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动作片 雌雄大盗1967国语

    雌雄大盗1967国语

    评分:
    0.0很差

    分类:动作片美国1967

    主演:沃伦·比蒂,费·唐纳薇,迈克尔·波拉德,吉恩·哈克曼,埃斯特尔·帕森斯,吉恩·怀尔德 

    导演:阿瑟·佩恩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

      狼牙

    • HD

      绝色保镖

    • HD

      霸刀

    • HD

      喀纳斯水怪

    • HD

      斗破苍穹·觉醒

    • 更新HD

      1号通缉令

    • 更新HD

      大幻兽

    • 金蝉脱壳2

     剧照

    雌雄大盗1967国语 剧照 NO.1雌雄大盗1967国语 剧照 NO.2雌雄大盗1967国语 剧照 NO.3雌雄大盗1967国语 剧照 NO.4雌雄大盗1967国语 剧照 NO.5雌雄大盗1967国语 剧照 NO.6雌雄大盗1967国语 剧照 NO.16雌雄大盗1967国语 剧照 NO.17雌雄大盗1967国语 剧照 NO.18雌雄大盗1967国语 剧照 NO.19雌雄大盗1967国语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本片根据美国历史上著名雌雄大盗邦妮•派克和克莱德•巴罗的真实经历拍摄。  1930年大萧条中,邦妮•派克(費•唐娜薇 Faye Dunaway 饰)在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西小镇的母亲家中看到克莱德•巴罗(沃伦•比蒂 Warren Beatty)正在偷自己母亲的汽车。克莱德对 邦妮一见钟情,向她炫耀自己曾因持械抢劫入狱,并当着她的面抢劫了镇上的小超市。二人从此结伴浪迹天涯,以打劫为生,转战德克萨斯、路易斯安那、密西西比和奥克拉荷马州,并拉上了负责修车的莫斯(迈克尔•波拉德 Michael J. Pollard 饰)和克莱德的哥哥巴克•巴罗(吉恩•哈克曼 Gene Hackman 饰)及其妻布兰奇(埃斯特尔•帕森斯 Estelle Parsons 饰)结成巴罗帮,名噪一时。  本片获1968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女主角、男配角,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导演、最佳影片和最佳剧本八项提名,并获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埃斯特尔•帕森斯)和最佳摄影奖。

     长篇影评

     1 ) 那个时代的另类

    这片子在影史上留名,就是来源于它反类型片的名声。导演阿瑟·佩恩做得很杂,把普罗观众喜闻乐见的一套元素都烩在一起,再给大坏蛋们一个帅哥美女的外形,杀人抢劫之余再谈情说爱、劫富济贫一番,于是就有了这种刺激新奇的观感。美国类型片的精髓,叙事结构和典型人物设置,通过三、四十年代的黑色电影、惊悚犯罪片发扬光大,再被特吕福、戈达尔一帮人学去,搞出了一个新浪潮。七十年代美国电影找不到出路的时候,反倒要去取经新浪潮,把老前辈的那一套又重新搞回来。《雌雄大盗》就像这么一个例子,它的壳是犯罪片、公路片,甚至于是西部片的套路,而内容和技法则来自于新浪潮中灵动的剪接与平实的用镜,再加上反传统的道德角度,在那个时代的美国电影中确实是耳目一新。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雌雄大盗》也有女性主义的意味。邦妮是一个具有相当自我意识的女性角色,她自己选择生活道路,选择男性朋友,跟随自己的价值观进行行动。她叼着雪茄烟,手拿枪支在汽车前抬起腿拍照,在这幅画面中俨然是唯一的主角,是难得一见的具有主动地位的一个女性形象。不举的克莱德作为男性角色则成为了一种陪衬,在性中的无作为加强了邦妮的独立性,只有最后摆脱了混乱的局面暂时安定后才得到了短暂的男性机能的复苏。能如此强调女性的自主感,塑造出一个完全不同于贤妻良母,有别于搔首弄姿的花瓶陪衬的女性形象,使得这部片子的文化意义引领于时代。而借着三十年代大萧条的背景,讲述一种对完全的个人自由的向往,对资本垄断社会的置疑,用反映极端的暴力来劝阻暴力,在后肯尼迪时代的美国也是有强烈的社会意味的。

    电影的讲述很简洁,直接有力,对暴力场面的反应也毫不避讳。制造真实时间与电影时间的差异、强调动作进行的表达手法成为了一种典范。最后两人身死的一场戏确实值得仔细分析,镜头在所有当事人的视线中不停切换,飞鸟、特写、埋伏地点的快速剪切营造了完美的气氛,伴随着克莱德与邦妮的最后感情深远的特写,上演最后的残酷场面。冷静无比而又没有遗漏每个角色的感情,告密者的窃喜,被杀者的无望,爱人最后的凝望都得到了充分的表达。电影中间插入的邦妮梦回故乡的一段很奇幻,有些阿伦·雷乃式的吊诡叙事的味道。

    在那个时代,《雌雄大盗》的出位着实可以吸引眼球。但现在我们已看惯了如此的场面,善恶倒置的手法也不再新鲜,以往的叛逆仿佛已经变成了如今的潮流。也许再回到那种完美的陈词滥调,倒可以有更强的诱惑力,流行永远是轮回的,谁知道接下来又是怎样?

