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剧情片 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

    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

    评分:
    0.0很差

    分类:剧情片英国2019

    主演:克里斯·希钦,黛比·哈尼伍德,瑞斯·斯通,凯蒂·普洛克特,查理·里士满,史蒂芬·克雷格,哈瑞特·构斯特,米奇·麦格雷戈,罗斯·布鲁斯特,朱利安·艾恩,希拉·邓克利,马克西·彼得斯,克里斯托弗·约翰·斯莱特,希瑟·伍德,阿尔伯特·邓巴,纳塔利娅·斯通班克斯,乔丹·科拉德,戴夫·特纳 

    导演:肯·洛奇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正片

      天启 第一章

    • 正片

      离开马拉喀什

    • 正片

      小鞋子

    • 正片

      如此多情

    • 正片

      疑云重重

    • 正片

      哲基尔岛的阴谋

    • 正片

      人鱼

    • 正片

      圣诞来信

     剧照

    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 剧照 NO.1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 剧照 NO.2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 剧照 NO.3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 剧照 NO.4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 剧照 NO.5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 剧照 NO.6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 剧照 NO.16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 剧照 NO.17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 剧照 NO.18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 剧照 NO.19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故事发生在英格兰北部的纽卡斯尔,因为遭遇了次贷危机,瑞奇(克里斯·希钦 Kris Hitchen 饰)不仅丢掉了工作,还背负上了巨额的债务。为了维持生计,瑞奇贷款买了一辆小货车,准备靠送货来开启事业的第二春,哪知道他这一没有经过思考的举动给整个家庭都带来了无法挽回的伤害 。  瑞奇的妻子艾比(黛比·哈尼伍德 Debbie Honeywood 饰)是一名家政工,专门为残疾人和老人服务,如今,她不得不依靠公交车往返于不同的雇主家中,这令她感到非常的疲惫。为了偿还货车的贷款,瑞奇不得不将更多的时间花费在工作上,这令他们的大儿子塞布(瑞斯·斯通 Rhys Stone 饰)感到备受冷落。

     长篇影评

     1 ) 让那些我们自以为闪闪发光的东西黯然失色

    在这个时时刻刻讲求个性和特色的年代,每一部卖座的电影,都或多或少穿着一件华丽的外衣。这件外衣,可以像《寄生虫》那样张扬,也可似《爱尔兰人》《好莱坞往事》那样中气十足,亦或如同《罗马》《燃烧》,看着其貌不扬骨子里却闷骚得很。这些年头,你能回忆起的那些让人拍手称快的佳作,都多少揣着些不见得是噱头但又让人无法回避的“卖点”。不过渐渐地也会开始反思,自己对聪明花俏艺术手法的沉溺,是否反倒导致和现实世界离得越来越远。电影到底是“糖衣”魅惑,还是映照真实的棱镜。

    把肯·洛奇今年的新作《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和上述电影并置,就会给人这样的启发。近些年有太多作品关乎阶级矛盾,移民问题,或者平权运动,也许,是市面上聚焦劳动者阶层电影的稀缺造成了我们眼中的“新鲜感”。但其实,这份“新鲜感”恰是本片最不屑挖掘和呈现的,而它也正因为剥去了这些浮饰而更显得光彩熠熠。

    电影的光芒与两位主演的精彩演出密不可分。尤其是女主Abbie,以其温和的眼神,不卑不亢的处事姿态,精准地为我们呈现了在生活重压面前人是如何被进一步压缩但又毫不失去尊严。她在医院对电话里的Maloney发飙的一场戏,相信也是2019年度的最动人的几个电影瞬间之一。这个形象让人很有感触,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我们从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谁没有一个总是在催活的老板,不顾及感受的客户,谁没在每天经历着和deadline赛跑的工作进度,和在长距离通勤中一点一点流失掉的时间呢。我们在自己生活中的那份努力和咬牙,坚持和窘迫,不就是Abbie一次次在即将顾此失彼的边缘竭力维持住的姿态么。这份守住的尊严,我相信是跨越阶级,受教育程度和社会身份的。

    男主Ricky则是一个略微不同的角色,如果说Abbie的形象更加稳定和沁人心脾,像潺潺流水,那么前者就是刺眼的阳光,偶尔光芒万丈偶尔又有些过于直接和粗暴。他其实和儿子Seb一样,都是风险的承担者,愿意在自己认定的选择上付出双倍的努力,也赌上双倍的命运,不留退路。这是一个略有棱角和带有悲剧色彩的角色,但导演并不执着于关注和剖析个人层面的“缺陷”,也并未过多移情,而是将注意力转移到这个悲剧背后的系统性因素上。影片揭示了在这个“效率至上”的大环境下,雇主是如何以“赋权”为名义剥削劳动者。基本生活保障的缺失,有序家庭关系的瓦解,“分秒必争”的劳动者们,在“自我雇佣”的幌子下成为了时间和进度条的奴隶。

    影片有意无意在告诉我们,经济分工和技术进步,对生产者和消费者对效率追求的升级是彻底和不可逆的,但我们很多时候却会忽略它的危害,或是根本察觉不到它的发生。当人类还在憧憬机器有一天代替自己的时候,很有可能是自己首先成为了那个机器。肯·洛奇毫不避讳地提出了这个问题,但同时,也很勇敢地抛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或是一次将之合理化的尝试。我们看到,在“历尽劫难”过后,Ricky还是蹒跚地从床上爬起,留了张字条之后继续出门干活。电影的结局是,老板Maloney和老婆Abbie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推着生活奇妙地又继续向前走了。

    我想这也是这部电影真正打动人的地方。生活的继续,靠的从来不是什么额外的意义和力量,更不是那些形而上或者只存在于一瞬间的东西。我们在很多其他作品里找到的那些曾经信以为真的答案,或许都没有Ricky给家人留下的这张字条来得有力量。其实,大多数冲突过后都没有玉石俱焚,因为人总是一直近乎本能地跌倒了又爬起,选择遗忘。我想生活的本质和尽头,正是在我们被自主的选择所吞噬,被不走运和不够强大击得遍体鳞伤之后,却依然沿着来时的路继续前行。

     2 ) 《劳工社会学》通选课作业中的一段话

    《劳工社会学》通选课,其中作业是写一份书评、影评或课评,一位历史学院的同学在作业的最后,写了这么一段话:

    “ 我对这部电影的感触很深,因为我的父母也是劳工,父亲在工厂工作,每天从早上7点工作到晚上9点,母亲在卖场做导购员,他们的时间很少,在生活的压力下他们也互相争吵,但是没有时间解决,根源就是穷,社会很少会给穷人喘息的机会。所以我觉得这部电影很真实,没有突如其来的危机之类的情节,有的只是平淡的压抑,刻画了一个在金融危机下辛苦生活的英国家庭,这既是一个家庭,又是千千万万个劳工家庭的缩影,这些家庭的主心骨基本上都超额工作,但是仍没什么保障,重压下他们照顾家庭的时间自然会减少,最终导致一系列问题,这是很真实的劳工问题。他们的希望除了自己努力工作就是放在下一代身上,但是他们又没有时间去教育下一代,这似乎陷入了死循环,但这就是许多家庭经历的。虚构的电影带来了如纪录片一样的真实感,我认为这是一部非常不错的电影。”

     3 ) 当你批评肯洛奇卖惨时你在批评什么?

