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记录片 川军老兵彭国臣

    川军老兵彭国臣

    评分:
    0.0很差

    分类:记录片大陆2018

    主演:彭国臣,彭松柏 

    导演:蒋能杰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剧照

    川军老兵彭国臣 剧照 NO.1川军老兵彭国臣 剧照 NO.2川军老兵彭国臣 剧照 NO.3川军老兵彭国臣 剧照 NO.4川军老兵彭国臣 剧照 NO.5川军老兵彭国臣 剧照 NO.6川军老兵彭国臣 剧照 NO.16川军老兵彭国臣 剧照 NO.17川军老兵彭国臣 剧照 NO.18川军老兵彭国臣 剧照 NO.19川军老兵彭国臣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本片是蒋能杰导演发起的抗战老兵系列纪录片中的一部,另外还有2015年的纪录片《龙老》,还有一部正在后期制作中的《将军的卫士》。  纪录片《川军老兵彭国臣》记录曾参加抗战和内战的川军百岁老兵彭国臣晚年(2012-2 017年)的生活状况。彭老抗战身份一直不被认同,终身未娶,晚年与侄孙彭松柏一家过活,生活不能自理时,全靠侄孙彭松柏照料。侄孙彭松柏也面临上有老下有小的经济压力。而彭老的高龄补贴、精准扶贫款等惠民政策,当地迟迟未予落实。2017年102岁的彭老离开人世,侄孙负债举行体面的葬礼。该片主要探讨日益严峻的中国养老问题。

     长篇影评

     1 ) 与现实对话:光辉政策下的肮脏

    初次看蒋导的作品,同时也是我看过的为数不多的独立纪录片之一。扶贫亦或是乡村,病痛亦或是死亡,对我而言,都还算山高水远。少年不知愁滋味,在此,也就算是欲赋新词强说愁罢。

    扶贫的政策光芒下,是肮脏的现实,与我一同观看的德国姐姐,看罢后,只有三个字的评价,“很震惊。”农村的现实,和外国人对于中国的现代想象格格不入,宛如逐日的夸父忽然变成了遁地的土行孙。

    虚伪的官员像是故宫的檐牙,引人注目又高不可攀。村民更像是被绳子挂着的赤裸的鸡和鱼,单纯又“愚蠢”,秘密又魔幻地沦为官员彰显功绩的正大光明的工具。鸡和鱼来自土地--村民赖以生存的空间,而它们的鲜血,又分明是一个个人肉包子。当村民接受鸡和鱼的一刹那,先前看似狂风骤雨的对庙堂的冲击就暴露出制度内的小打小闹的“挠痒”本质,再一次陷入被迫自我榨干、衰竭的死循环。

    当难堪耻辱的晚年生活衍生出暂时的“欢愉”,观众的一片笑声中难掩铭心的仇恨。当媒体平台的喜讯与现实惨状构成强烈对比,晚年生活的孤苦形成了对政治层面的一种反叛洪流。当阅兵仪式盛满“面子工程”的极大讽刺,峥嵘岁月的深情回眸中多了一份触碰到现实高压电缆的真实剧痛。当愤怒的村民像燃烧的仓房般任人阉割,又有谁来给予老人一家鲜红的,哪怕是草绿的,老人口中不断赞美的领袖的祈福纸?而对老人精神勋章的承认,更是遥不可及。

    人的情绪和苦难像平静的水面下的暗潮,冲不开现实的密闭铁笼,就只能涌入宗教的绿色出口,去寻求透明。幸好,这种地方腐败,只是阳光下的一角阴影,民间力量的觉醒,也成为当国家机器无法缝合创伤时的必要的良药。尽管,这种“必要”,本可以是“无需”。

    彭国臣弯曲的双腿,在葬礼--他生命中难得的光荣时刻终于放平了。而不完善的制度和漏洞百出的地方执行的阻碍奔跑的双腿,何时能够放平呢?

