国,岂是27件国宝能说完的?而且,《国家宝藏》这个节目,看国宝的时间太少,看表演的时间多,观众纷纷表示不!够!看!

    所以,今天给大家说一个比《国家宝藏》还要厉害的节目。

    ▼就是它!▼

    大型!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就要开!播!了!

    100集(分四季播出)的分量!够不够大型!完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于我国古代历史文化的需求。 按照先导片的介绍,《如果国宝会说话》从3856268件里选出来的100余件国宝,有高大、威猛、精致、小巧,有金、银、铜、石、玉、陶、纸,还有宗教的、人文的、现实的、抽象的,去了北京、上海、西安、景德镇、敦煌、郑州、杭州、洛阳等地录制,你想看什么我们都有!

    来,我们一一说道

    我们不一样

    ➤《如果国宝会说话》它跟《国家宝藏》是完全不一样的。从主办方看,国家宝藏中央电视台和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的,而《如果国宝会说话》是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文物局联合摄制的,有国家文物局参与摄制,基本上稳了。

    ➤《国家宝藏》是文博探索节目,而《如果国宝会说话》是纪录片,纪录片的学术水平相对来说比较高。

    ➤《国家宝藏》是制造一个非常厉害非常恢弘的故事请明星演出来烘托出国宝的魅力,而《如果国宝会说话》从名字以及目前的宣传来看,这个片子没有用猎奇神秘故弄玄虚的表述,也不掉书袋拽文化,基本是让国宝说话,具体怎么说话呢,我也不知道,蹲第一集......

    ➤跟那些动辄1小时以上的节目不一样,《如果国宝会说话》每集只有5!分!钟!没看过纪录片的胖友们,完全不用担心这片冗长无聊,只有五分钟诶,当你觉得无聊的时候,就播完了......追起来也不费劲!

    制作团队

    然后我们来说说这个创作团队——徐欢团队。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纪录片《故宫》、《故宫100》、《当卢浮宫遇上紫禁城》?

    这些都是徐欢团队的作品,评价很不错的,看过的都知道啊,没看过的胖友,答应我,去看好吗?《如果国宝会说话》就是这个厉害的团队推出的作品,质量绝对有保障,所以,放心。

    第一季:从远古到战国,会有那些宝贝露面?

    人头壶

    贾湖骨笛,这个在国家宝藏上也播了

    陶鹰鼎

    龙山文化蛋壳黑陶杯

    红山文化玉龙

    凌家滩玉版玉龟

    良渚文化玉琮王

    后母戊鼎

    鸮尊

    利簋

    何尊

    玉组佩

    三星堆青铜人像

    三星堆青铜神树

    此处插一句,神树很大很大!注意下图

    三星堆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继续

    太阳神鸟金箔

    大克鼎

    古滇国贮贝器

    莲鹤方壶

    去河南博物院不能错过的大宝贝!怎么能把青铜器做的这么轻盈呢!太美!

    错金银铜版兆域图

    没想到会有这个啊!见过实物,非常厉害,好像是中山王墓出土的?

    虎符

    甲骨文

    曾侯乙尊盘

    妇好玉凤

    二里头镶嵌绿松石铜牌饰

    总结一下,很大一部分我很多都见过实物,还有不少我们河南的宝贝!开心!

    具体播放时间和收藏单位(戳后大图),大家可以蹲点守候,等待国宝

    害有一点点.......

    独家预告二、三、四季内容

    先导片的信息量太大了!二、三四季要播什么,在先导片里被我发现了一些迹象!但是,还有很多东西我并不知道它们的姓名......

    王冕《墨梅图》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某唐佣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镇墓兽

    虎座凤鸟悬鼓

    海昏侯墓出土的铜灯

    大家都很熟悉的长信宫灯

    宣传很6

    漆木扁壶

    某青花罐

    青铜礼器,是钟还是铙......

    高足碗,我猜是元代的

    昭陵六骏!

    某漆器

    徐扬的某幅画

    跪拜陶俑,唐

    彩绘木雕观音菩萨坐像 宋 现藏于国家博物馆,在二号中央大厅可以参拜特别美!

    (经豆友提示后修改)

    仰覆莲花尊

    李太白上阳台帖,故宫博物院藏

    三彩骆驼

    赵孟頫《秋郊饮马图》,故宫博物院藏

    错金银博山炉

    马王堆漆棺

    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

    嘀哩能力有限,请大佬见谅......

