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剧情片 地球最后的夜晚

    地球最后的夜晚

    评分:
    0.0很差

    分类:剧情片大陆2018

    主演:汤唯,黄觉,张艾嘉,李鸿其,陈永忠,罗飞扬,曾美慧孜,段钧豪,谢理循,齐溪,明道,龙泽治 

    导演:毕赣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正片

      神秘窥视

    • 正片

      花式舞蹈

    • 更新HD

      暴力本性

    • HD中字

      非常家务事

    • HD中字

      背起爸爸上学

    • 正片

      傲慢与偏见 普通话版

    • 正片

      傲慢与偏见 原声版

    • 正片

      大红灯笼高高挂

     剧照

    地球最后的夜晚 剧照 NO.1地球最后的夜晚 剧照 NO.2地球最后的夜晚 剧照 NO.3地球最后的夜晚 剧照 NO.4地球最后的夜晚 剧照 NO.5地球最后的夜晚 剧照 NO.6地球最后的夜晚 剧照 NO.16地球最后的夜晚 剧照 NO.17地球最后的夜晚 剧照 NO.18地球最后的夜晚 剧照 NO.19地球最后的夜晚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罗紘武(黄觉 饰)因父亲离世再次回到贵州。12年前,好友白猫(李鸿其 饰)被杀,罗紘武在追查凶手左宏元(陈永忠 饰)的过程中,被凶手的情人万绮雯(汤唯 饰)所利用。从此以后,这个神秘的女人构成了他所有的记忆、欲望、信念和梦魇,一段追寻之旅让他发现了被隐藏多年的秘密……

     长篇影评

     1 ) 毕赣的摇篮曲

    微信公众号:moviesss 首发于 MOViE木卫

    《地球最后的夜晚》是对《路边野餐》的诚实翻拍。它们太像了。

    这算不得什么大错。许多导演终其一生,都在反复拍同一部作品,有的则连一部都拍不好。只是对于我个人,不是那么希望看到,毕赣提前进入固守地盘的中老年阶段。

    从《老虎》、《金刚经》到《路边野餐》,毕赣已经甩掉同龄人,提前完成了升级打怪的过程。到了《地球最后的夜晚》,虽有资方的空前投入,它所依赖的形式,呈现出来的新意,关键词却是保守和抱歉。

    或者这么说吧,这次原创/改变/精粹的东西很少(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对一个青年电影人的过度苛求)。最大的改变,就是没有念诗,取而代之,是比诗还多的念白。

    台球

    两部电影都有一个毕其功于一役、凌驾姿势般存在的长镜头,它把时空记忆打乱,颠倒把玩,互相渗透着来讲(看过《路边野餐》的绝对不会陌生)。无论是长镜头内的世界,还是长镜头之外的生活,本片都可视为前作的原样重来。电影里也反复出现一句台词,这桥段也太老套了吧

    凯里的天气预报(电视机画外音)、漏水房子(陈升的瀑布房子)、火车轨道(凯里的地理交通)、卡拉OK演唱会(《坚强的理由》、霓虹彩灯)、镜子玻璃(反射加透视)、时钟手表、狗的玩笑、长大的小孩、重逢的恋人、弥补的缺憾、时间的流动……就连主打的《墨绿的夜》和《蓟花姑娘的摇篮曲》,也对应了上次的《告别》和《小茉莉》。

    但《地球最后的夜晚》给我的观感并不好。

    照片

    也不知何故,2018年特别流行大家都讲贵州话。电影全程,靠黄觉的旁白在苦苦支撑。密集絮叨的旁白,长篇累牍,加上缓慢的镜头移动,它们所提供的信息,像被雨水所冲刷、浸泡并稀释过,导致电影没能有效转动起来,变成了点击箭头,往前翻页。原因也很好解释,之前所有一切,出片名之前的四处晃荡,都是为了进入那个长镜头

    还有,片中多于一场戏的出场人物,他们的性格模板,神奇相似。他们迷失在一个又一个故事当中,讲故事就像呼吸空气一样自然。每个人都有一段故事一个朋友,也很愿意跟你分享。只要轻敲漂流瓶,他们就会自动放送,不轻易停下。

    再好比主人公对小弟,对女人,有亏欠或执念的强烈情感。似乎过去十余年,他回到凯里,依然无法解脱释怀。但是,刻骨铭心的情感,到底从何而来?电影语焉不详。陈升叔叔干掉了白猫,黄觉干掉了陈升叔叔——拼图故事可以一笔带过,可是情感的概念不能靠强行喂养灌输啊。一起看电影,一起上床。提了几嘴,没了。

    绿裙

    《路边野餐》里面,陈升叔叔对小卫卫和妻子的执念,同样经过云山缭绕,如梦之梦。不善表达的社会人,偏偏有非职业演员的生涩沉默昏睡,很是动人。但《地球最后的夜晚》的职业演员,已经近乎中国电影的顶配,观众所看到的,是一些似曾相识,用意未知的符号印象。譬如汤唯的绿,两次揪头发。还有黄觉的侦探寻人、黑色游走,实为毕赣诗作的咒语。

    再对照陈永忠这次在《地球最后的夜晚》的表现,你会发现旁白和台词多,有时候并不是一件好事。它们并不会把故事说得更清楚,反倒可能更迷糊。

    女人

    《地球最后的夜晚》的影像画面,没有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相反,大量的空镜,遮挡,黑暗阴影,制造了冗余和无效的干扰内容,令观众犯困。看下来,演员也不过是在单纯执行导演意图,或者被云里雾里所击倒,不知道在做什么。

    如果演员只是人体模特道具,电影又让李鸿其大特写啃食苹果,在黑夜中告诉你,主人公哭了。不得不说,李鸿其那一幕,加上伤心人吞下苹果核之类的台词撰写,片子确实有点现学王家卫的意思。

    或许,一部电影可以没有故事。诸多报道也说,本片经过了多次推翻重来。可是看下来,感觉《地球最后的夜晚》不是剧本没写好,而是根本没有剧本。

    舞台

    为仪式感而存在,跟主人公一起戴上3D眼镜的长镜头,没有了《路边野餐》技术不达标所造成的诡异时空梦境,以及塌陷错觉,而是会直接告诉你,漫长黑夜都是假的(3D眼镜同样是诚实的)。上次的时间,这次的记忆,本质上是一回事。由于事先被提示,并告知,导致我这回根本进不去片中的记忆迷宫和监狱。因为我不需要别人,尤其是导演来告诉我,是时候了,准备进入主人公的精神躯壳吧,准备开始共情。不是我冷漠,真的多此一举,毫无必要啊。

    最无奈的莫过于整个长镜头,好像只是为了念出那段小鸟诗,为达成男女消失的一吻,所架设的存在。《路边野餐》被藏起来的情感,这次旋转一通,大大方方地表露了出来。

    片中的解码猜谜游戏,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万绮雯、邰肇玫、陈慧娴之类的港台女歌星名字,还有水草、杯子、潜行者、飞向太空之类的塔可夫斯基元素。其实没什么不好。但毕赣玩的次数太多次,反复提凯里、戳思想钢印,就有点乏味了。

    房子

    为了看《地球最后的夜晚》,我专门挑了一个比较亮的电影院。可再亮的灯泡和月亮,都不太救得了加上3D眼镜的漆黑画面(如你所知,几乎所有3D电影都会在我的评价体系里面扣一颗星)。全篇的灰暗视觉氛围,主打的从晦暗通往黎明的夜晚色调,加剧了疲惫感,我个人是感觉不到用3D的必要。

    好在毕赣还有保留为数不多的冷幽默,例如进入长镜头之前的大保健段落。以及不错的选歌品味,可以继续和科长争夺打碟界的金牌DJ名号。

    一首《墨绿的夜》,一首《蓟花姑娘的摇篮曲》,都很棒。看电影之前,已经循环了无数遍。不过中岛美雪阿姨的摇篮曲,我更推荐在《歌旅》的《LULLABY SINGER~蓟花姑娘的摇篮曲》,唱功制霸。 无论《地球最后的夜晚》口碑如何,小蓟花是否比小茉莉更香,再哪怕影片创下低分,毕赣都已经成功了——比他的同龄人,也比第六代导演(目前是在商业票房上)。

    但以这样一部电影结束牛鬼蛇神的2018年,心情总归是复杂的。

    《秘密金鱼》:打球打不过我,辣鸡。 《路边野餐》:作为诗人和歌手的陈升叔叔

     2 ) 无来也无往:生命是一场莫比乌斯式的还魂梦游 | 《地球最后的夜晚》的精神重构

    天亮后,让我们聊聊《地球最后的夜晚》。

    我在刚结束的纽约电影节两次观看了这部影片,两次间隔十天。十天里我也和其他参展影片度过了不少美妙的时间,却觉得自己始终没能离开那个夜晚。

    《地球》无疑是第五十六届纽约电影节最受关注的影片。原计划的两场放映都引来了长长的standby line,甚至被作为一种现象被剪入电影节的后续宣传短片。我在第一场排队2小时没能得到入场机会,第二场提前四小时才惊险领票。主办当即宣布追加放映。而十天后追加场次门前的队伍仍不见短。

    这种关注不难预期,革命性的2D转3D的观影方式,以及载入史册的近一小时的3D长镜头,都充足了这部影片的噱头。而如今人们走进影院,无非就是想经历一点儿能让自己目瞪口呆的事儿。

    没能预期的是,这部最接近“梦”的电影,让我目瞪口呆的并非它的技术实现,而在于它创造了一种崭新的结构,解放了一种东方的超现实视角,对生命其终极的被动性进行了一夜慈悲的凝视。

    [ 梦 ]

    电影对梦早已有诸多讨论——无论是大卫林奇的《穆赫兰道》,今敏的《红辣椒》,诺兰的《盗梦空间》,阿彼察邦的《幻梦墓园》… 造梦电影试图从影片文本与传达的层面拆解时间与逻辑的连贯性,还原梦境与现实的交织与摇摆:人们为什么会做梦?梦中的人物关系从何而来?梦终将流向何处?是无法实现的现实渴望,矛盾冲突的精神人格,断裂倒错的记忆,隐秘压抑的潜意识,是从规范中解脱的时间概念,是救赎一种摇摇欲坠的、非理性的真实。

    《地球》升级了《路边野餐》低饱和度的画面、自然光的采用、粗粝的调度,成全了一个旖旎潮湿的、脱离了物理学时空制约的、几近走火入魔的迷幻梦境。而与电影前半部分曲折颠倒、散乱拼接、不稳定的回忆形成对比,电影后半段的梦境正序、完整、一镜到底,并用3D实现了彻底的浸入体验,影像在跌宕起伏的地势高差中轻盈穿梭,如同对沉重回忆的自我修复。不少西方评论将影片细腻的色彩与情感处理概括成对王家卫电影的引用,但这大抵又是一次对东方美学笼统的泛读。相较于王家卫电影中情欲与社会规范含蓄暧昧的争斗,《地球》中的人物都有天真透顶的孩子气,出走与追寻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千年女优》式的命中注定与执迷不悟,而故乡凯里,则是那座不知魏晋的桃花源。

