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欧美剧 使女的故事第二季

    使女的故事第二季

    评分:
    0.0很差

    分类:欧美剧美国2018

    主演:伊丽莎白·莫斯,阿丽克西斯·布莱德尔,伊冯娜·斯特拉霍夫斯基,麦克思·明格拉,安·唐德,玛德琳·布鲁尔,约瑟夫·费因斯,乔丹娜·布莱克,阿曼达·布鲁盖尔,克里·杜瓦尔,O·T·法格本,切莉·琼斯,西德妮·斯威尼,萨米拉·威利 

    导演:麦克·巴克,卡莉·斯考格兰德,杰雷米·波德斯瓦,戴纳·里德 

    猜你喜欢

    • 第6集

      圣诞老人快乐再疯狂 第二季

    • 第02集

      权欲第二章 第四季

    • 第3集

      金斯敦市长 第三季

    • 第8集

      荒野迷案 第一季

    • 第8集

      我们是幸运儿

    • 第06集

      安妮卡 第二季

    • 第6集

      一个近乎正常的家庭

    • 更新第03集

      金斯敦市长第三季

     剧照

    使女的故事第二季 剧照 NO.1使女的故事第二季 剧照 NO.2使女的故事第二季 剧照 NO.3使女的故事第二季 剧照 NO.4使女的故事第二季 剧照 NO.5使女的故事第二季 剧照 NO.6使女的故事第二季 剧照 NO.16使女的故事第二季 剧照 NO.17使女的故事第二季 剧照 NO.18使女的故事第二季 剧照 NO.19使女的故事第二季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使女的故事》第二季确定2018年4月回归,总共会有13集。   这部剧凭借出色的第一季在今年的艾美奖上斩获数尊重量级奖项,第二季将聚焦奥芙丽德的怀孕,以及她为让即将出生的孩子脱离这恐怖的统治而做出的努力。

     长篇影评

     1 ) 《使女的故事》:不是恐怖片,却让我抑郁了一个星期

    看完《使女的故事》,我抑郁了一个星期。以往看书或者出门旅游就能解决的的情绪问题,在这部电视剧面前通通失去了效果。

    《使女的故事》不是恐怖片,却达到了恐怖片都做不到的事情。不是让你害怕,而是让你内心低沉而又绝望。

    我从来没有想过一部电视剧,会让我产生一种挥之不去的抑郁感。

    《使女的故事》中,女人活着就是身处地狱。

    《使女的故事》在发生的地点是未来的美国。那个时候的美国,由于环境污染严重,社会动荡不安,婴儿出生率和存活率急剧下降。全社会都为了一个更好的未来寻求一个解决之道,各种思潮冲击碰撞,社会处于奔溃的边缘。

    在混乱中,一股神权和军事结合在一起的力量推翻了前任政府,建立了一个以宗教为基础的男性极权社会“基列共和国”。为了提高出生率,所有具备生育能力的女性被集中管理,抹灭掉自由人的权利和社会属性,成为行走的子宫,称之为“使女”。使女存在的意义就是被不停地分配到没有子女的高官家中,为高官生育后代。

    使女没有自由,没有人权,除了完成日常劳作,每个月就是进行所谓的“授精”仪式,生育孩子。生完孩子过了哺乳期,就会派到另外一个家庭中,继续上一个循环。不服管教、试图反抗的使女,动辄被打,被砍掉指头,被割掉舌头,最后直接处死。

    使女要是生不出孩子,就会被送到殖民地,清理核辐射垃圾,直到凄惨死去。

    有人会问:“既然出生率都这么低了,为什么不借用技术手段进行生育呢?”这里就讲一下背景设定。基列共和国是一个严苛残酷的神权国家,上层人员认为只有上帝才有造人的权利。能不能诞育子嗣,要靠上帝的旨意和恩赐。为此,基列共和国处死了很多做过试管婴儿、流产手术的医生,技术手段也就被排除在外。

    这个故事本身,如果仅仅是是作家的想象,就不会那么恐惧。带入感再强的影视作品,观众都有回到现实的一天。《使女的故事》最恐惧的地方,在于她的真实度。基列共和国就是一个现实版的地狱,许多细节在历史上都曾经真实发生过。

    《使女的故事》中,主人公奥芙瑞德经常回忆起基列国之前的生活经历。前政府被推翻之前,女性可以工作、恋爱和生育,可以拥有自己的财产,人身自由,人格独立。但一步一步地,女性失去了工作的权利,回到家庭依附丈夫生活。购买避孕药需要丈夫签字,不能拥有自己的银行账户,不能以自己的意志决定生不生孩子。最后,基列共和国的女性只有这几种:高官太太、嬷嬷、使女、保姆、荡妇和平民家的主妇。

    1979年巴列维政府被推翻之前,伊朗的女性享有公民选择权,可以自由着装,享有受教育和工作的权利。但1979年,伊朗末代国王被废,伊朗实行政教合一,严格限制妇女权利。一夜之前,女性失去了所有的权利,重新带上面纱,披上黑长袍。

    在《使女的故事》中,许多使女曾经都有自己的孩子,这也导致她们成为“生育资源”。政变后,她们所有人都被迫同自己的孩子分离。这些健康的孩子成为国家的资产,被送给不同的高官家庭收养。奥芙瑞德的女儿汉娜就被送给另外一户人家。从此母子分离,再无相见之日。

    二战期间,希特勒实行种族歧视,认为雅利安人是地球上最优秀的人种,特点是金发碧眼。德国入侵波兰后,将大批长相为金发碧眼的波兰儿童送到德国,交给德国军官家庭抚养。战后这批儿童回到波兰的比例,不到20%。这就是历史上抢夺儿童的真实故事,而且这个故事过去仅仅百年。

    之前的孩子被人夺走,后来生下的孩子和使女也没有半毛钱关系。哺乳期结束后,使女就要把孩子交给高官太太,这个孩子从此就和使女没有半毛钱关系。使女则被送到另外一个孩子的高官家庭中,继续造人“大业”。

    为了让高官太太们参与到这个过程,使女的整个生育过程搞得非常荒唐。首先是在授精仪式上,使女需要躺在太太的双腿之间,完成整个仪式。使女生产时,高官太太也得躺在床上,模仿宫缩带来的疼痛感,叫出声来,表示太太们也参与了整个生育过程。

