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记录片 月事革命

    月事革命

    评分:
    0.0很差

    分类:记录片美国2018

    主演:Ajeya,Anita,Gouri Choudari,Shabana Khan,Arunachalam Muruganatham,Preeti,Rekha,Roksana,Shashi,Shushma,Sulekha Singh,Sneha,Suman,Sushila,Usha 

    导演:瑞卡·泽哈布奇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剧照

    月事革命 剧照 NO.1月事革命 剧照 NO.2

    剧情介绍

      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2019)最佳纪录短片。这是一部关于月经和卫生巾的纪录片。讲述的是印度德里的一群妇女,为自己以及所有女性获得卫生巾的权利而抗争,而加利福尼亚州的一群高中女生们,给予了她们支持。

     长篇影评

     1 ) 不会吧,阿sir。阿三对抗的理由在哪里?

    四大文明古国的印度,的确古老。父权体系的社会,女性连月经的问题都难以启齿,甚至自以为也是难以接受的事情。这个国家还有救吗!

    微薄力量的援助能够拯救多少女性?女性地位太低的国家,不会有什么太好的发展。我发现从开始看纪录片开始,关于印度的everything都和中国相差甚远。

    女性是社会的基础,社会的光,没有女性,没有一切。这个社会的发展离开了女性还能继续吗?答案是否定的,女性也是宇宙的创造者,男性和女性共筑成完美世界。所有偏执的思想滚一边去吧。

     2 ) 说不得的月经羞耻,我今天偏要说

    [月事革命]一开始,印度德里,几个女孩局促而羞涩地低着头,“先问她”,“不要,为什么不是你先说?”

    “月经?”

    提问的人和姑娘们一起捂着脸笑起来。

    “我知道是什么,但我觉得害羞,我不能说。”一个女孩这样说道。

    “流血的原因是什么?这是只有神才知道的事情,流出来的是坏血。”一个长辈妇女对女孩们这样说。

    “听说过月经吗?是的我听过,这是一种病,大部分女生会得的。”一群男孩被问到时这样回答着。

    ©[月事革命],聊到月经女孩们很羞涩地笑起来

    获得最新一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月事革命]只有短短26分钟,却是一场最能涉及到女性日常权益的“革命”。

    因为它聚焦的是印度德里女性们的月经权益,或者说,是她们使用卫生巾的权利。

    在印度,月经是最大的禁忌之一,她们不能公开谈论,也不能用上卫生巾,因为很贵。

    她们用的是需要不停换洗的自制布条,但有时候换洗很不方便,很多女生会因为无法在学校换布条而辍学。

    经期时,她们不能进入寺庙向神祈祷,不能出远门,还要在夜里把用掉的布条偷偷埋进土里。

    [月事革命]里的这场革命,正是女工们用自己的双手,制造低成本的卫生巾,力图让所有人都能用得起卫生巾。

    ©[月事革命]女工们自己做低成本卫生巾

    有意思的是,这个故事被拍成过电影,之前还在国内上映过,台湾把名字翻译成了“护垫侠”

    到我们这里,名字骤然变成了更体面的[印度合伙人],而且海报上男主手里拿着的卫生巾也被替换成了一张白纸。

    ©从“护垫侠”到“印度合伙人”

    “月经羞耻”至今仍然无处不在,即使大多数国家女人用上卫生巾并不是太难的事,但这种观念仍然根深蒂固:

    月经是肮脏的、是不洁的、是丑陋的、是羞耻的,是不能在公共场合被谈论和暴露的。

    它仍然让大多数人都相信月经应该成为禁忌之物。

    所以你看,所有的卫生巾广告里红潮都被替换成了蓝色液体,虽然所有人都知道地球人没人流蓝色的血;

    那些广告里流红色血的女人呢?早被鲨鱼吃掉了!

    ©一家卫生巾广告以经血吸引鲨鱼为噱头

    所以你看,印度裔加拿大艺术家Rupi Kaur在Instagram发布的名为“月经”的帖子很快就被Instagram方删除;

    ©Rupi Kaur发表在Ins上的帖子

    还有,很多女星比如蔡依林、Manila Luzon等人都曾把“卫生巾”礼服穿得楚楚动人却遭舆论大骂“坏品味”;

    ©“卫生巾”礼服

    ......