     2 ) 阅川军老兵彭国臣有感

    作为一部下到乡村跟拍抗战老兵晚年生活状态的纪录片而言,其拍摄所遇到的困难是可以想见的,而其所蕴含的意义也是非常重大的,作为抗战结束多年后在和平年代的后置位情况阐述,其直观的开示作用和对特殊历史的间接提点远比空乏的形式宣传来的有力。当然这股潜在的力度是直接建立在客观公正上的。 诚如蒋导映后所言的诸多拍摄难处,是远比脱离和主创交流自行观影所不易察觉的存在,诸如特定环境下的跟拍需要隐蔽身份等,以及如果拍摄对象生活中遭遇困境,拍摄人员该如何应对等问题,很大一部分程度上若拿捏不当即可能影响整体品质。这也是影片较多镜头属于平摄角度镜头的原因。而影片除了在客观阐述老兵生活和就医方面的困难问题外还兼带了扶贫落实存在出入的问题,能够在历史和社会两方面中做到承前启后是难能可贵的,仅剪辑上还能再协调下各块内容的占比偏带。 非常有幸能够参与这样意义重大的一部公益性质的纪录片观影活动,希望蒋导以后还能在纪录片领域有更多建树,功在不舍,贵在坚持。

     3 ) 一点问题一点想法

    又看了《龙老》《川军老兵彭国臣》《战魂》三部抗战老兵题材的纪录片。发现三部片子的表达方式很不同,特别是《川军老兵彭国臣》和《战魂》风格差的还蛮多的。是因为想要传达的东西不同吗?感觉《川军老兵彭国臣》讲历史的部分不多,更多的是在关注彭老的晚年生活。悄咪咪的在角落里发问,想知道导演的初衷。 《战魂》和其他两个不一样,用到了很多资料镜头、配乐。我还发现一个带象征性意味的片段,不知道解读的对不对。 片中何焕九老人说:“(那些战友)基本没有了。”导演在其后接上一个老人在公园里拄着拐杖独自坐着看着远处的近景镜头。

    “加上后来经历过的两个战场,基本都战死了,全部补上新兵。”叠画到老人一个人站在楼梯上端,全景,背景音乐为《NO.17渔光曲改编2》,画面为黑白色调。

    “我的几个同班兄弟一个都没有了,都没有回来了,很多个都没有了,我回来问才知道一个都没有了。”叠画到黑白画面,一个人站着四处寻找着什么,老人的位置在画面的最左边。

    我觉得这段蒙太奇画面挺有意思的,只有老人在楼梯之上象征着只有老人在战争中存活了下来。老人四处张望,象征着老人在寻找昔日与他共同作战的战友们,渴望他们的出现。当最后一个黑白色调画面叠画回彩色色调画面时伴随着老人的长长的叹息。表明找寻的落空与对结果的无可奈何和老人心中的难受。(自个儿瞎琢磨😂) 看公众号里写导演前后拍摄了100多位老人,很想了解导演是怎么选择素材的。虽然是记录历史,但选择拍什么,怎么拍,怎么表达还是会带有主观性。对于主观性拍摄纪录片的时候是会尽量避免还是坦率的去运用呢?

     4 ) 一位中国老人之死

    《川军老兵彭国臣》频繁地使用画外音,声音甜美的主持人播报着种种国富民强的新闻,而镜头始终对准了彭国臣那张布满沟壑、看不出表情的脸。这种声画组合的方法未必称得上高明,但画外音与镜头中的内容形成鲜明反差时,仍让人不由得思考起独立纪录片在当今电影市场上的存在意义:它触及了主流媒体无法关照的缝隙,从这个缝隙往下望,才知道那里是如此幽深,如此暗淡。

    片子的影像风格粗粝,但表现手法并非没有经过细心琢磨,导演蒋能杰十分克制地使用了一些修辞手法,使纪录片影像具有了一种复义性。电影开头,摄制组一行人驶进崎岖山路,打探抗日老兵彭国臣的下落,几番问询,才终于找到了老人的住所。如此开场,大抵已是一种隐喻——以彭国臣为代表的群体需要被寻找和挖掘,并纳入到主流的目光和话语之中。

