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剧情片 从不,很少,有时,总是

    从不,很少,有时,总是

    评分:
    0.0很差

    分类:剧情片美国2020

    主演:茜德尼·弗拉尼根,塔莉娅·莱德,西奥多·佩尔兰,瑞安·艾戈尔德,莎伦·凡·艾腾,德鲁·塞尔策,Kim Rios Lin,Brett Puglisi,Lester Greene,Carolina Espiro,Amy Tribbey,Brian Altemus,Guy A. Fortt,Aurora Richards,Deepti Menon 

    导演:伊丽莎·希特曼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正片

      天启 第一章

    • 正片

      离开马拉喀什

    • 正片

      小鞋子

    • 正片

      如此多情

    • 正片

      疑云重重

    • 正片

      哲基尔岛的阴谋

    • 正片

      人鱼

    • 正片

      圣诞来信

     剧照

    从不,很少,有时,总是 剧照 NO.1从不,很少,有时,总是 剧照 NO.2从不,很少,有时,总是 剧照 NO.3从不,很少,有时,总是 剧照 NO.4从不,很少,有时,总是 剧照 NO.5从不,很少,有时,总是 剧照 NO.6从不,很少,有时,总是 剧照 NO.16从不,很少,有时,总是 剧照 NO.17从不,很少,有时,总是 剧照 NO.18从不,很少,有时,总是 剧照 NO.19从不,很少,有时,总是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故事发生在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偏僻的小镇上,奥顿(茜德尼·弗拉尼根 Sidney Flanigan 饰)是生活在那里的一个平凡的少女。个性内向的奥顿和家人们关系非常的疏远,生活里也没什么能说得上话的朋友。一天,奥顿震惊的发现自己怀孕了,她前往镇上的医院就诊,在这个民风保守的小地方,堕胎是不被允许的。  无奈之下,奥顿只能自己想办法打掉这个孩子,但试了好几个方法均以失败告终。表妹思凯乐(塔利娅·莱德 Talia Ryder 饰)是奥顿唯一的朋友,敏感又细心的她发现奥顿最近的表现非常的异常。几经询问之下,奥顿终于将自己的秘密告诉了思凯乐,思凯乐当机立断决定带着奥顿前往纽约堕胎。

     长篇影评

     1 ) 你的性伴侣有对你施加过暴力吗?从不、偶尔、有时、总是

    文/Somer (子非鱼)

    公众号:抛开书本

    17岁的时候,我还是个“蓬头垢面”每天盯着黑板上的高考倒计时,心想赶紧结束漫长的“高三战役”,就可以开启我的中国之旅了。 而17岁的秋天(Autumn),因为另一个人的欲望和暴力,需要面对意外怀孕的现实,并想办法在不被父母知道的情况下完成堕胎。 如果不是前几天在柏林电影节看了Eliza Hittman编剧导演的电影《从不偶尔有时总是》(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2020年),我对美国社会高中生怀孕堕胎议题的了解,仅限于电影《朱诺》(Juno,2007年)里那个平安生下孩子、回归校园生活的女孩朱诺。

    单纯而勇敢的青春期女孩朱诺,在看到高中同学在堕胎医院门口举着牌子抗议堕胎时,“NO BABIES LIKE MURDERING”(没有婴儿想要被谋杀)、“All babies want to get borned!”(所有的宝宝都渴望来到这个世界!),她有些动摇。 听同学说,她肚子的宝宝已经有指甲了,朱诺的反应很符合她的年龄——“Fingernails?Really?”(有指甲了?你没骗我吧?) 虽然意外怀孕,总体来看,朱诺是集几种幸运于一身的青少年女孩,她自己是独立自信勇敢的,还有个开明、信任并尊重女儿决定的爸爸、真诚关心她的继母和同样处在青春期但善良细心的男友Paulie。

    而在Eliza Hittman的电影里,秋天多数时候是沉默的,她只有过少数几次像朱诺那样,让人意识到她还是个未成年的孩子的时刻,而这样的时刻甚至更让人为她心疼。 意识到自己可能怀孕后,她去了家乡所在地——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小镇的妇科诊所,找医生验孕。将验孕棒交给她时,医生说,“如果你检测出是一道杠(没有怀孕),过几周你可能会再来验一次,因为结果可能不准,而你内心也可能还会怀疑。” 最后,秋天取出验孕棒,看到上面很清晰的两道杠时,她不想接受这个现实,扭过头问身边的医生—— 有没有可能,验出“怀孕”这个结果也是有误差的,其实是没有怀孕呢?

    医生或许已经见过不少这样年轻的意外怀孕的女孩,听她的疑问,很平静地说,没有可能,怀孕就是怀孕了,这个结果是准确的。 秋天拿着结果回家,开始想应该怎么办。在思考具体措施之前,她从厨房取出一根很粗的回形针,将针头掰出来,在火上烧热后,去洗手间,对着镜子在自己的鼻子扎了一个洞,这种粗暴的自行打洞,是影片中秋天少有的激烈行为。 更多时候,她像个影子一样,不被看见也不主动发出声音。第二天,她的鼻子上多了个小小的鼻钉。 我不知道导演为什么设计打鼻钉的情节,或许是暗指秋天将内心对不负责任的“播种者”的愤恨之情通过打洞这一行为来转移,或许是她想要通过这样的行为来影响腹中的胎儿。

    家乡小镇的诊所如同这整个小镇,观念保守,对堕胎持反对态度,无论对方是因为什么原因怀上了孩子。在一次孕检做完B超后,秋天问诊所医生:我可以堕胎吗? 医生没有马上回应这个问题,而是反问,“你确定你要堕胎吗?我们这儿有很多想要孩子但多次失败的夫妇,你可以考虑生下来后找一个领养家庭。在你做决定前,我给你看一个视频。” 秋天不情愿地站住,开始看医生播放的视频——从画质和风格来看,像是制作于五六十年代的“反对堕胎”视频,主持人用夸张的口吻,说着堕胎是一种罪行,是对婴儿对生命的伤害等等。秋天没有看完,便推门而去了。医生说了,未成年人堕胎,必须要获得父母任意一方的签名许可。 在DIY打鼻洞之后,秋天的另一次改造身体的尝试是“DIY自行在家堕胎”。她上网搜索“在家堕胎”的方式。她先吞下一瓶维生素C,接着去卫生间,手握拳,不停捶打自己已经有点隆起的腹部。捶打时,眼里写满恨。

    秋天不像朱诺,她没有一个全力支持她的父亲,她的继父是个明显的大男子主义者,把这个继女当空气一般,家务都由妻子包办包括早上替自己穿衣服,甚至当着全家人的面,挑逗家里的宠物狗并唤它为“slut”(荡妇)。 而她的“男友”,或许早已锁定了新的目标。完全没有任何准备也没有什么支柱的她,没有想过要生下孩子。她只想赶紧打胎,也结束和这场意外怀孕有关的种种负面记忆。 整部电影里,秋天的“男友”,或者说是性伴侣,这个角色是完全缺席的。这是导演的刻意安排,因为秋天的状态和回应已经刻画出了一个渣男的形象。 最后,秋天在堂姐Skylar的帮助下,两人偷了打工的超市里一些钱,坐上去纽约的大巴。辗转了几处,在曼哈顿区找到一家接收她的堕胎医院。走向医院的路上,秋天发现街边站满了反堕胎的游行人士,她和堂姐加速往医院走,尽量不去看那些将堕胎行为妖魔化的标语和图片。在堕胎手术前,有一位医生负责先和秋天沟通: 在正式开始堕胎手术前,有几个问题需要你回答,有的问题可能会让你感到不舒服...