    其实,只要你想想有多少个可以指代“月经”的名词被发明出来,就知道我们有多不想用到这个词。

    还真有闲来无事的人统计过190多个国家的人们绞尽脑汁怎么避免提及这件事,人们为此竟然创造出了超过5000个含蓄名词俚语。

    比如国外用的“鲨鱼周(Shark Week)”、“血腥玛丽(Bloody Mary)”、“那个时间(That Time of the Month)”、“女人事(Lady Business)”。

    当然,还有“大姨妈(Visit from Aunt Flo)”,我们也这么说。

    ©鲨鱼周(Shark Week)

    而要说中国古代发明给月经的词可就太多了,什么“月信、月使、月脉、月露、红元、红脉”,比起来似乎更浪漫化一些。

    西方指代名词里还有一个“Carrie”,即魔女嘉莉,来源于流行文化里1976年的一部经典恐怖片[魔女嘉莉]。

    [魔女嘉莉]里有这样一段剧情,性格内向而外貌平平的女孩嘉莉第一次来月经时并不知道这是什么。

    ©[魔女嘉莉]

    那是一次体育课后,在洗澡的她看到自己身体里流出的红色体液,慌忙而惊恐地向周围同学求救,却遭到了所有同学的嘲笑和欺凌。

    大家把杂物丢在她身上,辱骂她的无知,嘲笑她的怯懦,留她一个人蜷缩在墙角。

    这段剧情成为一个铺垫性的转折点,包括到最后魔女嘉莉黑化时被同学恶作剧浇在头上的红色猪血,都有对经血的暗喻。

    ©[魔女嘉莉]

    电影里都怎样呈现月经呢?反正大多数时候都不是什么好事,比如这里的恐怖片,女孩嘉莉的生理过程成为变魔的一个转折点。

    还有在性喜剧里的嘲弄,比如“烂仔帮”的[太坏了],里面有一段在趴体上男生被女生经血染红裤子的情节。

    接下来很自然的,就是尽情地接受大家嘲笑了。

    ©[太坏了]里被众人嘲笑

    还有在1980年波姬·小丝主演的[青春珊瑚岛]中,女主波姬·小丝和男主流落到一个荒岛上,过起了更自然原始的二人生活。

    但当波姬·小丝有一次在河中洗澡时,发现水流中有红色的血,立马尖叫着喊男主过来帮忙,直到她意识到那是自己的经血,又很尴尬地将男主赶走。

    这一幕的尴尬氛围真是从银幕上传递到银幕下,即使两人在岛上已经赤裸相对了,却仍然无法坦然面对月经。

    ©[青春珊瑚岛]初潮

    因为,它是禁忌,从古都是。

    《圣经·旧约》中写道:

    女人行经,必污秽七天;凡摸她的,必不洁净到晚上。女人在污秽之中,凡她所躺的物件,都为不洁净,所坐的物件,也都不洁净;在女人的床上,或在她坐的物上,若有其他物件,一人摸了,也必不洁净到晚上。

    天主教教条说,当初夏娃诱惑亚当导致被逐出伊甸园,而月经及其痛楚就是对夏娃所犯下之罪的惩罚。

    所以,20世纪以前的女性教徒在经期是不能去教堂的,也不能领受圣餐。

    尼泊尔的印度教还要求女性教徒在经期住在一种名为“巢颇蒂”的泥棚中,远离人群,直到结束才能回归。

    ©一个经期女孩睡在尼泊尔的泥棚

    官方直到2005年才取缔这一规定,然而到今天都还能在不少的落后地区发现这种习俗。

    古罗马时候的历史学家老普林尼在《自然史》中这样写道:

    女人的经血会使新酒变酸、使麦子枯萎,杀死蜜蜂、腐蚀铁和铜,让空气中充满恶心的味道,如果狗尝了经血就会疯掉,被这些狗咬上一口,就像被患狂犬病的狗咬了一样。

    在中世纪时,人们普遍认为,如果一个男人的阴茎碰到了经血就会被焚毁,而经期怀上的孩子则是恶魔降生。

    在中国古代,人们把月经和疾病、死尸、性交并列,认为月经是世界上最污秽的事物之一。

    但他们又很神奇地喜欢利用这种“污秽”,比如在清末的义和团运动中,人们普遍相信是经血的污秽力量帮助义和团打败八国联军。

    ©义和团运动

    因为他们会把从全城搜集到的无数染有月经的布条挂在城墙上,利用经血让对面的大炮哑火。

    严歌苓的《金陵十三钗》中,经血是一种堪比战争的“血腥气”:

    我姨妈书娟是被自己的初潮惊醒的,而不是被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二日南京城外的炮火声。她沿着昏暗的走廊往厕所跑去,以为那股浓浑的血腥气都来自她十四岁的身体。

    上世纪60年代,美国宇航局担心女性不能成为宇航员的原因之一,是太空中无重力可能会导致经血倒流?