    表面上,故事讲述了黄觉饰演的男主角罗紘武因为父亲的过世,回到老家凯里。故地重游使他回忆起死去多年的少年玩伴白猫(李鸿其 饰)和十二年前的情人万绮雯(汤唯 饰)。其间,他还拜访了白猫的母亲(张艾嘉 饰),聊起和白猫的年少往事。同时在父亲的遗物里,他得到一张藏在钟表中的老照片,他相信这属于自己很早就消失的母亲,于是根据照片上的线索踏上了找寻之路。在找寻的终点,他进入一家影厅,这时观众终于随着男主角带上3D眼镜,开启了将近一个小时的、3D长镜头营造的悠长梦游。梦境中,他依次碰见了一个12岁的少年,言行举止既像年少时的白猫,也像想象中自己与万绮雯那从未出世的孩子;一个像极了万绮雯的女子,名叫凯珍(汤唯 饰);一个红发女子(张艾嘉 饰)正准备和一个陌生男人私奔。

    [ 海面之上 ]

    初看结束,我匆忙将它理解成一个有关和解的故事 —— 一个人借由梦境与他逾越不了的情感记忆彼此成全:梦里他依照预想,教那个在情人腹中就已死去的儿子打了一场乒乓球,并给他起名叫“小白猫”;梦里他追问正要私奔母亲为什么决意离开,并以母亲之口说出了他早就为她准备好的理由;梦里他终于和情人来到了那个一念咒语就会旋转的房间,在那间已成废墟的房子里亲吻到忘记时间。电影的海平面上浮现的冰山局部,至此已经足够令人信服。

    几天后当我跳脱出那片意象堆叠的布景,与追随叙事的紧迫感隔开了足够距离,忽然就和朋友复原情节的过程中感觉到,这是一部只关于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的电影

    父亲,儿子,朋友白猫,白猫的父亲,男主角本人,是那个男人。

    母亲,情人,朋友白猫的母亲,是那个女人,是男人在找寻的女人。

    而电影更大的惊奇并非来自于这多重身份的叠加,而在于它通过构建一个精巧的结构,效仿了生命螺旋轮回的本质;以一种全知全能的视角,窥探到无能为力的处境,以及化解这种困境所需的巨大的善与信;而这形式本身既是谜语也是回答;是对《金刚经》中”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表述的影像尝试。

    [ 女 ]

    毕赣在纽约电影节Q&A中说,如果电影人物也像游戏人物里那样有自己的属性,那么汤唯扮演的角色是水属性的,张艾嘉是火属性的。

    影片中万绮雯出现的画面总是伴有水的元素:漏水的房间,雨,藻荇蔓生的水岸,废旧泳池;水,除了造成一种不可捉摸的绿色背景,渲染氤氲的回忆氛围,也是形成镜像反射的介质,暧昧了现实与幻觉的边界。张艾嘉在男主的梦中则一头红发、擎着火把。有趣的是,影片中汤唯对男主角说的第一句话是借火点烟;而张艾嘉的第一句话,则是以理发店老板的身份对男主角说:”剪头发?没水哦!“

    绿与红,水与火的对立,缺火与缺水的互补,好似是对人格的拆分:通过分离人格中矛盾的面向,合理化人物不可解释的部分——一个偷情的情人,若即若离、顾虑不安、悲观,却还是下定决心要一同私奔;一个抛下家庭的母亲,洒脱、勇敢、风风火火、将自己最珍贵的东西留给了孩子就上了路——这两个形象是一个灵魂向不同对象开敞的A面与B面,彼此包含,彼此解释。

    在梦境开展之前,电影也多次暗示了万绮雯和男主母亲的相关性,例如第一次见面时男主不断对万绮雯说她很像自己的母亲,和母亲画着一样的妆。此时万绮雯一席绿裙,但鲜红的口红却染花了嘴,就像唇边火焰一团。例如男主三次跋涉寻人(探监、旅馆、废墟歌厅),对线索人物的第一句问话却都是”你认识万绮雯吗“;例如探监时的女人说自己入狱的罪名是”诈骗和身份造假“;例如男主终于抵达了传说中母亲就职的歌厅,在向老板求证有没有一个叫万绮雯的歌手后,紧接着就是问出”她多少岁“——此时,在男主的觉知中,情人与母亲两个原先彼此独立的形象已经出现了动摇与渗透,在意识表层,他已怀疑那个被寻找的对象究竟是谁。

    而介于这两个形象的中间的,是男主梦境的女主角,依然由汤唯扮演的台球厅老板娘凯珍。凯珍显然有着万绮雯的面孔,却一头短发,穿着红色的短袄,或许是对造梦大师今敏和《红辣椒》致敬之意,凯珍的造型举止间颇有一种《红辣椒》中梦境侦探的跳跃俏皮。梦境中的凯珍,时而说着凯里方言,时而说普通话,身份在故乡人和不会久留的异乡人之间摆荡。她怀着做歌手的梦想,随时准备离开自己的男人,她身边的故事仿佛是男主母亲留给自己那本最珍贵的绿皮书中的情节。她说着万绮雯说过的话,她想点燃烟火却没有打火机。她的柔情与果敢中和了万绮雯与母亲这两个形象,成为男主角意识构建出的理想存在。于是在梦里他和她一同起飞,一同接近月亮,而梦的结尾,他果真跟随她找到了那座书中的房子,并让它旋转了起来。

    [ 男 ]

    主角通过对女性人物人格的拆分和重构获得了可以寄托的理想对象,而他意识里的男人们则用来分担自己不同的精神身份。暂且搁置这些人物谁真实、谁虚构等未必存在答案的客观现实,从主角的叙述中可以得知,男主角基础的社会身份——儿子、父亲、丈夫、兄弟,都没能得到满足:一个做不成的儿子(母亲早年离家),一个做不成的父亲(流产的胎儿),一个做不成的丈夫(情人的不可得、现实婚姻的破裂),一个做不成的兄弟(友人因为自己的失误被杀害)。

    电影开头,男主幽灵般的旁白说”好像一切的故事都是从一个朋友的死亡开始“,而回顾影片,男主之外的男性角色都已不在人间:未出世的儿子,惨遭谋杀的少年友人白猫,刚刚病故的父亲,很可能已被男主枪杀的万绮雯男友左宏元。这些看上去分离的形象却构成了一个环形关系:白猫的父亲绰号老鹰,自白猫幼时就入狱多年;青年白猫利用男主给左宏元送一把父亲的枪,却因男主的耽搁被左杀害;男主为了追查左宏元,找到了左的女友万绮雯,并和她坠入爱河;万说自己怀了男主的孩子,却迫于左的存在没有将孩子留下;万和男主计划在影院暗杀左;回忆的时间线在男主用那把白猫的枪对准左时戛然而止——男主突然离开故乡多年。

    梦境的入口,男主提着煤油灯,探过一个幽深潮湿的隧道,进入一个狭小简陋的房间;而后一个戴着牛头骨面具的少年走出——这幽微的空间是母体的子宫,是白猫葬身的矿井?那牛头骨是死亡标识,还是人格的面具?少年承诺男主,打一场乒乓球就带他离开这里,随后掏出一个刻着老鹰图腾的乒乓球拍。这时,没能诞生的儿子与早逝的友人白猫两个形象已开始胶着,而他们的相关性,在当男主穿上少年父亲的风衣,并给少年起名叫“小白猫”时已全然的重叠。谁参照着谁构建?抑或说,两人都是那个被辜负、被遗弃者的投射。

    男主角对这年幼的形象同时充满了同情、愧疚与依赖。他安排少年做自己意识地牢的守夜人,让他掌握着整个梦境的地图。最终少年作他的向导,开着摩托车带他离开了那个逼仄的空间,路上两人一唱一和,一个自称“最善良的鬼”,一个自称“最幼稚的杀手”,又互相称对方是骗子。男主问“门不关,不怕有人偷东西吗?” 少年答:“除了你谁还会来?” 他是他思想的囚徒,在乒乓球一来一往的回合中,他始终要击败那个被抛弃的自己,却也将无邪的纯真与对爱的憧憬遗留在了他的身上。

    [ 梦中之梦 ]

    影片颇为奇幻的一幕,是男主与少年告别后坐着飞降缆车,沿空中索道缓慢的从山上向坡谷滑行。此时,山间突然充盈一种几近诡谲的古老吟唱,就像《攻壳机动队》中草薙素子与傀儡师合体时那首著名的《傀儡谣》,一种古代神道教巫女祭祀用的音乐,如同洪荒之初的呼喊,也像来自幽冥废墟之上的召唤——有讨论补充那是侗族大歌——它共伍佰和中岛美雪的音乐一起构成了影片重要的声音记忆。主角在这充满宗教感的齐声呢喃声中下沉到他意识的深处,而那里,有他一直找寻的女人。

    梦的主体发生在山坳中简陋的夜市,这天是冬至,一年中夜晚最长的一天,从此,夜将会被白昼一口口吞噬。

    夜市中聚集了一些草蛇灰线的意象:“春风招待所”明显对应着父亲以母亲命名的那间“小凤餐厅”,老虎机对应着跳舞机,野柚子卡拉OK影射着万绮雯给自己的难题,这儿的灯箱在凯里的夜市里也见过,烟花铺子回应她抽烟的嗜好。旁边的小舞台上正在举行歌唱比赛。一个电动玩具小货车进入视野,引领主角的步伐。他时而是徘徊情人身边的偷情者,时而是母亲身后的儿子,他说这是最后一个见到“她”的机会,却与“她”和“她”都不能相认,只好重复着“你很像我认识的一个人”,“我多希望你就是她”。

    片中最动人的情节,是男主角跟着母亲绕过崎岖的山路行至山顶,这时铁门外的货车旁等着一个男人——男主将其隔绝在意识的深渊之外——而母亲正准备与那个男人私奔。在确认过母亲的心意之后,就像当年他用枪抵着左宏元,他再次用枪抵住这个要带走母亲的男人,目的却是逼迫他带走母亲,实现她的自由。但他仍忍不住追问母亲为什么要和他走,母亲的第一个理由那么稚气,像极了一个孩子为他关心的人寻找的托词:“我吃了太多苦,而他那里的蜂蜜很甜”;而第二个理由,她说,“我牵挂的人还小,他很快就会把我忘记”。

    [ 生灭 ]

    “面对某人的离开,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编造一些能够减轻痛苦的缘由,使他们最后一个关心之举恰恰落在自己的身上。我们重新安排那些机缘巧合,以便赋予它们某种意义。” 当他的诘问是,“为什么抛下那样年幼的我”,他为自己准备的抚慰是,“我还小,我其实可以忘记”——哪怕他从来没能忘记,甚至将对她的寻觅,当作了自己一生的母题。

    他掩不住眼泪,只好佯装劫匪,说要抢她最珍贵的东西。她摘下手表,他放走了她。

    旅途的起点,小凤餐厅,钟表被摘下,换上父亲的遗像。在那个幽暗漏雨的房间,积水倒映着吊灯圆形的光,男主角坐在床边,拆开钟表,从钟的背面找出一张没有头像的照片。

    水中的灯影、不走的钟、没有身份的照片——三个影像垂直交叠,串联了停驻的时间、幻梦与真实的流动,以及无法具象的精神依托。

    梦的尾声,他将母亲给的手表送给凯珍,那也是一只不走的表,凯珍边抱怨着,边将它戴在手上。时间在那一刻勾成了莫比乌斯:究竟谁发生在前,谁发生在后?那是将母亲的表转送给了情人?还是演绎了母亲年轻时被情人赠予手表的一幕?是生命的解构还是时间的轮回?也许时间从来就没有长度,色相生灭,声相生灭,活着与死去同时,过去与未来无序。而这是生命终极的被动,或生命终极的自由?