     2 ) 邦妮和克莱德 经典台词

    台词

    “你在任何地方都会找到情人的,他们才不在乎你是服务生还是采棉花的,可是,我在乎”

    (因为我真的爱你,而非仅仅想和你上床)

    “你有时赴他们的约,可是你多半不去,因为他们只想和你上床,不管你想不想”

    “我不是个有钱人,你可以找到有钱人的”

    是的,因为他们不抢穷人的钱

    把牛奶里掺酒的故事说了N边

    “我没有妈妈”——“我就是你的家人”

    (专业点讲,这里涉及到个体归属感与原生家庭的分离,以至于在邦妮被母亲嫌弃后内心产生巨大的情感落差与个体空虚,而克莱德的出现给了她温暖和依靠,这一点像极了2012年国内《万剑穿心》里 李宝莉在被儿子嫌弃之后,结尾处和无业游民 建建的那种小人物之间的爱情的坚韧和惺惺相惜,这是很令人动容的)

    笔者:

    【美国新浪潮 标志性电影】

    1.美国新浪潮电影的化身,与《毕业生》《逍遥骑士》在20世纪60—70年代末一起构成新好莱坞标志的影片

    2.这类题材属于传统的“强盗片”,但明显受到戈达尔的影响

    3.《时代》周刊刊载了影片的封面报道《新电影:暴力、性、艺术》

    4.表面上看,是一部以不伦的性关系为噱头的影片,然而影片真正动人之处却在于创作者着力刻画主人公面对整个成人社会的无力感

    5.这部影片准确的把握住青年人买入成年社会时的茫然无措的心理状态,赢得了青年观众的共鸣

    一些是杨远婴《电影概论》上的内容,还有笔者个人理解的,都是很浅的层面,但无论如何,我是很吃这种电影的O(∩_∩)O~

     3 ) 有很長一段時間,他們一句話都沒有講。

    (人物:她,他,矮子,他弟弟,弟弟老婆)

    開始時,是她的紅唇。她打扮好了自己,卻不知道該去哪裡。她看著鏡子裡的自己,看見沒有穿衣服的身體,又回到了床上。她討厭這張床,也討厭這個地方。她像一隻鳥,走到窗戶邊,看見了底下鬼鬼祟祟的他。他正在偷車,她叫住他,他不知說什麼,只是透過毛玻璃,盯著她的身體看,同時對她笑。

    她隨手抓了一件衣服,穿上了就下樓。她又問一次,你幹嘛偷車,他卻回,不,我只是想買一台一樣的。她不信,於是他說,你想跟我進城嗎,她說,好啊,反正我要去工作。兩個人並肩走,像情侶那樣。他問她幹什麼的,她不說,他說,那我猜你是電影明星,她被逗笑。但當他很快猜到,她只是一個服務生時,她就不再笑了。

    她反問他是幹嘛的,他說,我在找工作呢。她問,再之前呢。他說,我之前在州立監獄,持槍搶劫被關的。她被吸引,卻嘴硬說不信。他一瘸一拐地跟上,說他還用斧頭把兩根腳趾頭剁掉了,因為這樣就可以不用勞動。他還想把鞋子脫掉,證明自己所言非虛,她卻嫌他腳臭,不肯看。

    他請她喝可樂,她看著他仰頭咕嚕咕嚕的樣子,試探地問,那是什麼感覺。在監獄的感覺?不,搶劫的感覺。噢,搶劫嘛,就是搶劫的感覺。她不買帳,說,那我不信你真的搶過劫。他看了看左右,從西裝裡掏出一把槍,放在大腿的位置。像撫摸陽具一樣,她撫摸那把槍,並為它著迷。她刺激他,那你現在肯定不敢用它咯。他想也沒想就說,在這等著,然後徑直走進對面的商店。

    荒涼的街道,很安靜,她等了一會,他就再次出現在門口,手裡握著一沓錢。她很開心,跟著他走,商店老闆跟出來。為了嚇唬老闆,他只好對著天空鳴了槍。他們上了車,街上的隨便一台。她跳進那台車裡,像是回到自己家。她很高興地問他,你叫什麼名字。他鄭重其事地回,我叫克萊德·巴洛,然後啟動了車,她說,你好,我是邦尼·帕克,很高興認識你!車開走了,就這樣,他們認識了不到二十分鐘。

    車開在鄉間的小路上,橫衝直撞的,因為她正在瘋狂親吻開車的他。車停在樹林裡,他卻推開了她,他說,我狀態不好,同時我不是一個好情人。她覺得自己受到了羞辱,有點生氣,要他開車送她回家。他試著挽留她,一口氣說了好多,他說,如果你只是想跟我打個炮,那你現在就可以回家,男人隨便找都有,但你不想跟我去玩去浪嗎,從這裡到那裡,再到更遠的那裡,你想想,你穿著白色的禮服,去高級飯店吃東西,還有人來服務你,你想想這是什麼感覺。她詫異,問,為什麼是我?他說,因為我覺得你很特別。

    晚上吃飯的時候,他看著她的眼睛,把她的一輩子猜得透透的,他明白她過得不開心,想擺脫那個地方,而眼下的正是她的機會。她沒否認。服務生來了,一個老女人,他看著她,彷彿看著她的另一種未來。他叫她把頭髮放下,她照做了,他誇她很好看。她開心地笑, 正式成為了他的女朋友。走的時候,他又隨手開走了別人的車,她開始習慣這一切。