    这一点倒和中国封建礼制下嫡母和庶子之间的关系有点相似。古代庶出子女和嫡母没有半分血缘关系,但在礼法上他们都是嫡母的子女。照顾并教育庶出子女,为他们安排婚事,都是嫡母的权利,亲生母亲绝对不能插手。庶出子女称呼嫡母为母亲,称呼身为妾室的亲生母亲为姨娘。庶出子女宗法地位比不上嫡出,但地位都比母亲高得多。

    基列共和国遵循严格的宗教教义。不要以为基列共和国就是一个执行高道德水平的地方。女主人公奥芙瑞德所在的高官家庭,男主人是沃特福德大主教弗雷德。有段时间,弗雷德很喜欢带奥芙瑞德前往“荡妇俱乐部”,一起在那里背着妻子塞丽娜寻欢作乐。在这里,奥芙瑞德与自己的好友莫伊拉重逢。她原本是使女,逃跑未遂后,被送到这里。奥芙瑞德原本以为这类机构在基列共和国绝迹,但弗雷德告诉她,一切都阻止不了人性。

    对于广大女性来说,基列共和国是地狱;对于弗雷德这些掌权者来说,基列共和国不过是他们享受权力欲望的工具而已。

    身处其中,无论地位和年龄,有点良知的人,都备受折磨。

    首先是大主教夫人,弗雷德的老婆塞丽娜。之前的塞丽娜美丽大方,能力出众,比起她道貌岸然的丈夫弗雷德,不知道要优秀多少。把具有生育能力的女性变成国家资源进行统一分配的设想,就是来自塞丽娜。她是这个荒唐国度的缔造者之一。她亲手给自己建造了一个巨大的牢笼。

    在第二季第九集中,塞丽娜随着丈夫弗雷德来到加拿大。看到街边自由亲吻的情侣,自由工作的人,她眼中有抑制不住羡慕,又有理智回到现实后的不甘。她失去自由太久了,那种味道都变得那么陌生了。

    塞丽娜之前出书演讲,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职业女性。等到基列国成立后,碍于她的女性身份,她只能成天在家编织、养养花,等着使女奥芙瑞德给她生个孩子。家中接待女大使的时候,对方回忆起塞丽娜过去的优异表现,直接问她对如何评价当下的生活。塞丽娜的回答虽然表面上很维护基列共和国,但是谁都看得到塞丽娜的言不由衷和天人交战。

    她的能力一向出色。弗雷德住院期间,塞丽娜和奥芙瑞德一起在家里的办公室修改文件的画面,让塞丽娜这个绝望的冷面主妇变成了优雅知性的丽人。奥芙瑞德说,如果她和塞丽娜能够一起做同事的话,也许两个人的关系会很好。可惜,她们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

    亲手囚禁自己的塞丽娜,面对日日绝望的长夜,和日渐离心离德的丈夫,该如何自处,在接下来的剧情中,我很期待。

    另外一个形象更加立体的人物则是莉迪亚嬷嬷。

    嬷嬷在基列共和国负责管教使女。莉迪亚一出场,就是手持电棍,教训手无寸铁的使女,比童年阴影容嬷嬷还要恐怖恶毒。

    使女不服管教,轻则电棍伺候, 重则挖眼、割舌头、割礼,不怕致残,就怕损害使女的生育能力。

    随着剧情推进,你会发现她身上的矛盾之处,她也是基列共和国的一个悲剧。

    她真心痛恨基列共和国建立之前的社会风气,认为过于放荡和自由,女性全都堕落了。为此,她对使女的管教投入了全部热忱。残酷的管教背后,是为了给女性和孩子一个更好的未来。

    当使女们好不容易获得一次参加party的机会,大家都兴奋不已。这毕竟是她们苦难生活中的一丝甜蜜。这种经历,沉睡在遥远的记忆里,终于有了重温的机会。

    塞丽娜在使女们入场前,拒绝了使女珍妮等人。珍妮和其他使女被用过刑,容貌有残缺。珍妮乍喜之后,情绪奔溃。莉迪亚极力向塞丽娜争取机会,认为这些不是使女的耻辱,而是她们做出的牺牲。尽管没有效果,但是莉迪亚努力宽慰情绪激动的珍妮,那种呵护和负责任的态度做不了假。

    珍妮被判处以石刑的方式处死。莉迪亚对珍妮的悲伤、绝望和无奈是真实的。使女们拒绝,旁边的警卫想要处置不听话的使女,莉迪亚马上站出来护住这些使女。

    使女们为此集体受罚,途中莉迪亚知道了奥芙瑞德怀孕,冒着大雨冲向塔楼,敲响大钟报喜。她的狂喜,溢于言表,可以一窥她对基列共和国有多爱。她是真的认为这个国家真的是一个好的社会。

    当她和弗雷德谈论起奥芙瑞德肚子中的宝宝时,那种感觉就像是一个长辈在谈论自家快要出生的孙辈,充满了希望、热忱和生命力。

    可惜,对于莉迪亚嬷嬷来说,她热爱的宗教让她做了坏事,她也误入了歧途。

    基列共和国的生活闭塞而又令人绝望,人生仿佛只剩下漫长黑暗的长路,死亡都是一种美好。但这种绝望,不是瞬息而至,而是一点一点温水煮青蛙变化而来的。在这个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如果能有一股强而有力的力量进行阻止,也许基列共和国就不会发生。

    首先是针对女性的各种不正确言论被四处散播;接着女性失去了工作的权利;接着失去了拥有财产的权利;接着不能阅读任何书籍,接着完全依附于丈夫生活,购买避孕药要丈夫签字,女性单独出门需要男性陪同……到最后整个国家的女性全部演变成物品,悲催凄惨地活着。

    这里就不得不说女主人公奥芙瑞德。在原著中并没有提到女主人公的本名,但细心的读者推断出奥芙瑞德的本名是琼。她曾经有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有深爱自己的丈夫,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和一个闺蜜。