    彭国臣年近百岁,参加过抗日战争,但由于隶属国民党,身份始终得不到新中国认可。终身未婚,和侄孙彭松柏一家住在一起。导演拍下了彭国臣及其家人从2012年到2017年的生活状态,时间跨度长达六年之久。然而这六年的时间并未平均分布在影片中,2016年之前的素材仅占据全片时长的四分之一,2016年彭家的生活成为影片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前几年,彭国臣虽衰老,但身体状况良好,有时甚至能做些家务;2016年之后,他完全瘫在床上,成为了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影片中时间已经不再是一种客观且精确的维度,它透过人物的心理而产生了变形——身心越煎熬,时间就变得越漫长。

    从题材与立意上看,导演显然怀揣悲悯之心,把镜头对准了那些被经济发展列车甩在后面的人。但2016年之后的影像,又无时无刻不让人觉得有些残忍。画面过于直白地展示着彭国臣老人晚年的状态,病骨支离,气息奄奄,毫无尊严。他的双腿因肌肉萎缩不能伸直,只能一直弯曲着。他怕冷,怕双腿被触碰的疼痛,因此宁可皮肉溃烂也不肯洗澡。除了肉体上的痛苦,更难以承受的是精神上的煎熬,他怕拖家人后腿,但更怕被家人放弃,被这两种对立的情绪撕扯着,他越发像个任性的孩子,折磨家人,也折磨自己。

    久病床前无孝子。彭松柏屡次不耐烦地冲彭国臣发火。老人瑟缩着,边哭边苦苦哀求。如果是故事片,观众尚可安慰自己这不过是虚构的情节,但纪录片的体裁让人不得不直面这既尴尬又熟悉的真实——这是多少贫病家庭每天都会上演的场景。至此,影片的主题扩容了,它表述的已经不再只是国民党抗战老兵的身份认同问题,甚至不是老兵晚年的生活境况,导演试图通过彭国臣一人,牵扯出中国当下仍旧亟待解决的两个问题,贫穷和养老,而这两个议题通常又可以合并为一个。

    影片叙事并无太多起伏,多是柴米油盐的日常琐事,但导演很好地设置了悬念,两个疑问从一开始就牢牢揪着观众的心。国家的扶贫补贴到底能不能到达彭国臣的户头?彭松柏会不会身心俱疲最终放弃彭国臣?而这两个悬念归根结底仍是探讨底层的贫穷与养老问题。

    导演详细记录了彭松柏照顾彭国臣的过程,同时也把他对老人的责备一并保留在正片中。观众数次看到彭松柏大声斥责甚至辱骂老人的画面,却很难对他产生一丝道德谴责,影片对彭家境况的铺陈足以让观众对彭松柏有了强烈的同理心。三十岁的青年无法去外省打工赚钱,被迫困于病床前,数年如一日地照料那个并非直系血亲的老人。此时观众和摄影机在理解叙事上达成了高度默契,影片并非冷静克制没有道德指责,而是所有的指责都在指向景框之外难以言说的某处——那是一群人,一个组织,甚至一个错综复杂的体制,那是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庞然大物。

    电影画外音不止一次播报了国家精准扶贫的新闻,但彭家的扶贫款,却成了永远等不来的戈多。在处理人物对白时,导演有意保留了那些含有精确数字的信息,让素材变得更加真实,具备普遍的参考意义。“低保一年800块。”“补贴从每月55元涨到75元。”“现在的物资太贵了,肉都要十几块一斤了。”如果说这些数字只是印证了彭家经济上的困境,那么之后出现的数字就更显荒诞和悲哀。结对扶贫的口号喊了五六年,彭家始终没见到一分扶贫基金,也没见过所谓的“扶贫责任人”,然而村支部寄来的表格上清楚地写着已经医疗救助3000元。