    ——“你怎么可以送人表呢?表代表永恒啊。”

    ——“你怎么可以送人烟火呢?烟火代表短暂啊。”

    ——“我们不就是短暂的吗。”

    我们不就是永恒的吗。

    公鸡啼鸣了,天要亮了,梦要醒了。那根我们临走前点燃的烟花,在我们离开时并没有变短;日历上说这是最长的夜晚,我说它太短暂了;我问你人们知道自己在做梦吗,你说梦是忘掉的记忆啊。

    究竟我是人间游走的幽灵,是弥留之际的老者,是回到故乡乡音无改的中年人,是热衷危险的少年,是那个从未降生的胎儿?我可以是他们中任何一个,在漆黑的羊水或凝缓的洞穴中构想着他和她应有的故事;也或许他们都是我,一并扛着衰老的遗憾与悲伤,也腾腾驾着青春的指引和抚慰,永远也说不出那句“别走了”,只念念不忘那句你相信的咒语,它让宇宙如生命般旋转,湮灭无数的选择与星轨,而我会像那个突然滑行的杯子,带着救赎似的献身与必然,一次又一次的跌落,如同一回又一回的,与你相遇。

    今夜,你数天上的星星吗?

     3 ) 万物湮灭的惆怅 暴君电影的雏形

    与林奇的相似性可能只是一种偶然。毕赣在追溯自己超现实主义影响的时候,提到的是俄裔法国画家夏加尔(Marc Chagall)和法国诺贝尔奖得主莫迪亚诺(Patrick Modiano),并明确表示想把《地球最后的夜晚》拍出他们作品的感觉。

    本文发表于《三联生活周刊》2018年第22期,总期号989。严禁在任何平台以任何形式转载。图片均注明出处,所有权利归原版权人所有,未经授权转载挪用后果自负。

    两年前写的《路边野餐》细读:长镜头内外的诗与佛,但愿两年后还有毕赣可写。无论优劣,坚持创作是最重要的。


    年度最令人期待的华语电影——青年导演毕赣的第二部长片《地球最后的夜晚》,终于在5月15日早上于戛纳电影宫德彪西厅举行了世界首映。今年戛纳的东亚电影排片很有意思,前半程贾樟柯《江湖儿女》打头阵,后半程又以一连串东亚片掀起小高潮。毕赣前面一天有主竞赛中的滨口龙介和最终摘得金棕榈的是枝裕和,后一天又是韩国名导李沧东新片首映。对于毕赣所在的“一种关注”单元来说,排在这个时候可以说是“黄金档”:媒体看片正在兴头上,电影市场又还要过两天才结束。于是德彪西厅一开始坐得满满当当,有电影节证级别较低的人都没能进来。放映开始前,大家笑说毕赣从此也成了戛纳的“嫡系”。

    黄觉在《地球最后的夜晚》中 | © 荡麦影业,戛纳电影节供图

    对这位几年前还在拍婚礼录像谋生的年轻人来说,这一路走来并不容易。毕赣的处女作《路边野餐》(2015)成本低得惊人,演员大多自费车马,片酬更是想都别想。但片子在洛迦诺电影节“今日影人”单元获奖后,迅速引起国内外评论者和电影人的关注,陆续在法国等欧洲国家院线公映。在国内文艺片生存空间极为有限的情况下,略显晦涩的《路边野餐》于2016年暑期档获得十天的公映机会,创造了艺术电影的市场奇迹。当时就已经对外公布的《地球最后的夜晚》,完成时间却一拖再拖,直到今年二月才杀青,后期加班加点只做了三个月左右。所以他自己也在采访中说,电影节结束后到公映之前还会做进一步调整。

    这部新片仍然讲述发生在贵州凯里和虚构小镇荡麦的故事。罗纮武(黄觉饰)在离乡多年后,为处理父亲后事重新回到凯里,在挂钟内发现的一张旧照促使他开始寻找曾经爱过的女子万绮雯(汤唯饰)。当然,与《路边野餐》一样,剧情从来都不是毕赣的强项。他自己也说,影片的故事并没有很大意义,只是一个男人在找一个女人,但重要的是抓住一种情感,营造恰当的氛围。所以在拍摄过程中,剧本会随时发生变动,有时是要抓拍摄场所的氛围和感觉,有时可能只是有了新的主意。

    《路边野餐》技术上的缺陷很明显,毕赣也认为这是一个遗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地球最后一个夜晚》是他获得充足资金后的一次再尝试,两部影片形式和内容上也就有很多相似之处。《路边野餐》技惊四座的是一个四十多分钟的长镜头,把主角带到荡麦,并在那里重新见到了自己寻找的侄子和亡妻。《地球最后的夜晚》干脆就把整个后半部分拍成一个近一小时的长镜头,从而形成前实后虚的两段式结构。也是在这个在长镜头中,罗纮武见到了可能是万绮雯的女子和其他故人。它在叙事结构上的地位和功能几乎与《路边野餐》中的长镜头完全一样,在一个类似梦境的氛围中让主人公重温逝去的过往。

    从夏加尔、莫迪亚诺到策兰

    对于比较晦涩又以个人风格取胜的艺术家,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是分析他所受的影响,在这些影响的脉络中理解他的作品。包括戛纳电影节总监福茂(Thierry Frémaux)在内,影评人常把毕赣跟侯孝贤、王家卫和大卫·林奇联系起来。

    与两位华语大师的对比应该是显而易见的,侯孝贤对电影时空概念的再造和王家卫擅长的非线性叙事,都可以在毕赣身上找到。东亚观众因为传统上受佛教循环论影响,可能感触不深,但在西方基督教线性时间观念根深蒂固的地方,两位华语导演的时空观念和叙事方式在上世纪末可以说是革命性的。毕赣也是如此。《路边野餐》中反复出现的挂钟和片尾时光倒流的暗示,很明确地告诉我们时空观念是影片的一个重要方面。挂钟的意象在《地球最后的夜晚》中被削弱,但仍是全部叙事的起点。罗纮武在挂钟内部发现照片的时候,观众就应该警觉:这部电影的叙事顺序会非常复杂。

    大卫·林奇则代表毕赣作品的另一面,即与日常可感知的“现实”决裂,转而在不可感知的层面寻找另一种真实。然而,与林奇的相似性可能只是一种偶然,毕赣在追溯自己超现实主义影响的时候,提到的是俄裔法国画家夏加尔(Marc Chagall)和法国作家莫迪亚诺(Patrick Modiano),并明确表示想把《地球最后的夜晚》拍出他们作品的感觉。

    飞跃小镇的细节在《地球最后的夜晚》中也能找到 | 马克·夏加尔《城市上空》(Au-dessus de la ville)1914-18 | © 莫斯科特列季亚科夫画廊(Третьяковская галерея)

    夏加尔是美术超现实主义的先驱之一,更是“超现实”一词的源头。相传诗人阿波利奈尔(Guillaume Apollinaire)认为夏加尔的画作是“超自然的”(surnaturel),后来才基于此发展出“超现实主义”(surréalisme)的说法。如果硬要给毕赣贴标签,“超现实主义”可能是最合适的。他善于表现无形的意识,两部长片作品中的超级长镜头就像布勒东(André Breton)在《超现实主义宣言》(Manifeste du surréalisme)中所说的那样,“把看似矛盾的梦境和现实调和成一种‘绝对现实’或‘超级现实’”。

    莫迪亚诺的影响首先在内容上。这位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玩弄“记忆”的高手,利用侦探小说这种类型呈现个人和集体历史中的记忆与遗忘、存在与湮灭。《地球最后的夜晚》最初对外的说法是一部科幻片,后来又有了公路电影等类型片的痕迹。形式上,毕赣的长镜头明显与莫迪亚诺无关,但前半部分对现实和回忆进行碎片式、非线性的处理,显然跟莫氏行文中故意设置的不连贯语言十分相似。黄觉说,片中用他的声音做画外音的地方,其实大多都也拍了画面,所以是毕赣在后期制作的时候舍弃了影像。不难想象莫迪亚诺写作的时候也是这样,第一稿难免是逻辑清晰的叙事,然后再小心翼翼地改成人类在回忆往事时真实的模样:絮絮叨叨、前后矛盾、欲言又止。

    莫迪亚诺风格和主题发挥到极致的《多拉·布吕代》 | © Éditions Gallimard

    毕赣在法国影评人王慕言的采访中还提到另一个名字——保罗·策兰(Paul Celan),并称新片片名最初想用策兰1952年的诗集名《罂粟与记忆》(Mohn und Gedächtnis),第一部分是“记忆”,第二部分长镜头则是“罂粟”。这个说法让我有些惊讶,因为相对于莫迪亚诺,策兰的“记忆”并不碎片化,也不拒绝现代性的宏大叙事。细想一下,策兰对他的影响可能有两个方面:形式上的反复和“黑色电影”的尝试。

    策兰最著名的诗应该是《死亡赋格》(Todesfuge),它的最终版本恰好收录在《罂粟与记忆》中。这首诗在形式上的一大特点就是每一部分都会有大量重复,只作一些微调,就像古典音乐中的“赋格”形式,在不同声部上模仿同一个主题。《路边野餐》中有不少策略性重复,但在《地球最后的夜晚》中都消失了。然而在表现同一人物的不同时期、不同身份时采取割裂而非连续的方式,这可能是两部影片真正的“赋格”所在。