    她的生活普通而又甜蜜。

    在之前的生活中,不得不提到琼的母亲。琼的母亲在三十五岁的时候才生下她,是一个激进的女权主义者。琼的母亲敏锐地觉察到社会对女性那些不太友好的变化,觉得侵犯了女性权利,积极参加游行和各种反抗活动。

    琼的母亲对于自己女儿鸵鸟式的态度颇多不满。她说:“我努力把自己的女儿培养成一位女权主义者,她却等待着别的男人来拯救自己。”

    当琼被送到弗雷德家做使女,她时不时回忆起自己的母亲,过去的生活,对比当下的处境,才开始明白反抗的意义。

    琼在自己的房间无意中看到了之前的使女写下来的一句拉丁文:『千万不能让那些混蛋把你碾碎』

    这句话彻底点燃了琼也就是奥芙瑞德的斗志, 她的反抗道路也开始了,即使觉醒得有些晚。

    《使女的故事》不是历史小说,更不是什么科幻小说,她讲得是一个警世预言。我们曾经以为那些已经成为遥远过去的荒唐、黑暗和压迫,其实不经意间就会卷土重来。历史大方向是前进的,可惜在阶段上总是会有倒退。

    不要等到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那一天,在绝望中后悔,在后悔中绝望。那样的世界中,没有“每个人都爱我”的言情剧主角来拯救你我。

     2 ) 使女的反抗之战

    【本文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当June被送上车,驶往未知时,一段新的历程开始了。尽管在这样的国度中很难对她的前景怀抱乐观,但或许你和我一样都没想到,这段历程的开端竟是死亡。

    《使女的故事》第二季的开端,编剧没有给观众预留心理铺垫期,直接将大家带入最深的黑暗中。高筑的绞刑架、一字排开的吊绳、刺眼的灯光,使女们如牲口般被带上口罩送往绞刑现场。从惊慌无措到绝望啜泣,大肆留下泪水,大量的特写细节让人直面死亡的面孔,感到窒息。而后远处灯光亮起,训导员走出,指出这场死亡体验的意义,让人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为其残酷倒吸凉气。

    恐惧永不失效

    当人们以为第一季的基列国已经无比悚然时,第二季的首集告诉大家,那只是一个开始。第二季掀开了黑暗深处的另一角:除了肉体折磨和洗脑,独裁者还可以如此进行精神折磨。

    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中著名的“恐惧从不失效”的论断,在此被利用到极致。用恐惧换取爱戴,先剥夺被统治者全部的自由,再给予少许自由,那么他们就会对所获得的那点自由感恩戴德,历史上独裁的统治者从来都深谙此道,基列国的统治者亦然。前段引起广泛关注的鸿茅药酒跨省追捕事件中,谭医生被释放后感叹自由可贵,某种程度上,那些追捕他的人也利用恐惧将他降服了。

    当那些镇压手法仅仅以文字形式记载在书上时,人们感受到的冲击力是有限的。《使女的故事》尤为擅长将那些残酷的手法以言语、行为呈现出来,给人最直观的震撼。总有人说,该剧的观剧体验让人不适。但这种不适感恰恰是这部剧的意义所在——它像扎在人心底的刺,提醒着你,不要麻木,去抵抗。

    当时只道是寻常

    闪回镜头是《使女故事》惯用的表现手法。以一个独特的关联点,将过去与现实的场景进行对比,展现出一个逐渐又迅猛的历史演变过程,格外令人震颤。

    第二季第一集中,June与其丈夫在过去因忙于工作对孩子疏于照顾,被教育应该成为负责人的父母,而现在她还未出生的孩子将诞生于这样扭曲的世界,这其中的倒退,令人唏嘘。

    新季一大亮点是新增了Emily这个人物的闪回故事线,走进这位基列国最为激进的反抗者的过往生活。作为大学教授,Emily有着极为独立的思辨力,她对自己权利被侵犯有着高度的敏感。乱世中的知识分子总是极度痛苦的一群人,他们有着清醒的头脑,对未来总有着积极推进的期望,却看着自己的世界被蛮横之徒无理地一点一滴占据,Emily也是这样。

    看着同性恋的同事被吊死,看着知识分子被肃清,看着法律朝令夕改逐渐沦丧,却无能为力。Emily在机场与妻子和孩子诀别那刻,她应该隐约意识到自己接下来会面对什么灾难。机场中人山人海,她却孤立无援。那个瞬间让我想起齐邦媛在《巨流河》中那句,“灾难是无法比较的。对每个受苦的人,他的灾难都是最大的”。一段本来合法的同性婚姻关系,一个亲吻,这些当时寻常的事情,都随时可能变成不可能。Emily说她以为她们是因同性恋遭到不公待遇最后一代人,然而,她或许也没想到,历史并不总是向前,转弯和后退也是常态。

    Emily身上的悲剧,是社会悲剧的缩影,一个家庭的拆散,是固有秩序即将崩散的前兆。

    随着剧集的展开,这些使女过往的日常越来越完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当June在旧址中翻出蒙灰的《老友记》光碟,并坐在角落端着杯子观看时,她就是我们中的一员。但是在她现在的世界中,连这点欢乐也变得那么难能可贵。在心生同情之时,也不禁感到担忧。我们世界中的娱乐方式也在一点点被蚕食:种种影视题材被禁止,有态度的节目被禁播,越来越多的书籍无法出版、音乐被下架……

    会不会,我们的未来,也会在一点点的变化中,换了天地?

    无处不在的墙

    一年前看这部剧第一季发出感慨时,总有人说过于杞人忧天。一年后接着看时,共鸣感却更强了。

    大学的整风、同性恋题材的禁止、权力对法律的操控,这些事件在这季《使女的故事》中均有体现,每每看到心里都不禁咯噔一下。尽管该剧并非时政类型剧,然而它对于社会政治的共性和本质的捕捉却是精准深刻的,它永不过时,属于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时代。

    June躺在车中,隔着缝隙看着外面景致,嗅到自由的气息时心有戚戚地意识到,人们有多容易适应被奴役的生活放弃抗争。她努力挣脱这个牢笼,但对于未来却无不悲观,她想起训导员说“基列国无处不在,它甚至就与你同在”。

    当自由被逐渐剥夺时,很多人人往往不以为然:一种生活方式被禁止时,就立即换一种生活方式;某个群体受到不公待遇时,因自己并非那个群体中的人而庆幸甚至跑上去踩几脚。这些人意识不到整个社会是个共同体的存在,看不到墙堆砌起来的时候,封锁的是所有的人。基列国的确每时每刻都存活在这类人的身上。

    《使女的故事》是寓言,是警示,更是现实。对于不自由状态毫无知觉的人,终究成为奴隶。

    June剪掉耳朵上的印记浴血重生,我们有没有勇气钳掉身上的枷锁,向压迫说不?