    关于《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的批评里,有一点是“刻意和过于悲情”,我想这可以比照40、50年代的新现实主义电影来加以反驳。

    我揣测,喜欢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作家马尔克斯用行动和实践证明显然也不会同意这类批评。对于像《罗马,不设防》《偷自行车的人》这类写实类作品来说,真实和细节是它们的必需品,没有巧合就不成戏,只展现人们的普通生活是非虚构创作该做的事。背负着苦难,在社会裂缝里安于现命从出生到死亡是没有意义的,只有有了巧合,有了和社会规则发生的冲突,社会的弊端才显露出来。

    因此,我们会发现,《罗马不设防》处处存在意外,《德意志元年》小男孩结尾无疑是过度卖惨了,而《偷自行车的人》更是把整个故事构建在了巧合上,我们不会对此感到意外,这个悲苦的男主角怎么就雪上横霜被偷车贼瞧上了呢。

    在这些强调真实和细节的现实题材作品里,没有巧合就无法展现底层人们悲苦的状态,这些巧合本身就是真实。我想,批评这类电影卖惨的朋友一定是生活太顺遂了,并没真的见识过人间惨剧。在有些国家,因为贫穷,饮食上无法保证绿色、无污染和健康,癌症大概率会找上那里的人们,且是集中发病,而照看病人的家属更容易遭遇车祸。在有些管理体制崩溃的国家,鸡瘟猪瘟往往控制不住,天上真的会掉空调,地上真的会塌陷。在废墟柏林,人们的生活实则比电影还要惨很多倍。

    基于这些电影的内容,在描绘新现实主义作品风格时,维斯康蒂认为,“新现实主义首先是一个内容问题。”它们反战、描写底层、反贫困、反失业,充满悲悯色彩。它们的巧合背后,仍是对当下社会弊病的反思和针砭。

    我们知道,有些新现实主义电影在技巧上甚至没有那么突出,不会在视听上给观众造成某种冲击力,但它们依然是靠视听讲述的,最大限度捕捉细节和始终保持理智是摄影机首要保证的事情。

    新现实主义不是技巧意义上的某个流派,伟大的电影风格流派应该且一直是以内容界定的。就像印象派画家们早于“印象派”这个名字出现,印象派当时带有讽刺意味,并不是一个好词。他们最早被法国名流诟病的一点是,这些画家把画笔对准了肮脏的农民和乡下,这在当时的法国上层人士那里是无法容忍的,他们的墙壁上挂的是枫丹白露画派的宗教、名流、宫殿和贵族生活。

    在英国自由电影运动里吸取营养,肯·洛奇从70年代初开始,把镜头对准了底层人民,显然成了英国工人阶级的代言人,他的作品里,真实是第一位的。真实不等于煽情,如果我们不去注意情节,而细缕肯洛奇的镜头时会发现,保持理智是他始终最为注意的一点,男主角一大段吵闹的戏剧冲突后,他会非常干净快速地切换到另一安静的场面继续展现女主角的状态。

    像这样以真实为基础的电影,我们往往很容易从中看到自己生活里的场面,因此很多人都会对现实题材的故事充满偏见,“真实”也成了批评的点。

    当代人的写实故事,当代观众并不是其最好的观众。最好的观众是,在未来,社会进入另一个阶段但依旧与此时此刻尚有联系的时间里生活的观众,因为对于真实而言,距离是最好的滤镜,就像我们现在回看二战后的“大闷片”一般,对身处后二战阴影下的我们而言,无疑是震撼的、感动的、直击心脏的。

     4 ) 《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即便是狼狈的未来,也没人会放弃挣扎

    01

    没有宏观视角下的尖锐对立,也没有意识形态上的露骨批判,更没有感性领域中的刻意煽情,但我想没人会否定《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是一部相当真实,且又十分沉重的现实题材电影。

    故事的主角是一名失业的工人,而身为四口之家的顶梁柱,他必须为这一摇摇欲坠的家庭撑起一片足以呼吸的天地。正当其为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发愁时,他找到一种新型经济模式下的工作途径,即成为一个快递站点的加盟司机,这似乎意味着他有了主宰自我命运的机会,他愿意用自己的劳动来改变自己以及家庭几乎崩溃的命运。于是,他有了规划,他有了梦想,但现实往往不是平坦的大道,而是凶险的流沙,对于深陷其中的人来说,越是挣扎,越是狼狈,而在这时,人的伟大以及人的悲壮总是同出一辙,因为即便是狼狈的未来,也没人会放弃挣扎。

    他会努力工作,但却改变不了未来。

    02

    这是机会?还是谎言?

    瑞奇接受了快递站点负责人的邀请,按照后者话来说,他不是为站点而工作,而是成为了站点的合伙人。总之,他有了一个机会,只要他买或者租一辆用以运输的货车,他便可以成为一个连接网络与用户之间的节点,这是虚拟与现实之间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信息网络留个人工的最后一座堡垒。

    从现实意义上来说,互联网的这种众包模式给瑞奇这样失业的人提供了一个稳定但不稳固的就业机会,稳定是因为这种人工需求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不会有颠覆性的改变,而不稳固则是因为这些参与其中的劳动者并没有得到较为完善的劳动保障,他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雇佣工人,因为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公司为其提供一个关系明确的雇佣合同。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是互联网经济下的自由人,而维持这份自由的前提便是工作,这是一组互为因果的关系,工作的密度决定了自由的广度。然而,一旦这种逻辑关系被广泛认可,那么自由便不再是一种以自我主体之人格为前提的普遍概念,而是一种以某种量化标准为参考的狭义理解。

    他们提供了机会,但他们也灌输着谎言。

    瑞奇找到了赚取报酬的工作,但相较于传统的劳资关系,一些原本属于企业对工人的责任、义务以及规定,在这样一种新型经济模式的架构之下被巧妙地剥离。在形式上来说,位于社会底层的瑞奇的确是为自己工作的主人,他有选择不工作的权利,但那也意味着他将失去生活的唯一来源,于是,他成为了这一模式的附庸,他不得不接受超越法定工作时长的工作要求,也不得不接受没有法定休假的工作制度。

    对于掌控渠道与资源的平台方来说,瑞奇是个体的主人,同时也是这一经济模式下的奴隶,他为生存以及自由而奋斗,但当奋斗的机会完全由他者所垄断时,生存是一种施舍,自由是一种奢侈,而过于美好的未来便不再是一种可供想象愿景,而是一种精心编织的谎言。