    更重要的是犹太人策兰作为大屠杀幸存者对死亡的执念。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写在死亡的阴影里,直到49岁自溺塞纳河。《罂粟与记忆》作为他的第二部诗集,每一个字都透着死亡的气息。就连看似情诗的《夜里……》,实际上都是在描述时间摧毁一切的力量,时间之吻既死亡之吻。这样的沉重,毕赣的电影自然是达不到的,他所汲取的是时间让万物湮灭的惆怅,当然还有黑色电影(film noir)中死亡随时可能发生的压抑感。《地球最后的夜晚》中的事物往往都有一个前史,比如一个曾经奢华而魔幻的大宅子,但它出现在长镜头中时,已经成了时间的废墟。

    废墟是片中随处可见的意象 | 汤唯、陈永忠在《地球最后的夜晚》中 | © 荡麦影业,戛纳电影节供图

    这个长镜头的引入方式十分有趣:影片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主人公走进一家电影院并戴上眼镜。此时观众也需要戴上3D眼镜,因为之后这个长达一小时的长镜头是3D的!毕赣认为3D更能体现梦境,也暗合了布勒东以超现实主义描述“高于现实的现实”:如果2D是可感知的实在,那么3D长镜头营造的氛围和情绪则是一种更高的存在,一种超越现实的现实。它同时也是一段超文本,是毕赣对电影艺术本身的一种看法:它是记录时间空间的载体,人们通过电影让时光倒流。这与《路边野餐》片尾列车车身上画的时钟像电影放映一样连帧倒转来模拟时光倒流是一致的。

    从作者意志到电影暴君

    这样的形式选择意味着极高的拍摄难度。长镜头先后集中拍了两次,第一次三遍全部报废,第二次过了五遍,能用的也只有最后两个。用主演黄觉的话来说,这个镜头能拍出来就已经是“奇迹”了。《地球最后的夜晚》先后换了三个摄影指导,那个长镜头出自最后一位之手。他是法国摄影师大卫·西扎莱(David Chizallet),代表作有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野马》(Mustang,2015)和今年凯撒奖大热门《无巧不成婚》(Le Sens de la fête,2017)。但无论对于谁,毕赣体量的长镜头可能都是一生一次的特殊体验。

    可是拍出来还没完,放映仍是个问题。该片并没有全2D的版本,因为3D在毕赣手中不是一个娱乐观众的噱头,而是实打实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此外,整个长镜头都是夜景(与片名相呼应),就需要影院把亮度调高,加上复杂的采音混音,国内院线从硬件到软件都很难不出差错。毕赣表示会努力与院线沟通,但这样的沟通往往并不很有效。2016年布里泽(Stéphane Brizé)的《一生》在法国公映时,他的团队就做了很多沟通工作,他本人还发表了给法国各大院线的公开信,恳请他们把音量调高。最后根据法媒的报道,一些院线并没有照做,一部声音细节极为丰富的作品就这样毁在了商业院线的懒惰。

    无论是对技术细节的执着还是超现实主义的表达,毕赣的“作者”姿态非常明确。大部分作者电影都是“大导演小演员”,哪怕是国际巨星如汤唯,也要回到演员的“本分”上去,用自己的身体和技艺实现导演的意志。毕赣在拍摄过程中仍在不断调整剧本,对于相对业余一些的演员,比如饰演黑道老大左宏元的陈永忠(毕赣的姑爹,也是《路边野餐》的男主饰演者),拍摄中的朝令夕改影响并不大。但对专业演员来说则是个不小的挑战,特别是语言上。方言对毕赣的诗歌和电影有很重要的意义,除了汤唯的角色因为是外地人所以夹杂普通话,其他人物都要说贵州话(凯里方言)。为适应随时可能变动的剧本,黄觉花了很大精力学凯里话,这可能也是他前后在剧组待了十个月的一个原因。

    汤唯在《地球最后的夜晚》中 | © 荡麦影业,戛纳电影节供图

    关于方言的细节看似小事,但对于中国作者电影的发展来说十分重要。此前中国影视作品的做法是让剧情迁就演员,不管哪里的故事,演员都是一口普通话,偶尔有一些北方方言。这与长期以来方言地位和政策导向有关。两年前的《罗曼蒂克消亡史》仍存在着不合理的普通话和沪语混杂,在剧情上根本找不到解释,只能认为是演员的懈怠或是导演要求不高。实际上过去十年多,南方方言开始在大银幕上“复苏”,不管从写实的需求还是作品氛围的营造都是一种积极的改变,其中最有名的应该是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而毕赣的凯里方言要比南京话、上海话使用者少得多,在选角上就没有很大余地,只能靠演员自己去学。

    模仿口音和学习语言本是演员的分内事,比如梅丽尔·斯特里普的两个奥斯卡影后角色都在语言上下了很大功夫:她在《苏菲的抉择》(Sophie’s Choice,1982)中扮演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波兰女子,有大量德语和一些波兰语对白,说英语也要带上波兰口音;《铁娘子》(The Iron Lady,2011)中又要全程英国口音。中国电影演员在这方面下的功夫要少很多,甚至还不如一些电视剧和娱乐节目,但愿汤唯、黄觉、张艾嘉和李鸿其的凯里话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台湾演员李鸿其虽然在完成版中没有任何对白,但他也表示剧组每个人都在学贵州方言,自己也不例外。

    能够支持毕赣如此疯狂的艺术诉求,这些演员已经无愧于电影艺术,他们参演该片的经过则更有意思。黄觉在看了《路边野餐》后激动万分,想去荡麦这个地方看看。后来发现是个虚构场所后,就寻求与毕赣合作,因为导演是荡麦大门的唯一钥匙,只有拍他的片子才能抵达他的荡麦。李鸿其与毕赣是金马奖“同级生”,毕赣凭《路边野餐》获得最佳新导演奖的时候,他以文艺片《醉·生梦死》获得最佳新演员奖。李坦言有很多人劝他不要接毕赣的片子,但最终还是被导演的才华打动,“毕赣是一个诗人,连讲话都是诗意的”,他说。

    李鸿其在《地球最后的夜晚》中 | © 荡麦影业,戛纳电影节供图

    如果说演员、摄影等剧组人员对毕赣是全力支持,坊间则有传闻说他在拍摄制作中与资方产生不少摩擦。这首先是产业经验的缺乏,他本人也表示《地球最后的夜晚》是他第一次在电影工业体制下拍片,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同时,他的“作者”意识也与当今中国的电影产业格格不入。作者电影之所以可贵,正在于它不是流水线上的批量产品,不负责讨好、愉悦观众。所以毕赣必须要去欧洲电影节,只有在那里,脆弱而可贵的作者精神才能受到保护。戛纳电影节的使命便是展示和推广“面向大众的作者电影”。作者制度除了是一个创作者中心的经济体制外,其艺术目的是提供一个更为个人化的交流,保留作品的“人性”,不让电影陷入纯商业制作那样匿名的空虚。当我们看一部作者电影的时候,每一个观众都像是在与作者进行一场私人对话,所以对作品的解读才会千差万别。

    当观众抱怨“看不懂”毕赣的时候,我们是在期待一个规整的电影工业叙事产品,就好像是逛宜家看到了手工制作、仅此一件的家具,不免有些惊慌。而人在惊慌之中,第一反应就是责怪对方来保护自己。所以欣赏作者电影需要一颗真诚甚至天真的心,需要不带任何预设和期待,把每一个作品和作者看成一个截然不同的个体,看成一次全新的冒险。还有的人会进行比较,他们举出其他作者电影的例子来否定毕赣的价值。这还是没能一对一地看待每一个作者。电影是一门昂贵的艺术,所有艺术片导演都会对产业作出或多或少的让步,但甲的妥协并不能说明乙的不妥协就有问题。反过来,毕赣的执着也不能证明对产业作出了更多让步的导演就没有价值。

    如果一定要指摘毕赣,可能是他在第二部长片就进入了一种“暴君”式的创作。这个词被评论者用来形容很多艺术大师,其内涵不尽相同。我在这里要说的是一种与观众交流的欲望,是人为地设置理解障碍,还是出于艺术需要。《路边野餐》不难懂的关键在于对白很少,表面语言信息量小,而且都是在帮助理解剧情。这样观众可以多花点精力在理解视听语言上。片中的人物关系经常会用影像和语言双重解释,还会有莫迪亚诺式的反复。这些艺术手段在不经意间降低了理解难度。《地球最后的夜晚》则完全相反,对白太多信息量太稠密,有的信息一晃而过不再复述。加上毕赣一贯需要你全神贯注的视听语言,这不是一部仔细认真而真诚就能看进去的片子,它对观众的要求过分高了。我在戛纳媒体场的时候,看见外国记者在前一半有很多人退场,虽然留到最后的人都起立鼓掌,但不可否认毕赣设置的理解障碍的确是个问题。

    既然是交流,那就是双向的,观众需要克服自己的惰性去欣赏作者电影,导演也需要思考他想传达的情感和营造的氛围是不是会在抵达彼岸之前就搁浅。怎样“拴住”观众不单单是一个商业操作,也是艺术的小游戏,这显然不是毕赣的长处。做不做暴君那是作者自己的选择,别人无权干涉。但任何艺术都是作为社会现象存在的,艺术家的创作不是高于社会的存在。据说《地球最后的夜晚》是本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里成本最高的,它已经不再是一个穷小子带着一群年轻人追逐梦想的低成本制作,大家对它要求高也很自然。

    《地球最后的夜晚》长镜头暨全片尾声 | © 荡麦影业,戛纳电影节供图

    片子二月才杀青,戛纳前很多人都说根本来不及,最后还是赶上了。根据我得到的信息,选片人在公布片单的前一天才看到了《地球最后的夜晚》的一个比较完整的版本,并作出选片决定。巧的是,主竞赛中的埃及电影《审判日》是在同一时间从“一种关注”升级到主竞赛的。导演 A. B. Shawky 告诉我,那天接到电话已经是晚上,当时他和制片人都不敢相信这“最后一刻的升级”。《审判日》是他的长片处女作,筹拍时根本找不到投资,拍摄条件虽没有《路边野餐》艰苦,但也是极为困难。

    从这些内幕中我们可以揣测,戛纳官方一直在等毕赣,甚至在主竞赛中给他留了一个位置。但在看完片后,决定把这个“新人名额”给Shawky。《审判日》残疾人的主题和对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继承让很多影评人不太适应,但你可以体会到那种属于处女作的纯真和冒险精神。我在卢米埃尔大厅里被它感动,就像当年被《路边野餐》感动。毕赣说他的下一部作品很可能会是小说改编,这是许多成熟导演走过的路,也是电影工业喜欢的模式。但从情绪而非技艺的角度上来说,《路边野餐》仍是最好的毕赣。

    (本文发表于《三联生活周刊》2018年第22期,总期号988。严禁在任何平台以任何形式转载。图片均注明出处,所有权利归原版权人所有,未经授权转载挪用后果自负。)