    你只需要在以下选项选一个“从不、偶尔、有时、总是(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我需要确定你是安全的。 第一个问题,你是因为任何人的压迫威胁而做出堕胎的决定吗? “不是”。这是秋天唯一马上回应的问题。 过去一年里,你的性伴侣有在不情愿的时候强制性要求和你发生性行为吗?从不、偶尔、有时、总是。 一直沉默面无表情的秋天,听到这个问题,情绪开始激动,她想开口,但嗓子好像被什么东西扼住了,她面部涨红,却发不出声音。

    你的性伴侣有对你施加过暴力吗?从不、偶尔、有时、总是。 在过去一年的性行为中,你的性伴侣有强行要求过不带避孕套吗?从不、偶尔、有时、总是。 “偶尔”。秋天很困难地挤出这个词。 她的表情,她眼神里的恐惧与慌乱,和最后终于控制不住的眼泪,已经说明了一切。

    在医生提问过程中,秋天第一次允许自己哭 在缺席的渣男播种者之外,导演设计了另一个表面“无公害”的男孩角色。两姐妹去纽约的大巴中途要换乘,换乘后,上来一个20岁出头的青年,他背着一个双肩包,脖子上挂著大耳机,T恤上印着像是摇滚乐队的图案。 看到漂亮的Skylar,青年马上进入搭讪模式,“你们也去纽约吗?去做什么呢?”,“或许有点冒昧,我还是想问一下,你们喜欢live house的现场音乐吗?”。 最后,看Skylar不太愿意继续聊天,摇滚青年要了对方的手机号,说到纽约了随时可以找他玩。 20岁的Skylar有着很受男生欢迎的外表与身材。从她面对摇滚青年的搭讪体现出的厌恶和一定程度的不知所措来看,她或许在感情方面比秋天的经历会少一点。 第一次去大城市纽约,她没有想过要去逛什么,她很清楚自己的责任——陪伴堂妹,尽快完成堕胎,并全程负责拎着装满两人衣物的大皮箱。 沉重的大皮箱和轻巧的小小双肩背包,两个女孩的行头和摇滚青年的装备,可以理解成带有隐喻的两个符号——需要背负重担(此处的重担是承担意外怀孕之后一系列问题)的女性,和可以戴着“游戏态度”轻松上阵并无所顾忌抽身而出的男性。 在很多意外怀孕的案例下,沉重的皮箱,都是由女性单方来背负的。而当时百般殷勤、花言巧语诱惑女性并进入女性的男性,往往是最快逃离的。 秋天这个角色被初次演电影的Sidney Flanigan诠释得很真实,整个片子呈现的方式平静而朴实,很多时候让人感觉像是纪录片——做B超的时候,医生需要先给秋天的肚子上涂一层透明的超声耦合剂,这时,镜头对准她的腹部,进行大特写。 而秋天的脸在镜头之外。想起在家捶自己腹部的秋天,通过这个大特写,我一下能够共情她此刻的心情——夹杂着耻辱、愤怒、紧张与急迫(能不能今天马上做完手术)的复杂情绪。 她只希望肚子里的小生命赶紧离开,她自己还是个孩子,无法承担母亲的角色。 Flanigan说,她被导演敏感而贴近现实的剧本吸引,“我喜欢它如此基于现实的情节,而它本身又有一种神奇的效果。”说到她如何恰到好处地诠释了秋天,她说: 我只是试着去感受从所有这些女性共同感受到的普遍的痛苦,并试图去维护这些总是受到威胁的权利。 I just drew from that universal pain that all of these women are feeling, and trying to maintain these rights that are always under threat. Juno和男友Paulie秋天 比起勇敢并被保护的朱诺,表面平静而内在恐惧的秋天显得更真实。《朱诺》的确是青少年怀孕这类题材的电影里一部不错的电影,塑造了一个独立且不惧外界声音的青春期女孩形象,如何在意外怀孕过程里了解成人社会并快速成长。 而我更感谢《从不偶尔有时总是》这部影片,能够直面和尽量平实去反映这一现象。看完影片简介,我内心准备了观影过程的大把眼泪,最后并没有流泪,很多次鼻子发酸的时候,导演又突然紧急刹车,拒绝煽情的呈现,而是切换到下个场景。 平凡不起眼的秋天,很多女孩可以从她的身上看到自己的一部分。我没有经历过秋天的意外怀孕与独自堕胎,我也不曾听闻身边朋友有类似秋天的经历,但我知道,秋天并不是个例。 堂妹XY在医院做护士,记得大约四、五年前,刚去医院实习不久,她和我说,“好多未成年的女孩子来堕胎,她们没有什么避孕常识,把“打胎”当做避孕,不知道这对身体的伤害多大。” 我听了很惊讶。那时,我18岁,对于性的了解还是限于初高中时看一些欧美电影里少数的性片段,譬如我印象很深的“性启蒙”影片《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之后,我慢慢意识到自己性知识/性常识的匮乏,再想到那些去打胎的女孩,我忽然有些恐惧。年轻的她们是男性暴力与社会暴力(健全性教育的匮乏与网络上“性解放性自由”观念的广泛传播)的受害者。 而十几岁时对性完全无知同时几乎没有戒备心的我,如果高中时候在赶紧高考和到处旅行的渴望之外,也产生探索身体的好奇,也可能成为其中一员。

    4 Months, 3 Weeks & 2 Days

    在接受访谈时,导演Eliza Hittman说,她这部作品的启发之一是2007年的一部罗马尼亚电影,由Cristian Mungiu导演的《4月3周2日:堕胎日记》(4 Months, 3 Weeks & 2 Days,2007年)。 《4月3周2日》时间设定为1987年的罗马尼亚。当时,处于集权统治下的罗马尼亚,堕胎是不合法的。 罗马尼亚在《1966年法令》(The 1966 Decree)中规定,只有40岁或以上,或已有4名子女的妇女才可以取得避孕工具,或接受堕胎手术,其他都属于违法。 影片中,女大学生Gabriela意外怀孕,在胎儿4月3周2日那天,她的好友兼室友Otilia为她筹划必须当天完成的堕胎手术。整部电影是围绕Otilia在筹划堕胎过程遇到的重重困难及挑战展开的。而Gabriela只是被动等待着。 某种程度上,Gabriela是有些过分地在利用好友的好心,尽管她自己也是受害者。

    Hittman很喜欢这部电影,并从这部电影的不足中发现了新的创作灵感, 真正引起我共鸣的是片中意外怀孕的次级角色(即Gabriela),她因怀孕而感到羞耻,被认为有点不成熟、粗心和轻率,而我觉得,这部电影已经令人惊叹,不过,在拍摄过程中,它对于真正处于危机中的角色还是有点漠视。 而如何处理这个角色,这就是我在写这部剧本的过程中反复考虑的一点。

    在宗教影响相对弱的中国,堕胎手术或许不会像美国那样,面临诸多的道德上的、法律上的阻碍。(不了解美国各州目前的堕胎法令,欢迎留言补充) 但对于女性而言,各种显性的、隐性的暴力仍然无处不在:譬如至今盛行的“剩女”话语,譬如职业女性仍然需要努力做好“全职妈妈”的角色——承担家里大部分家务及照顾孩子的任务,一不小心就要遭受“不顾家庭只顾事业”这类的批评,而总是缺席的爸爸从不觉得自己是不合格的,也不会遭受亲友或社会舆论的指责。 2019年年底,31岁的自由职业者徐枣枣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想要冷冻卵子,她计划再工作几年,再生孩子(独自养育或是和另一个人一起)。在很多国家,越来越多单身女性选择冷冻卵子。 而在人口老龄化、国家鼓励生育与整体歧视“剩女”的大环境下,徐枣枣收到医生的答复是——你的卵子是健康的,但是我们拒绝为你冷冻卵子,想要孩子,不如赶紧结婚生子。

    徐枣枣起诉了这家医院,她认为,医生的拒绝治疗,实质上是对单身女性的歧视。 Gabriela的羞耻感,秋天在性关系里承受的暴力和之后艰难的堕胎过程,徐枣枣冻卵诉求的被拒绝和整个社会对单身女性群体“赶紧结婚生子”的舆论压力......这些对女性的暴力无处不在。 而男性更多时候是有意或无意在享受着男权社会提供给自己的“福利”与便利,就像摇滚青年身上的背包——他们是猎人,可以自由“捕猎”,上一秒是温柔体贴的,得手之后,也可以背起包,戴上耳机,回归自己的世界,忘记上一秒对另一个人做了什么。

    想起一月份时,上课前和教伊斯兰艺术的教授Wendy聊电影《婚姻故事》(Marriage Story,2019年)。她对于影片中导演对男主角查理的美化很生气。很快上课了,我们没能进一步深聊。我想,身为单身母亲的她,或许在婚姻中经历了很多的压迫,能够更深切共情到妮可的不易。 她说:为什么,已婚女性想要有职业上的晋升,必须以牺牲家庭为代价,而男性可以光明正大地要求另一半为自己的职业规划作出牺牲?