    《使女故事》第一季剧评:通往奴役女性之路

    【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3 ) 吐槽一下

    一些硬伤还是比较多的,不能忽视。

    第一集:

    1.没有被开头震撼。想也不可能让她们去死啊,肩负着繁衍生息的重任。使女们那么害怕,就不可信。她们绝对有“恃宠而骄”的资格啊,身体残疾是难免的,死亡是不可能的啊。

    2.回忆:这个管制是渐渐严控的,这是不合理的。其实如果是突发性的政变,战争夺权了(二十几杆枪,一个炸弹,攻击了国会和白宫,美国政权就这么完了?),老百姓来不及跑了,反政府直接抢了孩子,圈禁了使女,我还是能理解这个逻辑的。但在未革命之前,很显然国家、各机构(学校、医院、公司)都是正常运作的啊,这时一般的政府都会选择保护孩子、有生育能力的家庭啊,起码得给补贴,让孩子父母不用疲于奔命啊。

    3.新政府的人,都把怎么行房,宗教合理化“使女”这些事情考虑得面面俱到了,居然不给使女安个追踪器以防逃跑?

    。。。。。。。。

    就是感觉这种无论是使女这个群体还是新、旧政府,在对待这么这么重要的种族繁衍大事上,一些事缜密、重要的事愚蠢的设定,不合理,别扭。

    整部剧是基于低生育人类要灭亡的大背景,然而并没有看到各群体对这件事的认真对待。如果跳出这种刻意烘造的阴沉沉、压抑的氛围,简单评价,剧情自相矛盾,立不住脚。

    第三集

    我记得第一季里,哪个国家,几年都没有一个新生儿,怎么第二季,都出来中产了呢?还有正常生活的有繁殖能力的家庭?

    有点想弃了。第一季还是惊艳的,主题立得住,这是个关于人权,女权的故事。现在还记得看第一季第一集时的震惊。我们的社会会变成这样吗???沉浸在压抑的氛围里。17年是欧美女性奋于反抗的一年,“me too”,这部剧受到这种各种褒奖是有政治因素加成的,但还是名副其实的。。

    但是一季就应该完结。小说已经拍完了,小说可能更意识流一点,题材、主题、氛围、掩盖了大架构不全、经不起推敲的逻辑问题。

    第二季就是编剧自由发挥了。故事逻辑的硬伤就越来越明显,不能忽略。

    第1-3集,是一个逃亡的故事,然而我们只看到了女主视角,天眼是怎么找到她的,根本没有相关描写。逃亡,《越狱》是怎么讲的?不只是Michael的视角,还有狱警等等很多视角啊,观众才会看着爽,戏剧有张力。

    一部电视剧,如果只靠氛围&思想主题,故事没有张力,是会失去观众的。真追求思想高度,直接看哲学书了。电视剧,首先是一种讲故事的手段,道理是故事的附加。道理再深刻而有意义,如果剧情实在乏善可陈,整体上还是失败的。(个人认为《西部世界》第二季要比《使女》第二季好多多多了,《西部世界》的框架展开才是真有观感不错的故事内容,《使女》的展开就是在回忆,内容实在太少了。《西部世界》基本上是第一时间看出新,而《使女》出了6集我才看了3集)

    如果只注重女权的主题,而不敢从剧作角度讨论,可能是新型的“道德绑架”了吧。

     4 ) 你们家的尼克领走不谢!

    当地时间9月17日,《使女的故事》“尼克”Max Minghella亮相今年第70届艾美奖颁奖典礼红毯现场!

    麦克思明格拉

    著名《英国病人》导演儿纸,老爸有多厉害?好像拿了奥斯卡九项奖。《冷山》也是他导演的。Max曾在父亲的电影《冷山》中有个龙套角色。

    妈咪是中国香港混血舞蹈家。

    麦克思·明格拉,1985年9月16日生于英格兰伦敦,演员。

    著名英国导演安东尼·明格拉同香港舞蹈指导卡罗琳·肖(Carolyn Choa)的儿子。08年他的新作将是与希里安·墨菲、西耶娜·米勒合作的《摇滚嬉皮士》,另他还将与蕾切尔·薇姿一起主演古埃及题材的《城市广场》,两人极具古典气质的外形也是大导演亚历桑德罗·阿曼巴挑中他们的原因。

    中文名麦克思·明格拉

    出生地英格兰伦敦

    身高178

    Elle Fanning艾丽·范宁和男星Max Minghella麦克思·明格拉现身伦敦街头的高清美图,小仙女这肯定是恋爱了,一路都是好甜的样子,
    艾丽范宁是妹妹
    姐姐更出名
    妈咪,有中国血统

    你们尼克的老爸老妈

    Max的老爸是著名剧作家,导演,制片人,他最著名的影片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英国病人》

    这部影片获得了超过三十项国际大奖。

    2008年去世,现在十年了。

    纳博科夫有句名言:人有三样东西是无法隐瞒的,咳嗽,穷困和爱,你想隐瞒越欲盖弥彰。

    为什么《使女的故事》尼克把众多女观众圈了粉,尼克的欲盖弥彰就是女性最喜欢的部分,Max诠释的不错。环境压抑,卧底的身份,语言不多,基本靠演员的眼神和小肢体动作来演绎,从起初认识她,偷撇,到关系确定坚定的凝视,表演上是有成长变化的。

    当一个人特别是男性爱上一个人时,有一个表现特别能印证,那就是他会开始憧憬爱人在一起的未来。剧本对尼克的情感描写也很好,尼克在和琼仅有的独处机会,居然两次提到未来。甚至提议,咱们远走高飞吧。琼第一次制止了了他。第二次琼也和他一起幻想着女儿holly在海滩玩的吃了沙子,然后琼罕见地甜美的笑了。这些都是非常动人心弦的细节创造。