    作者个人微信公号Postcoitum

     4 ) 帮你理清这个神秘,危险,魅惑梦境的头绪,《地球》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整个故事其实并不难懂,只是导演把叙事顺序和时间线打散了。

    整部电影在带上3d眼睛前的70分钟分为两条线索——

    1由母亲照片上的线索开启的现实侦探之路

    男主罗紘武因为父亲过世再次回到凯里,这是现实的时间线,父亲把餐厅留给了男主的后妈,把一辆货车留给了男主。挂父亲遗像的位置原本一直挂着一个钟,后妈告诉男主,父亲总是一直对着这个钟抽烟,男主意识到这个钟对于父亲的意义,父亲为什么会对着这个钟在追忆怀念早早离他们父子而去的母亲?于是男主在钟的背面找到一张照片,照片上的女人被烟烫掉了头,说明父亲曾在无数个夜晚吸着烟对着这张照片思念母亲。男主在照片的背面发现有一个名字和电话号码,于是顺着这个线索像个侦探一样展开调查,经过协警朋友的帮助,发现那个号码是一个女子监狱的号码,于是男主踏上了寻找母亲,寻找万绮雯现在踪迹的调查之路。

    2 情人万绮雯的回忆之路

    这里时间线回到12年前,男主回到凯里是因为要寻找杀死自己好友白猫(就是那个吃苹果的少年)的凶手左宏元(就是那个戴白色礼帽唱歌的黑帮老大),黑帮老大当然不好找,男主先是找到了黑帮老大的情人万绮雯,男主在于万绮雯的相处中渐渐被其魅惑,神秘,危险,若即若离的气质迷倒,与她渐渐生了情愫。万绮雯怀了男主的孩子,知道自己不可能生下这个孩子,于是在消失的一段时间内自己打掉了。女主回来后想和男主远走高飞,让男主在电影院中杀了黑帮老大,当然最后男主没有成功,于是我们看到了男主被那个唱着莫文蔚和伍佰的《坚强的理由》,拿着麦克风的黑帮老大吊在那里。

    回忆与梦境不同,回忆是真的,而梦里是假的。

    回忆之路与最后3d片段的梦之路当然是不一样的,回忆之路里所有的片段都是真实发生过的,是男主的思念,追忆。而梦之路所有的人物和场景都有现实的投射和指向,后文有详解。

    导演是怎么把男主因为父亲过世回到凯里然后由母亲照片上的线索开启的现实侦探之路搭上12年前回忆情人万绮雯这条线的?

    注意,在一个全是水,时间河流涌动的屋子里,男主从种的背后发现照片的线索同时导演给了一个镜头,是钟在水面的反射下出现,此时男主拨动了种的时针,因为是水面的反射,时针的顺序是反的,种的时针被逆时针旋转了,也就代表这里开始时光倒流了,于是镜头切换到男主12年前,回到男主与万绮雯那段如烟火般短暂的如梦般岁月。

    男主第一次看见万绮雯就说她化妆的样子像他的母亲。

    男主因为母亲的一张照片上的线索来到监狱见到那个叫 邰肇玫 的女人,女人告诉她,她是万绮雯过去一起偷东西的朋友。

    梦,时间,孤独是毕赣电影永远的母题,电影两条时间线并行,现在与过去交织出现,像一对纠缠的情人,梦与现实争先恐后迈向电影的终点。诡谲的画面,诗意浪漫的对白,行踪不定的人物幽影让整部电影如坠入云雾般飘忽,深奥,也让真正热爱这部电影的观众可以全身心沉浸在电影里,超脱于乏味的现实,与里面的人物一起飞升。

    导演用凯里方言为的是让里面所有人说的那些不接地气的台词生活化,让那些凝固人生哲学和爱情观,如云如雾的对白更贴近我们普通人的人生,用方言稀释对白深奥枯燥的文学气,增加它的烟火气。稍稍让这部难懂的电影拉进与观众的距离。

    继续回到线索1——现实调查侦探之路。

    男主来到监狱,找到照片上名字的女人,这个女人告诉男主她是万绮雯曾经的朋友,女人说她这张照片是万绮雯给她的,当时她们去一户人家里偷东西,那家主人一下子回来了,万绮雯急急忙忙逃走最后拿出的居然是一本书,她们在森林里读了这个书的故事,是一个爱情故事,书的扉页是是一句咒语,念了的话爱人的房子就会旋转起来。后来万绮雯给了这个女人书和照片,让她寄回凯里。

    男主离开监狱,被狱警叫停住,狱警给了那个坐牢的女人留给男主的东西,是书撕下来的扉页,扉页上写了一个叫陈慧娴女人的名字和一个小城市的地点。这是万绮雯用的一个化名。男主去了那个地方找陈慧娴,又发现同名的一个女人出现在一个旅馆的线索。于是男主又找到了那个旅馆,旅馆的主人告诉男主,那个女人最后没有钱了,每天用一个故事来换取房费,并且最后嫁给了她,而且告诉男主那个女人说自己没有生育能力,也就是之后没有和旅馆老板生过孩子。最后男主去歌厅继续找曾在那里打工的万绮雯线索,一个歌厅卖唱小姐告诉她,时间还早,先去看一场电影吧。于是男主在电影院带上3d眼睛睡着了,进入最后70分钟的3d梦境片段。

    整部电影中处处是危险的元素

    玻璃柜子里不断发出斯斯声的毒蛇,火车经过时颤抖着滚落的杯子,被水淋湿随时会短路的灯,火车上晃动的化妆镜,一直对准人却始终没有响的枪,走在废墟墙瓦上的赤足,被火烧毁的房间,随时会发生背叛,甭离,摇摇欲坠的偷情。这些元素让整部电影变得像一个神秘,对你若即若离,却让你无法自拔的女人,让你不知不觉掉进这个导演所布下的长梦里。

    当然,除了危险,还有浪漫,诗意的元素。

    万绮雯在看电影哭泣时吃的是野柚子,最后梦境中那个短发女孩玩游戏机中奖出现的标志也是柚子,柚子是那个季节不会出现的水果,代表着当前环境背景下几乎不可能出现东西,比如万绮雯与男主危险但让彼此沉沦进去的爱情。白猫最痛苦时连核一起吃下去的苹果,书扉页的咒语,会飞的房间,乒乓板上的雄鹰,黑暗中熊熊燃烧,代表着希望的火吧,最后短暂绽放的一速烟花,这些诗意的元素也是毕赣一贯的风格。

    最后讲下重中之重的最后70分钟3d部分——梦之路

    男主在现实当下的时间线,侦探之路追查线索的尽头来到一个电影院带上眼镜,最后这部分完全就是男主在电影院里做的一个长长的梦,毫无疑问。这段有点像大卫林奇的《穆赫兰道》。

    当然这个梦并不是无意义的,乱做的,梦中的每个人物的出现都是男主现实的投射,每个场景的背后都表现了男主在现实里无法得到的东西。

    一点点来分析。

    1 首先在洞穴里出现的那个男孩无疑就是男主死去的那个朋友。那个男孩说,只有你来这里陪我了,我从来就是一个人在这里。这里的意思是只有男主在一直怀念着他,时常梦到他。 一开始我也在男主被堕胎的孩子和男主朋友间犹豫,后来想了下那个还未出生的孩子确实与男主在现实里没有交流,而好友是男主童年的玩伴,所以有一起打乒乓球的回忆。 还有那个男主拆下来的巨大乒乓球板的意向代表着现实里男主替好友收尸的那块手拖车上的板,打乒乓球是生者与死者的交流。

    男孩说自己是幼稚鬼,其实他就是鬼。注意男孩是从一个门洞里带着“牛鬼蛇神”般的面具出现,门洞也像棺木,更加证明他就是男主那个死去的朋友。

    还有一个佐证,是在一个预告视频里,视频里用颜色区分了梦境与现实分别代表的人物关系

    梦境里小男孩所代表的现实投射就是吃苹果的男主好友白猫。

    第二个在游戏机旁边出现的短发女孩凯珍无疑就是男主12年前失去的女人万绮雯,梦里的凯珍是讲普通话的,是单纯的,温柔的,可爱的,区别于现实里讲凯里方言,神秘,危险,蛇一般的女人万绮雯。

    那个拿火吧的女人(张艾嘉)无疑就是男主的母亲。为什么导演要用白猫的母亲摸样做男主母亲在梦里的幻象呢,因为男主的母亲在男主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他,男主常常去朋友白猫家里做客,与他的母亲“张艾嘉”十分投缘聊得来,对于男主的童年来说,在他心中一个母亲所想象的样子,大概就是白猫母亲的摸样。所以在梦中母亲出现的形象用了白猫母亲的脸做代替。

    在梦里,母亲要与一个男人私奔,但一直为成功,甚至还烧了他的房子。男主在梦境里帮助母亲和喜欢的男人离开,也是希望母亲在现实里有一个好的归宿。在梦中,母亲手中拿的火吧,就是代表着希望也代表着男主祝福的意思,男主于是用枪逼迫那个母亲喜欢的男人开铁门,开车与母亲私奔。

    那个火吧女人把手表给了男主,并告诉男主这是他最重要的东西。

    男主在母亲走后,伤心的啃了一个苹果。因为在最伤心的时候,连苹果核也会一起吃掉。男主当然希望和他母亲永远在一起,但母亲离开他是他从小到大最大的伤痛,所以这个时候他悲痛欲绝。

    男主最后把手表给了那个女孩凯珍,这代表着在现实里万绮雯永远是她的挚爱。

    男主和可爱的女孩凯珍做着他和万绮雯在现实做不到的事,他们一起飞了起来,离月亮前所未有的近,他们去了那个会旋转的房间,在烟花绚丽燃烧的时候拥吻。

    但是,这毕竟是梦,电影最后一个镜头是一束小小的,即将燃烧殆尽烟花,这代表着男主与万绮雯的感情就像这烟花般绚丽与短暂,烟火熄灭的时候,也就是男主梦醒的时候,也就回到了第一个男主赤身醒来的镜头。

    电影结束,影院灯亮起,我起身发现旁边的哥们已经沉沉进入了梦乡,他脑袋低低的耸拉着,就像已经断了头颅,我摇摇他说,朋友,电影结束了。这时,我发现他的衣着,他的身形,甚至他的脸都和我一摸一样,这不禁让我怀疑,我到底是在现实还是犹在梦中。