    看完《从不偶尔有时总是》,想到了很多,以后再写。 要彻底解除对女性的暴力或许是无法抵挡的理想,渴望自己“足够幸运”遇到一个“好男人”也是过于被动过分天真的白日梦。 我无法代表“女性”说什么,我只知道,我需要保护自己,避免成为秋天;而当我身边出现秋天的时候,我要尽我所能去保护和帮助她。 柏林电影节现场,导演和两位主演 《从不偶尔有时总是》在2020年柏林电影节上获得评委会大奖。今年应该会在很多国家上映。 如果你所在的城市有档期,希望你可以约上你的好友一起去看。 希望更多人能够看到,我们身边那些沉默的秋天,看到她们面对的暴力、压迫和困难。

    添加微信号paokaishubenxbb加入全国影迷群

     2 ) 淤青,装满的行李箱和那盘注定下输的五子棋

    《从不,很少,有时,总是》并不是那种情节紧凑,一波三折的电影,相反,全片充满了留白和情绪上的克制,即使是在那个全片情绪达到顶峰的点题长镜头里,女主autumn也没有完全失控或是放声大哭,而相对于其它的一些女性电影,导演伊莉莎希特曼也没有让两位女主激烈而主动的反抗或是斗争,而是平静用各种各样的人物和象征来展示当代社会环境对女性的无声压迫。

    在autumn和skylar踏上纽约之行之前,用几场戏简洁描述了两位女主的基本性格,通过打鼻钉和吃止疼药猛击腹部的疼痛和女主表面的平静的对比来展现女主情感克制性格内敛,又通过skylar和男顾客日常的闲聊来展现女二开朗大方,以及对现实社会人情把控力,而与此同时,skylar从营业额中拿走一部分给女主做路费的那一场戏非常有意思,skylar在拿钱时,镜头给到明面上的摄像头,拿完钱后skylar将营业额递进去,如往常一样被强行亲吻手背。其中的暗指非常明显,女性能躲过摆在明面上的监视,却躲不过隐蔽在幕后的男性的侵扰。

    鼻钉
    肚子上的淤青

    除了这一幕,影片还有一个地方也表达着窥视感,autumn和skylar与搭讪男一起去往保龄球馆,当skylar扔保龄球时,镜头是这样的

    而男生投球时,镜头是这样的

    其中的寓意不言而喻。

    而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及全片对男性形象的描写:从大声叫喊着“slut”的男同学,没有父爱的继父,一直没有出现的致使autumn怀孕的男生,强行亲吻手背的幕后男到地铁上举止猥琐的路人,一直试图调情的男人。全片的男性形象几乎没有正面的,但我并不认为这种人物塑造是一种简单的性别对立,而是对社会环境的进一步刻画,全片所有的的男性形象对于女主和女二来说都算不上“反派”,他们其中不少都只是她们生命中的一个过客,可这些过客确如同黑色的小剂量毒药,在社会中积攒,对女性造成持久的压迫与伤害。

    搭讪的男生

    困境,整个影片里女性似乎一直都处于困境之中,而这个困境就好像女主下的那一盘已经输掉的五子棋游戏,每当女性陷入困境时,似乎怎么走都已成败局,当她们没有钱,连车票都买不起时,纵然是skylar也只能让搭讪的男生得逞来换取借钱的机会,这几乎是一些困境中的女性不得不向经济更占有优势的男性妥协的代表,也是一次对男女之间不平等权力地位的直接描摹,而我似乎能想像到未来当她拒绝男生进一步发展的请求后,会被理直气壮骂一句“slut!”,这些微妙的黑色毒药存在于社会的每个角落,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忍受,autumn不会挺身而出把违心和男生亲吻的kaylar拉走,就好像她们不会因为每天被强行亲吻手背而扇猥琐男一巴掌然后转身走人,也不会因为地铁上的猥琐男的行径去揍他一顿,她们最多只能对这些细小的恶意竖起自己的中指,可谁知这些男性看到她们的退让之后会不会扬起他们的嘴角然后轻蔑的叫一声“slut”?就如同棋局输掉后游戏机所发出的那一声声刺耳的嘲笑?

    已经输掉的棋局

    另外,很多人也注意到她们随身携带的那个大箱子,大家都会不解,为什么一次短暂旅行需要带如此沉重的箱子呢?其实根据导演伊莉莎希特曼自己的解释来说,她读过《纽约杂志》上的一篇关于前往纽约堕胎的女性文章,据说她们总是把行李箱塞得过满,而片中的大箱子的寓意也就十分明显,象征着女性无时无刻受到的重压,当然,我的个人意见还是觉得这个设定略显生硬并且意图太过明显。但到底为什么前往纽约的女性会把行李箱塞得那么满?答案无从而知,可能是出于对不确定的未来的茫然无措,也可能是因为防备的习惯使然,但我们能看到的是,这个大箱子就像一把枷锁,在autumn和skylar前行的道路上细细微微地拖累着她们。

    所以,《从不,很少,有时,总是》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关于女性觉醒奋起反抗的故事,有的人会抱怨为什么autumn和skylar到了最后也没有作出什么表达觉醒精神的行为,他们忽略了一件事,autumn和skyler在纽约所经历的某种程度上就是她们的日常,地铁上的猥琐男和搭讪男并不比大叫着“slut”的男同学和强行与autumn的发生性行为的男生更令人窒息,她们不能也不会因此做出激烈的反抗,她们所能做的只有尽力的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堕胎这件事会成为autumn人生中的一段不会再提及的秘密与隐痛,而这个隐痛不是独属于autumn的,它也属于其她那些不得不堕胎的女孩,也属于每一个拖着重重的行李箱在路上前行的女性,它,属于社会里每一个隐忍的受害者。《从不,很少,有时,总是》不是一段扣人心弦的女性凯歌,它是一段密不透风的痛觉体验,青春期里一段尘封在心底里的秘密经历,一段不寻常的生活剪影。

    堕胎对autumn来说是青春期的又一道巨浪,而值得庆幸的是,她存活了下来,结尾,autumn靠着车窗轻轻的闭上眼睛,明亮的光覆盖在她的身上,虽然在以后,还有更多的巨浪在等待着她,但至少在这一刻,光重新照进了她的生活。

     3 ) 《从不,很少,有时,总是》深焦圆桌谈

    《从不,很少,有时,总是》深焦圆桌谈

    策划│深焦编辑部

    编辑│XL

    2miao:

    大家好,感谢三位嘉宾来参加这次的《从不,很少,有时,总是》(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 2020)圆桌。影片拿到了今年柏林国际电影节的银熊奖——评审团大奖,片中饰演主角表亲的美少女演员塔莉娅·莱德(Talia Ryder)也给影片吸引了不少目光。我是从题材和口碑两方面建立了对影片的期待,出资源之后第一时间就找来看了。首先,想了解大家对影片的整体评价。舌老师和Tilda是去到了柏林,两位也可以谈谈影片大银幕观感,和这个评审团大奖是否实至名归。

    舌在足矣:

    我当时在柏林其实没有看这部,因为想着可以回纽约马上去院线看,结果疫情爆发居家令出台以后,最后还是在家里用电视看的。我并没有看过她之前的作品,但是单就这部来看,算是很典型的圣丹斯系美国独立片。至于得奖方面,因为我很喜欢的《第一头牛》(First Cow, 2019),还有《日子》(Days, 2020)都颗粒无收,所以,还是有那么一点点不服的。

    在家看这部片的感觉,还是很奇妙的。因为我就在纽约,隔离在家,而这部片有差不多一半的篇幅,都是在纽约拍的外景,所以,第一印象就是一种熟悉感吧!尤其是片里拖着那个大箱子到处跑、上下地铁,让我想到了自己的很多经历。

    第一头牛(First Cow, 2019) 海报

    Tilda:

    《从不》应该是导演伊莱莎·希特曼(Eliza Hittman)三部长片里面,从完成度、作者风格、叙事流畅性等方面最好的一部吧。片子格局虽然不大,但是胜在细腻真实,在柏林今年主竞赛的作品里面还是挺独树一帜的。当时,我记得场刊分数也很高,所以,得奖在电影节期间看来也是意料之中的事。然后,小屏幕和大银幕的观感区别,对于我来说,影片其实是比较叙事驱动的作品,所以,可能在视觉奇观上,并不会给观众带来太大的区别。但是,希特曼也是那种比较喜欢用浅焦人脸大特写的导演,所以,可能大银幕看起来,那种逼仄感和压迫感更强。

    圣丹斯系这点我复议。她的第一部作品是少女压抑的性探索,第二部是少男的同性性欲探索,然后区域也都是纽约及纽约近郊,而且也都是在圣丹斯首映的,所以,从作者性上是连续的。

    2miao:

    所以,会觉得希特曼是通过现有三部的作品,已经建立了个人的作者性?可以再拓展一些来说吗?