    日本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女寿司师傅,因为他们认为女人的月经会让味觉失衡。

    ©日本“寿司之神”小野二郎的儿子小野祯一的一次采访中,明确说女性因为月经注定不能成为寿司大师

    而从古至今月经禁忌背后的隐藏逻辑都是:因为月经是污秽的象征,从而让女人对月经羞耻的同时对自己的身体也感到羞耻和厌恶。

    即使2019了,男女平等说了很多,女性不再受歧视说了很多,但月经羞耻仍变作了一种集体无意识,潜藏在人们心底。

    很多时候人们对经血的厌恶几乎是出自本能一般的,隐秘地构成了厌女症的一部分。

    但总有人要做点什么的。

    比如,致力于女性权益保护的“全球妇女权利慈善机构英国国际计划组织”花了两年时间,推动了月经专用表情的通过;

    ©“公开谈论是结束月经羞耻的第一步”,它刚刚在今年2月份获批,也许不久后,我们就能在聊天中发这个表情了

    智利艺术家Carinaúbeda将积攒了五年的经期床单做成装置艺术,供人们观赏它的美丽;

    ©用经期的床单做成的装置艺术

    英国马拉松上的女孩Kiran Gandhi在赛跑中拒绝用卫生巾而任经血流淌,一边面对争议一边成了某种民间英雄。

    ©英国马拉松上的女孩Kiran Gandhi

    [20世纪女人]中,格蕾塔·葛韦格饰演的艺术家艾比在餐桌上宣布自己月经来了,并一字一句地对身旁的男人们说道:

    如果你想和一个女人有一段成年人的关系,比如你想和一个女人的阴道发生性关系,那么你需要接受阴道有月经的事实。 说出月经这个事实而已,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什么时候它能被作为日常生活经验再普通不过的一部分来认识,什么时候人们敢正常谈论它、说出它的名字?

    [印度合伙人](护垫侠)里说,对女人来说月经并不是病,对此感到耻辱才是。

    -

    作者/卷卷毛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破词儿】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3 ) 《月事革命》:一次伟大的女性崛起运动

    在现代文明出现之间,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传统文化中,女人都是受到歧视的,在印度尤甚。从蛮不讲理的嫁妆制到毫无人性的寡妇殉葬,再到震惊世界的黑公交轮奸案,一次次刷新了我们的认知底线:印度女人到底过着怎样不堪的生活。

    由于话语权的缺失,印度女人也渐渐在人们眼中成为了一群沉默的受害者。

    但其实,她们一直都在反抗。

    本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短片《月事革命》就用最真实的镜头,记录下了一场热火朝天的反抗运动。

    印度首都德里东部60公里的哈普尔市的某个村庄里,几个乡村小姑娘因为被问起月经这档子事,突然变得万分羞涩、忸怩,尽管四下无人,还是互相推搡着让对方来回答。

    而当老师在课堂上提出月经话题时,面对一众距离自己不过一两米的男同学,被提问的女孩甚至紧张到语塞,表情更是极其不自然,羞耻、尴尬,甚至还带着一丝自嘲。

    相较于女孩们的百般闪躲,男孩们就大方多了,他们煞有介事地将月经描述为:女孩才有的一种病。

    面对月经这一正常生理现象,印度人的怪异反应,真是令人哭笑不得。但这背后所隐藏的真相,却让人笑不出来。

    印度70%的人口都信仰印度教,这是一个极其重视“清洁”理念的宗教,血则被认为是不洁之物。

    因此,会沾染血腥的屠宰行业,是社会最底层贱民的专属工作,而本已是传统理念里二等生命体的女人,则在经期,越发地成了肮脏、不祥的人。

    因此,女孩们的闪躲是源于内心深处的耻辱感,而男孩们的解读虽然可笑,但一个“病”字却也无比精准地传递出了对女性及月经的贬义。

    这种对经期的污名化,让印度女性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女孩们不仅羞于谈论月经,进入经期后也只能偷偷摸摸的处理,在家中随便找些没用的布或旧衣服,充当月经垫。夜里,乘无人发现时,她们将用旧的脏布丢弃在垃圾堆里。

    如此,就造成了非常大的安全隐患,因为这些胡乱找来的布,本就不符合卫生标准,还因为不敢公开晾晒,失去了通过日照来杀菌的机会,很多印度妇女因此都染上了妇科病。

    去年在中国上映过的印度电影《印度合伙人》里,对此有着非常生动的刻画。

    即使已经被告知,这种对待经期的方式,于自己的健康不利,女主角依然不愿改变,她告诉丈夫:生病死去总比活着难堪好!

    可见,这种观念已然根深蒂固到了何种地步。

    处于学龄期的女孩则更可悲,每次月经垫湿透了,都必须跑去很远的地方,找个没人的地方更换,但无奈附近总有人徘徊,尤其是男孩的出现特别令她们难堪。

    最后,不少女孩因此辍学,失去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只得选择早早地嫁汉吃饭。

    讽刺的是,虔诚接受传统宗教对经期污名化的女人,却没有因此得到神的恩赐,她们在经期不能进入庙宇,因为会造成污染,甚至也不能向神祷告,因为神听不到。

    连神都抛弃了来月经的女人,真是可怕!