    03

    规划的路线,精确的剥削

    《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是一部聚焦于底层个体的电影,它未曾像《寄生虫》那般露骨地将对立阶级间的矛盾表露出来,抛开宏观视角的叙事只为关注某类群体的悲欢,瑞奇一家是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他们渴望改变,但却没有选择。

    瑞奇入职的第一天,与他捆绑在一起不止是严格的站点规定,还有一部用以发送快件的扫描器,它是连接网络与个体的终端,它很体贴,也很智能,它为瑞奇规划配送路线,它不需要配送员有过多的思考。毫无疑问,这是信息技术革命的成果,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源于技术的“侵略”。

    你可以说这部电影相当质朴,因为构成其故事的要素相较于现实而言并无太大程度的超越,但你很难否定导演挖掘故事内核背后的野心。

    瑞奇是一名失业工人,而掀起这股失业浪潮的不是某种时代的偶发事件,而是技术革命以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下的必然趋势。复杂的社会劳动被程序和机器逐步拆分,从个体作坊到流水线,再到现在的智能化生产,人就在这样技术演变之下一步一步失去了对劳动的依赖,但同时也逐渐失去参与劳动的机会。

    瑞奇作为一名快递员,他所能拥有的工作机会是技术尚未解决的程序盲点,但你很难说这到底是莫大的幸运,还是更大的不幸。作为具有个体意识的人,他被置于某种算法和程序之中,对于后台系统来说,他是快递扫描器的附属物,任何背离扫描器要求的行为都会被认定为失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它是一个不会出错的监工,它的智能足以让其规划好瑞奇工作的每一项工序,没有缓和的余地,没有博弈的空间。

    不得不说,这是一种精确到极致的剥削,而更重要的是,它将剥削者藏在了一个没有生命实体的程序背后,这样一种零工式的新型经济模式也因此成为了对立阶级间的缓冲带,其可能产生的后果便是工人阶级的抗争性由于主体意识遭到了破坏(瑞奇在接受工作之初就被告知他不是雇佣工人)而渐渐消解,而他们应有的权益也随之被规避甚至被舍弃,因为在智能化浪潮的侵袭之下,工作的机会已然成为了一种稀缺的资源。

    瑞奇已经尽力,但对于现实来说,尽力远远不够。

    04

    无处可逃的未来,无法守护的自尊

    这部电影有它的平淡,但也有它的柔软。其中最能触动我的地方便是,当他向站点主管提出想要在圣诞节请假,与家人团圆。在这里,我看到的是一位体恤妻子的丈夫,也是一位心疼女儿的父亲。

    “我女儿丽莎,她才是11岁,却会失眠。”

    瑞奇太失败了,他有他的计划,他想通过劳动来改变这个家庭的未来,但他却不得不在两个孩子的生活与成长中缺席,他拼尽全力想要给自己的家人提供一个温暖的家,但他拼尽全力的样子却在无形之中成为孩子成长历程中的负担。对于丽莎来说,她父亲不是在卑躬屈膝中赚取报酬的奴隶,所以当父亲被客户家的狗所咬伤时,在快递单上执拗地写下了“你欠我爸爸一条新的短裤”。在那一刻你便能感受到,瑞奇不是一个被机器剥离意识的工人,而是一个饱含生命情感的个体,通过其女儿的视角,观众切实感受到了他的痛苦、他的坚韧以及他的无奈。

    然而对于智能化的程序来说,情感是一种不被识别的代码,高强度的工作让他无暇顾及个人以及家庭的生活,他想通过自己的行动来为儿子竖立一个奋斗改变未来的榜样,但后者却坚努力只是一种徒劳,你当然可以说这是他的叛逆和沉沦。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这却是一种有着群体认同的观点。

    瑞奇的家庭遭遇是这一时代底层群体的一个缩影,他们盘算着未来,又攀附于现状,而由于贫富差距不断拉大,改变自身命运的途径也随之收缩,而他们想要获得成功的成本也不可避免的随之加码,可能是更高的资金投入,也可能是更长的时间成本,更可能是更大的健康消耗,而他们能够承受风险的能力并没有因为成本投入的增加而增加,甚至更加脆弱,不断攀升的债务,不断加深的矛盾,不断恶化的身体都可能成为压垮希望的重担。

    当瑞奇在工作途中遭遇抢劫并被殴打后,随之而来的不是完善的工伤认定,而是一系列的赔付清单,这些都转化为了新的债务压在了瑞奇肩上,他没有机会休息,只能拖着沉重的身躯返回工作的岗位。个体的尊严在这般残酷的外部环境中被折断、被碾碎。

    未来真的会改变吗?这部电影并没有给出答案,但我能够看到的只有一个中年男人的绝望。


    《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抓住的是这个向着更高效率、更加智能不断迈进的社会固有的时代矛盾,瑞奇一家只是这种矛盾的一个切面。

    我们当然有理由歌颂技术革命带来的文明之光,但我们也不应忘记,这个社会仍有义务去为每一个拥有人格的主体提供一个保有自我价值与意义的未来。

     5 ) 最接近中国语境的英国导演,把一个快递员的生活,拍进了年度十佳

    又有一部大师新作可以入选年度十佳了——《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

    片名很普通,海报也做得差强人意,但千万别因为这朴素的海报和片名就错过这部震撼人心的好电影。

    影片豆瓣评分高达8.2,上了豆瓣一周口碑榜的榜单,还提名了第72届戛纳金棕榈及英国电影学院最佳影片等奖项:

    看电影,我们首先要看导演,《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就是典型的大师作品。

    导演肯·洛奇是英国著名的现实主义派名导,他擅长拍摄反映底层人民的影片,而且电影语境非常接近中国社会。

    所以肯·洛奇在中国也有不少影迷,他的作品对于中国观众来说,仿佛就是映照自身历史和现实的一面镜子。

    《小孩与鹰》、《神秘的备忘录》、《底层生活》、《瓢虫,瓢虫》、《风吹稻浪》等,都是肯·洛奇的代表作,其中《小孩与鹰》还被认为是英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奖项方面,肯·洛奇也是各大国际电影节的常客,他多次提名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奖、柏林电影节的金熊奖等奖项,戛纳金棕榈的提名更是高达10次以上。

    并凭借《我是布莱克》、《风吹麦浪》两度斩获金棕榈大奖,分别获得过威尼斯、柏林、洛迦诺等国际电影节的终身成就奖。

    总之肯·洛奇就是现实主义派导演里的一代巨匠,他的作品一直保持着高度的社会学意识,包括这部《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同样是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影片讲的是快递送货员瑞奇和他的妻子、儿子、女儿一家四口的故事。

    和所有底层家庭一样,瑞奇一家住在一间狭窄简陋的出租屋里,他们靠找一些琐碎的零工和午夜倒班的工作勉强度日。

    因为日夜奔波,瑞奇和妻子都顾不上和孩子交流,11岁的女儿还算是乖巧懂事,但已经进入叛逆期的儿子,却已经开始逃课、停学、偷窃了,给他们惹下不少麻烦。

    《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的故事很简单,无非就是围绕瑞奇这一家,描述一下底层人的生活。