    贫穷的破坏力是巨大的,它并不是限制人的想象力,而是把你的头按进水里,恶狠狠地告诉你,不要想象,不要憧憬,要用尽全身力气去解决今天的一碗饭,一根柴。身陷井底的人们只能另外寻找精神上的出路,于是彭松柏的母亲虔诚地念佛,彭国臣则忠心耿耿地信赖党和国家。全片最令人唏嘘的场景无非是彭国臣收看抗战胜利70周年北京大阅兵,电视画面上抗战老兵胸前挂满勋章,在天安门前接受全国人民的注目礼;电视外同为抗战老兵的彭国臣,嘴角微微抽动,藏住了所有的情绪。

    彭国臣终于死了,这个结局早已在观众的预期之中,但导演处理死亡的手法却出乎意料。上一个镜头,彭松柏还在喂彭国臣水果,老人认真咀嚼,一切与往常没有什么不同。随后画面渐隐,下一个镜头,老人已经躺在地上,没有了呼吸。彭松柏从容地为来老人整理仪容,盖好被子。导演略去了老人去世前后的骚乱场面,甚至没留给观众一个释放情绪的出口。这一场死亡如此平静,平静得令人措手不及。

    画外音说,我们已经实现了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之路。而彭国臣老人因为双腿肌肉萎缩,到死都没能从病床上站起来。那双无法伸直的腿无数次地占据着画面,它们已经变成了一个意象,一则隐喻,而不再只是一种令人难堪的病征。

     5 ) 纪录片《川军老兵彭国臣》主创阐述

    纪录片《川军老兵彭国臣》主创阐述

    Director's Interpretation of The Sichuan Army Veteran PENG Guochen

    我是2012年返乡的,那会正在寻找新的纪录片题材。可能出于对历史感兴趣,加上那会民间关爱抗战老兵公益活动搞得轰轰烈烈。湖南是抗战期间重要的兵源地。据统计,抗战期间湖南兵源数额达210万,占全国征募总数的15% 。

    直至现在,老家湖南还有不少健在的抗战老兵。本着抢救历史,我们团队陆陆续续拍摄了一百多位抗战老兵,大多是视频版口述史。真正跟拍的抗战老兵纪录片除了2015年的《龙老》,还有就是《川军老兵彭国臣》,还有一部就是正在后期中的《将军的卫士》。

    由于我们跟拍二战老兵纪录片时间跨度比较长,跟拍到后面,抗战老兵只是我们纪录片里主人公的一个身份而已。虽然也牵涉到抗战老兵身份认可问题,片子更主要的是探讨中国日益严峻的养老问题。

    我们有个传统就是养儿防老,只是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乡村空心化,乡村劳动力大多已外出务工,留下的基本是老人和小孩。老人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群体,老人的孤独寂寞比物质上的匮乏更为严重,也更容易被忽视。

    纪录片《川军老兵彭国臣》前半部分主要呈现伦理道德,就是晚辈对老人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片子后半部分牵涉到社会的养老体系,比如医疗等社会保障福利,其实百姓跟政府要福利的意识也不强。我出生乡村,2012年返乡的,直到2017年08月份才来城市,主要也是因为我孩子教育问题。我和很多人一样逃离了乡村,主要因为乡村医疗教育太落后。社会资源分配很成问题,包括政策的落实一样存在严重的问题。

    在乡村,我见过太多老人老无所依,这值得我们反思的。为什么中华民族发展到现在,国家号称很强大,为什么社会保障这么落后,尊老爱幼本是传统美德,为什么当今太多老人老无所依。

    每个人都会老去,包括我也是一样,我希望到了那一天,我能有尊重地活着,有尊严地死去。

    I went back to hometown in 2012 and looked for new documentary subject. Because I’m interested in history, and the civil public benefit activities for Anti-Japanese War veteran are very good, I paid attention to these veterans. Hunan is the important source of troops.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data, during Anti-Japanese War, the number of soldier is up to two million and one hundred thousand, they are 15% of the countrywide soldiery.

    Till now there are still many Anti-Japanese War veterans are alive in Hunan. We shot over one hundred veterans for history salvage, most are oral history by video. For documentaries those we following shot, we finish Anti-Japanese War Veteran in 2015, The Sichuan Army Veteran PENG Guochen, also with another one that is in post production.