    Tilda:

    虽然,现在称之为电影作者,可能还有些言之过早,但是,作者性我觉得还是能看到一些端倪。比如,在题材上的相近性(青春期性行为和精神状态、性欲层面的迷茫、流动的身份等等)、重复使用一些电影语言(浅焦特写、肢体部分的特写、较少使用背景音乐等)、对于特定城市景观的呈现、某些经常出现的意象(海滩、被风吹起的衣服和头发、蹦迪场所等等)。

    2miao:

    而且,她的主角都是美国的青少年,来自大城市近郊或者普通小镇,他们都比较边缘,个性上也都相对沉默。和我们经常看到的、开朗聒噪的青少年形象不太一样。

    《从不》把主要的空间框定在室内和封闭的交通工具上,而对外部的纽约没有地标性的展现。大家觉得影片在故事发生的空间选择上有什么特色?舌老师是非常了解纽约的,去年和今年也出了不少体现纽约街区感的电影,会认为希特曼有做出不一样的感觉吗?

    舌在足矣:

    我觉得这恰恰是影片的一个优点。可能,大家一提到纽约想到的都是摩天大楼、大都市这样的印象。但是实际上,在纽约街头,这种压抑感、逼仄感是非常强烈的。如果我没有弄错的话,影片在纽约的部分,除了地铁和Planned Parenthood,几乎都是在42街的长途汽车站周围。那里和时代广场只有一个街区之隔,可以说是纽约最人潮汹涌的地方,但也同样是异常冷漠的一个地方。这点,我觉得她展现得很好。

    Tilda:

    我看希特曼在林肯中心的Q&A上,说自己是看了2012年爱尔兰的印度裔女孩Savita Halappanavar,因为当地法律禁止堕胎而致死的新闻,而创作了一个treatment。本来的故事,设定在爱尔兰。但是,因为资金等拍摄条件问题,后来就改成了一个纽约的版本。影片中的纽约车站,给我的直观感受就像一个不通风的迷宫,很好地展现小镇女孩初来大城市的迷失慌乱感。再加上堕胎这样一种心境,男性们潜在会带给她们的伤害,有一种危机四伏的紧张感。

    四月三周两天(4 luni, 3 săptămâni și 2 zile, 2007) 海报

    牧之:

    我之前也是没看过导演之前的作品,抛开文化背景的的话,第一感觉像一部自然主义风格的欧洲片。最先联想到的是罗马尼亚的《四月三周两天》(4 luni, 3 săptămâni și 2 zile, 2007),这部片更没有那么冷峻、多了几分小清新。

    关于空间设置的问题,我早上刚看了New Yorker的采访,导演说拍纽约时她一直想着布列松(Robert Bresson)的《死囚越狱》(Un condamné à mort s'est échappé ou Le vent souffle où il veut, 1956)。为了凸显一个人从监狱解脱出来的一种非常具体的状态,把片中参加法国抵抗运动的主人公,拿来与本片作肢体和触觉上的类比。可以说导演是刻意赋予了Autumn“摆脱”的决心的。

    死囚越狱(Un condamné à mort s'est échappé ou Le vent souffle où il veut, 1956) 海报

    2miao:

    我们再从细节处展开来,谈谈影片本身吧!我想直接切入片中最重要的一场戏,也就是揭示片名用意的这场戏。如果我没有观察错,这是女主角Autumn唯一一次有所哽咽和眼圈发红。从头至尾,她都是相当隐忍和表情漠然的。想问大家对这场戏的反应如何?会受到情绪的感染吗?我个人的感觉是,从头至尾,影片都没有刻意要求观众与Autumn产生共情,整体上是相当反煽情的,但在这里,还是会被一下击中。

    舌在足矣:

    这场戏,确实是影片里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场。因为其实影片叙事上一直在藏:我们对女主和她cousin的背景了解并没有多少,胎儿的父亲是谁我们也不知道。这场戏信息量很大。不仅让我们一窥女主的成长故事,更直接将女主作为性侵受害者的身份点明了。

    Tilda:

    肯定是有被感染,毕竟是题眼的桥段嘛!而且(作为女性观众),之前我也有被感动到的细节,比如她给自己打鼻洞的那里,我立即能体会,那是她象征性地想夺回对自己身体的使用权的举动。医生提问这场戏,我反而觉得医生的画外音是一个非常好的配角。平静温和,是一种专业性的表现。但这种冷静克制不评判的专业主义立场,可能是女孩在这一刻最需要的东西。舌老师说的很对,很多信息,我其实看第二次才有领会。比如,她说自己在一年内有两个性伴侣,而那个长期的性伴侣(可能是男友)并没有强迫她进行性行为。那么,这是否暗示说她其实经历了被性侵?她的性格暴躁、又行为不检的继父,是否和此有关?这些留白让观众猜测。但是越猜,觉得可能事实越惊心,反而就带给影片一种奇特的能量。

    从不,很少,有时,总是(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 2020) 剧照

    2miao:

    我也想对这点题的这场戏补充一些点评。我觉得希特曼很主动地去建立和加强Autumn个人主体性。她虽然是一个受害者,但她牢牢掌握着个人历史的讲述权。这个寡言少语的冷面女孩,选择没有把过去的经历告诉面前的医生。她同时回绝的是银幕之外观众的窥探欲望。在此之前,她很坚决地不要肚子里的孩子,包括Tilda提到的打鼻洞的举动,都是在强调她自己的意志和决定。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那个时刻拖累两人的大箱子。我在一篇导演采访里看到的解释是,希特曼是在杂志里读到过一篇有关前往纽约堕胎的女性的文章,其中提到,她们总是过度打包。于是,她在影片中加了这样的设计:让两个年轻女孩带着大件行李。希特曼本人也承认,这是对她们承担的重负的隐喻。各位接受这个物理化、或者说视觉化“负担”的做法吗?以及,她们究竟承担着怎么样的“重负”?这个行李箱是否蕴含更多的解读空间?会不会觉得这个设计太刻意了?

    Tilda:

    希特曼这个解释还蛮有意思的。确实从道理上,这样重装上阵完全解释不通。但是,我有一点理解。第一,她们肯定不是经常出远门的人,过度打包,说明她们对未知的旅途很焦虑;第二,就是决定做得很突然,她们也没有什么深思熟虑的时间,就随手一抓打了包。

    舌在足矣:

    我觉得确实是有些刻意的。因为,除去这个隐喻的解释,大箱子在影片叙事上,可以说完全讲不通。通过第一次去诊所那段,我们就可以得知,其实,她们本来是想当日往返的。影片后来拖了三天两夜,完全是意料之外。那么,这样一个计划中一天的旅程,还拖着这么个累赘,实在是没有道理。除去隐喻的作用,另一个作用就是推进故事发展。比如,Skylar不得不独自去和Jasper去取钱的一个原因就是,Autumn要守着箱子。

    从不,很少,有时,总是(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 2020) 剧照

    2miao:

    对!我也觉得这个道具,还是花了很大心思在用的。而且,当两个人在一起时,总是Skylar来拖着箱子的,毫无怨言地为Autumn分担压力。这也是在表现不付诸言语、以默默陪伴的形式存在的女性互助吧。

    牧之:

    除了推进叙事和隐喻之外,那个沉重的箱子可能也代表了两个女孩脱离过去、独立的决心。两人都是宾州乡村工人阶级的孩子,一次远行包涵了太多的可能性。

    2miao:

    大家怎么看《从不,很少,有时,总是》这个片名?