    但它震撼的点就在于,片中对细节的把握极其犀利和真实,许多台词都极富感染力,情节生活化到让人不得不与之共情。

    比如影片一开始,是瑞奇去应聘快递员工作的情景,黑幕还没有褪去,瑞奇的声音就响起了。

    “建地基、排水、挖掘、农作、园艺、装修、铺地砖、水电、焊接,甚至挖坟墓……”瑞奇在自报自己做过哪些工作。

    透过这些台词,我们可以感受到瑞奇的生活有多不稳定,为了谋生,什么刁钻古怪的活他都干过。

    接着领事员告诉瑞奇,快递员属于自我雇佣者,你手脚快就赚得多,所以你是在为自己打工,而不是为企业,美其名曰:自主创业。

    这种话对于潦倒了半辈子的瑞奇来说当然很有诱惑力,但与其说他相信了,不如说他在自欺欺人。

    因为瑞奇刚丢了上一份工作,已经无路可退的他,必须接受这个打着创业旗号的美梦。

    紧接着镜头一转,是回到家的瑞奇,如何把这个美梦传递给妻子。瑞奇用领事员麻痹自己的方法,继续麻痹妻子,毕竟生活总是要靠希望支撑下去的。

    然后镜头再一转,就出现了快递员们在货仓里忙碌的画面,他们年龄不一,高矮胖瘦不等,一个个低头佝偻着搬箱,满屏的灰暗与冷酷之气。

    于是我们知道,又一段温水煮青蛙的生活开启了。

    影片从很多细节处体现了瑞奇工作的不易,比如他送货时没地方停车被交警贴罚单、被情绪不好的顾客恶言相向,或者路遇堵车等状况。

    但这些困难不会被顾客看见,他们只在乎你是不是把货准时送达,态度好不好。

    与此同时,瑞奇的妻子也因为家庭看护工的工作忙得不可开交,她面对的大多是行动不便的老人,有的精神偏执、脾气暴躁;有的大小便失禁,把人搞得焦头烂额。

    所以当接到校长的电话时,瑞奇和妻子甚至腾不出一个空挡去学校处理儿子惹的麻烦。

    《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用交叉叙事的方式,生动展现了瑞奇和妻子一天的工作状态。

    除此之外,光影和色彩也是影片表达的重要部分,比如瑞奇和女儿坐在货车上休息的这个桥段:

    这几乎是全片光影最鲜艳的一个画面,因为这天女儿帮瑞奇一起送货,女儿可爱的本领帮瑞奇赢得了一些小费,顾客的态度也变得更加温和。

    所以瑞奇惬意地在车上坐了一会儿,不用受领导和顾客的气;没有接到学校打来的电话;女儿也刚好陪伴在身边,这几乎是瑞奇生活中所能拥有的最奢侈的时刻了。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色彩部分,则是叛逆儿子的喷漆和涂鸦。

    儿子喜欢涂鸦,但忙碌的父母从来没有时间去看他记事本里的绘画,那些充满了撕扯感和冲击感的色彩碰撞,没人解读。

    对于大人们来说,他的这些情绪表达不过是不务正业而已。

    片中有一个桥段是儿子出走之前,用黑色喷漆把墙上的全家福都画了叉:

    如此惊悚的画面没有在这个家里显得格格不入,因为它就像往深渊里再扔一个黑色纸片一样,不足挂齿。

    儿子在外面的墙上涂过许多色彩,但这些色彩唯独没有在家里出现过。

    叙事节奏也是《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的一大亮点,虽然拍的都是生活琐碎,但剧情不会让人感到无聊,许多转折都埋好了伏笔,高潮戏来得浓烈又汹涌。

    其中一段戏,是瑞奇想要和妻子亲密,那天他们刚好赢得了小费,全家吃了一顿不错的晚餐。

    但劳累的妻子想休息一下,于是两人约定第二天再在一起,明天一定把工作放下,爱情首先。

    但这个“明天”没有如期到来,因为明天他们收到了学校的停学通知;明天瑞奇的车子出了问题;明天妻子的顾客惹了一大堆麻烦……

    成年人的生活没有容易二字,而底层成年人的生活满是绝望二字。

    你永远不知道明天会发现什么,如果连基本的温存都是奢侈的,那好运的到来更是遥遥无期。

    整体来说,《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是一部极其绝望的电影,导演用娓娓道来的叙事手法,将你的情绪渐渐拉入深渊,随着片中人物一起崩溃大哭。

    无论你处在什么阶层,拿着多少薪水,恐怕都会被片中那句“明天不来罚款100欧”的台词压得喘不过气。

    影片试图展示底层人的不易,如今这个打了鸡血的社会,已经习惯将贫穷问题归咎于底层人民的好吃懒做,但回头望望我们才会发现,阶层的打破难如登天。

    《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的最后一幕,是快递被偷、还被窃贼打伤的瑞奇,不顾全家人的反对凌晨六点半要去送货。

    他扶着方向盘在车上泣不成声:

    今天不知道会怎么样,但今天不出门,明天就没有了。

    当然《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也不是十全十美的。

    有人说影片剧情过于苦情,比如叛逆不懂事的儿子、偷快递的歹徒、冷血无情的上司……等等,这些设置都是在故意卖惨,而且主角瑞奇明明可以有很多解决方式的。

    但讲实话,这种说法未免有些何不食肉糜的意思,底层生活不是靠想像的,没有经历过的人,永远无法体现其中心酸。

    而且片中角色都是有血有肉的,上司也不是绝对是冷酷无情,比如瑞奇去找领事员请假的这段:

    瑞奇说自己儿子被停学、妻子要加班,如果自己再不停下工作去顾一下家里,日子恐怕就难以为继了。

    然后领事员给瑞奇说了4个前一天才找他请假的例子,4人分别面临的困境是:被老婆赶出了家门、姐姐中风、动手术、孩子企图自杀。

    每一个都没比瑞奇好到哪里去。

    如领事员所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他冷酷,只是因为他站在领事员这个职位上而已。立场不同,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生活负责。

    另一个被诟病的点,是影片对快递行业的呈现过于老旧,比如片中的货仓、快递登记方式、物流管理,都已经过时了,不符合时下行情。

    但众所周知中国是全球快递行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我们工作效率要比欧美地区高很多,所以以国内的行情来判定国外是不够准确的。

    而且这个点对剧情的影响并不大,片中的瑞奇,无论是做哪一份工作,现状都不会比送快递好到哪里去。

    影片旨在表达底层生活的无奈与绝望,描述底层人的困境,把这个主题拍好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硬要说一个缺点,那也就是影片色调了,全片都是灰暗的,鲜少有明亮的色彩出现,有些镜头甚至故意拍得很有粗粝感,看得人很压抑。

    不过这也正好符合《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的故事氛围,如果静下心来观看,后半段几乎是跟着片子痛哭过去的。