    那天晚上,他們睡在一棟廢棄的屋子裡。早上醒來,他教她使用手槍。他射得很準,而她還有點怕槍聲。突然來了一個老男人,那人身後是一輛整裝待發的車,像是即將遠途旅行的樣子。老男人說,這原本是我家,被銀行收走了,我只是來看看,你們繼續玩吧。他轉身,看見了那個寫著此屋被某某銀行收走了的牌子,然後對它打了好幾發子彈。他把手槍遞給男人,男人也打了幾發。像是一種發洩,連男人家的僕人也來打了幾發。他們準備走,他想起還沒介紹自己,於是在大風中,他對著男人的背影喊,我們是搶銀行的。她看了一眼他,明白這是他剛剛才做的新鮮決定。

    車停在轉角,銀行就在眼前,他深吸一口氣,就拿著槍進去了。他說出了那種慣用的台詞,搶銀行咯,乖乖交錢就沒事。櫃員很無奈,說,這裡沒錢,三個禮拜前這個銀行就破產了。他看了看裡頭寒酸的樣子,認為這人應該沒撒謊。於是他把櫃員抓到街上,叫他把情況再說一遍,說給她聽。她覺得荒謬,狂笑起來,他把銀行的窗戶打破,像是留下到此一遊的痕跡,然後就離開。

    他再次搶商店,架勢好像在買東西,還跟老闆討價還價,你真的沒賣水蜜桃派噢?突然後面有人拿刀想砍死他,他躲開,卻被拉住,那人比他強壯很多,他掙脫不了,只好開了槍。他頭上都是血,很疑惑地問她,為什麼我只是想要點吃的,他就要砍死我,我並不想傷害別人的。

    他們在加油站,遇見一個一直打嗝的矮子,講話口音很奇怪。他們發覺矮子很懂車,似乎可以一起做事。她問矮子這輛是什麼車,矮子嫻熟地說出型號,她說不對,這是一輛偷來的車。矮子抿嘴笑,不太相信,卻又被吸引。他繼續說,我們是搶銀行的,敢不敢一起。矮子不說話,他們以為他不行,準備走了。矮子試圖留著他們,說自己之前也被關過。他叫矮子露一手,矮子便走進加油站,拿走了收銀台的錢,慢慢悠悠地走出來,把錢撒進車裡。他為矮子喬好位置,矮子像要去郊遊一樣,坐上了車。

    但矮子很快犯了錯,他們第二次去搶銀行時,矮子怕車子擋住別人,於是把車從銀行門口移開,結果他們一出來,找不到車,延誤了逃跑的時間。矮子慌張地移車,卻被前後的車子卡住。警察已經趕來,甚至差點從窗戶爬進來。他不得不殺掉了這個警察,血噴出來,留在玻璃上。

    那天晚上,他們三個人在電影院,銀幕上播的是快樂到近乎幻覺的歌舞片,他在底下罵矮子,她嫌他們吵,先走了。他還打了矮子的頭。當晚他們單獨相處時,他告訴她,現在狀況不一樣了,以前是搶銀行,現在是殺人,性質不一樣了,你最好還是離開比較好。她不肯,說要跟他在一起,說她愛他。直抒胸臆的告白之後,兩具身體離彼此越來越近,他把她壓在身下,他們似乎即將要做愛了。他卻嫌床上好多撲克,很亂,然後又找了很多藉口,最後他想不到藉口了,只好站到窗口,留給她一個壯碩的背影。她終於明白,這個男人不像表面上看來的那麼危險,他也有無能的地方。

    弟弟帶著他老婆來見他,弟弟很樸素,直爽,跟他是一路人,弟弟老婆卻嬌滴滴的,連拍個照都不肯,一直嫌棄今天自己不太好看。她在旁邊,看不太下去,等到她拍照時,她故意拿著槍,叼著雪茄,顯得非常帥氣,又颯爽。弟弟跟他進屋,問他關於她的事,男人的話題,他撒謊,說她在床上很厲害。弟弟又問,你真的殺了人,他說,沒辦法,我被逼的。弟弟說,那接下來可得小心了,他說,當然,我可不想再進監獄了,我畢竟切了自己的腳趾頭。他說,我們開到其他州,沒人追我,我們相當於去度假。弟弟說好,別告訴我老婆就行。

    他們真的去到鄉下,租了一個房子,弟弟老婆很煩人,嫌棄起房間的傢俱,她受不了,進房間,跟他模仿弟弟老婆的語氣。他叫她多少放尊重點,畢竟是家人。她下去拿雜貨店送來的東西,送貨小伙看了看他們,走掉了。她唸自己寫的詩給他們聽,他們未必聽得懂,但是他堅持要大家聽完。他像是很享受聽她讀詩,邊聽邊踱步,走到窗前,才看見下面全是警車。他掏槍,弟弟老婆被嚇得大喊了一聲,於是外面馬上就射了子彈進來。然後便是槍林彈雨,好像子彈不用錢一樣。他們命大,逃走了,逃走時才看到,整個街上也都是警車。

    弟弟老婆還在車裡大叫,她再也忍不住,大喊閉嘴,弟弟老婆受委屈,叫弟弟來做主。弟弟卻說,親愛的,你剛剛真的差點把我們害死。於是弟弟老婆哭得更大聲,她又發了一次火。他阻止她,她不爽,叫他停車,說要談談。車子停在一個矮林邊,他們下了車。她叫他甩掉弟弟老婆,他不肯,兩個人吵得很兇,他就罵她只是個傻逼服務生而已,她罵他是農民,還說起他無法做愛的事。他像是胃部被打到的那種樣子,突然顯示出軟弱,要往回走。她知道自己這樣不對,她很愛他,趕緊過去抓住他,同時跟他道歉,說是槍林彈雨才讓自己變成這樣。他沒說什麼,叫她上車,畢竟後面隨時會有人追上來。