    准备好的国宝表情包

    收藏起来~

    元旦快乐!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吧▼

     5 ) 符号成了诗,呼唤成了歌

    从仰韶文化到龙山文化,从凌家滩到古蜀国,
    《如果国宝会说话》,让中华文明蜿蜒不息的脉络触手可及,堪称文博爱好者的饕餮盛宴。
    我自己本科学的是广告编导,毕业以后一直也是从事文字以及广告工作。
    可是说当时设计海报出街,就已经引起业界一片叫好了。
    从纪录片的角度来说,可能不是最佳,但是本纪录片的文案绝对是可以加鸡腿的。
    但我心目中的月薪五万的文案要更牛气一点,至今最喜欢的还是万国的文案。
    International Watch Company(IWC)-万国
    真的,信雅达齐活了。

    我自己一边看一遍记下了一部分:
    村落成了国,符号成了诗,呼唤成了歌。(仰韶文化-人头壶)
    九千年斗转星移,那时风动,此时心动。(新石器时代-贾湖骨笛)
    陶,醉了6000年。(仰韶文化-陶鹰鼎)
    因为刻骨,所以铭心。(商代-刻辞骨柶)
    五千年前的风,早已止息。而它,还保留着在风中的姿态。(红山文化-寻龙玦)
    猫头鹰一直就是那个猫头鹰,但是人心,变了好多回了。(商代-妇好鴞尊)
    在这0.02厘米厚度记录的宇宙时光里,我们如一粒微尘般存在。(古蜀国-太阳神鸟金箔)

    我自己最喜欢的是“凌家滩玉版玉龟”,它是古代的占卜用具,后世认为是“洛书”的起源,聪明的古人通过观察日月星辰,制定古代天文历法图式,来推算时节,确定农时。
    如果你认真看完玉版玉龟这一段,你会发觉古代人民真的太聪明智慧了。

    值得一提的是,太阳神鸟金箔,它是古代文明的崇拜,把它立为中国古代文明标志是实至名归,在《三国演义》里,曹操念《蒿里行》的那一段中,他的背景就是太阳神鸟。
    请看最后的图片

    另一个值得赞叹的是全文的终结是虎符,就是著名的信陵君窃符救赵。
    在古代,虎符由左右两半组成,君主和将军各执一半,左右符的背面各有榫卯, 一一对应,符到则君到,只有同为一组的虎符合在一起,才能发兵。这就是“符合”一词的来历。在后来的2000多年的现代社会里,“符合”的校验活动已经根植于人类生活的角角落落,守护着现代社会的秩序。
    由古及今,非常巧妙。


     6 ) 国宝留言 持续更新

    文案太赞,忍不住记录下来,那是心与历史的对话,那是文明与传承的写照。

    第1集 人头壶:最初的凝望

    六千年,仿佛刹那间。村落成了国,符号成了诗,呼唤成了歌。

    第2集 贾湖骨笛:穿越九千年的声音

    九千年斗转星移,生活逐渐转化为艺术。穿行在骨笛孔洞之间的是九千年前人类的呼吸,那是文明的先声。那时风动,此时心动。

    第3集 陶鹰鼎:陶,醉了六千年

    陶,出于土,而炼就生活。它需要摔,需要捏,需要烧。制陶如塑人,在经过这些磨难之后,陶土便成了器,完成涅槃。

    第4集 龙山蛋壳黑陶杯

    0.2毫米的精致最质朴的材质,邂逅了最巅峰的工艺。

    第5集 红山玉龙:寻龙诀

    那是自然和人类彼此直面的时代。生命和心灵,以及全无杂念的想象,在双手中表达和传递。

    第7集 良渚玉琮王:神之徽章

    谁能读懂这双眼睛?它仿佛从人类古老而幽暗的意识深处穿越而来,无声地诉说着先民的爱、恐惧与信仰。

    第8集 镶嵌绿松石铜牌饰:金玉共振

    上古神兽目光如炬,凝视它的眼睛,墓主的神思是否穿行到先祖的世界。

    第9集 殷墟嵌绿松石甲骨:刻辞骨柶

    此刻,我们写出的横竖撇捺,曾经一笔一划地刻在骨头上。因为刻骨,所以铭心。

    第12集 鸮尊:一只猫头鹰的待遇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从高贵,到不祥,再到呆萌,猫头鹰一直就是那个猫头鹰。但是人心,变了好多回了。