    所以整体来说,《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是非常优秀的,剧本、台词、演技都很到位,绝对对得起年度十佳的名头。

    它就像一曲底层人的悲歌,道尽了生命的苍凉,而作为观众,我们也要记得,比电影更残酷的,永远是现实。

    青石电影编辑部 | 老王

    本文系青石电影(ifmovie)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

     6 ) 建议英国下一盘大棋

    大棋dang经常神化了国jia的能力:他们的经典是“国jia三连”:1.国jia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了。2. 国jia正在….3.国jia未来计划…。

    英国现在的问题是产业不振、人口老龄化、房价过高、过度金融化脱实向虚、受强势货币圈的积压(欧元、美元)、国力下滑货币疲软、年轻人躺平化(Neet族)沉溺于手机…

    这些问题在国内大棋dang眼里,“多大点事,不就是阴虚上火嘛,吃六味地黄丸”。他们的鸡尾酒药方是:鼓励实业中小创+引导金融辅助实业高科技+压制fang价不涨不跌+保持huo币纪律+引导年轻人正能量+纠正教育和文化…

    多好的药方啊!

    英国人为什么不采用呢。

     7 ) 这一次,我们没有错过的仍旧还是“失败”

    肯洛奇无疑是当代影坛最伟大的叙说者之一。作为导演,他与他的同志们几十年如一日地通过荧幕讲述工人阶级的生活和情感、深描TA们的语言和肉身。在近作《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中,他又将镜头聚焦在了时下“崛起”的零工经济,以英国北部纽卡斯尔普通的一家四口为切入口,展现了新兴工作形式影响下的劳动者主体所发生的复杂变化。只不过,这部作品再次延续了肯洛奇过往的悲观情怀,在熄灭了主角一家最后残留的希冀——家庭之后,我们仿佛就无法避免地陷入到了女主角Abbie的梦魇之中:掉进泥沙,沉入无底深渊。

    一、弹性专制:“零工”时代的劳动者境遇

    主角一家原是英国的一个准中产家庭,丈夫Ricky是一名建筑工人,家庭和睦,并购置了属于自己的房产。然而,始于07年经济萧条重创了这个准中产家庭,TA们一家很快失去了原有的住宅,Ricky也失去了他的工作,只能依靠妻子Abbie从事照护工作来养家糊口。在朋友的介绍下,Ricky进入到了一家快递公司从事派送工作,这似乎让一个本已深陷贫困泥潭的家庭看到了转机。影片以Ricky和管理者的对话作为开头,在双方交流的过程中间主管明确告诉Ricky:“你不是员工,你是自雇。”自雇意味着劳动者没有获得雇佣合同,TA们一方面为企业工作,另一方面却得不到任何相应的保障,与实际的雇佣者处在了一个模棱两可的关系之中。然而我们随后便能在影片中发现,Ricky和其他同事虽然名义上是“合伙人”,但TA们的劳动却受到了平台的严格控制:劳动者无法决定自己的运送路线,更没有办法决定自己的工作时间,甚至连Ricky带女儿一起送递也会受到主管的批评。同时,武断、严厉的警告和罚金成为了规训劳动者的重要手段,主管还可以随意对TA们进行驱逐……

    随着平台资本主义和按需经济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工作日不再被理解为标准、稳定的每周5天、每天8小时。取而代之的是弹性、按需、全天候的工作时间。影片中Ricky工作时间的长短取决于他何时能够将货物送递完毕,而Abbie的工作日程则更为弹性,她需要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随时改变自己的日程表。当矛盾重重的Abbie一家达成了难得的和解、其乐融融地吃饭聊天时,客户的一通电话便迫使Abbie立刻回到工作之中,值得注意的是,这段“和解”片段是影片所展现的残酷现实里的唯一一片“绿洲”,然而很快就被弹性工作日程的沙漠迅猛淹没。

    社会学家Jennifer Chun将这种工作制度命名为弹性专制(flexible despotism),在看似灵活的工作日程下,劳动者却为此付出了极大的代价,TA们无法平衡生活与工作的关系,并因之产生了极大的焦虑和不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延长工作日”是资本“吮吸”剩余劳动、资本家剥削工人阶级的本能和手段,而电影关于当下工作日的描述却与马克思所观察到的19世纪历史有着较大的不同。雇主不再运用简单的强迫手段来驱使劳动者延长线性的工作时间,而是用劳动者无法自主掌握的工作日程对TA们实施控制。正如Ricky的同事向主管所抱怨的:“我连做了十四天,你却连两个小时都不给我。”而让他“损失”这两个小时的原因是竟是货车后视镜被撞坏,在这种工作形式下,几乎没有给劳动者留下任何“犯错”的空间。同样,无论是Abbie在公交站与中介商讨工作日程却无功而返的通话,还是Ricky恳求主管给他时间去处理儿子的麻烦,“时间”在这里都变成了一种劳动者可望而不可即的“恩赐”。

    二、再生产

    在一次访谈中肯洛奇提到:“(Abbie的)雇主是一家中介公司。照护工作被市议会外包给中介或是私人医疗公司。”从中可以明确的是,再生产活动这项本应由社会承担的责任在今天的英国却由中介或外包机构转移到了更为底层的女性劳动者身上。当Abbie的客户老人Mollie打电话向她求助时,Ricky想让她联系老人的家人时,却收到了“找不到TA们”的回复。此时,Mollie的子女或许正在工作,或正在娱乐,无论如何,TA们显然不用为照护工作而心烦——因为有Abbie的存在。但Abbie自己呢?当她在上工路上绝望地和子女、丈夫打着电话时,我们便意识到到不平等的现状是如何通过电影被再见了出来:劳动者难以在工作时间少的情况下养活家庭,但TA们一旦工作便失去了照顾家庭的时间。中上层阶级可以靠雇佣Abbie这样的家政工/护工来解决再生产难题,但劳动者自己却根本无法对工作和照顾做到兼顾。

    在Abbie的家庭内部,再生产同样与传统父权制影响下的性别分工缠绕在了一起。当Ricky兴致高昂地和Abbie提出购车想法并让她卖掉代步车以凑足首付款时,Abbie对此表达了异议。Ricky紧接着说道:“你心太软了,早上去准备午饭,下午回来照顾孩子,其他的都由我来。”这正是一个明显的父权症候,即对女性劳动及再生产的贬低。而这种症候有着它长期赖以生存的土壤,保罗·威利斯在《学做工》一书中写道:

    男性的工资袋之所以一直起支配作用,并不只是简单地取决于其中容纳金钱的数量,而是因为工资袋标志着男性在与“真实世界交锋的过程中,以一种男性气概的方式取胜,而对于女性而言,这个真实世界则过于残酷”。因此,男性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一直是辛苦劳作者、养家糊口的人,而妻子只是承担一些“额外”的工作。当然,女性工资在物质上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可能通常要远远大于“额外”的含义;毫无疑问,女性所从事的家务劳动也是整个家庭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工资袋作为一种男性气概的象征,对于男人和女人来说,既支配着家庭的文化和经济,又构成欺压。