    在路上,他們隨手從人家信箱裡抓了一份報紙,然後弟弟唸報紙給大家聽。他們才知道,自己已經被取了名字,叫巴洛幫,像是無法無天的樣子。報紙還把其他地方的犯罪事件歸到他們頭上,那些地方他們甚至一輩子都沒去過。總之他們被描述得很邪惡,無所不能的邪惡。車子停在柳樹林,旁邊是河流。他下車去尿尿,弟弟在車裡繼續唸報紙給大家聽。一輛警車也開過來,下來一個警察,慢慢靠近他們的車,他及時趕到,把警察手裡的槍打飛了。其他人一起下來,把警察綁住了。警察是不該再殺了的,那該怎麼處理他呢。她想到了一個辦法,既然報紙上都說我們是壞人,那我們就自己證明不是。她站過去,叫弟弟拍下她和警察的合影,她的動作越來越輕佻,擺弄他的鬍子,最後甚至親了一口警察。警察受不了,對她吐了一口痰。他很生氣,想打死警察,被阻止,他只好把警察丟進水裡,然後丟進水裡的那隻船,然後推走船,讓船漂走,不管警察的死活。

    接下來他們去搶銀行時,都打扮隆重,穿著西裝,像是去參加婚禮一樣。他們動作很快,大家都追不上。警察從邊界的這端,追到邊界的那端,都怕自己被打死,掉頭回自己州去。與此同時,報紙開始宣傳他們,甚至拿牆上的槍孔做文章,顯示自己勇敢抵抗過壞人。也有老農民接受採訪,說,搶銀行,我覺得他們做得沒錯,他們死的時候,我會去送花。

    矮子修車時,正好他在分搶來的錢。弟弟老婆發現自己沒份,叫弟弟和他說。他只好把分到一半的錢收起來,然後多分弟弟老婆一份。她又生氣,扭頭走,說咱們談談。她說分錢給那女人,不公平,他說畢竟是家人,她說,那我也有家人,我也要我家人那一份。他說,你家現在肯定都被警察看著,怎麼回去。他們正要吵架,矮子過來說,車子在漏油,得趕緊換一輛。

    他們開走了一對正在接吻的情侶的車,男的看見了,開上女的的車,追了上去。追到一半,女的提醒男的,偷車的可能是亡命之徒噢。男的怕了,掉頭往回走,結果他們卻也調頭,反追過來,而且越追越緊,終於停在他們的面前。他拿槍,叫那對男女下車,然後上自己的車。上車後,他們很快打成了一片,弟弟甚至還拿槍,開玩笑威脅男的,什麼時候娶人家。弟弟講一個講過很多遍的笑話,效果還是很好。到了晚上,那對男女都還在車上,跟他們一起吃漢堡。他問,是不是很開心我請你上車,男的說,是啊,你招待得很好。她問,那你是做什麼的呢。男的回答,開葬儀社的。她聽到,馬上變了臉色,叫他放他們下車。他照做了。

    隔天早上,他們就發現她不見了,他們開著車,一邊喊她名字,一邊找她。他走進一片枯黃的玉米地,終於找到了她。她抱著一堆東西,像是要離開,去很遠的地方。他抱著她,叫她別這樣。她說,我很想去看我媽媽,她年紀很大了,我怕看不到她。他說好,那我們現在就去。

    他們約在一個戶外的沙地,那天風很大,太陽是淡黃色的。大家像是野餐一樣,坐在地毯上,她家那邊的親戚也把小孩帶來了。親戚們甚至還借用他的槍,拍了假裝抓到了他的照片。她媽媽坐了一會就想走,她叫住媽媽,把脖子上的金鏈子取下來,給媽媽戴上。她叫他過來,說多跟我媽媽說說話。媽媽先開口說,我很擔心你,報紙上都是你的新聞。他說,別信報紙的,他們說話很誇張。媽媽說,好吧,我只是個老女人,我什麼也不懂。說完就要走,他繼續說,邦妮告訴我,以後要住得離您近一點,您覺得怎麼樣。她媽媽說,不可能的,你們住得近,就活不長了。像宣布一個神諭一樣,她媽媽說,你們就跑吧,你們自己很清楚的,跑得越遠越好。最後媽媽抱了一下她,就走了,留下他們站在風沙裡。

    從那往後,她變得不太開心,還有點脆弱,總需要偎依在他的懷裡。事情起了大變化,是那天晚上,弟弟老婆和矮子去鎮上買東西,矮子腰間的槍被看見了。當天晚上,警察就包圍了他們住的旅館,甚至還出動了裝甲車。又是槍林彈雨,他們設法逃出重圍,而弟弟的腦部被子彈打中,弟弟老婆的左眼也被打中。車裡都是哀號,他一聲不響地開車,終於逃了出來,來到了小樹林。弟弟的腦部血流不止,弟弟老婆喊著上帝救命,幾乎要失去理智,連平常看不順眼的她,都過去抱著了她。流血太多,就不能移動身體,他就這樣,抱著弟弟,從夜晚抱到了白天。天一亮,警察又包圍了他們,這次他們也中了彈,但所幸遇到一條河,最終還是成功逃走了。但弟弟和弟弟老婆被抓了。