    Tilda:

    我记得,之前有个短评好像是说,《从不,很少,有时,总是》这个标题和《四月三周两天》有一种莫名对仗的感觉。不知导演是否刻意为之。当然,我没考证到导演本人的说法。

    2miao:

    的确,好多人都评价《从不》是美版《四月三周两天》,或者《四月三周两天》的美式变奏。牧之刚刚也提到了。我本来准备最后再来问这个问题的,但这部金棕榈作品可真的是避不开呢!有此片在前,我们对意外早孕和寻求堕胎的故事,似乎有了更严苛的评判标准。要不,现在大家联想自己观影体验中看过的其他涉及青少年早孕的电影,来说下《从不》是做出了不同,还是没能突破这个有些陈旧、甚或泛滥的题材。另外,牧之能不能展开谈谈,为什么会觉得《从不》像一部自然主义风格的欧洲片,“小清新”体现在何处呢?

    朱诺(Juno, 2007) 海报

    Tilda:

    我还能想到的一个对标的作品是《朱诺》(Juno, 2007)。不过,后者更像一个带有童话色彩的类型片,可能是未成年少女怀孕这个议题最完美的解决版本。

    《从不》的突破性可能是叙事视角吧。像2miao说的,隐去Autumn自我剖白的过程,是一种反窥淫欲的选择。没有全知视角关注个体情绪状态,某种程度上也是女性叙事的特点之一。但是,毕竟有《四月三周两天》这样的珠玉在前,《从不》的广度、深度和导演技法,肯定及不上前者。但是,电影艺术又不是体育比赛。我觉得包容女性作者的创作特点和声音,才是匹配本片的观影态度吧。

    舌在足矣:

    《朱诺》不仅仅故事更有希望,或者说积极向上,全片的风格也是那种典型的美式青春片。无论是那些典型的高中校园人物,还是充斥全片的摇滚流行歌。从这个方面来讲,《朱诺》要小清新多了。

    牧之:

    导演用大限度的自然光、写实感,描述出一个险恶的、近距离的纽约。相比《四月三周两天》,少了宏大叙事的带入吧。但是,承载性别政治和堕胎这样的沉重议题,这样的风格不够现实。比如,片中出现的男性角色,在我看来是很符号化的。片头唱“He’s Got the Power”的片段,就给影片定下了抗争基调。这样的手法很聪明,但不够高明。

    从不,很少,有时,总是(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 2020) 剧照

    Tilda:

    男性角色符号化这点,我有一点不同意。我觉得Jasper这个角色还挺值的玩味的。他是代表父权的“坏人”吗?好像也不完全是;他是女性的帮助者吗?好像又图谋不轨。还挺好奇大家对这个男性角色是怎么看待的。

    舌在足矣:

    《四月三周两天》和本片对我来说,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里面,尽管女性为了堕胎做出的牺牲更大,但更多的表现了女性角色的能动性和一种抗争;而《从不》,更多的还是去强调受害者的这样一个身份。因此,我更喜欢《四月三周两天》,并且认为,《从不》就同题材来说,没有太多的突破。

    男性符号化这一点,我是赞同的。刚刚2miao有提到,最近同样在纽约拍摄的电影。我就想到了《小丑》(Joker, 2019)。《小丑》里,为了表现上层阶级的丑恶,安排了一场小丑在地铁里被一群西装革履的“精英”们霸凌。而在这部片里,同样是地铁里,同样是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对女主猥亵。但作为一个纽约的居民,这两场戏都让我觉得很刻意、很出戏。

    小丑(Joker, 2019) 剧照

    Tilda:

    我没有觉得《从不》在强调女性受害者的身份。我觉得,这可能是观众的一种预设立场——“她们是受害者”。小镇女孩在相对保守的社会和家庭环境包围下,做出一个自己去远处的大城市堕胎这个举动,不是一种个体的抗争吗?反而,《四月三周两天》最后落在了两个女孩即便做出这么大的牺牲,成全了堕胎的举动,但是,她们都是体制的真实受害者,即便堕胎这个事件过去了,女主在男朋友家餐桌上,别人的对话侧面提示,她可能一生都会是这个体制的受害者,无法逃离。请问舌在足矣,怎么解读Jasper这个角色的心理动机呢?

    舌在足矣:

    影片里描述的这些男性形象,在现实里都是存在的。但把影片所有男性形象全部按这样塑造,就是我前面说的把Autumn和Skylar设定为受害者。包括前面牧之提到的开场的那首歌,歌词也是将女性置于一种男性凝视下无法自拔;而后,在Planned Parenthood里医生说了一句“I want to make sure you’re safe”,同样也是在暗示女主的受害者身份。

    2miao:

    想回应一下舌在足矣 。我每次一个人在纽约坐地铁,还是会感到不安的,奇奇怪怪什么人都有。午夜场电影我是绝对不看的。往往是在这种鱼龙混杂的公共场所,我会对自己的性别身份有更机敏的意识。《小丑》里的情况,当然更为极端。但《从不》里的深夜猥琐男,我觉得不是没有可能遇上的。刻意之处,可能在于做出这个动作的是“西装革履”的男人,而不是住在车厢里的流浪汉。前者更突破对猥琐男的固有印象吧。或许,影片的抗争性也是在这里。

    Tilda:

    西装革履也不一定都是精英吧。华尔街也有柜台职员不是吗?可能只是一个都市打工仔。

    牧之:

    Jasper也是个和两位女主一样的迷惘的、缺乏存在认同感的青少年,他在试图接近女性的同时,感受不到真诚;同时,反过来又是被女性利用的“工具人”。在强调性别叙事以外,是不是也冲淡了对立感,强调了女性主体性。

    从不,很少,有时,总是(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 2020) 剧照

    2miao:

    纽约地铁上遭遇的猥琐男,还有Autumn的继父和同学,超市店员和顾客,片中绝大多数的男性角色,都只是短暂的出现,非常功能性地,对Autumn和Skylar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骚扰和侮辱。大家会觉得这种设计极端么?特别想问问参与讨论的两位男性,是否会觉得受到冒犯?

    Tilda:

    如果这样看,为什么我们不去问,之前电影中把女性角色完全设计成物化的客体,是不是一种极端的做法?

    2miao:

    我觉得当然可以这么设问。但我们讨论的影片是《从不》,这里功能性的角色是男性,用意也是相当明显的。

    Tilda:

    这样设问,感觉有点太体贴男性观众的感受了。好像女性题材的影片,得到justified的前提是问问男性观众,你们觉得这部影片中的男性形象塑造得真实不?觉得不真实?那肯定是女权立场偏见。但是,或许,现实中一些女性的感受,就是来自不同阶层男性的“不善”;或许,他们做出不同程度的“侵犯”行为,是自己也没有意识到的。

    燃烧女子的肖像(Portrait de la jeune fille en feu, 2019) 海报

    舌在足矣:

    其实这种将男性角色边缘化、脸谱化的现象,在近几年的一些影片里还挺常见的。去年的那部《燃烧女子的肖像》(Portrait de la jeune fille en feu, 2019),几乎没有男性角色。

    同意Tilda所说,Jasper的角色,我觉得就是为了表现这一点。现实里,这样的男性其实很多。他们可能没有直白赤裸的侵犯女性的言语和行为(比如,地铁猥琐男、表演slut男、超市经理),但会“死缠烂打”式的搭讪陌生女性。然后,自以为提供了女性一些“好处”,就理所应当有和性有关的回报。这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有让他人不舒服,并且觉得自己没有问题。

    Tilda:

    恕我直言,影史上可能随手就能挑出一部几乎没有女性角色的作品,不乏大导演们。这应该不能算是一个缺点吧。或许,两性观众都可以试着拓宽自己的评价标准?

    牧之:

    正是因为,过去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被物化太严重,我们才不希望,将全部的注意力集中于男性的窥视,把女性摆在被孤立和被压迫的身份立场。符号化的表达是不具备普适性的,我个人是期待,看到电影里男性更多作为反思的形象的,而不是作为新的被异化孤立的客体。包括前面提到的《燃烧女子的肖像》,过多的对立叙事只会强化意识形态冲突,女性的主体性会以牺牲创造力为代价而崛起。男性看了不会觉得有失偏颇,只是会觉得单调。不过,带着真诚的创作总是好的,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电影。

    从不,很少,有时,总是(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 2020) 剧照

    2miao:

    Tilda怎么看Skylar和Jasper的关系?

