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爱情片 红花绿叶

    红花绿叶

    评分:
    0.0很差

    分类:爱情片大陆2018

    主演:马思琪,罗克旺,张玲,张静,张守盘 

    导演:刘苗苗,胡维捷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更新HD

      酒酿的爱情

    • 更新HD

      卡农

    • 正片

      逃犯贝贝

    • 正片

      十字街头

    • 正片

      情义知多少

    • 更新HD

      红色冲浪板

    • 我的网购恋人

    • HD

      庐山恋

     剧照

    红花绿叶 剧照 NO.1红花绿叶 剧照 NO.2红花绿叶 剧照 NO.3红花绿叶 剧照 NO.4红花绿叶 剧照 NO.5红花绿叶 剧照 NO.6红花绿叶 剧照 NO.16红花绿叶 剧照 NO.17红花绿叶 剧照 NO.18红花绿叶 剧照 NO.19红花绿叶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故事发生在一个宁静祥和的回族村落之中,古柏(罗克旺 饰)是生活在那里的一位淳朴的年轻人,因为他自幼患有一种怪病,所以古柏的性格十分自卑,他坚信没有姑娘会看上这样的自己,所以对于生活和感情都不抱任何的希望。  对于古柏的想法和现状,他的家人十分的担忧,为他安排了相亲活动,哪知道和古柏相亲的,竟是一位名叫阿西燕(马思琪 饰)的非常美丽的姑娘。在两家人的威逼利诱之下,两个年轻人不情不愿的准备结婚,实际上,阿西燕也有着自己的秘密,她曾有一个非常恩爱的前男友,哪知道一场可怕的车祸夺走了他的性命,这带给了阿西燕巨大的精神打击,直到今天,她都没能够从对前男友的怀念之中走出来。

     长篇影评

     1 ) 《红花绿叶》:地理电影与神性光辉

    《红花绿叶》:地理电影与神性光辉

    文:王小鲁

    我认为《红花绿叶》是一部伦理片,也是一部地理片。当然我觉得它最了不起的地方在于它拍出了生命的内在性。两个存有罅隙但心存善意的人在日常生活互动中,让爱在心灵深处源源不断地流淌了出来。那种流淌超越了利益计较,是一对年轻男女在心灵世界沉静下来后,所展现的一种存在的必然性。这种展现在国产片中十分少见。

    刚在电影院坐下来的时候,电影中出现的浓郁色调、大量自然外景空镜、黄土高原的场景选择,以及一段抒情色彩较强的音乐,都让我担心这部影片是不是又陷入某一代的美学窠臼和艺术惯例。但影片开始不久后,这种担心就消失了。

    它开始描述一对男女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局部的细节,他们的情感互动和身体动作中有着微妙的可信的逻辑。这就是影片最难实现也最难评价的部分。这是一种整体的协调感。

    阿西燕和古柏

    我说这部影片是伦理片,因为它从开始就提供了一个伦理困境,给出了一个反道德的生活事件。古柏年幼时疑似得了癫痫症,自己也不打算结婚,这出于自尊,他不希望拖累别人。但古柏的母亲让媒婆张罗,利用隐瞒古柏病情的手段,为他找到了漂亮女孩阿西燕。两人成婚不久事情就败露了,古柏母亲不仅欺骗了女方,也向儿子隐瞒了女方的恋爱史……

    两位无辜的年轻人一开始就要面对这个被给予的污损的生活格局。如何处理这一切构成了这部影片的真正起点,也构成了一则文化寓言,而且在叙事上具有某种难度。因为电影必须处理这个伦理问题,所以我说这是一部伦理片。但这里的伦理不是我们所通常遭遇的都市伦理,要讲清楚它,必须要讲述它所在的地理位置——宁夏西海固,以及这个地理位置的特殊精神背景。

    我认为凡是要加上地理特殊性才能准确释义的影片,可以将之称作“地理片”——古柏和阿西燕的奇特的婚姻,还有,阿西燕虽然和前男友有一段深刻的恋爱史,但前男友车祸去世了,这感情终结于她和古柏认识之前,古柏得知后反应如此之大,也许我们必须借助于西海固这个地理名词来解释。

    如前所言,在那个困境或者说戏剧情境搭建起来之后,非常有趣的是,导演从这里开始着力展现日常生活中的琐碎互动。两个年轻人都怕自己被对方嫌弃,分开来睡,但深夜光景,两人还是凑到了一起。他们仍然被对方所吸引。当古柏有病的消息被阿西燕知道后,古柏以为阿西燕逃离了,他虽然失落,但仍然喃喃自语,认为阿西燕做的对,并未将过错推到对方身上。事实上阿西燕并未离开。