    就在我惊恐,不知所措时,我瞥到那个哥们脸上的嘴角微微上扬,神秘的笑了下,顿时我生活里所有无处安放的心彻底松懈了下来,我知道,今晚他终于做了一个好梦。


    关注我的公众号,获取更多热门电影的第一手深度影评。

    人间奇遇

     5 ) 戛纳捉影⑥:《地球》长镜头惊艳 汤唯最美形象诞生

    《地球最后的夜晚》海报

    法国当地时间5月15日,备受关注的毕赣新片《地球最后的夜晚》在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首映,曾因《路边野餐》拿下金马奖和洛迦诺电影节最佳新导演奖的毕赣,是当下中国最具艺术才华的年轻导演,被电影界寄予厚望。《路边野餐》仅用几十万的低成本获得超高赞誉,令毕赣的第二部长片《地球最后的夜晚》拿下了五千万的投资,并请来汤唯、黄觉、张艾嘉等明星主演。此次入围戛纳“一种关注”单元,被选片人福茂形容为“继承了侯孝贤和大卫·林奇的风格”。

    在首映之后,《地球最后的夜晚》惊艳了外国媒体,网络上出现不少对毕赣的赞美之词,导致第二场放映排队观看的记者人数急剧上升。毕赣扎根于本土(贵州凯里)的创作反而让他更有国际化的潜质,此次他虽然没有被选入主竞赛单元,但用一个新人姿态在“一种关注”单元出现,不用与众多大导演争锋,反而会让他获得的评价更加纯粹。

    前2D后3D的特殊模式,一小时长镜头惊艳外媒

    此次,《地球最后的夜晚》使用了一种新鲜的观影模式。片长2小时10分钟,前半部分是正常的2D格式,但到了中间,出现一个颇具仪式性镜头,饰演男主角罗纮武的黄觉进入影院坐下戴上了3D眼镜,然后片名《地球最后的夜晚》字幕出现,提示观众也戴上眼镜,正式开始影片的3D部分,而整个3D部分是一个一小时的长镜头。

    值得一提的是,在戛纳的放映条件下,3D纵深效果还比较明显,但由于是夜景镜头,恐怕未来对国内观众的观影是一个考验,一方面国内银幕的灯泡亮度标准建设还不尽如人意,另一方面观众能否理解从中间开始进入3D的观影方式,也要打个问号。

    汤唯、黄觉

    记忆与梦境的来回穿插,一生一瞬的悲欢离合

    《地球最后的夜晚》全片大约44个镜头,和《路边野餐》有一脉相承的记忆主题与叙述方式,只不过影像上更加华丽、梦幻,沉浸式梦境的体验更强大。

    影片开场,黄觉饰演的男主角罗纮武与齐溪饰演的红颜知己一夕欢愉后,决然离去,因为他内心始终难以忘怀自己心爱的女子万绮雯(汤唯饰演),影片的前半部分,他一直寻找着万绮雯的踪迹,从她好友的监狱到她的前夫,却始终没有她的下落。与此同时,过去与万绮雯相识相恋、又遭到万绮雯老板左宏元报复的记忆,一幕幕在他的叙述中浮现。男女主角的性情和言语拥有诗化的韵律,还充满了想象力,“拿到枪/旋转球拍就能飞向太空”,“在影院杀人,与电影人物同时开枪就不会被发现“等段落都产生了奇异的效果。

    影片的后半部分其实可以被看作是罗纮武的梦境,也就是由那个震惊外媒的一小时长镜头呈现。镜头从进入山洞内部,调度到跟随缆车下山,降落到山下的台球房,再随着人物飘到空中,接着进入正在演出的广场,在苗岭山麓的阶梯间不断穿行,罗纮武怀念着的人们递次以新的形象出现,拼解出了他近乎一生一瞬的悲欢离合,最终镜头落在黄觉和汤唯的深吻里又缓缓离开,穿行到象征着短暂的一簇烟花上,令观众如梦初醒。

    游魂一般的男主角始终在思考,人的身体是不是氢气做的,而关于女主角的真实记忆又是否存在。正如片中台词所说,“想起的越少,忘记的也就越少”“泥石流不可怕,活在记忆里才可怕”,毕赣似乎想要传递一种对记忆的哲学思辨。与此同时,他还将自己的美学风格与观众的观影体验结合到了一起,因为观影时,观众会不由自主地把对前期剧情和人物台词的记忆,投射到后期的梦境里,这与主人公飞驰的神思不谋而合。

    自成体系的审美逻辑,魔幻又暧昧的空间制造

    如今,毕赣被认为是年轻导演中最有希望成功晋升中国最好的艺术片导演的人选,这与他拥有自成体系的审美逻辑分不开,在他的审美逻辑内,光影呈现近乎无可挑剔。

    此次他的灵感来源于夏加尔的画作、莫迪亚诺的小说和保罗·策兰的诗句。深红与墨绿形成了本片的主色调,既拥有强烈的冲突,又充满超现实感。构图上,毕赣十分注重道具的运用,内景有圆形的镜子,多种形态的灯具,时明时暗,带来不同的气氛,《路边野餐》中重要的符号性道具时钟,也在本片里数度出现;外景则利用凯里地貌,打造出来回穿行的空间感。而他的“废墟美学”依然存在,岩洞地下室倒映的粼粼波光,显得暧昧而又魔幻。

    影片的音乐由与侯孝贤多次合作的林强,以及台湾音乐人许志远共同完成,使用了不少电子乐的元素,旋律和质地非常抢耳,而身为八零后的毕赣也使用了伍佰与莫文蔚合唱的《坚强的理由》、陈慧琳的《花花宇宙》、南方二重唱的《墨绿的夜》等同龄人熟知的歌曲。

    汤唯诞生最美银幕形象,明星表演融入导演风格

    由于《路边野餐》大多是非职业演员演出,此次《地球最后的夜晚》请来汤唯等大明星出演,曾被质疑会影响导演的原生态意境。不过事实证明,毕赣还是将明星演员们成功融入了自己的风格当中。

    这是最适合汤唯的一种电影了,她在片中饰演两个角色,身着墨绿裙子的“电影迷”万绮雯拥有和香港明星一样的名字,神秘艳丽、吹气如兰,却无根无源,飘忽不定,象征着爱情由鼎盛到终结,另一个是一小时长镜头中穿着红色皮衣的凯珍,人如其名,如“凯里的珍珠“一般天真活泼,对世界还抱有梦想,象征着爱情初生的甜蜜。这也堪称是汤唯最美的一个银幕形象,完全符合她唯美的气质。

    张艾嘉也饰演了野猫母亲和红发女子两个角色,后者也出现在一小时长镜头中,她的几句台词无意中点破了记忆与梦境关系的主题。男主角黄觉是故事的讲述者,也是带观众入梦的领路人,他略显沉重的形象让影片内容有了深入的基础。饰演“野猫”的李鸿其出场虽不多,但一个边吃苹果边流泪的长镜头几乎重现了他在《醉生梦死》里的演技时刻。“升哥”陈永忠此次虽然只有两场戏,但阴狠莫测的大佬形象突破了过往民间诗人的状态。

    此外,齐溪、明道也在片中各客串了一场戏。其他几位非职业演员都各具特色,正好和男主角黄觉形成一种对应感,尤其是饰演童年野猫的罗飞扬,小小年纪充满了原始的力量感。

    凤凰网评分:8分

    毕赣用《地球最后的夜晚》带我走了一段慢而稳的过山车之旅,带我们穿过记忆、悲伤、以及他独特的影视魔法。直到影片结束之后,依然余味悠长。而其中那个长达50分钟系列镜头,将在电影圈里被久久谈论。

    —— JordanMintzer《好莱坞记者》

    《地球最后的夜晚》是一场感官的盛宴,片中的一切都是由气氛、印象、情绪而演绎出来的。 尽管一个男人在父亲去世后回乡的情节听起来平淡无奇,但在毕赣眼里,没有任何一种旅程是平淡的。在他的镜头下,电影就是造梦,而在梦里,哪怕再稀松平常的故事也必然都是梦幻多彩的。

    ——Mónica Delgado《Desis FIim》

    如果我能把自己关在一个小屋子里,反复看《地球最后的夜晚》,一直到戛纳电影节闭幕,我都愿意的不得了。

    ——CedricScccivali《ICS FIlm》

    毕赣导演了一部既风格独特、又情感充沛、美轮美奂的原创作品。从电影的第一分钟到最后一分钟,我都被故事紧紧抓着,不管是节奏、风格还是原创性,这都是一部挑不出毛病的作品。

    —— PapayaFilms

    《地球最后的夜晚》向我们展示了它的极高品质:从演员、画面的色彩、舞台的置景、到导演,都是百里挑一的。而当毕赣最终抖出他那个天才长镜头的时候,你立即就知道,这部电影是纯粹的魔术。

    —— CasparSalmon

    文/秦婉

    原文阅读:戛纳捉影⑥:《地球》长镜头惊艳 汤唯最美形象诞生

     6 ) 来吧!水军,杠精!!!

    说真的,我很想把影评包含剧透的按钮点开!但是并没有什么卵用,因为你只要看完简介,你就觉得“我tm已经完全被剧透了!”甚至你带着各种剧透去看这个电影你会觉得这电影和这个简介讲的是一个片子么?????

    从一开始(电影前半段,不用带3d眼镜的部分),你会被导演插画式的片段拼接带入一种“这是悬疑剧?这是爱情剧??这是惊悚剧?这是爱情剧吧!不对,是悬疑啊……不是有点惊悚的感觉啊!这tm还是悬疑剧啊!!!”的感觉,好吧 我一直带着这种感觉开始期待,等待整个故事被串起来,开始留意每一处小细节,想去推敲,去琢磨,去理解这样一部你还没看到就已经7.5分,在某某某单元获奖,在影评上各种吹嘘的神作!什么哪个时代哪个艺术大师的哪种艺术形式在此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与融合。呵,总之一句话,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你看不懂,是你不懂艺术,你不浪漫,你不懂爱情等等等等....带着这样的赶脚,影片再次重新放了一下标题!!!! 我擦...怎么有点模糊?? 我看的是盗版片?我说呢,评分这么高点电影怎么会是这个样子!然后你才反应过来,影片进入了你需要带3d眼镜的后半段...

    我本以为后半段也许会把前半部我的疑点、猜测等等一一解答、连串最后让大家恍然大悟:卧槽、牛b 原来这么屌的么……但是!绝对的绝对,你发现,已经有人开始离场了,晚场的朋友会发现单声道的打呼噜声已经成为3d环绕声了……(我tm真的离我5个座位的一个大哥在睡觉,不光把鞋脱了,袜子也脱了!!!),再坚持20分钟,这个片子已经脱离了我对这个片子的所有分类!这tm是个玄幻片!再坚持一会儿(影片132分钟,0点首映)我看一眼表2点10分了,在镜头拉向一朵呲花儿中,我对这部电影的最后期望,希望画面一转,导演把所有的事情在最后两分钟给我讲清楚!!我就是冲着汤唯也不会给这个片子差评!结果,结果!!影片伴随着我一句“卧槽,这片子不会就这样结束了吧”结束了.....别人我不知道,总之,我觉得,我被导演兼编剧,还有各种评论写手,还有各个媒体等等等等当成傻b一样给耍了....