    第三季尼克没有几分钟戏份,卢克升职参展,远走他方,估计没机会看到第一季第二季的两位走心的尺度表演了。这是故事里琼的遗憾,也是粉丝们的。幸好在琼给卢克的录音中,粉丝惊喜的听到,她承认自己爱Nick,祝福卢克开始新生活。

    可能是演员签了其他合约,2020年介绍中是说,他有机会像父亲一样开始执导影片。

     5 ) 电视剧VS原著

    看完了原著 原著与电视剧最大的不同在于,原著结局惨痛,像是1984那样,主人公已经想要服从,却突然一切结束,这是在述说该种社会背景下生活的不幸;电视剧却是在时刻彰显反抗,改变现实的主题。 电视剧在原著的基础上增加了后续,增添了希望,也体现了人性在高压下更具光彩的特点,大片级处理手法使环境的压抑效果极好地体现,给女主的前夫卢克和莫伊拉的结局也不错,基列周边环境也有所交代,反映世界上还有理性之光,所以在某种程度上电视剧对原著的改编算是较为成功的。 但是,个人认为电视剧的较为失败之处在于女主光环实在是体现得过分。在那样的环境之下,任何女性都应该是女主,都有她们可悲可怜之处,比如各位拿着大棒的嬷嬷,各位大主教的妻子,还有其他人,而不应把所有亮点都加在女主身上,毕竟女主也是受害者,也是时代的普通人。为什么出现任何突变冲在前面的都是女主,人们最先想到能解决问题的都是女主?你不能只是告诉我因为她是女主啊。这一点原著就处理得比较好。 还有一点就是呃……为什么尼克会对女主死心塌地,还协助她出逃,虽然又说他这人在革命之前就是个好人,但是别人之前就不是好人了吗?在那样的高压环境下难道不应该是识时务者为俊杰?为什么他能偷偷帮女主做那么多,他不是个耳目吗,就没有人举报他吗?

     6 ) 《使女的故事 第二季》刻画了怎样的女性形象?

    不要小瞧了她们的反抗

    《使女的故事》第二季剧终:女人们的反抗,是无尽的光!

    《使女的故事》第二季落下帷幕。虽然有消息说,HULU公司早就预定了《使女的故事》第三季,但接下来还是免不了漫长的等待。

    等来下一季搬上荧屏的时候,已经是2019年了。等到一年过去,我想这一季里面女人的反抗,依旧像是无尽的光,照耀着二零一九年的追剧时光。

    第十二集里,Eden和Isaac为爱私奔,被抓回来之后Eden拒绝认罪,她相信自己是为了爱。Isaac也没有因为贪生怕死而辜负她,一对情侣被溺死在泳池内。弗雷德·沃特福德一家,除了弗雷德本人,保姆、使女奥弗雷德和太太Serena都觉得窒息,对Eden的悲惨离去感到伤心绝望。这也成了后半部分《使女的故事》第二季里面最悲惨、最无人道的一幕!

    Eden才十五岁,还未成年。依据基列国政府安排,她嫁给了Nick。她没有读过多少书,信奉传统,想和Nick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奈何Nick的心思都在使女奥弗雷德身上,对她一直颇为冷淡。

    长期相处下来,她和Isaac日久生情。她们想要组成一个真正的家庭,碍于Eden已婚的身份,逃跑是她们唯一的途径。

    被抓后,他们双双断送了自己的性命。这不过是正常人的情感需求,在基列国成了十恶不赦的大罪,何其荒唐!

    活着比死了还悲惨,还不如努力反抗一把!即使软弱如女人,也会拼了命找到那束属于自己的光!

    最后一集,剧情交代了Eden和Isaac居然是被家人出卖才被抓到的。奥弗雷德掩藏不住内心的惊讶和鄙视,让大主教弗雷德非常不爽,让她注意自己的语气,并扇了弗雷德一耳光。奥弗雷德狠狠地还击回去,即使处境凄惨,她的“反骨”越来越烈。

    弗雷德提出让奥弗雷德继续留在他家当使女,以便下次可以生个儿子。他可以让她再见女儿汉娜。奥弗雷德的表情从恶心到极度忍耐,都说明了她对弗雷德的鄙视。这样的一个人,居然成了位高权重的大主教,她内心都替Serena不值。也许,有一个时候,奥弗雷德也会如同Emily一样,再也忍不下去了。

    Serena得到奥弗雷德的孩子Nicole后,整个人的母性爆棚。在《使女的故事》中,Serena是一个极其矛盾的人物角色。她是基列国这个人间地狱的缔造者之一,却也深受其害。有了Nicole,她得到了所有的满足。她有作恶的成分,但面对孩子,她投入的母爱是真实的。

    Eden的悲惨命运,激发了她身为母亲的保护欲望。奥弗雷德告诉她Eden留下的圣经,她口口声声用教义进行辩解,但不得不说她内心并非毫无波澜。她再清楚不过,如果Nicole在这种社会长大,等待她的将是苦涩和悲惨的一生。于是,她联合其他高官太太,要求重新给予女孩阅读的权利和机会。但碍于基列国的守旧势力,还有她那个道貌岸然的老公,她受到了惩罚——女性第一次被抓到阅读,被割去了一只手指。

    牢狱建成后,即使是Serena,也没有办法撬开一丝缝隙。

    最精彩的还属于Emily。

    Emily本来和同性恋女友有一个很幸福的家庭,还生有一个自己的孩子,在大学里当神经学教授,她十分喜爱这份工作。但基列国一上台,她失去了教职,失去了女友,失去了孩子,因为反抗,她还被割礼,只保留生育能力。

    《使女的故事》虽然对Emily着墨不多,但是她的反抗很精彩。她同保姆搞同性恋,趁着守备不注意,开车轧死了人,被送到殖民地清理核垃圾。结果因为大爆炸,使女人数急剧减少,她又回到了大主教家庭,继续做悲催的使女。