    第13集 利簋:刻下商周的界碑

    其实,对于一个并不从事学术研究的普通人来说,欣喜的不仅是了解到商周更迭的年份,更是拜千年不变的文字所赐,通过一件文物,三十几个字,居然能和三千多年前的祖先们交流。而簋的上半部分形状,被现代人用的碗沿袭下来,依然作为食器盛放谷物,被我们捧在手掌,也捧在心上。

    第14集 何尊:这里有中国

    中国,三千年前被镌刻于方寸之间,深埋于地下。三千年后,埋藏它的泥土,和这泥土连接的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都被它命名,叫做中国。

    第15集 玉组佩:把世界戴在身上

    人们把见到和想象到的生命,浓缩成玉片,它们入海、通天,慢慢汇聚在同一个地方,汇聚到一个人的身体上。 玉成为西周在青铜之外留给时光永恒的礼物。 这组碎片,来到我们眼前,已经行走了亿万年,而西周离我们不过三千年。从礼玉到佩玉,我们把世界的美好戴在身上。

    第16集 古蜀文明为何拥有如此超凡的想象力?与他们对视,那些超越语言的心动,也许就是隐藏在我们生命里的谜底。我们是人,也是人类。我们站在这里,也站在地球上。

    第17集 在全世界各大文明的神话中,大树都是天地之间的灵物。历史、文明、想象,似乎都是以一种相同的方式构建起来的。这种连接方式,就如同树状结构。树立天地,生命之树成为人类一个古老的象征。

    第18集 太阳神鸟金箔:照耀古今的光芒 太阳神鸟,20克黄金里的宇宙。在这0.02厘米厚度记录的宇宙时光里,我们如一粒微尘般存在。

    第19集 大克鼎:一本打开的青铜之书 端庄美哉,文采斐然的我的祖父,冲和谦让的心胸,淡泊宁静的神思,清纯智慧的德性。——这本青铜铸造的书以赞美之词开场。

    第20集 古滇国贮贝器:走下神坛的牛虎 这是对生命的赞美,对繁衍的渴望,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如此深沉的情感,如此抽象的思考,表现得质朴、狂野。

    第21集 莲鹤方壶:莲花怒放,仙鹤欲飞 它已经数千年不曾盛酒,但依然盛满时光之酒的狂野,迷醉了此刻。 新与旧,在一个壶体中融合。它展翅欲飞,抬头仰望着此后两千年,中国的天空。

    第22集 曾侯乙尊盘:复刻传奇 难以想象的是,那位制造尊盘的人,是以一种怎样的心境、怎样的意志,完成了一件如此复杂的作品。让两千年后的人们,瞻仰、赞叹。

    第23集 越王勾践剑:胜者为王 以小博大、不欺老幼、善于忍耐,这既是剑的品格,也是君子的信仰。

    第24集 错金银铜版兆域图:战国黑科技

    这是在多么飘摇的境遇中,与现实相拼搏的创造力。也许错身处战乱,戎马一生,才渴望一座井然有序的陵园,身后能在寝宫中获得祥和与安息。

    第25集 阳陵虎符:执于掌心间的千军万马

    后世随着勘验手段的发展,符节虽然渐渐成为历史的背影,却也并非踪迹全无。在后来的两千多年里,“符合”的校验逻辑已经根植于人类活动的角角落落,守护着现代社会的秩序。

     短评

    文案逆天。国宝美哭。

    4分钟前
    • Eigagann🇨🇳
    • 力荐

    我认为这个比国家宝藏强太多。好在哪里,一个是它把中国历史文明的放在了一个全人类的角度去探讨,人类的惆怅人类最初的凝望与呼唤。我认为这就“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越是历史悠久到千年的文物就越是值得思考探索人类繁衍生存至今的奥秘,而不是一场爱国狂欢。文案,有深度不较劲不瞎几把吹。满分

    8分钟前
    • amber
    • 力荐

    人头壶、贾湖骨笛、陶鹰鼎、龙山蛋壳黑陶杯、红山玉龙、凌家滩玉版玉龟、良渚玉琮王、镶嵌绿松石铜牌饰、殷墟嵌绿松石甲骨、后母戊鼎、妇好玉凤、鸮尊、利簋、何尊、玉组佩、三星堆青铜人、三星堆青铜神树、太阳神鸟金箔、大克鼎、古滇国贮贝器、莲鹤方壶、曾侯乙尊盘、越王勾践剑、错金银铜版兆域图、虎符。