    这对年轻夫妇来到阿西燕家,阿西燕前男友的家人来请客,阿西燕母亲代为拒绝,但父亲却认为他们必须去,阿西燕在前男友家为他上香。事情在某种程度上是主动败露的,片中的父亲(以及电影创作者)其实是让大家直面生活,生活不能总是在回避当中。

    阿西燕的一次离家出走,主要也并非来自于利益被损害,而是她发现古柏对她的不满。古柏去岳父家接阿西燕,却拙于表达情感,只能远远看着,电影用慢镜头呈现了劳动中的阿西燕,那里有古柏的情感投射。

    阿西燕是自己回来的,她回来的场景被电影镜头表现得美丽无比,田野中的树叶金碧辉煌。古柏没有直接去迎接,而是去小商店买了很多吃的等着阿西燕。阿西燕回到房间里不经意的对话,让观众听出,她是在月经结束之后自行回来了,而且她说,我昨天刚洗干净——这也许是女性书写的细腻之处,不知道原著中是否存在这个情节。 电影并没有回避情爱的暗示,这是这对年轻夫妇日常生活互动的重要环节。 当天晚上,在古柏妹妹的房间,女孩为嫂子唱了一首民歌,内容是一个男子无常后,女孩对他的思念。这个段落里有人性之美,在很多层面发散着光芒。

    从这里可以看到创作者对于生活的理解,以及对于这种理解的含蓄的表达。影片展现了人们之间的善意以及伦理的恰当性。在前门某影院的首映式上,主持人例行了采访了很多电影人,所有人都在说,这部影片朴实,温暖,善良。这些话都很普通,但事实上,让善良表现在人物关系上,其实是非常有难度的。只有王小帅导演说到了电影中的伦理处理——古柏是否应该出于善意向阿西燕隐瞒另外一个秘密?电影最终还是让古柏说出了这个秘密。这让观众觉得释然。 阿西燕怀孕后,大夫爸告诉古柏,他的病可能会遗传,暗示应该打胎,家人都告诉古柏不要告诉阿西燕,但在最后一场戏中,两人走在大雪纷飞的田间道路上的时候,古柏还是告诉了阿西燕。阿西燕说,这种事,谁知道呢。电影和电影中的人物都没有以现代知识来断绝生活的希望。

    电影在这个很小的情节上戛然而止,出乎所有人意料。我觉得这是高明的,在这个非常小的情节里结束说明了导演认为到此已经具有了影片的完整性,而那些日常生活的琐碎的情感细节和话语,被赋予了观众意想不到的重要性,这就是这部影片的哲学。 对于这部充满这些琐屑情节的影片,一般人会认为《红花绿叶》是一部小品式的电影,但其实影片中包含了一个特别完整的文化结构,它也非常含蓄地暗示了西海固这个空间的精神性。 电影中的“大夫爸”被赋予了某种象征意义。这人没有子女,和妻子在村子里开诊所,诊所同时是一个小商店,他经常给予古柏一些建议,比如说古柏的病不适合过性生活,按照医学知识,不适合生育。 我们可以通过电影的情节设定来感知这个“大夫爸”,它被设定为某种意义上的反面人物。通过人物对话,我们知道古柏的病可能是因为小时候被大夫爸打了青霉素,他还和古柏争低保,而事实上他非常富裕。因此,他身上所具有的因素都是需要被超越的,这些因素包括商业的、知识的…… 这可以说是电影中明确的思想表达。电影中还有隐约存在另一个维度的介入——城市。从人物的对话中,我们知道古柏以前在兰州打工,他后来因为妻子离家出走而打算再次去往城市,却在中途折返,他在山坡上有一段画外音,说了他对城市的印象,他曾经在城里买过彩票,最终什么也没有得到。 这也可以看作是对城市的表态。那段画外音讲述的时候,使用了山对面的城市空镜,偶尔叠化出一个类似于清真寺的建筑。而电影中时常出现的大自然的空镜头,则仿佛为神性的降临提供了空间。