    莉迪亚嬷嬷对这个比奥弗雷德还能反抗的使女是一点耐心都没有了。她的各种歪理,各种喋喋不休,令Emily再也无法忍受。她拿出私藏的小刀,带着仇恨刺向莉迪亚嬷嬷,并把她推下楼,冷静地走到莉迪亚身边,狠狠地脚踢莉迪亚。

    她做这一切的时候,非常冷静,勇气也值得陈赞。等到她反应过来,才知道自己将会面临一个多么可怕的结果,被关在房间里无声地哭泣。

    她是被绝望逼到了这一步。她想自己的孩子快要疯掉了,但天天被莉迪亚辱骂她坠落如斯,丢进了上帝的颜面。她需要发泄自己的绝望和无奈。

    回到奥弗雷德身上。在保姆的帮助下,Nicole和奥弗雷德又有了逃离的机会。Serena本来可以截住奥弗雷德和Nicole,但是她知道留下来Nicole的命运会如何,挣扎过后,她选择放手。

    Emily的大主教劳伦斯放走了Emily,和奥弗雷德汇合。奥弗雷德告诉Emily,她要逃出基列国。Emily的表情带着麻木,她也许不敢相信,她还有机会逃出去。

    奥弗雷德把女儿Nicole交给了Emily,希望Emily可以带着女儿逃出去。她则选择留下。也许是因为有了牵绊,也许是有了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她为女儿找到了逃出地狱的路,自己却留在了地狱。

    女人们的反抗,从来不会停止,即使等待在前面的是各种危险,甚至是死亡。放走Emily的大主教劳伦斯说的两句话,最能代表反抗的意义:

    1. Don’t get caught

    2. Have a nice life!

    女人们的反抗,是黑暗中无尽的光!

     7 ) 拥有生育功能的女性,身体似乎从来不属于自己

    本周的某个深夜,闲聊过程中,泡泡向我推荐了一部美剧《使女的故事》,我清楚得记得泡泡当初的推荐语:

    “本剧讲在未来社会,由于环境污染等各种原因生育率急剧下降,为了提高生育率,当权者把能生育的女性集中起来当生育工具,把不能生育的女性赶到有污染的流放地当苦力,反抗就会被挖眼、剁手、缝妹妹。”

    挖眼、剁手、缝妹妹,听起来就很刺激。

    但是看过之后, 我却感觉脊背发凉,比起女性压迫主题,《使女的故事》更像一个未来社会的残忍预言:拥有生育功能的女性,身体似乎从来不属于自己。

    今年4月,美剧《使女的故事》第二季强势回归。

    作为去年第69届艾美奖上最大的一匹黑马,《使女的故事》卷走了几乎所有剧情类的重要奖项,包括剧最佳剧集、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可谓是当晚最大赢家。

    第二季一回归,豆瓣评分便飙至9.6,这部改编自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幻想小说缘何能创造出这样的神话,大概是因为对于很多女性来说,这不仅仅是一部科幻作品,更是愈来愈逼近的现实。

    《使女的故事》第一季讲述了在未来世界环境污染日益加重,人口出生率骤降,美国东北部地区在血腥革命后建立了男性极权社会——基列政权。

    该政权由异性恋男性领导管理,而女性则被划分为四个等级:夫人、嬷嬷、使女、玛莎(还有一类不被驯化隐藏于地下供男性消遣玩乐的被称为“妓女”)。

    夫人是男性当权者的妻子,负责管理家庭、监视使女以及帮助使女和自己的丈夫完成交配。

    嬷嬷是使女的管理者,负责对新进使女统一洗脑,“教育感化”,对不服从教化的使女使用酷刑镇压。

    使女是当权者“大主教”的私有财产,唯一存在价值就是生育。她们每月在夫人的参与下接受“受精仪式”(实际上就是被“大主教”强迫发生关系),可随意被买卖转让。

    玛莎是无生育能力的年长女性,她们负责家务劳动,照顾夫人和使女的日常起居。

    女人们着装统一,以服装颜色区分等级,不再是以人的身份,而更像是一团团没有生命的巨大结合体在地面蠕动生存。

    豆瓣网友曾评论:“一个男权的世界从来不只由男性建立,它从来就充满了对女性的招安以及后者的同谋。”

    如同所有的宫斗剧里,皇帝从来不会参与后宫之事,他总是让一个居于最上位的女性——皇后去管理其它妃子,再让其它妃子去管教更下位的秀女、宫女。《使女的故事》中“大主教”也并不会直接参与使女的日常,他们让自己的妻子与所谓的嬷嬷管教使女,因为当女人认真对付起女人时,比男人还要可怕百倍。

    夫人——渴望站在极权巅峰却被极权踩在脚下的“伪救世主”

    剧中女主角奥芙瑞德所侍奉的“大主教”是基列政权的创建者之一,作为开国元勋有着非常高的社会地位。而他的妻子沃特福德夫人是全剧最有亮点的角色之一,也是“夫人”这一阶级的代表人物。

    在开始的几集里面,沃特福德夫人的戏份并不多,她压迫监管使女,高高在上,却又不得不亲眼目睹自己的丈夫和另一个女人交媾,接受共享的事实。

    随着剧集的展开,这一单纯男权社会受害者的形象慢慢发生了变化,原来在基列政权建立之前,沃特福德夫人是一名学者,热衷于女权运动,曾出版多本女性权益著作,在她的书中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叫做“永远不要错把一个女人的温顺当作是示弱”。

    很多人会好奇,这样一个思想独立有魄力的女性为什么会走到了如今的境地?什么样的强权可以让这样的女人示弱?