    他們受了傷,於是變成矮子開車。不知怎麼的,矮子開到一個吉普賽人的部落,很窮的那種,去討一口水喝。吉普賽人給了,然後得知他們就是搶銀行的那夥人時,一起圍住了他們的車。他們像看著英雄一樣,看著車裡受傷的他和她。有人伸出手,去摸他的手,就好像當年別人摸耶穌一樣。有個女人送了一些湯給他們,矮子收下了,就繼續上路了。

    矮子無處可去,只好回到自己鄉下的家,叫老爸出來幫忙把他們扛進去。矮子爸爸知道他們是那對出名的雌雄大盜之後,裝出對他們很客氣的樣子。他們也以為這裡很安全,就待在矮子的家療傷。那天下大雨,她在車裡唸自己寫的詩給他聽,他聽到一半,突然說,不如我把它寄到報社,他們一定會用的。她有點害羞地笑了笑。他真的這麼做了,於是那天,她拿到報紙,又把詩唸了一遍。那是陽光明媚的一天,他們像是坐在伊甸園裡,而她穿得像一個女孩。唸完了詩,他突然意識到什麼,說,你這等於是把我全部的故事都給說出來了,我以前說要讓你出名,結果你幫我出名了,這樣的話,以後所有人都會記得我。說完,他抱著她的頭,深情地吻她,她躺到了地上,或許是這一系列動作引起了一陣風,那陣風把報紙吹起,於是它們相互糾纏地,飛到了更遠的曠野,而他們在草地上做了第一次愛。

    這幾乎是他們的成人式,而與此同時,死亡也近了。矮子爸爸去鎮上,找到警察告了密,這樣他兒子至少可以少判兩年刑。他們死的那天,是要去鎮上買東西。矮子爸爸告訴偷偷矮子,去了的話,就別坐那輛車回來。矮子沒說話。他們買完東西,發現找不到矮子,就繼續等待。那天他買了一個新墨鏡,其中一個鏡片很快就掉落了,他彎腰去撿,撿不到,卻看見警察來了。矮子就不等了,他們不得不自己先走。

    回矮子家的路上,他們看見矮子爸爸正在半路修車,他高興地下車,想幫忙,而她留在車子裡。矮子爸爸叫他過去看車該怎麼修,然後看見遠處來了一輛車之後,突然躲到了車子底下。此時,一群鳥,從林子裡飛了起來,好大一群,飛得很好看,他和她還一起抬頭看了看那群鳥。但他馬上意識到不對——林子躲著一群警察,他想跑,但知道來不及了。他和她離著十步以內的距離,也來不及一起跑了。他們死之前,互相看了一眼對方,他掉了一半的墨鏡,她看著他,他笑了一下,她歪了一下頭,也笑了一下。他們像是第一次見到彼此。

    然後林子裡就開槍了,子彈爭相從他們身體穿過,很殘酷,好像他們從來就不該活在世界上一樣。他們一點都無法動彈了之後,警察們從林子裡走出來,靠近他們的屍體,然後盯著他們的屍體看。有很長一段時間,他們一句話都沒有講。

     4 ) 砰砰!!罗密欧与朱丽叶在逃亡

    罗密欧与朱丽叶在逃亡

    邦妮和克莱德,就是匪徒世界里的罗密欧和朱丽叶,在逃亡的不归路上愈行愈远……

    不同的是,他们可以互相厮守,对于未来,两个人都心照不宣。

    开启“新好莱坞”时期

    《邦妮和克莱德》(Bonnie and Clyde),台湾人很宿命地译作《我俩没有明天》,香港译名则是通俗的《雌雄大盗》。若是仅凭后面这个片名,会让人误以为这部电影通篇都是讲一对亡命鸳鸯如何横行无忌、作案手段如何高明。内容却非如此,故事主要部分是,邦妮和克莱德以及克莱德的兄嫂、外加一个修车小子莫斯一同逃亡;且这伙江洋大盗(也是一个临时家庭)被描绘得低级、幼稚、天真。

    这部拍摄于1967年的电影虽是取自真人真事,背景为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骨子里的反抗意识、压抑与绝望却是当时(1960年代)美国社会反战反政府的情绪。此时好莱坞黄金时代已经远去,美国的年轻导演们都以法国新浪潮为榜样,力图拍出洋溢着鲜活气息、青春无悔式的电影。多数人认为,充斥着汽车马达声的《邦妮和克莱德》迎来了“新好莱坞”时期,它的执导者阿瑟佩恩被称为“后古典好莱坞导演”。

    向新浪潮致敬

    新浪潮的味道从《邦妮和克莱德》剧本创作时就存在了,编剧搭档大卫纽曼与罗伯特本顿说写这两个人物,就是觉得邦妮和克莱德有点像戈达尔电影《精疲力竭》里的贝尔蒙多。当然对他们启发最大的是特吕弗的《朱尔与吉姆》和《枪击钢琴师》,尤其是前者,罗伯特本顿曾说他两个月看了12遍,并模仿着把主要人物写了一个三角关系,因为真实生活中的克莱德伯勒正是双性恋。作为导演第一人选的特吕弗虽然很喜欢这个剧本,却因他的《华氏451》开拍而放弃了。戈达尔对这个剧本也感兴趣,据说他想把背景换成日本,并把邦妮和克莱德弄成十几岁的孩子,这无疑吓走了制片商。明星沃伦比蒂买走剧本后,找到了曾与自己有过合作的导演阿瑟佩恩,据说这个本子此时已经转过20位导演之手了。