    Because we spent too much time in following shooting Anti-Japanese War veterans, their identity is just one side shown in our documentary. Our documentary mainly discusses about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problem of supporting elder people even if it also shows the problem of identity acceptance.

    Raising children to provide against old age is Chinese tradition, however because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most of labor force leave the villages and go outside to work, just the old and children stay in villages. For the old, material deprivation is a serious problem, but what’s worse, they are too lonely, also are ignored too easily.

    The front part of Sichuan Army Veteran PENG Guochen is to show the younger generation should be responsible for the older generation. The latter part shows more about our social pension system, also with medical security. Many common people don’t know how to get welfare from government clearly. I was born in village and return to hometown in 2012, I went to city in 2017 August, that’s mainly because I need to provide better education for my son, because the education and medical treatment are not developing in village. The social resources distribution is unfair, central policy implementation faces serious problem.

    I have seen too many old men have no dependence in villages, we need to rethink about this situation. Why our country is stronger but the social security is not developing? Respect the old and love the young is our traditional virtue, why now so many the old are in such a poor situation.

    Everyone gets old including me, I wish when I’m old, I can live and die with dignity.

    蒋能杰 Jiang Nengjie

    2018-01-03

     6 ) 农村老人的悲歌

    《川军老兵彭国臣》,可谓是一部农村老人的悲歌。我的爷爷从去年年初开始中风卧床不起,一切均靠着我奶奶的照料。去年一年,就回国两次老家,也做不了什么,仅仅看望,陪陪老人。

    前两年开始,每年年后,爷爷看着我们出去务工,心里都特别难过是,舍不得。奶奶说,我们走后,爷爷想念我们,睡不着,一个在房里走来走去。当看到彭国臣老人卧床后,不让侄孙松柏出去,心里最触动了。躺在床上喊叫,都是那么的真,与相似。爷爷刚中风卧床,每天晚上都疼痛难受的喊叫,隔几分钟就需要别人帮忙把靠垫的褥子往上挪一下,暂时缓解。

    我生活的湾子里,还没有那些那么可怜的人。也没有那么多黑暗悲伤故事,大家生活的都还行,不至于缴不了学费,上不了学。湾里唯一一位无儿女的低保老人,以前家里是地主,政府给盖了房子,低保等每年补贴快过万,过年发衣服米油的,自己平时做农活儿,加收废品。小日子过得很好。

    电影在涉及农村扶贫这块儿的政治意味,需要客观些,从大局观着眼,不能站一个村子一个乡镇来看。农村的贫苦人家一直都存在的。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勤劳致富,这是不变的法则。一直靠别人救济,永远你都难致富。

    彭国臣老人,参军报国抗战九年,浴血奋战,值得我们所有人的敬仰。

    彭松柏,作为一个侄孙,对待叔爷爷这般好,真的是比爷爷还好了。帮老爷爷洗澡擦屁股,可谓孝孙典范,现在也没有多少年轻人能够做到。侄曾孙和侄曾孙女,到床边给老爷爷吃的。切西瓜,立马送到床上。这个家庭是一个有故事的家庭,是一个有温情有爱的家庭。

    农村里的老年人,大多都是头发斑白,佝偻着背,儿孙常年在外务工,难得回来几次。承欢膝下,这个词,在农村或将成为历史。城市化发展,人越来越地涌进城,服务于城市发展。农村就像一块孤岛一般,留守老人与儿童,则是这孤岛中的守望者。

     短评

    湖南省新宁县马江村,1915年出生,身份证写的是1917年。1938年从军,改名为彭永保,所以后来找不到彭国臣。属于76军135师404团,从湖南走四十多天到成都,每天训练,每周演习。和侄孙一家住一起,时常惦记田土有没有好好种,八十多岁还下田。补贴老兵的事情,民政部说要统战部认可,统战部说还没有政策。门上贴的“医疗救助解决若干元”“社会救助解决若干元”和村干部的扶贫救助记录真是能把人气死。显然不只是一个关于养老的问题,而是善良总被辜负的恒久的悲剧。