    有意思的是,沃特福德夫人并不是被任何强权打入“基列的地狱”,她是自愿走入的,甚至可以说她才是这场政变的始作俑者,这个“地狱”的创始人。

    如果仔细回顾沃特福德夫人的经历你会发现,在她的身上发生这样的变化并不奇怪,她不是从“天使”变成了“魔鬼”,而是从一开始她就是披着“天使”外皮的“魔鬼”。她从事女权活动的重心并不在“女”而在“权”上。

    沃特福德夫人聪明果敢、自信热情并极具领导力,她相信自己的力量可以为这个世界带来改变,如果她可以是女性的“救世主”,那么也可以是这个世界的“救世主”。

    在沃特福德夫人的心里有一个关于美好世界的蓝图,她是这个蓝图的设计者,她的丈夫所代表的一群男性则是这个美好蓝图的实施者和捍卫者。这个社会如此糟糕,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粮食产量日渐走低,更可怕的是几年甚至十几年没有新生儿的降临,这个伟大的国家正在走向灭亡,急需一场革命。

    她聪明,知道极权是集中各方力量快速推动新政最有效的方式,于是勾勒出极权新政的蓝图;她果敢,在推翻旧政府的游行中激情演说,煽动民众力量;她残酷,制造爆炸袭击,在使用暴力夺取政权的路上丝毫不手软。

    剧中有这么一句话描述沃特福德夫人的野心最好不过:“更好从来不意味着对每个人都更好。对有些人来说,更好总是意味着更糟。”

    她坚信自己是上帝选中的“救世主”,坚信自己可以创造出一个更好的世界,而为了走向这个她所认为的更好的世界,有些人必定要付出代价。

    然而沃特福德夫人犯了所有学者文人共通的一个毛病,就是太过于相信制度的美好,而忘记了制度也是由人来执行的本质。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在一个女性权利被剥夺沦为生育机器的世界,她又怎么会有话语权。

    当新政初立召开会议,沃特福德夫人作为政权的设计者、创建者兴冲冲地拿着演讲稿与会却被那个坐满男性的房间拒之门外时,她就该预料到自己不会是上帝派来的“救世主”,而只能和其它女性一样在这个她自己亲手创造的“地狱”里受尽折磨地走完余生。

    嬷嬷——企图用思想奴役别人却反被思想奴役的“真理信徒”

    《使女的故事》是一部宗教色彩颇浓的艺术作品,基列政权本身也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

    剧中大量引用《圣经》里的话语,将宗教作为控制大众思想的工具,而负责执行这一任务的便是“嬷嬷”这个等级。

    剧中嬷嬷们给人留下的印象颇深,她们总是手持电棍残忍冷酷,鞭笞、火烧、剜眼、剁手、石刑、女性割礼,她们像是行走的刑具,随时准备把任何人送入万劫不复。她们没有丈夫,不生育孩子,也不必参与社会劳动,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训练改造使女,让她们自愿沦为男人的奴隶、生育的工具,莉迪亚嬷嬷便是这之中的代表。

    其实自追剧之初,莉迪亚嬷嬷就是我最感兴趣的一个角色,虽然她不是戏剧冲突的中心,本身戏份也不是很多,但每一个她出现的场景都让我印象深刻。这个极权社会最大的谎言就是上帝,人人假借他的名义行自私荒谬之事,只有莉迪亚嬷嬷,她是那么的虔诚,那么的忠心,即使上帝让她受苦,她也只把这看作是试炼,她要把上帝的福祉传播给每个使女,洗尽她们身上的“罪恶”。

    可惜的是,她信仰捍卫的这个上帝并不是真正的上帝,而是男权社会的统治者,她所传播的真理也并非上帝的福祉,而是统治者们的罪恶和野心。

    剧中,当使女们“犯错”时莉迪亚嬷嬷会用严厉的酷刑惩罚她们,可是看着在绝望与痛苦中挣扎的使女,她又会眼含泪水;当使女在“大主教”的强奸下怀上孩子时,她会激动地跪下对上帝感恩,当使女被迫与生下的孩子分离痛不欲生时,她也会像个温柔的母亲哽咽着安慰她们要坚强。

    从某种意义上说,莉迪亚嬷嬷并没有完全丧失人性的一面,彻底沦为男权社会奴役女性的工具,她对使女的痛苦与挣扎都感同身受,对于犯错的男性同样严厉,不会因为性别而区别对待。和沃特福德夫人问鼎权力巅峰的野心不一样,在莉迪亚嬷嬷眼中最重要的是上帝,是她的信仰,是一套牢不可摧的秩序。

    她并不想居于任何人之上,她只是要所有的人都守规矩,然而对这规矩究竟是由谁制定的,它是否合理是否正义,是否真的代表了上帝的旨意却不闻不问,正是这一点让她成为了罪恶的帮凶,地狱的刽子手。

    在一个文明社会中,为什么我们要捍卫言论自由,为什么我们不可以惩治思想犯,为什么“我不同意你的观点却坚决捍卫你说话的权利”,那是因为思想是我们人类在历史文明的演变过程中所孕育出来的最为宝贵最为神圣的东西,正是由于不同思想的碰撞交织,我们才得以不断进步。

    如果人类失去了思考的自由和权利,任由一家之言领导社会,那么无论这种思想最初是多么完美多么优越,在没有约束与抗辩的情况下最终都会演变为洪水猛兽,而曾经企图用思想去改造奴役别人的人最后也会沦为思想的奴隶,无人例外。

    《使女的故事》究竟是田园女权的自嗨还是逼近我们的警世寓言?

    作为一部典型的女性主义艺术作品,《使女的故事》在男性中口碑并不高,逻辑欠佳,夸大现实是最受男性诟病的地方。对于横扫艾美奖很多人都认为和《水形物语》一样是迎合了好莱坞近年来关于女性主义、性少数群体、少数族裔等政治正确倾向。

    对于部分男权主义者来说,《使女的故事》更像是一场女性主义的自嗨,对现实毫无指导意义可言。中国女性拥有全世界最高劳动参与率,高达70%;中国女性在婚后仍保持自己的姓氏,不必随夫姓;我们可以拥有自己的工作,穿着自己想穿的服装,我们经济独立,思想自由,和许多国家比起来,作为女性我们如同生在天堂。

    但是没有谁的权利是天生就拥有的,这是一代代女性为之奋斗牺牲的结果,如同原版小说里女主奥芙瑞德的母亲一样,是一个个在历史的洪流中抗争的小人物创造了今天。

    然而这里真的已然是女性的天堂了吗?丁璇女士“三精成一毒”的骇人言论,各地悄然升起的“女德班”,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倡导女性回归家庭,生儿育女已然成为主流。