    这是一个重要的维度,是整部电影大结构中的一个支柱。我不知道电影生产过程和后期处理时做了怎样的调整,但我仍然能从一些地方感受到其中的宗教意识。比如开头时空气中隐约传来的诵经声,还有对话时大家偶尔所提到的真主。电影人物时常引用经文来否定大夫爸的断言,他们说,你又不是真主。 其实这些因素被隐去一部分,电影也仍然具有叙事上的完整性。那个在善意谎言撮合下结合的家庭,对于这对西海固青年来说,是一种前定,一个先验的存在,那是别人的问题,不是他们的问题。但是他们要处理这一切。他们之间表现出来的平等和爱,与上一代家长不同,上一代人的生活中,女性的被动性时常在电影中被体现,而现在电影表达的是西海固新一代农村青年,他们具有着坚定而自省的生活态度,我在上面已经描述了他们生活互动的一部分,我惊讶于他们在日常生活的肃静当中所发展出来的自然而美好的关系。

    阿西燕怀孕之后害喜,想吃生瓜子。古柏夜间两次去野外偷向日葵。两人的互动让人深感生命的美好。扮演古柏的演员罗克望是非职业演员,他的木讷和内在激情都演绎地很准确,他让我们认同这个人物并进而认同整个故事。阿西燕和其他演员的表演也很好。 电影作者显然对于西海固以及作为象征的西海固的一代新人,有着非常美好的印象与期待。 这也正是电影所力图证明的,他们并不需要借助于外在的东西,或者说超越了那些外在元素——商业的、知识的、现代文明的,他们才更能够通过回到内心、回到生命的本质和内在性上,来实现真正的幸福。

    电影提供了那样的一个空间,西海固的一个普通的村落,一个安静的房间里面的一张土炕,生命似乎在这个静默的空间中生长出自己的花朵来,这里似乎具备着解决一切问题的精神源泉。虽然影片也时常借助于经文的提示,如古柏所引用的“哪怕一个残缺的麻雀,它的指望也是全美的。”但这种观念和信仰,完全也可以从人的生命内在中发展出来。 所以我觉得这部“小电影”的伟大之处,在于拍摄出了一种日常生存中的神性光辉。所以我觉得它非常独特,令人难以忘怀。编剧阿美说这部影片是一部寓言式的电影,我也觉得很有道理。

     2 ) 故事淡淡,感情浓浓

    每个人都是古柏与阿西燕,同时生命中都有自己的古柏与阿西燕,爱情在心里发芽的过程中,都会把自己低到尘埃里……

    感动我的不是有情人终成眷属,而是眷属终成有情人!

    一路笑着看完,一路含泪微笑,你会感觉这就是您家那小谁就是这么折磨你,也会感到这就是你家那小谁也是这么爱护你的……

    从陌生疏离到彼此靠近相依,温暖人心的是慢慢滋生的爱,是人类的共情……

     3 ) 神性之爱

    又见西海固。阿西叶赌气回娘家后,古白偷偷去看她,在阿西叶搭麦垛时导演给了为数不多的慢镜头,我们随着镜头和古白一起又一次爱上阿西叶,而后是在绵延的沟壑间一遍遍喊着她的名字,群山没有回应,回应只在古白心里。 整个影片缓缓展开,平淡如未经翻炒的葵花籽,也像阿西叶和妹妹在炕上打毛衣时直白的清唱,歌中求学的满拉(阿语,学者的意思)已逝,阿西叶想起的是尓里吧,但正如她所说“我不能这样对你(指古白)”,善良与忍耐是她的底色,逝去的人已逝去,活着的人说“我要好好个活一哈里”。古白意识到自己不能像堂哥那样有钱,经济的窘迫让他在深夜里恸哭,这是他第一次在影片里哭,那种无力感被弟弟突然打断,这里没有劝慰,只有抱怨说大半夜嚎(哭)什么嚎(哭)。温情的一面也有,在蔬菜大棚里是现代医学和宗教的冲突,妈妈说“人家说的个大夫话”,是啊,立场不同,观念不同,你有你的看法,我也托靠真主。这里展现了宗教式的神性的爱,“我从没觉得你哥是累赘”,无论你是什么样子,我都觉得那是神的造化,我接受你残缺的样子并将毫不怀疑的爱你,这里的确让我感动,我也想爱每一个不完美的人,也想被爱。另一处宗教式的爱来自影片后半部分,古白和阿西叶历经无言的磨合,暂且让我们认为他们相爱了,那接下来就是一个古白这样一个宗教徒最虔诚的祈祷:真主慈悯,你把你的考验放在我身上,你把你的疼顾给阿西叶。 穆斯林生活和精神世界中的献身意识和牺牲精神,我愿把我献身给苦难,只希望把同等量值的祝福给对方,如果神应允的话。 影片失语的部分也很多,对古白隐瞒病情一事导演只给了阿西叶离去这一动作语言,而没有更为直白的语言争吵之类的实质话语,质疑与解答也是由医生和婆婆完成的,这势必让阿西叶这一女性人物失去了主体性,也在被总结中变得单薄,那么,她该失去吗?接着是古白的独白,不断强化着一个西北男人自卑、淳朴、真诚的形象。