    无论传统的捍卫者如何辩驳,宗教的大师们怎样阐释,印度文化缺失对女性应有的基本尊重,这是毫无疑问的。

    不过这一切,都将改变,就是现在!

    一些具有现代自我意识的先锋女性主动出击,在哈普尔的村庄里穿梭着,走访了包括学校在内的很多地方,为女性灌输正确的月经知识。

    让她们明白,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帮助她们放下传统施加于身的错误耻辱感,更要让她们懂得,经期卫生的重要性。

    提醒女孩们要注重卫生垫的清洗、晾晒,并建议她们使用更为现代的产品——卫生巾。

    企业家阿鲁纳恰兰(《印度合伙人》中男主角拉克希米的原型)制造出了大部分印度女性都能负担得起、且卫生安全的卫生巾,这些先锋女性就把它推广到哈普尔的各个地区。

    不但如此,她们还把阿鲁纳恰兰发明的简易卫生巾制造机也带到了村里,教那些家庭主妇学会自己制作卫生巾。

    如此,不仅自己能用上卫生巾,还能把它们卖给其他有需要的女性,挣上一点小钱。

    她们给自己的卫生巾取了个商标名:飞翔。

    一开始,这并不容易,小店的经营者都是男性,并不愿意接纳这种与月经有关的产品。即便接纳了,也鲜有女性前来购买。她们只得背着卫生巾,挨家挨户的推销。

    好在,随着月经正确理念的逐渐普及,经期的女性们开始学会自己找上门来购买,卫生巾销量稳步上升。

    挣到钱的女人们非常高兴,并充满了成就感。因为,她们不仅认识到并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还得到了传统文化从没有给予她们的财富——尊重。

    因月经辍学的女孩,通过卖卫生巾有了自己的收入,获得了丈夫前所未有的敬意。一直被家中轻视的女孩,用自己挣的钱为弟弟购买了礼物,让全家人刮目相看。

    女孩Sneba则最为励志,她不仅通过了德里警察的考试,还用卖卫生巾的钱,支付了培训费,一步步走向她心中的梦想:成为独立女性,摆脱婚姻的枷锁。

    曾经面对镜头羞于谈论月经的女人们,如今不仅大方地制作卫生巾、售卖卫生巾,还充满自信的告诉人们:这个世界的发展离不开女性。

    因为,就如同她们自制卫生巾的商标名一般,女人们飞翔起来啦!不仅开始懂得关爱自己,更获得了与男人一样的创造力,去摆脱传统的束缚,拥有更多自由与更多可能性的广阔人生。

    这场以正视月经为起点的革命,最终演化为女性走出家庭,参与就业,获得经济独立实现自强自立的大变革。这不仅是一场月事革命,更是一次伟大的女性崛起运动。

    尽管都描述了印度这场以月经为主题的大变革,但《月事革命》比剧情片《印度合伙人》显得更为有力。

    它去除了因商业需求而增添的情感戏,更为专注地描摹了这场革命。同时,纪录片特有的写实感,也让整个影片显得更为真实与犀利。

    最关键的是,《印度合伙人》是企业家阿鲁纳恰兰的传记电影,切入的视角依然是印度电影里最传统的男性英雄主义,女性作为受害者,不仅处于次要地位,还扮演着被男性解救的角色,导致整个故事很像是一个披着女性主义外衣的男权故事。

    但在《月事革命》中,女性才是真正的主角,她们不仅是受害者,也是变革的主导者、参与者,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能动性。

    女孩Sneba就是典型的例子。她质疑女性经期不能进庙的传统,

    不安于接受传统为女性规划的人生——相夫教子,还非常清醒地认知到,实现经济独立是女性摆脱传统束缚的巨大推动力。

    在这一过程中,完全没有男性的影子,极具自我意识与反抗意识。

    因而,《月事革命》比《印度合伙人》传递出了更为鲜明、更为地道的女性主义——印度女人不是一群沉默的受害者。

    她们一直都在反抗!

    首发于 首席影评官 微信公众号

     4 ) 是时候停止对月经的污名化!

    在中国,“大姨妈”是一个很暧昧的词,除了指真实的亲戚,还指对女性而言每月固定到访的生理期。这种叫法的起源已不可考,但由于“月经”本身实在羞于启齿,“大姨妈”作为一种委婉的女性密语便慢慢流传开来。女性们心照不宣,一说“大姨妈”知道彼此身体不便。问题是,我们却很难说清“月经”本身的尴尬源自何处。只记得初潮来临时,男孩子们笑得意味不明。当然,后来的我们都明白了这是身体在成长的信号,也不再觉得月经有什么不正常。可是,生活里总是“大姨妈”见得多些,“月经”说得少些。这可能还有语言学上的原因,此处暂且不论。但至少,月经已经是可以放在网络上公开讨论的话题了。当我为人们的思想在解放、女性的境况在改善而感到一丝欣慰时,Period. End of Sentence. 让我发现自己看到的太过有限。