    影片的开场就带着浓厚的新浪潮痕迹:50多秒中的三四个镜头,从费唐娜薇扮演的邦妮的嘴唇开始自由摇移、推拉,她的脸蛋与身形占据整个银幕。这几个镜头中,空间几乎被隔绝于身体之外,显出烦闷、压抑、狂躁的情绪(这种情绪也一路伴随邦妮)。之后,影片在以拨弦为主的配乐中,凸显出琐碎的喜剧感,并且有着活泼的生活味。按照电影史家格雷戈尔的分析,这部电影的巨大魅力来源于:它既有隔绝于真实社会环境的倾向,又能写实地烘托出小城镇与乡村图景。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该片的“剧本医生”(Scriptdoctor)罗伯特汤恩,这位后来以《唐人街》名噪一时的银幕剧作家按惯例没有在编剧上署名。根据一篇《邦妮和克莱德,新好莱坞的开始》的博文记载,汤恩有意识地改变了以往主流电影中的四件事:人物总能找到地方停车;买东西从来没找过零;夫妻从不睡一张床;女人睡觉总是不卸妆。为颠覆这四条,影片拍出了许多令人难忘的小瞬间。

    隐喻与技术革新

    由于制片人兼主演沃伦比蒂反对把克莱德写成双性恋者,编剧就把这位男主角改为了性无能。这一改写倒是赋予这部影片些许心理学隐喻和社会隐喻的意味。克莱德顿时化身为国家压迫下的受害者;而他的犯罪行为成为性爱的替代行为。当克莱德第一次拔出枪时,邦妮抚摸枪管的场景是颇具性意味的。由于克莱德的这种生理缺陷,他又退化为孩子;他与邦妮之间的爱情,在大部分时间里是柏拉图式的,既真挚又纯洁。当克莱德和邦妮在被银行没收了房产的落魄农民面前宣称“我们是抢银行的”之时,那种骄傲与害羞的神情,真是惹人怜爱。他们笨拙地抢劫,他们仓惶地逃亡,他们毫无来由地相爱,一如罗密欧和朱丽叶。正是因为《邦妮和克莱德》的童话特质,即便是当时令人耳目一新的电影技法、对于今日的影迷来说早已司空见惯,但它依然可以完全打动我们。

    阿瑟佩恩在这部影片中,的确采用了许多新的技术手法,比如邦妮第一次下楼见克莱德时逆光仰拍的镜头,比如克莱德一伙与邦妮家人见面时虚焦朦胧的场景。而最著名、最有影响的段落当然是结尾处令人震撼的枪击场面:风吹草动、群鸟惊飞,而后机枪扫射、硝烟弥漫,邦妮和克莱德如同“提线木偶一样在弹雨中颤抖”,身体犹如蜂窝,凄美慢镜头仿佛芭蕾舞蹈,之后一切归于平静。不用多讲,你立刻就能联想到吴宇森某些经典的枪战场面;实际上在此之前沃伦比蒂戴着礼帽、叼着火柴、喝着汽水的形象难道不会令你想到《英雄本色》时代的周润发吗?

    而死亡之前,两人目光交汇,短短一瞬,胜却千言万语。令人扼腕叹息。

    在导演阿瑟 佩恩(Arthur Penn)的独特美学营造下,全片散发着浓郁的怀旧色彩,末场的慢动作枪杀镜头,更如同一场凄美的死亡祭典。让人紧张的同时,不知道自己对主人公是恨是爱。

    当年首映时,被卫道者及评论界骂得体无完肤,不过它不但没在攻击中倒下去,反而变成热门影片,赚进了大把钞票,也使得年轻人的服饰与思潮都趋向仿效30年代的式样。比如唐纳薇的贝雷帽,在美国卖到脱销。

    本片还有一项特殊风格,即是将喜剧感和恐怖味熔合一炉,那种浪漫而诙谑化的犯罪过程十分逗趣,但渐渐地却导入恐怖与血腥的死亡阴影里,奥利弗斯通的“闪灵杀手"便受其影响。
    曾获1967年,第40届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摄影两座奖。

     5 ) 世界包围了我们:枪声如雨

    邦妮与克劳德


    将有一个陌生人的梦来替我们记下
    刹那星斗般的弹孔,还有
    林林总总被偷汽车的型号、爱的
    汽缸数量――我们最终的速度。

    前进,在一家家非法进入的房子里
    我们是法外之徒,黑油漏出,中午
    我听见水壶在厨房爆炸了。

    它流出夏天的银河,火花
    擦过,轮子卷起北美荒野一条条
    无人收拾的公路――枪,抵着你咽喉。

    斑鸠、惊起、斑卓琴伴舞,
    邦妮与克劳德在我们的黑衬衣下
    兀自跳他们阿拉巴马月光之舞。
    死之舞――当我们年轻,我戴着单面眼镜

    贴你耳边说:“一起过一种
    疯狂的生活吧?”将有一个陌生人的梦
    来替我们记下,当我们年轻
    那时,世界包围了我们:枪声如雨,

    我们不打算逃走。

                  2002.8.1.