    从2016年初,中国独生子女政策终结,同时晚婚晚育假被取消。

    降低法定结婚年龄的建议也多次被提交上“两会”议程,2012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黄细花在“两会”上提交建议,将男性和女性的法定结婚年龄都降至18周岁。

    有人可能会说,法律只不过是允许你18岁结婚,又没拿枪逼着你18岁结婚。二胎政策放开了,人家想生的多的是,你不愿意生拉倒呗,又没逼你生。

    然而没有一种暴力是一蹴而就的,权利也不是在一天两天里失去的,所有变革的开始都是怀柔的亲善的,如同奥芙瑞德在剧里说的:“当他们屠杀国会时,我们没有觉醒。当他们声讨恐怖分子,中止宪法时,我们也没有觉醒。他们说这只是暂时的。但没有什么会一瞬间改变,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

    基列政权也不是在一天之内就把所有女性集中起来使她们成为生育的机器。

    一开始他们也只是宣扬女性应该回归家庭照顾她们的孩子,然后就是对于她们在公共场合出现表示敌意,紧接着把她们从重要的工作岗位换到次要的领域,再然后就是剥夺她们工作的权利,冻结她们的银行帐号,把她们所有的财产转至男性亲属名下,直到最后她们的丈夫、孩子全被夺走,甚至连名字都不能再拥有。

    女主奥芙瑞德Offred就是of加上她所侍奉的大主教的名字Fred而来,等到她成为Glen大主教的财产时,她又会有一个新的名字奥芙格蕾Ofglen,而她原本的名字June不会再有人记得。

    结婚和生育都是女性的权利,而不是女性的义务。根据国情调整人口政策和法定结婚年龄都是合理的,愿意早婚多育的女性只要是出于自己的个人意愿都应该被允许和尊重。

    然而我们需要时刻警醒的是,在大环境宣扬女性回归家庭抚育子女的情况下,我们是不是可以一直拥有选择的自由?我们是不是可以一直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生活?如果生育的女性会得到社会的尊重,那不生育的女性是否可以同样被社会肯定存在的价值?

    《使女的故事》不是一本技术操作指南,不是说里面描述的未来在某一天一定会发生,也不是要你照搬全套杞人忧天,它更像是一部警世寓言,不只提醒着女性,也提醒着男性。

    在一个极权社会里,除了最顶端的一小部分人,没有人是赢家。即使在基列这样一个男权社会里,也只有大主教们才享有一夫多妻的权利,而大多数男性都会失去他们的妻子和孩子,遭到屠杀。要记住,在捍卫女性权利的同时,也是在捍卫男性自己的权利,因为女性主义的本质就是追求作为人的权利。

    微信公众号原文

     短评

    原以为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正在一件件成为现实,不寒而栗。

    9分钟前
    • 我的ABC
    • 力荐

    为何nick明明浓浓的印度风相貌却单手脱t恤的样子可以帅至炸裂 @2018-05-27 19:44:34

    14分钟前
    • Lurgee
    • 还行

    堪称女性的《肖申克的救赎》。

    18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第一集紧张到窒息,一环扣一环,从上一季未说的结局到第二季第一集便重获自由,女主最后把衣服烧掉,头发剪掉,还有用剪刀剪耳朵的那一段看得我热血澎湃,心惊肉跳,怎么会有这么好看的电视剧,我哭了!!!!我要给它100颗星

    23分钟前
    • Hrdd的小虎牙
    • 力荐

    我希望看见巨大荒谬与现实对照后所产生的讽刺感,可是我现在只能看见巨大的荒谬。之所以四星,是因为就算它不够好也是仅有的了。ps可以别给女猪脚面部大特写吗?!?!!!四十分钟有三分之一都是特写我看的很绝望啊!

    28分钟前
    • 海山二条
    • 推荐

    这不只是关于女性的问题,而是关于自由的问题。

    32分钟前
    • frozenmoon
    • 推荐

    他们的电视剧已经开始探讨这种话题了然鹅我们又臭又长的电视剧还忙着婆婆妈妈那点破事以及变着法各种往里加关系户。

    36分钟前
    • JazzIsland
    • 力荐

    第一集第七分钟时哭出来,打破看剧哭瞎最快纪录。p.s Moss这演技有望蝉联视后

    41分钟前
    • reconsider
    • 力荐

    看完两集。剧情是有些拖,不影响评分,依旧高水准。分不同人物线和时间线,脱掉血红色枷锁拼死反抗。以为尼克会暴走,现在看来是想多了。期待埃米莉和琼强强联手,推翻基列国的统治,建立新的母系社会。

    44分钟前
    • 影人疯
    • 推荐

    没法讲。结合时事看此剧(毋宁说是Atwood的小说),那种恐怖/ 绝望 只有一星期看一集才能缓过来。

    48分钟前
    • ℨℨℨ
    • 推荐

    跑路要趁早这不是治国攻略

    49分钟前
    • 已销注
    • 力荐

    这并不是什么警示预言,这就是我们所生活的世界。

    54分钟前
    • 牛岛隆太
    • 力荐

    想念Nick小哥哥!

    59分钟前
    • 上杉
    • 力荐

    极其出色的情绪调动力,心像被剧一直揪在手掌中。Moss已然炉火纯青的演技又再加了一把火 赞叹。

    1小时前
    • 糖刺猬
    • 推荐

    作者说,她从不写没有发生过的事。

    1小时前
    • 可达鸭
    • 力荐

    女主炉火纯青的演技是全剧亮点之一啊。

    1小时前
    • 夜江霖
    • 推荐

    想办一个加拿大签证备用

    1小时前
    • Guns&Roses
    • 力荐

    剧是好剧没得说 第一集绞刑台那里的配乐我真的跪 可是我好害怕她会因为女儿的威胁再回来 回忆部分也是一直疯狂暗示 她把脱下的衣服拿起来我差点以为她又要穿上了

    1小时前
    • 有趣的皮囊
    • 力荐

    看第一季时“Nick看起来好像反派哦!我不喜欢” 看第二季“Nick呢!我的Nick这一集怎么还没出来!”

    1小时前
    • 关于小狗
    • 力荐

    这才是真正的恐怖片 比什么鬼啊怪物恐怖片吓人多了

    1小时前
    • Bernie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