    在印度,形势比想象中还要不乐观。月经仿若旧时的瘟疫,人们对此缺乏起码的常识,采取的一贯态度是避而不谈,卫生巾的普及率低到可怕——只有不到10%。

    少女们认为月经是自己的问题,少年们也觉得这是一种病。经期来临,连神都对女性表示拒绝。问一个很非常简单的问题:月经会阻碍女性做什么?答案可以是运动,可以是吃冰,但不可以也不应该是上学。可是在印度,这样的阻碍真实地存在着。

    《月事革命》呈现的是平凡而残酷的现实。好在,被压迫的女性也往往具有最强的反抗力量。印度的女性们,决意从卫生巾开始,争取生存的权利。她们制作卫生巾,借此获得经济能力,从中重新发现自己,认识自己。她们高呼:这个世界的发展离不开女性,我们是宇宙创造者。

    为此,我们既叹且赞。然道阻且长,有能力的小伙伴不妨慷慨解囊(卫生巾项目捐助官网www.thepadproject.org)。

     5 ) 《月事革命》:一次伟大的女性崛起运动(第109期)

    在现代文明出现之间,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传统文化中,女人都是受到歧视的,在印度尤甚。从蛮不讲理的嫁妆制到毫无人性的寡妇殉葬,再到震惊世界的黑公交轮奸案,一次次刷新了我们的认知底线:印度女人到底过着怎样不堪的生活。

    由于话语权的缺失,印度女人也渐渐在人们眼中成为了一群沉默的受害者。

    但其实,她们一直都在反抗。

    本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短片《月事革命》就用最真实的镜头,记录下了一场热火朝天的反抗运动。

    印度首都德里东部60公里的哈普尔市的某个村庄里,几个乡村小姑娘因为被问起月经这档子事,突然变得万分羞涩、忸怩,尽管四下无人,还是互相推搡着让对方来回答。

    而当老师在课堂上提出月经话题时,面对一众距离自己不过一两米的男同学,被提问的女孩甚至紧张到语塞,表情更是极其不自然,羞耻、尴尬,甚至还带着一丝自嘲。

    相较于女孩们的百般闪躲,男孩们就大方多了,他们煞有介事地将月经描述为:女孩才有的一种病。

    面对月经这一正常生理现象,印度人的怪异反应,真是令人哭笑不得。但这背后所隐藏的真相,却让人笑不出来。

    印度70%的人口都信仰印度教,这是一个极其重视“清洁”理念的宗教,血则被认为是不洁之物。

    因此,会沾染血腥的屠宰行业,是社会最底层贱民的专属工作,而本已是传统理念里二等生命体的女人,则在经期,越发地成了肮脏、不祥的人。

    因此,女孩们的闪躲是源于内心深处的耻辱感,而男孩们的解读虽然可笑,但一个“病”字却也无比精准地传递出了对女性及月经的贬义。

    这种对经期的污名化,让印度女性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女孩们不仅羞于谈论月经,进入经期后也只能偷偷摸摸的处理,在家中随便找些没用的布或旧衣服,充当月经垫。夜里,乘无人发现时,她们将用旧的脏布丢弃在垃圾堆里。

    如此,就造成了非常大的安全隐患,因为这些胡乱找来的布,本就不符合卫生标准,还因为不敢公开晾晒,失去了通过日照来杀菌的机会,很多印度妇女因此都染上了妇科病。

    去年在中国上映过的印度电影《印度合伙人》里,对此有着非常生动的刻画。

    即使已经被告知,这种对待经期的方式,于自己的健康不利,女主角依然不愿改变,她告诉丈夫:生病死去总比活着难堪好!

    可见,这种观念已然根深蒂固到了何种地步。

    处于学龄期的女孩则更可悲,每次月经垫湿透了,都必须跑去很远的地方,找个没人的地方更换,但无奈附近总有人徘徊,尤其是男孩的出现特别令她们难堪。

    最后,不少女孩因此辍学,失去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只得选择早早地嫁汉吃饭。

    讽刺的是,虔诚接受传统宗教对经期污名化的女人,却没有因此得到神的恩赐,她们在经期不能进入庙宇,因为会造成污染,甚至也不能向神祷告,因为神听不到。

    连神都抛弃了来月经的女人,真是可怕!

    无论传统的捍卫者如何辩驳,宗教的大师们怎样阐释,印度文化缺失对女性应有的基本尊重,这是毫无疑问的。

    不过这一切,都将改变,就是现在!