     6 ) 像克莱德一样...性无能

    一开始,他们第一次的抢劫,是克莱德呈能般持枪抢了路边的杂货店。两人逃跑到野外,邦妮抱着克莱德热吻,克莱德却惊慌失措、举止慌乱。克莱德不是纯情小男生,也不是传说中的柳下惠,他可是有前科的罪犯。但他为什么没有像一个正常的男人回应一个女人的索取呢?克莱德含蓄的说,我不是个好情人。

    如果这个时候尚不足以确定克莱德“不正常”的现实,再后面的旅馆中,克莱德再次没有和邦妮更进一步,还有某次夜晚,邦妮醒来伤心地注视睡在身旁的克莱德,真相呼之欲出----克莱德是个性无能。

    倘若克莱德有强劲的性能力,故事可能更会像天生杀人狂一般,如果他们依旧要走抢劫杀人之路,是一种欲望放纵的浪漫。但在这里,邦妮和克莱德的“恶行”是压抑的。克莱德只能通过现实的枪和抢劫来显示他的雄性,来表达对邦妮的感情。如邦妮写的诗一样,克莱德虽是一个小偷,但他善良,并没有天生嗜血杀人的本性。同破产农民的相遇,让他们痛恨银行,再后来便有了Barrow Gang,他们骄傲着说我们是抢银行的。

    不管真实的克莱德是否性无能,片中他的这一状况很容易被看成一种隐喻。故事的背景是大萧条时期,经济衰退、社会败坏,克莱德的性无能便是社会的性无能。而在拍摄电影的60年代末,经济虽然不再是问题,年轻人面对的精神困扰却更大。越战的梦魇在无止尽地继续、大麻LSD正在蔓延、性解放在蓬勃发展、摇滚乐成为年轻一代的毒药和安慰剂,社会面对的是一种精神性无能的状况。

    最大的喻意,也是邦妮和克莱德成为里程碑的原因,此时的好莱坞正处在性无能的状态。此前好莱坞的作品同整个时代背离,死气沉沉。1967年,邦妮和克莱德同毕业生这两部应时之作的问世也宣告新好莱坞一代的开始。之后便是众所周知的各大导演崛起,科波拉、奥特曼、卢卡斯、西科塞斯……克莱德的性无能成为好莱坞勃起的标志,可当时的好莱坞没有承认。第二年的奥斯卡,邦妮和克莱德几大奖项落空,他们只能不满的叫道,我们这伙抢银行的被人抢了!

    在克莱德和邦妮最后逃亡的日子,一个阳光的野外,克莱德做到的他之前不曾作到的事情。他忐忑的问邦妮,怎么样。邦妮回答,你表现得完美。邦妮平静温柔的语调让人觉得这是一种安慰,但那时他们之间这个已不是问题,邦妮对克莱德的感情在生活变化中得到了满足。而那个性无能的时代,观众们看邦妮和克莱德得到了满足。

     7 ) 巨大休止符

    在导演Arthur Penn之前大概没有人把部强盗片处理成有轻松和调侃。你明知早晚是部不归路,就是《天生杀人狂》《末路狂花》那样路至尽头,飞奔悬崖。你以为自己象老上帝样只是个冷眼旁观者,就等着挨过110分钟等看暴毙终场。但不知何时就走入意外,被Arthur Penn带进一种急促的戛然而止。

    虽然整部片65分钟后开始掺杂阴郁,恶作剧般被劫持上车的那对恋人上一秒种还在和他们讲笑话,下一秒邦妮问那男的:你是干什么的?男的答:开殡葬馆的。霎时邦妮笑容僵掉心如黑夜暗沉的撵他们下车。

    邦妮是个嫌生活平静如死水的德州小镇女侍应,她会很容易跟愿意带她逃离此地的男人出走。不是克莱德也会是随便哪个过路的卡车司机,或是某厂工人。克莱德看上她纯粹是因为这金发妞生的真美。这种偶遇如德州的阳光与沙土般自然轻松,除了克莱德性无能的问题,对他们来讲一切都很完美。当她觉得一路看的见死神的时候,不可抑制的沮丧,竟是想和克莱德回归如初平静的生活。那时,克莱德的性无能奇迹般好转,然后极想娶她。一路细节很多,吃汉堡,抢破产的银行,抢超市,与克莱德的弟妇斗嘴等等~~都算是渲染。

    邦妮最后一个正面特写:忽然明白为什么林中鸟受惊飞起,大限已到的一刻,望向克莱德的眼神是焕发着怎样的平静温暖和干净柔美。



    但所谓戛然而止,正是让观者很适应这渲染的舒适节奏而遭忽然停笔,上一刻还在两人在车里嬉笑着分吃一枚苹果,下一刻已身中暗枪,人与车都是蜂窝状,音乐全无,十五秒后黑背景出字幕“THE END”。


    THE END.
    我被噎到,显然,不是因为那苹果。

    是中断之后的黑屏,它代表道理与公义的无情,告诉你无论是邦妮他们一伙的憧憬是多麽平静美好,也得顺应服从,无法悖逆。
    一切就此休止,曾经的精神意识灰飞烟灭,Delete清零。
    所有曾经大不过一个死字,167枪+黑屏的冲击力。

     短评

    「我俩没有明天」这译名绝了。

    3分钟前
    • Jeannels
    • 推荐

    沃伦比蒂和费唐娜薇男帅女靓的,衣服都那么有型,果然当抢劫犯情侣没有范儿是不行的,就算被打成筛子,死在一起那也是浪漫。当然一切是否来源于克莱德的性无能就不得而知了。。。那个分贝超大的女的是当年的最佳女配吗?瞎了。。