    12分钟前
    • Neroat
    • 力荐

    每集5分钟,有时觉得很急迫的就终止了,有时又觉得无用的废话很多。背景音乐有时很不对味。记得有一集里,听出了哈利.波特魔法师之类的音乐,实在不合适啊...3.5星,鼓励

    17分钟前
    • bugz
    • 推荐

    旧时堂前王谢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殷墟嵌绿松石兽骨纪录了王的一次狩猎。商王无事不占,无日不卜。龟甲的裂纹泄露了天机,不想如此天机几千年后却昭昭天下,这种王的日常,真基be好看,就爱看这种片子,仿佛乘上了时光机

    18分钟前
    • 深夜的阿斯伯格
    • 力荐

    文物,终于活起来了~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一段等待着倾听的故事

    22分钟前
    • Aurora未央
    • 力荐

    这才是我们自己的节目,村落成了国,符号成了诗,呼唤成了歌,沧海桑田,恰如你容颜。央视,多多做这样的节目吧!

    25分钟前
    • 沧海一小生
    • 力荐

    一百昏一百昏!!!!为我央妈疯狂打call!!!!!中国这么多国宝文物,拍他个千八百集的

    30分钟前
    • Roseanne
    • 力荐

    《如果国宝会说话》,因为此片名而让 Panda 惦记已久,也因最近念起,索性在豆瓣标记看过的第11111个影视条目就决定是你了。—— 25集先后接连看毕,有一种跟随着纪录片穿越历史时空的奇妙观感。——「您有一条来自国宝的留言,请注意查收。」「我今天没给人打电话或发语音呀?他/她咋会收到我的留言?」

    32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力荐

    抄袭往往是这几年国综最大的诟病,从国家宝藏开始,央视爸爸分分钟教你如何做人,让人抄都抄不好,这才是中国该有的综艺!

    33分钟前
    • 丿SinceJanuary
    • 力荐

    假如胖胖腿 萌萌哒的 陶鹰鼎会说话:老子超凶!

    36分钟前
    • 瑾朵朵
    • 力荐

    又可爱又美丽,可爱体现在国宝们的形态,美丽体现在时间本身凝结成的壮秀以及解说文案的优美简洁又不失深度。没有广告,没有明星,五分钟一集的形式短小精悍,上下五千年的时间停留在遍布全国各地的各个器物里,这大概已经是我能想象到的最完美文物纪录片了。

    40分钟前
    • Alien
    • 力荐

    现今尊之为文物者,如同架设在时间隧道一端之大大小小的透镜,从中可以窥测到活的古史,还能看见某些重大事件的细节、特殊技艺的妙谛,和不因岁月流逝而消褪的美的闪光。

    41分钟前
    • 陈美芳˙Ꙫ˙
    • 力荐

    比国家宝藏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44分钟前
    • 最上川
    • 力荐

    先导片最逗逼,堪比抖音。正是内容里也是各种段子手,旁白解说的声音也是超正点,印象最深的那集猫头鹰鴞尊的解说更是让我爱上一个未曾谋面的声音😄以及最炫美瞳太阳神鸟金箔那一集,只能说wow的天,今人技术是牛逼了,可是想象力还是不及老祖宗

    49分钟前
    • Miss Lucky
    • 力荐

    短小、精致、厚重,竟然这般温润。这文案写成了诗。9.5

    51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六千年的时空流转,村落成了国,符号成了诗,呼唤成了歌。

    54分钟前
    • Claudia
    • 力荐

    用亲切俏皮的风格去解读深沉厚重的国宝,在轻松中追逐历史的踪迹,感受时光的力量。从没想过一部关于国宝的纪录片会是这样的画风,而且5分钟一个故事的安排也让零碎时间有了寄托,期待下一季。

    59分钟前
    • 小舞舞
    • 推荐

    刚在央九看完前五集,都是新石器时期的宝物,通俗易懂,喜欢博物馆的我看这个节目简直激动的哭粗来,点一万个赞。第一季25集,完全不够看,文案和旁白特别好,通俗易懂又诙谐幽默,把枯燥的文物都讲活了,看完后好想去每一个博物馆亲眼看看

    1小时前
    • 带刺的黑玫瑰99
    • 力荐

    短和接地气儿是最喜欢的亮点,非常适合碎片时间观看,文案和BGM卖萌,但煽情起来也不手软,科普做得生动好玩,而且很多时候都不再局限于民族和我国。尤其是镜头下那些精美小巧的国宝,对去博物馆隔着玻璃只能看个轮廓的爱好者来说是福利。

    1小时前
    • 某J。624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