    说下演员:

    这个片子主演并不是汤唯,张艾嘉只能算客串,明道是群演,主演就是男主,其实主演是导演...

    演技上,因为感觉汤唯都像个配角一般没什么戏份所以只能评论唯一男主———全片带着叙事旁白一样的腔调去说话试图营造一种压抑的情绪与状态说着一堆不合逻辑更不符合人性的叙事旁白

    说下观感:

    一部让你看着感觉在找王家卫的B格的片子! 恶心的地方在于让你感觉到这是一部在找王家卫感觉的片子!

    过后感:

    什么长镜头什么手法怎么怎么的......

    一个被各种夸耀、吹嘘的小学生,在一群大人面前更加上劲儿更加做作的故作姿态让人感觉不舒服,他体现出来的成熟与卖弄,大家心里其实都会感到反感与悲哀!

    以上!

    友情提示,假期的男性朋友们,建议不要主动提出与自己的伴侣去看一部这样的片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我更新了————————

    我是不是火了……

    昨天在火车上打完影评以后我一直在关注我这篇影评(观后感)的评论,从几个到现在一百多个...说真的自己的声音被人听到的感觉真的很好。不管是跟我一样觉得这个电影真的很差,感觉自己受到了欺骗的朋友,还是真的觉得这个片子是我真的不懂欣赏的朋友,亦或是正儿八经的那个啥(我感觉真的有水军来喷——顺着wifi来打我呀),嗯……没事了——开场完毕!

    以下正文:

    我记得蔡康永有句话(反正就是你说的了!)鸡生蛋,鸡也拉屎,人吃鸡蛋,不吃鸡屎。这个话没毛病,对吧!但是如果,你买了鸡蛋打开以后打进碗里的是鸡屎!你TM什么感觉!算了我换个比方! 为什么这个片子看完会让我 会让有些人那样的愤怒。因为这种感觉就像我看某美食点评App上边写着年度必吃,什么钻什么绿珍珠餐厅,到哪哪哪必吃餐厅,厨师简介挂满了奖章证书。结果厨师在烹饪过程中恨不得把火烧到5层楼那么老高,切一刀菜就要耍一下刀等等等等一系列让你看不懂意义何在的操作之后,给你上了一份确实让你觉得难吃甚至反胃的饭!这个时候,我拍桌而起大喊一句真tm难吃!犯法么? 我不喜欢的权利都不让有了?我吃不惯你这饭不让说了!我是正儿八经的被一群托儿(营销)给骗进来的,给了钱消了费还得看着你们的脸色附庸着你们一起叫好?到最后我一定得背负着不懂欣赏不知所畏的名头被你们骂着不懂欣赏以后别tm看电影??

    “这个社会怎么了??*****”

    这是我评论里看到的最让我难受的一句话

    不管是电影院,还是餐厅,都是我所生活的世界的一个去处。我存在这个世界,我有体验这个世界合理存在的一切的权利,当我被那些华丽外表吸引,我就有权利去接触去了解这些华丽背后的本质!当我了解到这部电影华丽的评价的背后满是这丑陋肮脏的营销,我着实感到我受到了!欺!辱!欺我无知,辱我心智!我花钱买到了欺骗!而且是我们自己民族同胞的欺骗!

    在我身边相关的各种行业中,我tm最讨厌的就是广告传媒营销一类的行业,比房地产行业还要靠前,因为广告最终的成本还是算在了消费者的消费中,在生产水平运输水平不断提高的现代,大部分成本都在降低的情况下,我两年前喜欢喝的一个袋装酸奶能从两三块钱涨到五块钱! 这个品牌提高的成本就只有它在某综艺节目的冠名费以及广告费!但是起码我喝的还是正儿八经的酸奶!但是这部电影还是像我刚才说的那样,就tm是我被各种营销带入的一个高评价餐厅,结果让!我!觉!得厨师就是个耍杂技的做饭不好吃的黑店!!!!!!

    以上!!

    加点儿以下

    我看不看这电影是我的事!!!

    我看了觉得不好看,来到这里吆喝不好看也是我的事!!喜欢喷,就喷点儿有用的!!

    来啊,拼刺刀啊……

     7 ) 请不要随便质疑影迷眼里的《地球最后的夜晚》

    买了昨晚21:40分的《地球最后的夜晚》,虽然最后没有一吻跨年,但2018年最后这个夜晚过的非常难忘。

    看毕赣这样的新导演,有机会花六千万人民币拍一部作者化风格强烈的艺术电影,这么奢侈的一个事情,下一次赶上还不知道是猴年马月。

    这部电影就像一个奢侈品,看完了,就像自己拥有它了一样。上次有这样的满足感,是看完丹尼斯·维伦纽瓦导演的《银翼杀手2049》。

    我非常喜欢《银翼杀手2049》,同样也很喜欢《地球最后的夜晚》,觉得这部电影太短了,就像片中黄觉觉得梦境中的那个夜晚太短暂一样,美得像烟火一样易逝。

    从导演创作的角度讲,《地球》和《路边野餐》确实很像,就像是导演把前作的优点再次原样复制了一遍,只是这一次做了工业化含金量上的全面升级。

    让人误以为毕赣在这部电影中并没有给出新东西,还是在他的创作舒适区内活动,就算真的是这样,也不代表《地球》就不好。

    如果说《路边野餐》是纯粹的毕赣,他有百分之百的创作自由,剪辑权在他手里,他可以决定成片的一切细节。如果你喜欢这点的话,可能会觉得《地球》的剪辑太类型化,剪辑害怕普通观众看不懂,在剪辑上已经给足了信息量。

    《地球》也正是因为这种过于照顾观众的类型化剪辑技巧,让他不能像《路边野餐》一样生猛。我能理解《地球》为什么会像现在这么剪,但片子已经剪成现在这样了,还是有那么多普通观众看不懂,而且在资深影迷的眼里,也造成了它整体上不如前作的感觉。

    对于这种投资规模的电影来说,剪成现在的样子,也没什么意外,反正这部电影还有很多其他的优点,有太多值得夸的地方。

    在普通观众,资深影迷(或者说影评人),还有电影人眼里,看一部电影的时候,关注点和欣赏的地方是不一样的。别说普通观众了,影评人和电影人都不一样。

    比如说我,我不在乎故事,故事讲的再好都没用,我更在乎它的视听语言技巧,这关乎到它是不是电影,并不是所有剪辑到90分钟的视频都叫电影,你可以想想郭敬明导演拍的那些貌似是电影的视频。

    再就是导演的电影意识和创作意识,如何去调动一切视听技巧来完全他的表达,而不是讲他的故事。故事不重要,故事只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同一个故事到了一千个导演手里,会是一千部不一样的电影。

    就算是同一个故事,有的电影会好,有的电影会烂,这就要看导演如何展开故事,他感兴趣的点是什么,他选择什么样的角度来讲,是找到一个非常独特的叙事切入点,是反类型反价值观,是营造氛围,是捕捉情绪还原感觉,还是重塑叙事节奏,还是别的更高的个人追求。

    老老实实讲故事,那是商业类型片和美剧会干的事情,我并不是说讲故事不好,但对电影这种艺术形式来说,它不应该只是局限在讲故事。《绝命毒师》的故事讲的很好很绝,但我绝对不会重刷。

    比如说,我不常看那种叙事机器型的美剧,明知道这年头的好故事都在美剧,美剧拍的越来越像电影,为什么只是“像电影”呢,美剧的技术上已经完全是电影的规模,但在导演的表达上,没有几部美剧可以说大卫·林奇的《双峰》,就是这个意思。

    《双峰》是18集美剧,你可以说它是美剧的形式,但在我眼里,它本质上其实是一个18小时的电影。

    对于讲故事的类型技巧,创作者不应该完全的瞧不上,你只有先证明自己熟练的掌握了它,才可以忘掉它,去选择别的方式,创作更多的可能性。

    电影才不是茶余饭后供人放松打发时间的东西,如果电影只是这么简单,广电总局的审查何必那么严格?

    那些看不懂《地球》的观众,其实也并不是他们的错,可能只是他们对于电影的理解还停留在电影要好好讲故事的阶段。谁让国内电影院里平时放映的都是好莱坞类型片套路的电影呢,大家是没有多少机会选择《地球》这类艺术电影。

    更重要的一点是,也并不是所有的艺术电影都是《地球》,很多文艺片也不够电影化,不够高级。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有《地球》这样的东西走入大众视野。

    阿方索·卡隆的《罗马》是影评人和电影人眼中公认的好电影吧?如果《罗马》在国内电影院里上映的话,普通观众的反应估计和看完《地球》没什么区别,大家也会睡成一片,觉得沉闷,不讲故事,看不懂,也会想骂街。听说《罗马》已经被国内的片方买了版权,据说2019年2月份会在国内上映,大家可以坐等。

    当年看完《路边野餐》的时候,大家觉得毕赣是阿彼察邦式的东南亚神秘风,加上老塔的诗意和侯孝贤的风格。

    到了这部《地球》,你会发现,几乎看不到侯孝贤了,也不那么阿彼察邦了,只剩下了满眼的塔可夫斯基,还有那么一点王家卫,而那种阴雨连绵湿漉漉的风格已经是毕赣个人的风格了,那是毕赣的凯里宇宙,包括对白的语言风格,只是这一次没用多少他标志性的诗。

    但我还是很喜欢毕赣处理这个故事的方式,《地球》的叙事是碎片式的,理工科的感觉,充斥着各种符号,而且前半部分里符号关联的情节都无法串联起来,没有一个清晰的故事脉络。

    在电影的前半部分,导演用侦探电影的方式在铺展这些叙事相关的符号,就像片中那本只有一半的绿皮书。

    到了电影的后半部分,电影进入那个3D长镜头梦境之后,导演把前半部分的各种符号重新编排了一遍,用黄觉的梦境把前面碎片式的情节串联了起来。

    这个故事最耐看,最让我兴奋的点就是,你需要记住这些符号,把前后互文的两部分中符号相关的情节放在一起重新编排,信息量会在叠加中变得完整,才可以把这些碎片拼成完整的故事,就像在大脑内玩拼图,理解黄觉饰演的这个男人。

    在2D部分的现实生活中,也就是电影的前半部分里,他小时候被亲生母亲抛弃了一次;12年前又被一个叫万绮雯的神秘前女友抛弃了一次,这个可怜的男人被生命中最爱的两个女人分别抛弃。