    “其他的都由我来”一语便足以反映Ricky“工资袋”的自我认同。他用“不可一世”的男性气质剥夺了妻子的财产并让她步入了更为艰难的工作日程。他将自己看作是家庭唯一的“辛苦劳动者”,是这个家庭走出贫困的唯一希望,继而漠视了Abbie对整个家庭做出的贡献——无论是她的薪水还是对子女的照顾。Silvia Federici认为,统治这个社会的资本主义是一个系统性的、结构性的贬低社会性的再生产工作的价值逻辑,与此同时,雇主阶层又长期以往地从无薪或低薪的再生产活动中获利。而家庭内部的男性劳动者无疑与雇主们在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谋的默契。

    劳动者的再生产困境恰好又是权力和等级完成再生产的助力。哥哥Seb是整部影片当中的反叛者。他很早就认清了教育和文凭的骗局,逃学,利用艺术进行反抗。在与父母的争执中他说:“读大学,再像夏潘他哥,欠57000磅,在电话中心工作,到周末就戒酒消愁。”然而,Seb自己虽然已经醒悟,但他无疑也指出了一个社会现实,普通劳动阶层的子女即便通过教育制度的筛选拿到文凭,最终也不会收获一个好的工作,还会欠下一屁股债,除此之外,TA们也只能从事低端的工作,没有任何真正的选择。与此同时,中上阶层家庭的子女却可以依靠家庭的经济条件和文化资本克服自身的再生产障碍。

    三、从政治的失败到家庭的失败

    正如恰帕斯东风电台在影评中敏锐指出的那样,Abbie照顾的那些老人给我们展示了一些希望的火种。无论是老人照片所呈现的罢工和工人联结的往昔岁月,还是一位老人在给Abbie梳头时哼唱的左翼亲劳工作品《Goodnight, Irene》,这些都似乎在为今天的劳动者召唤某种反抗的幽灵。然而,纵然罢工的过往多么地令人心潮澎湃,联结的历史又多么地振奋人心,现如今,这些老人都成了名副其实的“孤寡老人”,TA们唯一可以依靠并倾诉衷肠也只剩下孤立无援的Abbie。

    上一代英国工人确实在罢工中取得了骄人的战绩。但随着工会运动在八十年代连吃败仗,工人领袖频繁出卖工人的利益,反工会法的颁布,得以让撒切尔在这一时期大获全胜。工人没有在运动中实现政治上的联结,最终也只能退回到家庭之中,将过去的辉煌埋葬在自己的记忆里。而Abbie和Ricky这一代的劳动者正处于这种联结终结的时刻,TA们没有家庭以外可以与社会相联结的方式。但当家庭都无法完成这一使命的时候,悲剧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当妹妹Lisa企图通过拿走Ricky的车钥匙来阻拦他工作时,整个家庭陷入了崩解的边缘,而在Ricky感受到妻子和子女的温暖之后,他依然不能摆脱工作的束缚,毅然冒着生命风险和家人的阻拦,返回到那个根本无法让他逃离的系统里。同样,Seb的联结也是失败的。他更有朝气,更渴望通过年轻人的聚集和反抗来挣脱枷锁,但当他的女性伙伴因家庭原因离家出走以后,他也失去了最后的抗争希望。

    无疑,这部影片的底色是悲观的。无论是历史上的工人政治,还是现如今劳动者的家庭,都没有错过“失败”的命运。然而当我们将目光投向现实,希望的微光仍然在我们周遭闪烁,英国的Uber员工团结了起来,在关于工人身份的斗争中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而中国的骑手们也自组织到了一起,与剥削TA们的平台和系统展开了英勇战斗。这一次,TA们无法再向家庭索要帮助,也不存在历史的羁绊,更无需向权力低头祈求。下一次,我们或许不会再错过属于所有劳动者的“胜利”。

     8 ) I saw Ken Loach last night

    He was wearing a plain black jacket with a plain blue shirt, looking as ordinary as any of his characters. He looks concerned, and that concern never seems to leave him, as if it’s carved into his features. He speaks in a thin, gentle voice, not in the least radical as his political views. He reminds you of the amiable old man living in your neighbourhood who greets you every time he sees you. Or maybe he is one.

    I’ve always felt somewhat ambivalent about Ken Loach. I disagree with him fundamentally on the subject of socialism, but I appreciate his films, and admire his lifelong dedication to representing the working class and making their struggles known. Indeed I liked his films every time I saw them, this one as well, and this is mostly because they are true to life. As much as people like to criticise his films as being ‘ideologically purposeful’, the struggles he depicts are real – they are people’s lives, they are what they have to face every day, and they are not fiction. And he has managed to show them in a way that touches people’s hearts deeply. What is a shame, and perhaps will remain as shame, is that the group he strives to represent in his films will never go to see a film such as his; his films, though dedicated to ‘low brows’, are categorically ‘high brow’. It is an undeniable fact that those who do go to see his films are almost always from a higher class with a rarefied taste and never need to live through the kind of hardship as shown in the films. That is to say, for his target audience, his films to some extent serve to provide a shocking value, and this will induce sympathy instead of recognition, which will further increase the gap between classes rather than closing it.

    As an expat I consider myself independent from all the class categories ingrained in this country’s culture and history. Perhaps this is why I could watch Ken Loach’s films and be touched, without being manipulated into feeling guilty of being what you are, the same guilt that has driven, not only the middle class of this country but the entire western world into leftist politics. Undeniably Ken Loach’s films are emotionally powerful, and in his latest two films in particular (I, Daniel Blake and Sorry We Missed You), this powerfulness has become ever more obviously the result of manipulations. If you watched them you’d know, every sequence is constructed in a way that provokes certain emotions, mostly sympathy and anger. But even though I knew I was being manipulated, I didn’t seem to want to resist it, because I know for a fact what I see on the screen is what happens in real life. They are like pieces of people’s lives being condensed into one episode of one person's life to maximise the effect, and to force you into a painful realisation of the existing social problems that surround you.

    The evening I watched Sorry We Missed You, I was actually in tears towards the ending. And I noticed that the old lady sitting next to me was sobbing for a long time even after the film ended. But the evening soured for me later because of the post-screening session, which I was actually looking forward to at the beginning.

    (From here onwards I’m going to be ranting. Although I doubt anyone would have the patience to read this far, I’m still giving out this warning: if you identify yourself as a left-winger, please stop reading. I don’t want to offend you and I don’t want any arguments. I'm well aware that your opinions won’t be changed by some random person’s ranting.)