    6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看似充斥暴力,实则满是情欲,开场如此挑逗,结尾又无比温柔,相遇时虽活着却破败残缺,分离时已死去但完整充盈;新浪潮遇上好莱坞,充满强劲的生命力。

    7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电影很不错,但是很反感那位只会大喊大叫长相酷似三德子的女配。

    8分钟前
    • zzy花岗岩
    • 推荐

    电影史上最著名的情侣之一,影响后来者无数,包括邦妮的穿着打扮至今仍被无数时尚媒体和达人效仿,我相信很多人会为了美艳动人的邦妮去抢银行,也有人愿意追随于英俊单纯的克莱德,但只有他们俩才是最适合亡命天涯的天生一对,就算没有明天。

    13分钟前
    • 维城乱马
    • 推荐

    故事就从“敢与不敢”开始了……好就好在提供了一种新颖的犯罪视角。有几个场景仍是很经典。片子给我的感觉就是女强男弱,邦妮更加敢出位,克莱德一副肾虚的样子。

    15分钟前
    • 软蛋黄
    • 推荐

    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反文化”风潮的产物,除本片外,《午夜牛郎》、《毕业生》等一系列“年轻人电影”都将目标群体对准大学生观众,通过偏离主流的方式来迎合更激进的时代年轻人,试图在衰退的电影工业中找寻出路,获取巨额盈利。混杂着古怪、轻快调子的《雌雄大盗》显然继承了法国新浪潮的精神财富,让人想起同样机敏并忧郁的《祖与占》,而结尾由快速剪辑和慢镜头组成的高潮部分已经永久改变了电影的暴力表现方法。相较于本片,我更喜欢受此影响而诞生的后来者——《末路狂花》、《天生杀人狂》等,或许正如伊伯特所说:“它的创新已经被不计其数的其他电影所吸收,因而很难体会这部电影在1967年有多大的原创性——正如《公民凯恩》的冲击力现在看来不如1941年那么明显,因为观众们事先已经看了太多处于它影响之下的作品了”。

    16分钟前
    • 康报虹
    • 还行

    路边响起阵阵厮杀,在追逼一双银行窃贼。路中把今生虚空驱散,愿给她送上风光今晚。继续去路,已断退路,浪荡也要给你,我的一切!

    20分钟前
    • Aaa
    • 推荐

    这部片子在当时应该是很了不起的,居然能够站在抢匪的立场说话,很有新浪潮的风范。其实就算以现在的水平我也觉得这部片子是相当不错的,编剧涉及的方面挺丰富的。最后他们临死前那互望一眼,觉得真是绝妙,就好像,千言万语都被这一瞬的目光吐露完,多像武侠小说啊~

    22分钟前
    • 思阳
    • 推荐

    明明是部黑色电影,却如此迤俪柔情;明明是部爱情电影,却勃发离经叛道和随心所欲;加之男帅女靓,能不经典乎?

    25分钟前
    • 花儿果果
    • 推荐

    在阳光下相视一笑 然后被打成筛子

    30分钟前
    • 玛琦
    • 推荐

    这就是俩二缺

    33分钟前
    • 浑浊儿
    • 还行

    公路狂奔,游戏人间。做一切别人想做却从不敢做的。一见钟情说的大概是,我见到你的瞬间我就知道我们必定是同一种人,你的脆弱你的企图心我都清楚的了解就如同我了解我自己。两个骨子里相像的人,这种相像是致命的。我爱你就是我把内心最隐秘的孤独也扒开给你看,我爱你所以天涯海角我也跟随你。

    37分钟前
    • Adiósardour
    • 力荐

    得奥斯卡奖的女配角好像男人假扮的哟,汗。Bonnie好美,衣服很潮~

    42分钟前
    • ζωήιδ
    • 力荐

    1934年生命终结,两人全身大约被射入150多颗子弹

    47分钟前
    • 眠去
    • 力荐

    對於世界的性無能式的反抗,狂躁的只是年輕的衝動,激情耗盡就必然毀滅。

    50分钟前
    • 鬼腳七
    • 推荐

    “我是邦妮,他是克莱德,我们是抢银行的。”这样的个人介绍真是屌爆了。能在一眼就知道对方和自己是一样的人,能义无反顾的随着他逃命天涯,这种相似、这种惺惺相惜的爱情真是有着致命的吸引力。还有一个译名叫《没有明天》,我喜欢:如果失去自由,我宁愿投身地狱。

    51分钟前
    • 凉水
    • 力荐

    他们想要逃跑的时候,身旁总有车,但最后却无法逃离命运;犯罪电影之所以能得人青睐,是因为勾起了我们内心深处的反叛意念并在观影中消解潜意识中的暴力。

    56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这部电影至今能被讨论的唯一原因是戴迪艾伦那开创时代的剪辑,错位剪辑,似动现象,声桥的运用影响了至今每一部电影的剪辑,如果你曾一帧一帧的在剪辑台上拉片的话就会知道此言不虚。错位剪辑的佳话甚至被出成考研政治的大题,可见此君影响有多大了。

    57分钟前
    • 我读书少♂
    • 推荐

    当克莱德得意且满足地摸着枪,这个人物的秘密就完全暴露了……汽车服帽,新浪潮的美国化以及类型化。

    59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