    一些具有现代自我意识的先锋女性主动出击,在哈普尔的村庄里穿梭着,走访了包括学校在内的很多地方,为女性灌输正确的月经知识。

    让她们明白,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帮助她们放下传统施加于身的错误耻辱感,更要让她们懂得,经期卫生的重要性。

    提醒女孩们要注重卫生垫的清洗、晾晒,并建议她们使用更为现代的产品——卫生巾。

    企业家阿鲁纳恰兰(《印度合伙人》中男主角拉克希米的原型)制造出了大部分印度女性都能负担得起、且卫生安全的卫生巾,这些先锋女性就把它推广到哈普尔的各个地区。

    不但如此,她们还把阿鲁纳恰兰发明的简易卫生巾制造机也带到了村里,教那些家庭主妇学会自己制作卫生巾。

    如此,不仅自己能用上卫生巾,还能把它们卖给其他有需要的女性,挣上一点小钱。

    她们还给自己的卫生巾取了个商标名:飞翔。

    一开始,这并不容易,小店的经营者都是男性,并不愿意接纳这种与月经有关的产品。即便接纳了,也鲜有女性前来购买。她们只得背着卫生巾,挨家挨户的推销。

    好在,随着月经正确理念的逐渐普及,经期的女性们开始学会自己找上门来购买,卫生巾销量稳步上升。

    挣到钱的女人们非常高兴,并充满了成就感。因为,她们不仅认识到并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还得到了传统文化从没有给予她们的财富——尊重。

    曾经因月经辍学的女孩,通过卖卫生巾有了自己的收入,获得了丈夫前所未有的敬意。一直被家中轻视的女孩,用自己挣的钱为弟弟购买了礼物,让全家人刮目相看。

    女孩Sneba则最为励志,她不仅通过了德里警察的考试,还用卖卫生巾的钱,支付了培训费,一步步走向她心中的梦想:成为独立女性,摆脱婚姻的枷锁。

    曾经面对镜头羞于谈论月经的女人们,如今不仅大方地制作卫生巾、售卖卫生巾,还充满自信的告诉人们:这个世界的发展离不开女性。

    因为,就如同她们自制卫生巾的商标名一般,女人们飞翔起来啦!不仅开始懂得关爱自己,更获得了与男人一样的创造力,去摆脱传统的束缚,拥有更多自由与更多可能性的广阔人生。

    这场以正视月经为起点的革命,最终演化为女性走出家庭,参与就业,获得经济独立实现自强自立的大变革。这不仅是一场月事革命,更是一次伟大的女性崛起运动。

    尽管都描述了印度这场以月经为主题的大变革,但《月事革命》比剧情片《印度合伙人》显得更为有力。

    它去除了因商业需求而增添的情感戏,更为专注地描摹了这场革命。同时,纪录片特有的写实感,也让整个影片显得更为真实与犀利。

    最关键的是,《印度合伙人》是企业家阿鲁纳恰兰的传记电影,切入的视角依然是印度电影里最传统的男性英雄主义,女性作为受害者,不仅处于次要地位,还扮演着被男性解救的角色,导致整个故事很像是一个披着女性主义外衣的男权故事。

    但在《月事革命》中,女性才是真正的主角,她们不仅是受害者,也是变革的主导者、参与者,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能动性。

    女孩Sneba就是典型的例子。她质疑女性经期不能进庙的传统,

    不安于接受传统为女性规划的人生——相夫教子,还非常清醒地认知到,实现经济独立是女性摆脱传统束缚的巨大推动力。

    在这一过程中,完全没有男性的影子,极具自我意识与反抗意识。

    因而,《月事革命》比《印度合伙人》传递出了更为鲜明、更为地道的女性主义——印度女人不是一群沉默的受害者。

    她们一直都在反抗!

     6 ) 11个不能忘却的瞬间

    1. 印度男人不知何為月經:「是上課打的鈴嗎?」「我知道,那是一種病,對不對?」

    2. 因為沒有合適的地方更換,印度女孩因月經輟學。

    3. 經期不能向神祈禱。脏。

    4. 在家裡隨手找布條和舊衣服來用。

    5. 女兒從來不和媽媽說,女人不和男人說,朋友之間也不說。

    6. 蘇格蘭免費發衛生巾,印度女性從未見過。

    7. 想推廣衛生巾的是一個男人,給她們展示製作過程。

    8. 村裡唯一的衛生巾小作坊,衛生巾命名:FLY。

    9. 一個姊姊的自述:「我去衛生巾工廠(一個小作坊)工作,獲得了收入,贏得了我丈夫的尊重。他尊重我使我感覺很好。」

    10. 與一名30來歲的女性的談話:「這是你的第一份工作嗎?」「是的。」

    11. 「我想做一名女警察,那些男人摸我屁股的時候,我就狠狠抽他們。」(這位女士最後用靠售賣衛生巾機器賺來的錢支付德里警察的報考費用。)