    It started with a woman, who, on her way to the loo, shouted to everybody in the room: ‘if you are touched by this film, vote for Labour!’ while the credits were still rolling. This ostentatious crying for attention instantly destroyed the sorrow I was wallowing in. Back then I (naively) thought it was just the one person. Soon after that, the first question from the audience arose, asked by a Labour Party member who claimed that she was ‘abused’ by the working class in the north of Nottingham while she was knocking on their door trying to get them to vote for Labour. She asked Ken Loach why are they so ‘difficult’, and why do they not trust Labour. To which he responded: ‘Forget about the election. Think about the real problems each of these individuals might be facing. Is there a family starving? An old person not getting any care? Help them as you can. These are the real things that matter.’ Adding to that, he also mentioned how the trust was broken as the Labour Party changed over time. He finished answering the woman’s question by saying that the Labour Party is ‘180 percent different from what it was in the past’. Of course he said this in his unchanging gentle voice, but the sentiment of disappointment in the party was not concealed altogether. But later I learned that the reason he was disappointed in the Labour Party nowadays is because it's not left enough, and he is in fact a keen supporter of Jeremy Corbyn.

    In no time the shock came as Labour’s shadow chancellor of the exchequer, John McDonnell showed up. He was invited to the stage to answer questions along with Ken Loach. From there, as you can imagine, the whole post-screening Q&A just turned into an unshrinking presentation of lobbying to get people to vote for Labour. If you’ve watched a British TV recently you’d know what’s it like. Great promises flying around, as if as soon as Labour won power all the problems would just go away instantaneously. And what is their practical approach to that end? Summarising John McDonnell’s speech, it is to spend, spend, and spend (I guess he is the finance chancellor after all). To use his own words, they will ‘invest in the NHS’ (£129.3 billion apparently), they will ‘scrap the tuition fee’, they will increase the national minimum wage, and they will cut down prices… These talks make me wonder how exactly does the Labour government plan to make money? Where does all this money come from? It isn’t easy to achieve even just one of these goals, to say the least, yet McDonnell talks as if he could do it effortlessly once ‘shadow’ became lost from his title. You are going to improve the wage level while cutting down the price at the same time? I say you are dreaming. Or you are deceiving. With Labour it’s all prospects and no efforts. Their government gives and never takes. I find it extremely hard to believe any of these promises coming out of his mouth, but every time he said one, with a thrilling fist gesture, applauds arose from the audience. Frankly, to this day I still continue to be surprised by how simplistic the left-wing middle-class minds are. Have you lot just forgotten how the Lib Dem, after campaigning for years to abolish the tuition fees altogether, tripled them as soon as they got people’s support and came to power? Are you all just going to believe whatever the Labour Party is telling you now because it sounds wonderful? If that’s the case, I can only say, 'the road to hell is paved with good intentions'.

    Speaking of simplistic mind and poisonous good intentions, another woman from the audience, who actually addressed the film a little bit in her question, said that we all hold personal accountability for the hardship that delivery drivers like the character in the film have to go through, because we are creating a demand by shopping online and wanting things delivered. While she was talking, again, I heard some applauds in agreement. I understand that they are bringing the responsibility to themselves because they care and want to help (or do they?); however, to think that a job shouldn’t exist just because it is hard for the person who does it, to me is just the most simplistic and facile thinking ever. Why not think a little bit further, and ask what is actually making the job hard? Is it really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the job that makes it hard? Is killing the demand and subsequently making the job disappear really the solution to it? No. If anything, the film makes it clear that the job is lucrative because of the large demand for delivery, which is why the protagonist really wants to do it (‘I’ve been waiting for an opportunity like this for ages’). From what the film tells us, it is clear to me that the problem is that the entire gig economy has become robotic and are implementing unreasonable, inhuman rules to punish the workers for nothing. A delivery driver can be perfectly happy doing a delivery job if his basic rights such as holidays, pension and insurance are fulfilled and protected. The current system is so rubbish and there is no excuse for it because the exploitation of workers is not bringing any benefits to the customers either. Through watching this film, I came to understand why in the UK 90% of the online shopping doesn’t get delivered from the first attempt – because whoever is in charge is putting too much stress on delivering the goods ‘on time’ (in most cases customers didn't even choose a time!), and sliding a card that says ‘sorry we missed you’ is quick and easy and responsibility-free for the delivery worker. This is not right. These rules are stupid and wrong. They are making people's lives unnecessarily harder. And it is these rules that need to be changed or abolished – not the demand.

    When you think about it, both I, Daniel Blake and Sorry We Missed You are really about nonsensical rules that trap and destroy people and people's lives. Looking at these films for what they are, I really don’t think they form any viable attacks on capitalism; rather, they form convincing and formidable attacks on rigid, cumbersome bureaucrat systems and dangerous institutionalisation, which is really what's happening in every society, every system, as long as they are run by made-up rules. Human beings don’t fit in rules. Some might, most don't. No matter how specific you write the rules to be, there will always be people who don’t fit. If you force them through, you have social problems. In my opinion, Ken Loach has really 'failed' on these two films in that he didn’t get through his idea of socialism, the ideology that he has been such an avid promoter of for his entire life (if anything, a socialist society would only have more problems of the kind that he delineates, because a big centralised government can only mean more rules and more controls). However, by failing that, he created two great films that actually show a much more universal and meaningful predicament that can easily lead to very useful discussions. It’s a shame that the discussion happened that evening was all about a party that craves power.

     短评

    没有小偷的小偷家族,无法寄生的寄生上流。众生皆苦,肯·洛奇依然很稳。

    3分钟前
    • 柯里昂
    • 推荐

    肯洛奇稳定发挥,这一部更贴近生活不免看的时候背脊发凉。堆叠起来的压力渐渐满溢,滚雪球一样压垮了这个普通家庭,反思却在戏外:究竟是哪个社会保障环节失职竟让人拼命工作却越来越穷?寒心是寒心,然而下一秒就想滚回去好好工作拼命赚钱。

    5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肯洛奇已经不需要玩弄任何电影技巧,我实实在在地看到了当下全球劳工的生活。这是电影在体认存在,和获取除了小我以外的经验最好的东西。为什么中国没有人拍这样的片子?为什么霸占院线的全是战狼?

    8分钟前
    • 绿小野马
    • 力荐

    对底层职业的描绘,怎一个惨字了得...以后对快递小哥们好点吧😂大儿子痴迷于街头涂鸦以至于被逮进警局,妻子做老年护工,丈夫被匪徒打伤,睁着一只眼睛也不敢再误工,一天罚款一百欧(结尾有点抓马了)...看得喘不过气,只有小女儿是贴心小棉袄。结扎宣传片+1

    12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还行

    还是那个习惯将镜头对准英国底层阶级的Ken Loach。不娇柔不炫技,直白、真切、有力量!将劳工压抑重负的工作与个人家庭生活交叉描述,怜悯苦役、控诉资本,直指社保行政的缺失。女儿坦白那段,一家三口哭了,我也哭了,我身边的少年哭了,全场都哭了,比《我是布莱克》好。求求你,耄耋之年的Ken Loach,一定要继续拍下去,你是英国的良心。

    14分钟前
    • 科林
    • 力荐

    B+ / 远好于金棕榈前作吧。除了结尾的强转折之外,几乎所有的手法都朴素且自信地专注于人物所处的社群文化及其细腻的互动关系。哪怕剥开血肉看到的可能是相似的模板,但血肉又怎能剥开呢?