    古白独白用的的确有点多,故事情节推进都用独白代替,导演在偷懒。好几处的钢琴声缓缓流淌,正给人宁静之余大提琴的声音进来了,大提琴太像人声了,像一个人在悲咽。 最后的雪景很假,跳戏。 我们不仅仅只满足于导演给我们的,例如一个西北男人的心路历程,一段婚后爱情故事,一次不同立场的争辩,我们也应该对那些略过的部分产生好奇,阿西叶为什么回来了?迫于压力吗?那又是什么压力?生活惯性吗?那为什么会有这种惯性?她呢,作为女性的阿西叶怎么想?而她又为什么这么想?妹妹开头那句充满敌意的话“妈妈已经把嫂子打算顶在头上了,就看你的了哥。”不瞒你说,我从这里面看到了一种女性对女性的敌意,争夺注意力也好,争夺生存资源也好,厌女也好,问题真实存在,希望对这方面有所表现。其实妹妹这个人物的复杂性表现出来了,前面她有敌意,后面虽是为了故事推进才有了打毛衣 挑花样 唱花儿的场景,但一个人物的复杂性有了,虽然远远不及生活的复杂程度,但起码有说表现。

    民族题材,尤其是回族题材太少了,无论如何我都会给五星,其中一星是空镜头时清真寺喇叭里似有似无的诵经声,我好久没有听过这种环境音了,以后大概也不会有了,但生命有痕。

     4 ) 电影的“仁慈”

    《红花绿叶》也不是完全看不出“第五代”的影子。回过头去细想,发现不少手法其实像“第五代”。比如电影开头那几个高原风光的空镜头,我在看的时候便油然而生一种《黄土地》的味道,后者正是”第五代”的开山之作。还有镜头调度、剪辑方式其实都非常学院派,而且能看得出来功底很扎实。

    另外在表达真实上,虽然过度艳丽的色彩和僵硬的表演会让部分观众感觉失真,这是为何有观众觉得这是一部电视电影。但我的观点是《红花绿叶》不是电视,是真正的电影。它懂得设置“情境”,而情境正是我们之前讨论过的用来区别电视还是电影的关键要素。

    这些情境表现在角色的心理冲突上,尤其是男主角。他所遭遇的正是拥有貌美妻子与自己身有疾病间的心理矛盾,电影反复表达他内心的纠葛、困惑和两难。同时妻子也有类似的困惑:以为丈夫知道自己有过未婚夫,但实际上并不知道。两个人都隐瞒了自己难以启齿的过去。

    这是电影能向观众传递丰富情感体验的原因,并表达出了当今中国电影所稀缺的真挚纯真的感情。不是说没有中国导演想要去表现美好的情感(“第五代”尤其爱表现),而是在他们的镜头前,这些感情被表现得虚假做作。关键在表达者已经发生本质的变化,即便他能认知到,却再也不能表达出来。

    导演刘苗苗,我觉得与其它”第五代“导演不同。至于不同在哪?看电影就可以了。导演的个人色彩会自然而鲜活地流露在电影中,即便他想隐身,也藏不住(就像《罗马》中阿方索卡隆)。作品永远是最好的发声者,比导演在日常生活中的谈话与举止更能呈现异样的人格。

    我更愿意将《红花绿叶》看成是”反现实美学”思路下的作品,这是我在分析《米花之味》提出的概念。两部电影有诸多相似的地方,均涉及民族、乡村和情感话题,都有富足的幽默,看完之后让人身心舒畅,更重要的是两者所使用的美学不再是一种重构的写实美学,而是以迂回的方式抵达真实。

    在映后交流中,刘苗苗表达了自己对大师的倾慕:“我最喜欢的导演是意大利的费里尼,他对他的电影有一个定位:仁慈,我也是我想在这部电影中想做的。”有哪位“第五代”导演会说自己最爱的导演是费里尼呢?或者说他想拍一部“仁慈”的电影。默默地,我已经在心中和导演握过手了。