    Tilda:

    我觉得Skylar肯定是不讨厌Jasper的,或许说,在另外的情境下,他们甚至会调情。Skylar对他不是一味的敌意,不然,也不需要把手机号码留给他。正如我之前说的,Jasper不是一个“恶人”,他是一个可以对别人伸出援手的青少年。但是,他确实期待Skylar潜在的性回报。Skylar第二天晚上找他,特意化了妆,暗示她在主动利用自己的性资源。所以,两个人之间多少真情、多少利用,我真的没办法清楚地界定。或许是牧之 所说的,一种迷惘、模糊、混沌的状态。

    舌在足矣:

    当然不是缺点。一个影片里有什么样的人物,没有什么样的人物,只要能够在导演的艺术表达里自圆其说就可以。《燃烧女子的肖像》里,男性的缺位与影片里女性直接的姐妹情谊的力量的展现(同样是堕胎)息息相关。但本片里,既然已经像我前面说的那样,去很好的刻画了一个“普通男生”所展现出来的、对女性的“不善”,再去脸谱化的塑造一堆男性形象,多少有点画蛇添足。因为,前者代表的是一种日常的恶意,冲击远远大于那些刻意的恶意。

    Tilda:

    我反而觉得,这展现的是来自不同层面和层次的男性“恶意”。但我明白舌在足矣的意思。

    2miao:

    片中Autumn去了不同的机构,经历了各种问询,这占到影片的很大篇幅。大家怎么看影片对各类流程的详细展现?这可能是影片最“美国”的一点?

    舌在足矣:

    这个也是让我觉得,影片有点点肯·洛奇的调调在里面。这种对官僚机构看似关心呵护实际上冷冰冰、机械的、甚至会对人造成二次伤害的机制的展现,都让我想到了他的一些桥段。

    Tilda:

    我对这点倒没有特殊的感受,觉得可能是它写实性的一部分。虽然,这部影片可以看做是去年美国反堕胎法案背景下的一个回应,但是,我觉得导演的用意,可能不是在批判这套体系,是展现小镇机构和纽约城机构的不同。主人公达成目标需要经过怎样的真实流程,对于我这样没有类似经验的观众而言,好像纪录片一样,有一种传递信息的效果。而对这套体系的批判,可能需要在观影之后观众去联想和延伸。

    牧之:

    换一个角度看,也许也正是咨询人员的、冷静的专业性,才能让女主卸下心防吧,也许是暗示制度改革的必要呢!毕竟16年大选以来,美国各州堕胎诊所数量骤减,宗教和保守势力的反堕胎抗议活动也更加频繁。堕胎关乎女性身体控制权,但却和安乐死一样面临尖锐的道德问题。抛开一切争议先不谈,只有更好的为“人”服务的体制,才能避免社会撕裂更加严重。

    舌在足矣:

    影片里“让女主卸下心防”显然是失败的。诊所曾表示,可以为她在纽约提供住宿,但被拒绝了。

    沙滩鼠(Beach Rats, 2017) 海报

    2miao:

    我的最后一个问题是,希特曼总是在启用新人演员。《沙滩鼠》(Beach Rats, 2017)的男主角哈里斯·迪金森(Harris Dickinson)应该算是她捧出来的,现在好莱坞大制作和欧洲艺术片两开花。饰演女主角Autumn的茜德尼·弗拉尼根(Sidney Flanigan)之前没有演出经验,是希特曼在帮别人做项目时发现的。因为颜值出圈的塔莉娅·莱德也是第一次出现在大银幕。大家会如何评价希特曼的选角和调教演员的能力?

    Tilda:

    希特曼的主人公都有些相似,沉默寡言、情绪克制;或许,也倚重演员自身的特质(比如茜德尼本人也是唱作歌手)。对于调教演员这点,我没啥结论,等着再看看她之后的作品。

    舌在足矣:

    之前提到的那场“点题”的戏,一镜到底,女主展现出从平静、到不安、到崩溃,再加上她首登大银幕的背景,我觉得希特曼调教演员的能力可见一斑。

    牧之:

    采用非职业演员,也许是继承新现实主义的传统?毕竟,这样的题材,非职业或者新人演员更容易出彩。两位女主在片尾吃面包那一段,好像是即兴表演吧。那一段的情绪转折和表演就很自然,很升华主题。

    从不,很少,有时,总是(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 2020) 剧照

    2miao:

    大家还有什么补充吗?或者,有没有想提出来再讨论的问题?

    Tilda:

    想回应一句牧之。凝视与被凝视这个主题,可能对于女性主义电影创作者们而言,还没有完全探索和颠覆完成。《燃烧女子的肖像》的出现,可能算是这个门类主题的集大成之作。当然,我也想看到形式和内容都更有创造力的女性表达。但同时,我也支持在这个大势潮流之下的所有创作。

    牧之:

    非常同意你的看法,Tilda Li 。我最后想补充的一点是,片中呈现的社会和家庭里的冷暴力、霸凌和冒犯,有时其实是不分性别的。把受到侵犯的客体,换成男性、或是任何弱势群体,其实也都成立。讽刺是弱者的特权,也是对付强者的武器。女性主义的电影需要跟随现实不断修正成型,期待看到量变产生质变,期待更多真诚的创作和表达。

     4 ) 谁是那刺破少女青春的别针

    整部影片弥漫着淡淡的蓝色,从影片的冷色调到Autumn的牛仔裤,Skylar的蓝色外套,Autumn的耳机线,再到Autumn在手术室换上的蓝色手术服……这是一部关于少女青春的忧伤故事,但也是一部关于女性反抗的斗争。

    影片开始时Autumn在刺鼻钉时,先用火烧别针,再用冰块冰敷鼻子,最后刺穿了自己的鼻子。这个看似消毒的画面却是这个讲述堕胎的故事里唯一一个见血的镜头,因为单单这一个镜头已悄然将一个少女经历冰与火的创伤后的全部血腥蕴于其中。

    蓝色耳机线

    不可否认本片是一部女性主义电影,而本片的高度在于不仅仅只是用两个女性角色讲述出的一个关于女孩青春伤痛的故事来影射整个社会现实,更在于对这种父权社会体系下对女性的扭曲塑造的反抗。

    片中Autumn的父亲的变态形象便是对于这种父权体系批判的根本。他对家中的那只母狗宠溺的抚摸,并用“you little slut”当做对其的赞美,即使Autumn的母亲让他停止他还满不在乎的说它喜欢这样。此处的“slut”和片头一个男孩使Autumn在音乐会中难堪而大喊的那声“slut”的重合,象征着这个父权社会中男性不断对女性形象的一种内在塑造,并以此为乐,甚至认为这是一种对女性的“赞美”,因为女性喜欢这样?充分将这种男性心理的扭曲表现出来,并将其对女性形象的扭曲可视化。

    除此之外,片中有非常多关于男性对女性骚扰的片段,包括来自上司的骚扰;来自顾客的骚扰;来自地铁上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的骚扰……女性在这个社会中受尽着伤害。影片中对Autumn文胸背带的勒痕的特写,正是这个社会对女性伤害留下的印记。

    而片中一段对于堕胎的看法的描述,也描绘了这个社会在如何塑造女性,使其成为一个符号化的女性符号,而磨灭其自我的存在标记。在布鲁克林计划生育中心的那位女医师所代表的即是一种已然被父权体系所同化的一个女性形象。她以自己是一个母亲自居,来强调孩子对于女性的美好,以此间接的劝阻Autumn堕胎。她给Autumn观看的关于堕胎的“介绍视频”,视频是以一个男性专家的介绍开始的,这种男性符号意在反讽好似女性需要男性来告诉她们她们是什么样的人。而这就是这个社会之中无处不在的男性对女性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塑造。视频的开始第一句便是你即将看到的视频揭开了“可怕的真相”的面具,并强调堕胎是一种暴力行为,视频的内容也无外乎是对堕胎的各种负面汇总。这哪里是让你决定要不要堕胎,这分明就是告诉你,绝不堕胎!这也是一种影片对阿尔塞都在意识形态分析的一次运用,他无处不在,他在你生来之后的各个环节里塑造你,使你甚至意识不到自己已经被塑造了,而你还单纯的以为自己可以成为“自己”。