    10分钟前
    • 两次晕倒在厕所
    • 力荐

    老有所养,天下才能大同。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完善,底层官员没良心,形式主义大于探访意义。如果我们连功臣都忘记了,那我们还能记住什么。

    12分钟前
    • 王兆鑫
    • 推荐

    导演以时间为基奠,死亡为落脚的结尾,不时用广播和现实对比的风格,很现实,而该片老兵的悲剧是历史问题,是国民党没得到天下,就人民斗人民的问题,很难想象他悲剧色彩的一生,wg被批斗,老来无子女,低保金被剥削,但幸运的是他有个侄孙,而那些和他有相同境遇的其他老人会怎么样,我不敢想……

    17分钟前
    • 木兮
    • 还行

    蒋能杰的两部作品都以一场邵阳地方葬礼收场。晚景的凄凉,着实让人难过。

    18分钟前
    • AlterEgo🦙
    • 推荐

    又是一部压抑的纪录片……窒息的不仅仅是一个单独的个体

    20分钟前
    • 沈凡
    • 力荐

    一个百岁老兵的凄惨晚年,我老的不能动了就选择安乐死吧

    22分钟前
    • 棘阳故人
    • 推荐

    片子没什么技术含量,其实就是普通老人的凄凉晚年,看到了养老问题政府方面的缺席,和大部分家庭一样,就靠儿孙辈在撑,难免遇到“久病床前无孝子”的状况。只是年近百岁川军老兵这样的身份让这件事格外凄凉,他们为国家付出了青春,却因国军身份度过了毫无质量孑然一身的一生,岂止是晚景凄凉,这是一生凄凉。

    23分钟前
    • 津五渡
    • 推荐

    少时替国军抗日结果一步错步步错,到年老总算因为高龄而享受到了某些福利却也在「全民脱贫」浪潮中先为浮萍后成为人造的样板,不过因为还有后辈照顾也算体面退场,在非常冷静的旁观中却也蕴含着纪录片应该有的态度,明眼人一看即知。

    28分钟前
    • 451½°F™
    • 推荐

    贫困老人的晚年 准备瓶毒药 一分钟作秀呕吐

    33分钟前
    • 唱唱反调
    • 推荐

    记录得相当原生态,也真实到有些压抑,虽然他的身份是川军抗战老兵,但更是一个普通农村老人,他们最青春热血的时代被历史掩埋,而垂垂暮年也被现实生活所腐蚀。

    35分钟前
    • 孔府小鱼
    • 推荐

    没有对波澜壮阔或颠沛流离人生的几分钟回忆,就迅速转为对人之将死痛苦折磨的无情直视。当然,摄像机背后始终能感到温情的观察存在,哪怕镜头前那些相互辱骂的一个个时刻,也能因这就是社会哪怕人类命运共同体现实,而被观众充分理解和谅解吧。属于中国乡下养老的问题,也是实打实被揭示出来的,至于怎么解决,就远不是纪录片作者职责和能力所在了。在每个人都过上好日子却依旧韭菜遍地的时代,不要认为这些邵阳乡下的孤寡老人,是雨女无瓜的个体,让自己对未来也心惊胆战可能才是超越恐怖片的效果吧。

    37分钟前
    • seamouse
    • 推荐

    一个百岁老人的最后几年。「抗战老兵」是老人32岁前的9年身份,如今看到年近百岁的「现在进行时」,很少提及中间70年的「过去时」。影片后半大部分在呈现彭国臣的衰老苦境,和社会养老问题,可能和预期稍稍有些偏差。

    42分钟前
    • 十一伏特
    • 还行

    太真实了…太讽刺了,谢谢导演持续几年的拍摄,看的人五味杂陈。让我想起了我的外公外婆,太讽刺了,直接反应底劳动人民生活的辛酸和无奈。某官员肥头大耳,大腹便便进门不想多待一秒,和卧床不起,饱受皮肉腐烂之苦,骨瘦嶙峋的老人一比真是太讽刺了,丑恶腐败