     5 ) 质朴

    我跟妈说

    你害上一个不能害上两个

    你儿子有病

    还找一个儿媳妇

    人强强不过命

    娃子眼见浅 要替他看得远

    别人有别人的说法

    你自个儿得有自个的主意

    人真是个怪物

    我心里七上八下的也说不清楚

    我就想着就算她以后和我没任何关系

    以后她把我当仇人

    我也愿意给她买衣服

    片子从一开始的大型催婚现场,到结婚同房的顺理成章。古柏以为阿西燕得知了自己的病,所以逃跑了,其实并没有,古柏头戴的白色帽子老让我想起顾城。

    通过一个男人和女人,把一个婴儿娃娃引领到这个世界上,没有比这个更有责任的事情了。就算生个麻雀儿,指望也是全美的。

    最后两个人骑行在白茫茫的大雪中,想起了红楼梦贾宝玉最后的一幕,一骑红尘妃子笑,这一刻最令人回味。

    阿西燕是音译的名字,这个比较常见,是出生后让阿訇起的宗教名字。一般叫阿奚叶,一般都是宗教名字,法图麦,优素辅之类。身份证上一般是汉族一样的姓名。这算是课外补充知识哈。

     6 ) 生活无永昼,无永夜,永远都值得许以未来

    残缺的麻雀

    电影《红花绿叶》是刘苗苗执导,田壮壮、程青松策划的一部纯爱情故事片。

    一、故事发生在宁夏西海固的两个小山村里,讲述了一对历经磨难的回族青年古柏和阿西燕不被看好的婚姻最终修成正果的故事。

    影片像一扇窗户向世界开启,让世人知道了西海固。看到了西海固人耕地的牛,放牧的羊,碧蓝的天,透明的水,充裕的阳光,温润的湿地,层层的梯田,薄薄的雪。还有世代在那里栖身繁衍的村民,淳朴的民风,干净的院落,普通的男子,可人的女子,恰是红花绿叶。

    影片的纪实手法,如果被定义为宣传片,那也是十分的成功。刚出影院的我就有了一种冲动,不管西海固离我有多远,我一定要去看看。

    二、影片用西北方言演绎回民故事。当地民风古朴,还保留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男女相亲也就是去验一下这个人,然后去城里给姑娘买一件体面的衣服,姑娘接受了就意味着同意了这门婚事。衣服就等同于定情的信物。

    回民的服饰也是很独特的,男人要戴一顶白色的小圆帽,帽子上绣的花纹十分的精致,晚上脱下来要被神圣地放置。女人戴着头巾,尤其是那红色的头巾,配上漂亮的蕾丝,戴在美丽新娘阿西燕的头上就像花朵盛开,艳丽清纯。

    回族人民是一个有信仰的民族,相信真主。影片中当大夫爸爸告诉古柏他的病会遗传,善良的古柏爸妈都不相信,要让他们世代信仰的真主来决定。

    生活在西海固的回民吃面食为主,以农牧业为生。唱民歌,片中小姑子对嫂子唱的民歌说是妈妈教的。一个民族优秀的东西是要被世代传承的。影片对西海固回民的衣食住行都有展示,是一部极为少见的纯少数民族电影,显得弥足珍贵。

    三、影片完全由非职业演员素颜出镜,这也是一次冒险的挑战。不过担心是多余的,演员们个个敬业,演出到位,塑造的人物形象饱满,个性鲜明。

    影片中大夫爸爸有固定的收入,家有店铺,还开着车,却狡猾的与古柏争低保,自私得招人恨。然而他对古柏又那么上心,又让人想恨都恨不起来。尤其是古柏患病后细致入微的照顾,“只要需要,我都在”——医者仁心,又是可敬的。

    古柏爸妈对患病的儿子毫无怨言,为了他能成婚,四处求媒,煞费苦心。因病自卑的古柏对婚姻有着本能的抵触,拒绝相亲,生气的爸爸只好把气撒在弟弟身上。一家人在大棚除草时,古柏说我就是个累赘。爸爸却说你不是正在帮我干活吗?当古柏告诉他,大夫爸爸说他的病会遗传。爸爸却非常生气的说,他说了算吗?还要去找他的麻烦,结果被明事理的古柏妈妈拦住了,说他也就是这么一说,又没对外人说。善良的古柏爸爸也是爱子心切,舐犊情深。再也承受不起更多的不幸,隐忍也算是到了极致。