    同时这里也提现着当代社会对于青少年性教育的缺失,包括Autumn怀孕后乱吃药企图避孕,以及捶打自己的肚子试图使其流产;但这种缺失不单单体现于这种教育本身的缺失,我们知道在美国其实已经开始普及性教育的知识,而这种缺失更体现在于“客观”的缺失,是一种撇开意识形态,正视女性地位的一种客观。

    被自己打得淤青的肚子

    影片还加入了一场关于宗教游行的小插曲,无疑是从宗教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对于堕胎的又一次丑化,在这个社会中堕胎包含了来自于太多方面的压力。而这些压力却始终由脆弱的女性来承担,甚至是这些尚未成年,甚至还不会坐地铁的小女孩来独自承担。影片第一晚两个女孩在游戏厅开心的玩耍也正是想强调这一点,这个故事的主角不是成年人,她们还只是孩子啊。

    讽刺的是圣玛丽也是个女性

    Autumn在保龄球馆给母亲打的那个电话,尽管母亲没有给她任何实质上的帮助,但也行仅仅是听到母亲的一句关心她便又充满了力量。她需要的仅仅是一个支持她的后背呀,而承担这个角色的却同是一个没有成年的小姑娘,和一个陌生的咨询员。

    Autumn唯一关心的问题

    影片采用双女主叙事模式,无疑从一开始就设定了一个参照系,而影片的发展也将围绕着两个女孩的互相参照对比展开。Autumn和Skylar两个女孩一开始看起来好像是Autumn更加没有主见,Skylar更独立自主。但事实上随着剧情的发展我们发现Skylar也逐渐步了Autumn的后尘。Skylar最后用自己的吻换取了回程的车票,也许有人会与之与Autumn堕胎的境况相比,认为并不算什么。但如果将这一切放在一个少女唯一的青春中来看,这又怎么能说轻如鸿毛呢?而此时Autumn向Skylar伸出的手相信也对Skylar有极大的意义,此时的她多么需要一个温暖的后背啊。

    是后背,更是不离不弃的承诺

    谈一谈影片中关于“从不,很少,有时,总是”的那段长镜头,Autumn的表演实在是太完美了。她从一开始还能回答出选项,到后来开始感到不适,到最后已经无法做答,其实答案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显然答案已经不真实了,在这个父权体系的威压下,这简单的四个词她都无法做到坦诚,而她所受到的伤害,也非这简单四个词所可以概括的。

    而影片自始至终都没有揭露让Autumn怀孕的男人是谁,是片头大喊slut的那个男孩,甚至是她的父亲?都不重要了,在这个扭曲的社会中,所有男性都是幕后凶手。

    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

    在纽约三天两夜的不眠之行终于结束了,Autumn终于可以靠着车窗安稳的睡上一觉了。可是在影片最后黑掉的屏幕之后,等待着她的还有来自父母的问询,偷商店钱的后果……她们还要继续抗争。

    无论如何,先好好睡上这久违的一觉吧

     5 ) you're supposed to say "eat shit"

    当标题译为中文,rarely和sometimes之间的差异似乎不是那么明显,但这中间是埋藏着Autumn无限痛苦且难以跨越的鸿沟。影片开头便已进入到Autumn怀孕的阶段,直入主题。而后走上堕胎路的过程,导演给了一定的铺垫。从晚会节目时那一声“slut”, 让autumn产生懊恼与羞耻的情绪。到继父的冷言相对,展现了冷漠的家庭关系。当影片发展到高潮时,顾问咨询过程也间接透露出autumn的性行为存在威胁。原本已充溢着困惑与自闭的青春期,迎来这个年纪不该考虑的问题时,周遭还依旧是无限的冰冷与恶毒。是无助迫使这个女孩独自接受检查,并在查看了堕胎有关法律后搜查了”self-abortion“。

    很明显,片子在强力营造一个险恶的氛围:晚会上公然叫嚣的男人,躲藏在背后不断猥亵的leader,结账搭讪的中年男子,恶语相冲的继父以及趁人之危的耳机男。每个出现的男性角色都显露着恶的面孔直对女性,这种隐藏式的对立冲击表达了社会对女性无形的渗透压迫,且强调做出行为的一方。

    而女性的形象影片借由一对姐妹通过堕胎的路程来叙述,autumn的绝望与痛苦被一点点塑造出来。一拳拳重击腹部仍未形成自我流产,在autumn躺在医护床上接受检查时,镜头从腹部淤青的特写,向前转动划过autumn绝望的面容,随后向上停留在主角视角的天空。这个镜头的变化诉说了autumn的无限痛苦与无声的求救,和现实的独自一人形成强烈的对比与落差,产生情感的强调。

    各种困境中周旋后,这对姐妹走上陌生城市的路。而这,又是新一轮的噩梦。在新诊所得知胎儿已18周而非原检查10周,又一次的不接受堕胎无疑是个障碍。随后在咨询过程中内心恐惧可怕的区域被碰触,伤害再次加深。而影片伴随着autumn的哭泣达到高潮。出诊所的场景影片使用了阴森的背景音乐和autumn面容的特写,加上车窗上不断掠过的光影,来突出绝望的加深。可这无尽的痛苦并没有结束。因为治疗带来的身无分文,无奈与陌生男子辗转于各种娱乐场所带来了生理与心理的双重疲乏。弱小的个体在寻求堕胎的过程中被一浪浪得侵蚀,而这正是现存的事实——这个社会还存在女性“残疾“的现象。

    真正的高潮叠层,也是片名的来源——在咨询室内的问答过程。在此时的景框中固定镜头聚焦在女主脸上,通过一连串问题的询问与回答来引导出女主内心情感的逐渐波动,激动到喷发。在第一个问题询问时女主脸上露出了害羞的一笑,这是极为真实的涉及自我隐私时的害羞反应。到第三第四个问题接连扑上,女主开始沉思开始回忆,同时也开始逃避。因为问题答案是秘密又黑暗的,她在这个过程中接受着又一次的伤害,并且逐渐加深,问题更加尖锐,直中要害。可在这全片唯一一次哭泣,也是极度忍耐不加以释放。短短几个问题直接扯落社会的面具观察真实面目,其压抑是在这些问题被设立是因为存在,更是受过伤害又难以表达和无处诉说。

    片子没有过度的情节铺张,通过大面积的留白来集中展示女主的挣扎与内心变化。同时,在叙述过程中,并没有对环境进行大力描述,而是选择细节穿插,如打保龄球时对女二臀部的特写(耳机男视角)表达女性群体在受到隐藏黑暗的压迫。但女主的形象不再类同寻常观念,而是一个具有一定反抗与自主意识的女性。在面对继父口是心非的传达时,脱口而出的“eat shit”,在家自己用别针打鼻洞,短时间内做出决定进入大城市堕胎等等,不仅仅只是青春期的叛逆表现,更是女性意识逐步觉醒的展示,尽管没有获得真正的公平与尊重。而其中女性权力的释放与自由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小镇诊所医护人员给观看的阻止堕胎的视频和诊所外教徒对堕胎强烈的抗议,都渲染着社会禁锢的氛围。而autumn堕胎的成功正是象征着突破外界的束缚寻找到真正的自由与独立。

     6 ) 我也不想表现得像只惊慌失措的兔子

    如果你是女性,试想有一天晚上你加班或补习到很晚,一个人从地铁站出来后不得不走一条没有路灯的小路回家,不断有电瓶车和汽车打着刺眼的灯光朝你驶来,你只好躲到路的最边缘,等他们开过去。车走了,小路又恢复黑暗,你注意到身后几米处一个戴着鸭舌帽的男子,低头边看手机边快速地走着,于是你感到有些慌张,连忙加快了步伐并时不时回头看看他离你有多远。

    如果你是男性,试想有一天晚上你加班或补习到很晚,一个人从地铁站出来后不得不走一条没有路灯的小路回家,老板发信息给你告诉你方案还要再改一下,于是你加快脚步决定快点回家修改早点休息,过了一会你注意到前面有个女生不停地回头看你,明显有些惊慌,你感到很困惑,觉得自己看起来不像坏人啊。

    影片三十多分钟的时候,两个女孩坐在开往纽约的巴士上,坐在她们边上的一个陌生男子试图和其中一个女孩攀谈,并要了她的电话,这看起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可是如果你仔细看的话,会发现女孩有些犹豫和不安的神情,到站后,男子上前问她们:你们知道要去的地方吗?女孩回答知道,男子走后,两个女孩看着对方,微微皱了皱眉。

    大部分的男生也许很难理解,觉得我只是想认识一下她,和她聊了几句天,也挺有礼貌的,为什么她会表现地很冷漠呢?