     7 ) 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18年4月5日,一部时长不到26分钟的“粗糙”纪录片,在克利夫兰电影节上映。谁也没有想到,一年后,这部名为《月事革命》的纪录片却获得了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2019)最佳纪录短片奖。

    这是一部关于月经和卫生巾的纪录片。影片讲述的是印度德里的一群妇女,为自己以及所有女性获得卫生巾的权利而抗争。

    很少有人知道,在印度,月经是最大的禁忌之一,女人们不能公开谈论,也不能用上卫生巾,甚至于,印度这么大一个国家,使用卫生巾的女性还不到10%。她们不是买不起,而是在男权社会下,月事被视为不洁或疾病。来了月事的女人不能进寺庙,因为那被视为对神的亵渎。女人们在黑夜里偷偷出门将用过的布条埋进土里,因为她们不知道如何处理这污秽的产物。甚至于,还有女孩子会因为来了月事而不得不选择退学,因为她们找不到可以更换卫生棉的地方,而不怀好意的男人又无处不在……

    当然,这牵扯到印度的另一个陋习,从2017年阿米尔汗主演的电影《厕所革命》里我们就可以窥见一斑。

    在印度,很少有家庭会有厕所。因为在当地人的观念里,没有谁会愿意把污秽留在家里。于是这也就导致了在印度,随地大小便,是一件可以值得自豪的事。但是男人们可以随地方便,女人呢?女人们只能被迫成立一个解手组织,在夜半时分走上几十里路,来到一片人迹罕至的荒郊野岭,集体蹲下方便。如果运气不好,还会遇上不怀好意的流氓猥琐却又明目张胆的“偷窥”,根本毫无私密性可言。

    甚至于最基础的生理卫生知识,在印度,都还有很多人不知道。

    影片的一开始,是纪录片的拍摄者在问一群女孩子,“什么是月经”。女孩子们都相互推搡着不愿意回答,最后只能用羞涩的笑容将这个问题搪塞过去。甚至村中年长的妇人还会说,“这是只有神才会知道的事”。而从自己身体里流出去的,是坏血,是让人觉得羞耻的东西。还有女孩子说,她只知道,只有来了月经,才能生孩子。但是月经本身的意义,真的就只是这样吗?

    当然,男孩子们并不会在乎这个问题,毕竟这与他们并没有直接性的利益关系。甚至在这个纪录片中,我还听到了一个男孩子这样说:“经期?是学校课时,到时间打铃的那种吗?”

    但就是在这样对女性极不友好的大环境下,我依然看到了女孩子们开始用自己的双手制造她们真正需要的东西,纷纷投入到卫生巾的生产和销售中。而且,女孩子们还为自己制作的卫生棉取了名字,叫“飞翔”。而纪录片中女孩子们。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也深深的打动了我。哪怕在此之前,我对印度的印象,真的不算好。

    一个父权习俗根深蒂固,几乎抹杀掉大部分女性健康和自尊的国度,一个全国有53%的孩子曾是儿童性侵受害者的国家,真的让我很难想象,印度的女孩子们,到底要付出多少努力才能实现真正的阶级飞跃。当然,这个曾经传统,落后,封建的国家正在逐步改变。

    从《摔跤吧!爸爸》鼓励女性勇敢做自己,不要被柴米油盐囿于窄室;再到《厕所英雄》和《印度合伙人》为女性谋取更多权益;而在《月事革命》这部纪录片中,从最开始所有人谈月经色变到最后有些男性也开始参与到卫生巾的生产制作过程中,以及印度政府于2018年7月21日正式宣布取消卫生巾12%的消费税,都是这个国家在艰难跋涉中努力朝着文明和真正男女平等做出的探索和尝试。

    然后我们再反观一下我们自己。当然,在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比印度还是高出了不少。最起码,我们可以光明正大的在超市和商场选购我们所需的卫生巾。而且从2017年年末的调查数据来看,我国女性卫生巾的使用率也远超印度,甚至可以媲美欧美等发达国家。因为截至2016年,我国卫生巾的市场渗透率达到96.5%,而且近年来卫生巾使用适龄女性年龄段还有向两端延伸的趋势,未来中国卫生巾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但是真正的男女平等,绝不仅仅是体现在卫生巾的使用率上。

    世界经济论坛每年发布一次《全球性别差距报告》,试图从经济、教育、政治、健康4个领域对各国女性的地位进行了分析和量化。而中国的男女平等倒退从2011年就开始了,男女性别差距全球排名自2011年后一直在下滑。

    2011,世界排名61;2012,世界排名69;2013,世界排名69;2014,世界排名87;2015,世界排名91;2016,世界排名99;2017,世界排名100;2018,世界排名103。