    古柏妈妈虽是一位典型的农家妇女,却明事理知轻重。从媒人那里求来阿西燕的照片,递给正在地窖里堆放土豆的古柏,要他把手擦干净,希望他能庄严对待。古柏高兴地站起来,在衣服上认真的擦手,以为是什么好吃的,递给他的却是一张照片。照片中的女孩端庄秀丽,十分好看,古柏惊惶地瘫坐在地上,生气的妈妈将照片扔了下来。两个人的心里落差都很大,这一段演绎得非常生动。

    当阿西燕跑回娘家后,古柏打算外出做工,妈妈却执意要他去将阿西燕接回来,说这才是重要的。阿西燕的扮演也是需要功力的,阿西燕勤劳能干,大婚后的早晨早起给大家做擀面,古柏担心客人吃不好,客人却说是吃过的最好吃的擀面。草场上阿西燕翻晒麦草,技艺娴熟,有模有样。美丽善良的阿西燕模样俊俏,身材匀称,古柏略带醋意的说他们喜欢看你。阿西燕的话不多,有时一言不发,她丰富而细腻的情感完全要靠她糍糯的眼神和娇羞的容颜来表达。当古柏旧病复发,受到惊吓的阿西燕,跑回了娘家,她可以选择离婚,可以选择一去不返,可以选择远走他乡,然而她却选择了善良,悄悄地回来。

    阿西燕的命是苦的,喜欢的男友在准备领证结婚时却不幸去世,与古柏婚后才知古柏患有癫痫病,怀了古柏的孩子却被告知病会遗传。太多的绝望让她变得坚强,让她选择不屈服而充满希望的活着。

    古柏的表演也十分出彩。成年的回族青年古柏,自幼患病,精神受到刺激就会昏倒。随着年龄的增长,压力越来越大,一家人决定将他的病隐藏起来,就像生活在围墙里不能被人窥视。他绝望、孤独,半夜痛苦得无法入眠。他拒绝婚姻,说自己就是一个累赘,活着就是在挣扎。

    然而古柏善良有教养,对人很有礼貌,与世无争。本该他享受的低保,却被狡猾的大夫爸爸争了去,古柏没有多说什么,更没有与他起争执。古柏也是勤劳的,经常看见他在劳作,耕地、除草、放羊、去外地找活干。古柏对美好生活是有向往的,正如他的独白——哪怕是一只残缺的麻雀,他的指望也是全美的。

    当他想去接回了娘家的阿西燕时,躲在树旁,看着美丽的妻子草场翻晒麦草,还是第一次见他笑得那么开心,那么灿烂,久久不忍离去。他却没有勇气前去叫上阿西燕跟自己回去。独自在回家的路上,他绝望的对着群山大声的呼喊阿西燕的名字。一天,正在干活的他发现阿西燕穿过树林走在回家的路上,别提有多欢喜,跑到商店里买了一大堆好吃的给阿西燕。

    古柏的情感是含蓄的。有人说古柏与阿西燕的第一次,应该把阿西燕的衣服脱光,显得情感表达更激烈一些,他们的爱情才丰满。事实上他们的爱情没有言语的表达,没有搂抱,没有亲吻,连手都没有牵过。只有古柏帮她脱下外衣在被子里相拥而眠。

    古柏做事是有原则和底线的,当妻子害喜想吃生葵花籽,两次去别人地里偷回了葵花,对妻子说如果明天还要吃就只能去买。古柏是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男人,婚后他对妻子说要去外面打工,一月可以挣到三千块钱,要让她和孩子过上好日子。当一个男人一心为你着想,给你买东西时倾其所有,谁敢说这样的男人还不够好?还不可爱?

    四、影片男女主角的选人是精准的。女主角健康美丽,生命鲜活;男主角因从小患病,身体消瘦单薄,略显忧郁。当他戴上回民特有的白色小圆帽,也能给人帅帅的感觉。

    对比鲜明的两个人却有着相同的命运,他们都在承受不幸,都在经历创伤,两个人的生命都是有裂痕的。两个人都有隐情,互相隐瞒,都在绝望的边缘挣扎,含泪活着。古柏的婚姻本来就不被看好。古柏问及阿西燕与前男友是什么关系时,古柏受刺激病发,两个人的秘密暴露无遗,糟糕透顶,阿西燕逃回娘家。阿西燕娘家嫂子再三说一个男人怎么样,就看他对你好不好。古柏对她怎么样,她内心是知道的,于是悄悄地回来了。

    卸下伪装的两个年轻人,觉得轻松了许多,两颗坦诚的心已靠拢,彼此拥抱,赢得爱情。他们的爱就像一束阳光,从有缝隙的生命照射进来,温暖了所有人。就这样安慰着时光,温暖着岁月。

    当阿西燕怀上了古柏的孩子。大夫爸爸却告诉古柏,病会遗传!绝望再次袭来,善良的古柏爸妈叮嘱古柏不要让阿西燕知道,古柏再次被推进围墙里。坚强起来的古柏,平静的告诉阿西燕,大夫爸说病会遗传。阿西燕坚定的说不一定!古柏推着单车,载着挺着大肚子的阿西燕,在漫天飞舞的雪花中走向外面的世界,去追寻新的生活。此刻字幕打出,影片结束,留有太大的空间让人们去想象,去祝福,去寄予厚望......