    有时候女性自己也会开始反思:我是不是表现得过于小心翼翼了,这样一点也不酷吧。但是那些针对女性的暴力事件新闻突然涌入你的脑海,你不得不长期处于一种警惕的状态。

    影片的视角平和且细腻,比如奥秋躺在诊所的躺椅上,镜头对准她的肚子,上面的淤青一览无余,一只手给她肚子上涂上透明的耦合剂,她抬头看着一分一秒滴答着的时钟,再看向“天空”。再比如地铁上,两个女孩分享着刚买的点心,你咬一口我的,我咬一口你的,短暂且平凡的快乐。

    在第二个堕胎诊所,医务人员问了她一连串的问题,她一开始非常平静和不屑,“为什么要问我这个?”她觉得自己不是无意识的牵线木偶、不是柔弱的羔羊,可问着问着,她却渐渐红润了眼眶开始啜泣。医务人员的声音非常地温柔,但她问出的问题却尖锐地像把刀,奥秋的每个回答也似乎在滴着血。

     短评

    大量的近景与特写营造的压迫感如同无形的墙一样无处不在,恰恰这就是女性所面临的困境:突然有一天要面对全世界,却发现自己完全无力应对的无力感。尽管整体情绪波澜不惊,但是「从不,很少,有时,总是」出现时还是有被击中,这个片名应该再也不会念错了。

    5分钟前
    • 天马星
    • 推荐

    Skylar不得不牺牲自己的色相去换回程的车票时两个女孩子轻轻的勾勾手指,大概是全片最戳心的一场戏。虽然无处不在却又冷冰冰的“帮助”,让人感觉不到任何这个社会对“失足少女”真心的关爱,而好像是根深蒂固在人们心中对这个群体同情却又轻蔑的复杂情感。毕竟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才可能成为heathcare professional的人,怎么可能真正理解高中还没毕业就要堕胎的少女的内心呢。最后能帮助她们的,只有她们自己。

    8分钟前
    • 荆棘
    • 推荐

    散场的时候片尾曲在唱:” You’ll never understand.” 来看到豆瓣的短评,发现是的。They’ll never understand.

    12分钟前
    • 垣樨
    • 力荐

    4.5 还真就那样结束了电影,没有任何说教或和解等等,就像很多人的生活一样,没有意识到的流过了,标准电影语言直接省略,塑造出一种很自然的状态。中间侧方位完美点题处看得我想哭。两位女主也很不错,现场也超可爱,还有点害羞。P.S. 无论是《Lady Bird》还是这部电影,都没有比较的必要性,也没有必要评判哪部更真实,两部基于生活的电影都很真实。

    13分钟前
    • HELIOSCARS
    • 推荐

    4.5 点题的那段张力直接哭倒一排人。真希望年轻的男孩都来看看。

    16分钟前
    • 一位真人
    • 推荐

    主竞赛看到的第一个称得上喜欢的。就坐在主创前面一排,团队很年轻,大部分是女性,结束之后在掌声中接受大家的祝福。和旁边的女孩感叹,能拍电影可真好啊。

    18分钟前
    • Uto
    • 推荐

    从不平等,很少关爱,有时受伤,总是渣男。

    23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70th Berlinale#主竞赛评审团大奖,已获圣丹斯美国剧情单元评审团特别奖。完成度相当不错,摄影很棒。女主角Sidney Flanigan第一次出演电影就到如此程度,不得不佩服Hittman调教演员的能力。“从不,很少,有时,经常”这个长镜头是影片最亮点,颇见导演与表演功力。这个长镜头加上前面给鼻子打孔和试图自行堕胎两场戏,Sidney Flanigan直接第一部戏拿个柏林影后也不是没可能……不过影片里俩女孩出门三天就要拎一个超大行李箱,属于典型的为了创造调度(制造行动上的困难)而专门设计的道具,如果这片拿不到奖很大程度就要怪这个箱子……此外影片的剧作还是可以再狠一些……而有意将所有男性角色写得都精虫上脑或者面目可憎的“厌男症”,就开始走向#metoo的反面了。

    28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比隔壁鸟小姐的青春残酷的多却也真实的多

    30分钟前
    • 十二
    • 力荐

    从不期待,很少反抗,有时落泪,总是沉默。

    34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还行

    片名那里还蛮戳人的。

    3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真的很像《四月三周两天》的变体,但缺少蒙吉式的社会背景铺设,而更专注于女性在性暴力与堕胎困境前的痛苦,但拍得不俗——并无狗血情节,反以一种平稳无波的方式表达这个痛楚的问题是怎样渗透进日常;未成年女性尤其容易落入身体与经济弱势的一方,一切不堪都尽在“从不,很少,有时,总是”中显现,令人心疼。女性间的互助是人间一丝温暖;搭讪女二的男生,侧面补全主题。

    37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低到無處可再低,如同塵埃落下而不留餘痕,絕非是一場壯觀的成人禮,更不是雙妹同盟化險為夷的冒險旅程,壓在她身上的不是痛苦和勇氣,沒有道德的指責,更沒有慾望所能超越,添上任何底色都是徒然。青春的失誤,只不過換來我還未長大,還未有作為成人資格的回音,或許將來會有作為母親的資格,但誰知將來的事?生活壓根沒有任何期待,誰想要帶上各種顯眼的配色,就像那可有可無的接吻,刺在鼻上而不顯眼的鼻釘,Eliza Hittman 所描述的無感世代,是連帶失落都是變成一種奢侈品。但生命可沒有被標準化,量化的答案,只能如此,亦只有如此。由虛無的No Wave 到無病呻吟的Mumblecore,世世代代的抑鬱青年到此時更像要掛上Derealization(失實症的名號),如霧,一個窗格玻璃,或面紗。情感淡漠得越見失去知覺

    38分钟前
    • 何阿嵐
    • 还行

    这些天一直在看大众商业电视剧,突然回头看看这部“小众文艺片”,感受满不同的。是位40岁出头的美国女导演的第二部电影,获得了今年柏林节评审团大奖。朴实、稳重,但内容还是单薄了些。查查她的履历,自编自导,自制片,2011年的短片获得各种称赞,14年拍成长片处女作,又过了五六年,拿出这部电影,获得认可。典型的独立电影人,不容易啊!

    39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还行

    少年的你,从不过春天,很少嘉年华,有时天注定,总是狗十三

    40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优点在于特别生活。买票坐车,地铁,找诊所,找吃的,地铁,勉强找个找地方睡,就这么坚持两天。最让人振动的是表妹的成熟,男人啊,没有真正的好心,总是想要和你做交易。7分片儿

    44分钟前
    • 木可流芳
    • 还行

    ——痛吗。——没什么感觉,只是不舒服。看完至今依然情绪紊乱,不知道怎么去评价这部电影的痛。可能,那淡淡的,描述不清的,很快就会忘记却又不时会记起的,不适的感觉,才是痛苦本来的样子吧。真正的关乎女性的电影不需要嚎叫和口号,只要一次短暂的合眼,一句简单的rarely,就足以掀起风暴。

    47分钟前
    • .
    • 力荐

    白描,反动情。情节走向一如既往的好猜,一曲《四月三周两天》的美式变奏。

    49分钟前
    • 把噗
    • 还行

    这种不痛但不舒服的感觉传达得很到位。

    51分钟前
    • 伸张正义
    • 推荐

    让这个在平庸调度下的陈旧题材散发出一丝光芒的,恐怕是大巴上搭讪男引出支线。正是这种貌似暧昧情感背后混杂着的权力和经济驱动力,催生着男女关系中“第二性”诞生,以及附着着这种社会结构,现实生活中男女情感权力的复杂性。

    55分钟前
    • Peter Cat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