    16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推荐

    不知所措坚卢治…每当人物遇到一个无从解决的困境,便会立即用一个淡出逃离现场,乃至沿用到电影的收尾。实在是太初级的对立了,父亲送快递,儿子就要做抵抗消费主义的涂鸦;母亲为他人做护工,却没有时间照顾家人…将社会批判集中地强情节化本无可指摘,强指向性的镜头运动也并无关系,都只是攫取现实素材作议题论证而已。但将体系问题与家庭问题混淆起来,构成一种直接因果导向实在无法接纳。突然从前段的喜剧处理迈入后段的悲情控诉,激发(快递换线)与强化(抢夺事件)矛盾的反倒是剥削体系之外的突发事件,以此来论证体系剥削的失衡,意义何在?

    20分钟前
    • 刘浪
    • 较差

    儿子的喷枪下是不能幸免的罪人,社会的尿瓶里是无处安放的废液。赚钱买来好吃的咖喱饭,却错过了陪你吃咖喱饭的时间。投递给用户的签单上,写着对家庭说的话。涂鸦的大嘴里有那么多问题,我却都不知悉。你愿意当包裹,当钥匙,当扫码枪,因为它们都陪伴更长时间。我们像仇人,像陌生人,唯独不像家人。

    25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每一部肯洛奇都可以打五星

    29分钟前
    • 阿德
    • 力荐

    从某种意义上肯洛奇一直是一种尴尬的存在,作为一种艺术流派的现实主义在几十年前就作为资本主义的腹语术被判了死刑,但另一方面肯洛奇的每一部作品又实打实地注入了他对底层人的关照和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正是在这样强烈的人文性下,《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比《我是布莱克》既有更加复杂的文本,也更具穿透力和冲击性。不仅通过淡出黑场分节、结构鲜明的情节剧描绘出底层家庭在拥有一辆货车(由资本家提供给劳动者的生产材料)后反倒陷入的更加困窘和混乱的境地,又通过对大量日常碎片的精细缝合完成了对无孔不入的现代资本主义(广告、大数据...)的渗透腐蚀的指涉,并在最终以劳动者被资本彻底固着粘连完成收尾,同时也(非常一贯地)在影片中融合了对家庭和社群危机的关注作为主要剧情的辅助。我不会特别喜欢“过时”的肯洛奇,但他真的是个好导演

    32分钟前
    • luminary clock
    • 力荐

    #72nd Cannes# “戛纳之王”肯洛奇第14次入围主竞赛,仍然是他擅长的社会现实主义题材。片名其实应该译成“致歉卡”。延续了《我是布莱克》对数字鸿沟的探讨,这部影片里主要讨论“机器统治人”,关于八小时工作制是如何被大资本和电脑系统无情地改写为14X6,且没有任何保障的“自我雇佣者”。灵感大概是来自亚马逊的物流。比起肯大爷关于英国工人阶级家庭的前作而言,少了很多愤怒,而多了许多温情。问题在于首先肯大爷这次操纵观众的手段就有些太明显,煽情的地方又太生硬。其次是肯大爷对零零后和互联网的认知实在是……这个家庭让人感觉他们还生活在上世纪60年代。入围戛纳主竞赛应该已经是很大的(敬老+左派立场)认可了。看完片子观众能记得要对快递大哥外卖小哥Nice一点,影片的目的应该就达到了。

    36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高手拍电影,不需要花招,朴素就是高招。

    38分钟前
    • 過期罐頭
    • 力荐

    SIFF. 肯洛奇太狠了,完全不给人活路,又不能去死,只能苟着。真的,只能苟。

    40分钟前
    • SleepWalker
    • 力荐

    3.5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文件综述还是要看你无产阶级斗士肯洛奇爸爸。电商物流996与劳工法之死,真的是太会抓题材了,尤其当下很难不引发感触,然而剧情发展到结局其实是失控的纯粹情绪宣泄,人物也就此僵化。当然你说他不高级,他不在乎,因为你又不得不承认,看完对996的愤怒再多了一分,完成了今天的忧国忧民份额,在豆瓣发了一条广播“这个世界会好吗”,然后他便欣慰地擦了擦眼镜……

    44分钟前
    • 朱马查
    • 还行

    工作的货车不能私用于家庭互助,想起了小学放学时排队回家碰到老妈叫一声第二天还要被老师体罚。就是这点小事,在肯·洛奇饱含辛酸的镜头下,显得异常戳人。这片如果在国内引进,不差于《何以为家》的痛点。观感居然跟《跳出我天地》《阳光小美女》一样,关于父子,一家人的丧与幸福,生活纵然很难,终究有收获,一直有挂牵…“我会把你加到明天的计划表里,表的第一行” 妈耶,看到这里终于止不住泪奔。

    49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聚焦于互联网时代自主营业快递员,不得不说肯洛奇仍旧最敏锐抓住了当下资本主义形态中最制度化压迫形式。但陈旧的观念先行的剧作思维依然拖了后腿,尤其是在结尾部分暴露无遗。即使不说是全然刻板的,但试图构造矛盾激化的意图生搬硬拗地拉扯着跟不上人物和剧作,通向真实的反面。

    52分钟前
    • Peter Cat
    • 还行

    无论时代变出什么花样,肯洛奇总能在幻影中找到他一直赞颂的与一直控诉的。这是他对二十世纪的忠诚,也是他对信念的忠诚。写实主义或许很容易让你产生“又是这一套”的优越感,但写实主义从来不是为了你的艺术品味而存在,这世界总有一些朴实而坚硬的东西摆在那儿,没什么伎俩也没什么心机,但是一直在那儿。

    57分钟前
    • 袁长庚
    • 力荐

    好久没在影院哭那么狠了。想想现在欧洲的nationalist wave, 活那么苦真的太容易被煽动了,“都是移民抢了工作,害我们工资那么低”。其实特么都是黑心资本家。

    60分钟前
    • brucas
    • 推荐

    肯·洛奇大爷的“这就是英国”系列永远都这么揪心。物联网革命带来的996现象跟中国何其相似。“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不只是快递员留给客户的未送达通知,也是整个社会对金字塔底层人士的回应。然而只是对不起就够了么?——论福利体系存在的必要性。

    1小时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比电影还要残忍的是,这部电影中的故事却在全球各处上演着。责怪穷人很容易,很多人热衷将贫穷和社会问题归功于底层中下人民的好吃懒做。殊不知,工人阶级和下层中产阶级,可能付出着最多的努力,却一步一步陷入更深的困境之中。肯洛奇拍片来说已经无比流畅和成熟,在不过度煽情下激起观众的反思和同情,目的就达到了。

    1小时前
    • MR.Charles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