    五、请允许我引用一段智慧的话来做结束语,“世界很大,我们很小,足以栖身。生活无永昼,无永夜,永远都值得许以未来。追赶时代每一秒,只为逆境中的你!”

    我还是第一次写影评,你却是行家,不管怎样我是认真的。谢谢青松包场请同学们看电影!祝青松同学苗苗老师身体健康,青春常在!祝《红花绿叶》在国际市场卖个好价钱!

     短评

    不苦情,不猎奇的西海固,穆斯林青年的心事与生活在银幕上流淌。

    8分钟前
    • 鸡头井。
    • 推荐

    第五部回族电影 回族爱情 西北悲情

    13分钟前
    • Wielrenner
    • 力荐

    北影节展映卢米埃场观看。有种出乎意料的好感,剧情线索清晰简单但设置了一个半开放式的结尾。西北回族穆斯林元素丰富但不滥淤,通过生活片段自然展现,全片始终用固原口音对白也是加分元素。导演说这是中国电影史上目前为止仅有的五部有关回族穆斯林的电影,现在的环境对涉民族与宗教题材电影越来越紧,所以能有这么一部精品,必须大力资瓷。

    14分钟前
    • Balaković
    • 力荐

    电影应该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我给电影打1星是因为它传递的观点我是很不认同的:在中国尤其农村,结了婚二话不说就是生娃,也不问双方基因如何是否适合生育,这一点本身就很讨厌了,结果还被舆论大肆美化,说什么传统孝道多子多福啦等等吧。基因不好生出来孩子遭罪父母受罪何必呢?人口够多了,资源不足竞争激烈不说,生态系统都严重受损。影视作品创作者好歹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文化人,为什么不能科学一点看问题?在是非问题上,处理得太感性太煽情太积极太伪善了,一味唆使人们以生育为荣,好像“爱可以包容一切”,这样真的好吗?我不是要人类断子绝孙,只是觉得对基因先天缺陷的人,就应该劝他们清醒理智,该堕胎就堕胎,不要带着侥幸心理盲目繁育,生出来大概率会成为自己的累赘社会的负担。都这么任性,那要医学进步干嘛用?倒退回中世纪好了。

    15分钟前
    • Carrie
    • 很差

    意外地舒畅、温柔与明媚。这片土地固有的竞争与谋划淡化了,望而生畏的人际网络与婚姻文化也淡化了,突出的,还是一种粗粝的柔情。古柏很本土的大男子主义中,藏了些不知怎去呵护疼惜的焦虑,于是,这个不得不“窝囊”的人物有了种新生态的可爱。方言太加分,字词组合的巧妙与恰合,有趣坏了。而且演员都很在线,舒服。三星半。@平遥

    19分钟前
    • Mr. Infamous
    • 还行

    真的是太尬了 估计都是创作团队的熟人不好意思打低分吧 强行尬吹 电视剧摄影 靠全篇的人物内心独白撑起的叙事 导演手法zero 好几处黑屏转场 最后的雪景直接五毛特效 这么没诚意的片子花了350万还觉得花少了似的 现在给40万拍个学生作业都比这个强

    23分钟前
    • VladimirSilin
    • 还行

    《我盛大的希腊婚礼》、《阿里的婚礼》...这类将文化元素和爱情故事打包的“贴地气”电影竟然也在国产制作中看到了,实属不易。虽有回民指婚以及真主文化的背景,但本质上还是一个“从相互欺骗到最终相知相识”的乡村爱情故事。分床而睡到紧紧相拥,跨越旧爱的创伤、战胜对疾病的恐惧;爱将这对新人最终拉在一起,也在春夏秋冬中最终相拥前行。