    8年时间,全球一共224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从2011年的61名跌至103名,这意味着什么?这不仅说明了我国男女平等的形势越来越严峻,也说明,想要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当然,我也希望,中国的女性们,无论来自哪里,无论是贫穷还是富庶,每一个人都能努力的跨出自己的舒适圈,为自己未来的生活努力奋斗着。也希望,这个社会能够给予女性更多的机会和更宽容的生存环境,而不仅仅只是在过节的时候为了利益而强行营造出“女性能顶半边天”的虚假繁荣。毕竟,只有女人强大,母亲强大,姐妹强大,国家才会强大。

     短评

    “ At its core is the serious subject of the empowerment of women that is treated with a gentle but firm hand. ”

    7分钟前
    • 🏳️‍🌈⃤
    • 推荐

    噗中文片名没翻出英文的精髓!今天在vancity看完前四部就赶回来上课了,在Netflix上补的第五部,可以说是今年纪录短片里最喜欢的了,在众多suffering的题材中脱颖而出,后悔没在影院里看……

    10分钟前
    • 红蓝色的风雨夕
    • 力荐

    period和sentence都是双关的,这个显然没法翻译。。

    12分钟前
    • 猫猫
    • 推荐

    我喜欢这个新译名。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可能就来自一片卫生巾。在这种贫困和落后的环境中谈论权益抗争是没有意义的。但每一点点进步都可能改变一个、两个、许许多多女性的生活,所以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16分钟前
    • AilsonAir
    • 推荐

    用卫生巾讲女性的社会地位,非常美国的纪录片风格,声音做的很酷炫,拍摄时就预先拍一些移动镜头。但还是太短了,我相信在这场运动中肯定会有阻拦,我想看到更加全面的问题。最后,网飞有钱,把啥都弄的像商业广告一样☺

    17分钟前
    • 小驴驴
    • 推荐

    感慨中国不需要一部这样的纪录片。想出捐资办厂、以工待赈、一举多得的点子,Oakwood School的学生们的智慧和善意值得敬佩。以卫生巾切入展现Pad Project在印度一隅的成果,洋溢乐观色彩:改变的确令人鼓舞。只不过看到与中国农村相差无几的印度乡村,会更进一步想到妇女权益从来不能孤立于社会的发展:自1980年代进入中国大陆至20世纪90年代中凡十年不到的时间内,卫生巾就成为遍布大江南北的日用消费品得到全面普及——最初是依靠高效的行政、其后则是强大的市场。以西方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验,如果不能有效解决教育普及、工业发展、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局部得到改善的人口可能倾向于流出所在地,人的现代化因此不可持续——短片中的Sneha不是就打算去往德里么: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另外,纪录片视角仍然是美国本位的,稍稍有些不适应。

    22分钟前
    • Adnois
    • 还行

    看完立马上网捐了钱。希望能帮助更多女性用上卫生巾,也希望国内更多女生能转变观念,使用更卫生更方便的导管式棉条🙏

    26分钟前
    • Puppy
    • 推荐

    不要总觉得人家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即使现在,很多中国人心里还是将月经/经血视为污秽。PS:我们需要棉条革命。

    28分钟前
    • mOco
    • 还行

    自己做卫生巾,真好!

    33分钟前
    • 又又
    • 推荐

    题材视角很重要,音乐比较annoying.

    36分钟前
    • 黄小邪
    • 推荐

    题材选得好,也不难拍。但依然可以看见女性的力与美。

    40分钟前
    • 居无间
    • 推荐

    2019年第91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前有《护垫侠》,后有《月事革命》。

    43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男友看完之后捐了 250 刀。

    46分钟前
    • 吴明士
    • 推荐

    印度妇女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其实最上等级的印度女人都可以到美国大公司当全球ceo,而下面等级的妇女还要自制月经护垫,同一个印度,天堂和地狱里的女人们。不要等着别人来解放你,他们看不到你的痛苦,你的绝望,你想飞却被安置在井底,能起飞一个算一个,互相帮助,你们力量足够大,看还有谁能够阻拦你。

    48分钟前
    • Sabrina
    • 力荐

    短纪录片是奥斯卡近年最搞笑的一单元。

    49分钟前
    • 黑狗成
    • 还行

    《印度合伙人》故事原型?精彩的地方在于影片放大了女性,在这个本来就属于女性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一份真实的温暖和力量。

    54分钟前
    • 饮歌
    • 推荐

    Padman的女性版本,以一种轻快的方式为妇女健康和女性就业这两个禁忌问题找到了解决方式,社会企业从业者的一种参考

    59分钟前
    • 鴍諌🌈
    • 还行

    最后居然热血起来了。。。

    1小时前
    • 七彩云男
    • 推荐

    从卫生巾的普及到女权主义

    1小时前
    • 醉梦·聊生
    • 推荐

    好厉害,片尾写道资金来源有yogathons,竟然是108拜日。“大家好的,我的作品集拿了奥斯卡。”

    1小时前
    • 跑_真的跑不动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