    47分钟前
    • 江湖马扁子🌾
    • 力荐

    从2012到2017,漫长的时间跨度让彭国臣彻底失去了自理生活的能力,也让纪录的主体产生了自然而然的改变,从一位川军老兵的家庭生活变成诸多贫困地区高龄人群的某种缩影:他们与家人的关系与其说是一种亲情体现(当然有亲情维系),不如说更像是一种各有苦衷地互相折磨,镜头下的他们因此显得身心俱疲与狼狈不堪;永远收不到的扶贫基金、在一分钟内假借“探望”之名作秀走过场的官员,与电视、播报中的“国富民强”“落到实处”形成了一种再精妙不过的反讽,主流媒体的聚光灯永远照不到的角落,恰恰是那些幽暗晦深之地。前一秒还在吃水果,下一秒一个漆黑的转场,生命由风烛残年静默地走向死亡,人生无常,借用导演在阐述中的一句话表露心迹:每个人都会老去,我希望到了那一天,我能有尊严地活着,有尊严地死去。

    51分钟前
    • 豆友180035471
    • 推荐

    频繁地使用画外音,声音甜美的主持人播报着种种国富民强的新闻,而镜头始终对准了彭国臣那张布满沟壑、看不出表情的脸。这种声画组合的方法未必称得上高明,但画外音与镜头中的内容形成鲜明反差时,仍让人不由得思考起独立纪录片在当今电影市场上的存在意义:它触及了主流媒体无法关照的缝隙,从这个缝隙往下望,才知道那里是如此幽深,如此暗淡。

    53分钟前
    • 李濛Lemon
    • 推荐

    这种纪录片我是不会看第二遍了。一是因为这是我的家乡话,我每次听到总会被一种力量拉到我生长的那片土地,这让我有种说不出来的情绪。再是因为相比死,我更畏惧老,老而无尊严,老而病痛,瘫痪,什么都没法做。抛开片中人物国军老兵的身份,这片子更想讨论的是养老问题和扶贫上的各种踢皮球,新闻里国富民强的新闻报道与片外形成一种微妙的对比,也有讽刺。而当国军老兵看着电视里阅兵时的八路老兵颇为荣耀的样子时,这部片子政治意味最浓的一刻到了。

    58分钟前
    • 易思棠
    • 推荐

    你活一天也要活啊。

    1小时前
    • 郭锅儿
    • 推荐

    感谢中国还有这样一群记录的人

    1小时前
    • 小志
    • 力荐

    中國老人真是太慘了,不是苦,不是難,是慘,當然不包括那些躺在別人血汗之上老不死的魔鬼野獸。唉。有人說沒有把老兵的題材發揮好,我不認同。相比較抗日的故事,戰爭打贏了,結果呢?當今環境下,能說什麼?又還能說什麼?老人當兵至32歲回到家鄉,102去世,這70年的經歷無法想像也無法描述,晚景才是最真實的,最觸動人心的。

    1小时前
    • 景太懒
    • 推荐

    信任、依赖、顺从,是老人对于侄孙的感情。在角落洗澡的大红盆里,在床上弯着腿的爷爷多次反驳说“我真的做不到(伸直腿)呀” 。而侄孙却只能理解为爷爷不愿意努力,只能慢慢变瘫痪。同理心或许只能存在于有着相同处境的人身上。让后辈理解老辈,让健康人理解病人,或许只能依靠一种理念层面的“孝顺”。但是长时间的话,健康人、年轻人必然会被“我为什么要被你拴住”的念头所困,变得不耐烦。目前看了蒋导的三个纪录片,都是葬礼结尾。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层面,人们重视葬礼的体面,是要让大家知道自己是重孝道、有道德的。当然,这个纪录片里的侄孙确实做得挺好的了,也让人看到了养老上真正普遍的感情是关爱与厌烦共存的。

    1小时前
    • Lui吉豆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