    28分钟前
    • 基瑞尔
    • 还行

    平遥闭幕片,天寒地冻,片子还挺有趣的。讲一对新婚回族夫妻,一方面他们遵守家乡惯例,相亲、结婚、怀孕都在家人安排下完成,另一方面他们又是新时代青年,对婚姻并不渴求,自身性格倔强。男方隐瞒病情,女方隐瞒前任,在矛盾中磨合。西北方言实在太生动可爱了,“我的皮皮儿就没啥看头,瓤瓤儿就更没啥可看的了。”女导演的阿宝色调、红绿配色、小清新配乐,让这部民族题材片子充满文艺气息,男主内心独白倒也吻合小伙子憨厚单纯形象,唯独最后的雪景像是后期做的,略假。怎么说呢,导演叙事和剪辑功力是能看出来的,第五代底子还是扎实,反观本届平遥很多新导演,基本叙事能力都低到可怕。

    30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拍得挺老一辈,导演、表演都很淳朴,这种淳朴不多见了。但是整体和时代有点脱轨,而且还是电视剧拍法。

    32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不知道是不是方言就是这么表述,所有的心理活动都会平实的说出来。故事比较简单,人物比较质朴,但是看不出男主到底是什么疾病,也不知道这个病除了有时候晕倒(或者是什么)对他生活有什么其他影响?结尾的雪景也太拉胯了,等到下雪补拍比做特效更贵吗?

    34分钟前
    • kakakarl
    • 还行

    西海固的方言真的太好听了,荒芜也好贫瘠也罢,至少每个人都有清洁的精神,虽然剧情难免cliche但是这种美好的爱情谁能不爱

    39分钟前
    • 鴍諌🌈
    • 推荐

    表演、台词都纯的很!可是太多直接的文本旁白,有过硬的原著打底确实不错,但有点过多依赖旁白表达情绪的变化,冲淡了很美的画面给人的冲击力。电影的味道很喜欢,观影途中走了很多外国朋友,这样的台词翻成英文确实要打对折。

    41分钟前
    • 一文字秀虎
    • 还行

    感觉像是一部别样的平凡的故事的即视感,观感像是在一个半小时看了一本视觉小说;毛病是很多,但是可爱啊~以导演新作来讲我更喜欢这个胜过过春天,因为很多时候,可爱比优秀重要……

    46分钟前
    • 萌力强6号
    • 还行

    内心独白实在是太密太多了,这不是凸显文学性,而是导演叙事的不作为。不能只靠这个方式推动剧情。还不如让石舒清老师自己写剧本,文本层面一定会更高级。男演员很不错的。

    49分钟前
    • 华盛顿樱桃树
    • 较差

    8/5@保利世博 7- 刘苗苗病后复出,石舒清再现银屏。作为一个翘首以待很久的西海固人,我,真下不了嘴批评。只想再感叹一遍,《杂嘴子》真好。// 6号补记:300万27天的拍摄周期+央视系摄影+动不动钢琴弦乐的出戏配乐真的毁视听(很多剪碎剪没了,要么顶画框),浪费真挚可人的故事和素净到位的非职演员。另一个槽点在于宣扬宗教真善美之:生育是人最重要的任务(哈哈哈哈没忍住鼓了个掌)~

    54分钟前
    • mecca
    • 还行

    #PYIFF#中规中矩的第五代女导演作品,叙事很认真,也有想法,但能感觉出来已经跟不上最新的电影艺术感。大多数的演员像是随手拉过来演的,女主角的演技更是差到可怕。结尾冬季雪景画面居然是抠图拍摄,让人费解。

    57分钟前
    • i李振宇
    • 还行

    第五代现实主义美学,文学改编,非职演员,超低成本。

    1小时前
    • 玉娇龙
    • 还行

    看到换上自己的新海报,开心

    1小时前
    • GK
    • 还行

    很意外,很喜欢。导演好温柔啊,拍出这样一部温温柔柔的电影,讲生而为人最初的无奈,和最原始的爱慕本能。是啊,喜欢一个人本就是天性,这天性让差异巨大的生活有了相似的柔和光晕,似乎建立在这之上的一切苦难都变成了可以捱过去的考验。方言相通更能get到男主大男子主义和温柔交织的可爱。真是意外地很喜欢啊。如果不是最后那段雪景戏用了劣质抠图,真的要给四星的。【平遥电影节2018.10.18

    1小时前
    • 好好地
    • 还行

    色俩目。《红花绿叶》真可能是我看过的第一部国产清真片(清水里的刀子我没看过),挺有意思的,宁夏固原那些不奇异的婚俗,被拍出日本纯爱片的感觉。安拉胡阿克巴!

    1小时前
    • seamouse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