    他始终找不到一个理由,让自己从这两次的心结中走出来,所以他要寻找失踪的女人们。

    前半部分中出现了很多符号,12年前,万绮雯跟罗紘武说她怀孕了,他说,他以后可以教孩子打乒乓球,她却说,她已经把孩子打掉了。

    罗紘武去监狱里找到一个女囚犯,女人说她当年和万绮雯去两个人家里偷东西,有金子,有钱,但房子的主人回来了,她俩逃跑了,而万绮雯只拿走了一本绿皮书,书里讲了一个特别美的故事,她们都很喜欢。她们相信,只要念起绿皮书扉页上的咒语,房子就会旋转起来。

    罗紘武去找张艾嘉的角色,张姐说,她只知道万绮雯跟好多个男人有关系,她在染头发,让罗紘武猜是什么颜色。罗紘武说,换成他妈妈的话,会染成红色。

    罗紘武看到张艾嘉冲了一杯蜂蜜水,给她讲,小时候她妈妈会去隔壁养蜜蜂的叔叔家给他偷蜂蜜吃。她母亲说,只要拿一个冒烟的火把,蜜蜂就不会蛰她。

    他妈说,人在伤心的时候吃苹果,会连果核一起吃掉,所以他以为他妈爱吃苹果。

    电影前半段诸如此类碎片式的细节很多,蜜蜂,火把,胎儿,苹果,乒乓球等等都是让观众完成叙事拼图的符号。还包括火灾中烧掉脸的女人照片、野柚子、白猫、老鹰、黑桃A的扑克牌、港台歌星的名字等等,都是串联叙事拼图的符号。

    电影后半段,大家跟着黄觉戴上3D眼镜之后,在这个叫罗紘武的男人的梦境中,上面那些符号又出现了。

    12岁的男孩要跟他打乒乓,这个孩子就是万绮雯当年打掉的那个孩子。

    举着火把的疯女人,烧了一间房子,那是一对爱人的房子,那个房子就是前半段漏雨的破房子。疯女人是红头发,就是罗紘武的母亲在梦中投射出的化身。

    这个女人求一个男人带她走,这个男人就是隔壁养蜜蜂的男人,这就是为什么她母亲小时候可以偷蜂蜜给他吃的原因。

    当罗紘武问她当年为什么离开,有没有想过她生命中最在乎的人。红发女人说,她在乎的人年龄还小,过不了几年就会把她忘了。

    罗紘武给了她一个苹果,他以为女人喜欢苹果,结果他认为的事实是错的。

    当罗紘武在这个红发女人嘴里,找到了一个他生母其实心里有他的理由之后,他解开了生母失踪的心结,理解了生母为什么要离开。这个女人要离开的理由,某种程度上跟万绮雯这个前女友为什么要离开凯里这样的地方是一样的,就像《路边野餐》中郭月为什么想离开凯里一样。

    在解开心结之后,罗紘武啃着苹果走在街头,那是他最伤心的时候。

    他之后又找打了前女友在梦中的化身凯珍,她带她来到了那个被烧毁的房子,罗紘武一生噩梦开始的地方。

    他要吻她,她说如果月亮足够亮就可以。但梦中那晚是冬至,一年中夜晚最长的一天,那天月亮不够亮。女人说,房子如果能像传说中那样转起来的话,也可以吻她。

    这时候,绿皮书扉页上的咒语突然发挥了超现实的威力。

    罗紘武和凯珍最后的这一吻,这个男人的第二个心结也打开了,圆了一个现实生活中的遗憾。

    这样的梦境虽然浪漫,但毕竟只是一个梦,但愿现实生活中那部分的罗紘武也能被梦境治愈,否则梦中的浪漫只会让现实变得更加残酷。叙事在前后两部分的互文之后,信息量一叠加,让这个男人的命运变得又多了一层不确定性。这时候,故事线完整了,罗紘武这个人物立体了,人物成长也完成了。

    但在这个故事里,导演还拍了很多更含蓄的符号,比如墙上停摆的钟表,表不是的代表永恒吗?为什么要停止?玻璃箱里的眼镜蛇,首尾连成了一个闭合的圈,窗外又见倒退的火车,只是这一次时间没有倒流,反而是主角困死在了一个封闭的时间里,被两个女人轮番伤害,像是某种时间的闭环。火车经过,装着水的玻璃杯在桌面上震动,震动不停,梦境就不会醒?这类的符号,就属于叙事拼图之外,更高级的隐喻符号了。

    就像那本只有一半的绿皮书,代表现实的前半部分是沉重的,是2D的,是灰暗的。

    到了绿皮书不存在的那一半,代表梦境的那部分,电影中段变成了3D,更立体,更轻盈。

    依靠梦境在潜意识里治愈一个人,是一个浪漫至死的概念,有点诺兰的《盗梦空间》的意思。

    这里的3D概念,不是《地心引力》里那种3D,它是还原梦境中那种轻盈的感觉,一个人可以摆脱重力和现实逻辑,视角可以在连续的梦境时间中无所不能,这是电影一开始说的第一段台词。

    毕赣在这里用3D技术还原梦境的感觉,就跟阿方索·卡隆在《罗马》中用黑白画面和长镜头摄影还原儿时记忆中的感觉是一个概念。

    《地球》的故事是什么?如果你一定要总结点具体的事情的话,那就是一个被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伤害过的男人,最后在梦境中靠着潜意识自我治愈了。

    当我走出电影院之后,我的脑子里不是塔可夫斯基,也不是王家卫,奇怪的是,我反而觉得毕赣处理这个故事的方式是师承希区柯克的《迷魂记》,并不是片中用电影里的枪声致敬一下希区柯克那么简单。

    在《地球》中,几个女人感觉其实都是同一个女人,罗紘武生命中的每一个女人都不是省油的灯。

    看《地球》这种需要观众在脑中二次重组才能完成叙事拼图的电影,其实骨子里是一个诺兰式的电影,非常理工科的处理故事的方式。不算高智商,但需要智商。

    谁说毕赣这次没有突破来着?一个优秀的电影人不可能在一部新片中一味的自我重复,没有新的追求和尝试,像《地球》这样的电影需要的是时间和耐心的观众慢慢去解读去发现。

    我力挺《地球最后的夜晚》这种电影,电影这么拍很艺术,很好,没有任何问题!送毕赣一个字,硬!

    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

     8 ) 三刷《地球》,帮大家理了一下故事线以及很多可能会忽略的细节

    这部电影可能比较跳脱的是在2D部分,因为这部分是记忆、是碎片化的,创作者就在剪辑上剪碎,很有拼图游戏的乐趣,很负责任地三刷《地球》,把这部分的时间线(12年前、12年后),以及关键的细节帮大家理一理,3D部分用长镜头把罗和所有失去之人共处的时间延长,比较连贯,就不赘言了。

    ————————————————————剧透慎点—————————————————————


    人物关系图


    故事线

    【十二年前】

    1.

    罗纮武受白猫托付,要拉一货车苹果给左宏元。 罗纮武刚跟“call机”离婚,没来得及送货,当他记起运送苹果的事情时,苹果已经腐烂,在腐烂的苹果堆发现一把枪。

    2.

    这把枪是白猫父亲“老鹰”的,左宏元当年用这把枪杀了老A(人贩子,把万绮雯卖给她的人),白猫知道枪的秘密,用黑桃A扑克牌勒索左宏元,被左宏元在洗车房杀害。他的尸体在矿洞被发现,现场有张黑桃 A 扑克牌。 左宏元杀害白猫后消失了一段时间。

    3.

    罗纮武在火车上遇见了左宏元的情人万绮雯。火车因为泥石流而被迫折返。

    4.

    罗纮武将万绮雯带到废弃车厢,逼问她左宏元的下落,万绮雯说自己并不知情,罗把她放走。隧道中,罗纮武说万绮雯妆花的样子十分像自己的母亲私奔前的面孔。罗纮武拿出母亲照片, 照片有火烧过的痕迹,罗纮武说自己母亲在自己小时候失踪,当天附近有火灾。 万绮雯说自己想吃野柚子,罗纮武表示不是吃野柚子的季节,万绮雯说如果她能找到野柚子,罗纮武就得帮他实现一个愿望。

    5.

    罗纮武与万绮雯在漏水的房间私会,水面倒影着野柚子。 在漏水的房间,万绮雯告诉罗纮武,只要念绿皮书扉页上的咒语,爱人房子就会旋转起来。

    6.

    罗纮武被万绮雯带去看了部有枪杀场面的电影,片尾曲是中岛美雪那首歌。

    7.

    在小凤餐厅,万绮雯说自己怀孕了,并且感觉到自己怀的是男孩,罗纮武说可以教孩子打乒乓球,万绮雯却说已将孩子打掉(这个孩子可能是3D部分的小男孩)。 万绮雯表示左宏元就要回来凯里,罗纮武提议两人可以逃去缅甸。

    8.

    左宏元抓到罗纮武和万绮雯,带走了她。(《坚强的理由》那场戏)

    9.

    万绮雯回到漏水的房间见到罗,教唆他在电影院跟着电影中的凶手一起开枪杀掉左宏元。 万绮雯承诺左宏元死后与罗纮武一起离开凯里,去开一间旅馆。

    10.

    罗纮武在电影院用枪将左宏元杀害。 左宏元死后万绮雯带着左的钱失踪,罗纮武独自逃亡缅甸。


    【十二年后】

    1.

    罗纮武回凯里参加父亲的葬礼,得知父亲生前总是凝视着一只坏了的时钟,离开小凤餐厅时,他将时钟带走。

    2.

    罗纮武回到漏水的房子,试图修理坏了的时钟,却在时钟里找到了那张母亲的照片,他回忆起12年前将这张照片送给了万绮雯,现在照片背面写有一个名字:邰肇玫以及一个电话号码。罗纮武在街边鼓足勇气拨打了那个号码,结果是个空号。

    3.

    罗纮武的手机响起(中岛美雪那首歌),前妻“Call机”告诉他这个空号之前是一个女子监狱的电话。

    4.

    罗纮武来到监狱发现留电话号码的人并不是万绮雯,而是她年少时的好友邰肇玫。罗纮武从邰肇玫那儿听到了关于万绮雯过去的故事。

    5、

    罗纮武将书转交给邰肇玫,邰肇玫告诉他:

    a.绿皮书是她和万绮雯十五六岁时一起偷东西时偷来的,偷书时万绮雯说那间屋子在旋转。

    b.屋子的主人突然回来,大家都拿走自己觉得最贵重的东西逃走,在树林分赃时发现,万绮雯拿走的就是这本绿皮书。

    c.绿皮书里写的是一个爱情故事,万绮雯说她要把这本书送给自己最喜欢的人。

    d.万绮雯后来被老 A 卖给了斑秃(左宏元),斑秃时常跟她看电影。

    e.万绮雯在十二年前曾经找过邰肇玫,问她自己像不像照片(罗纮武母亲)中的人,后来又把照片给了邰肇玫。

    f.万绮雯说自己后悔当时没有多照照片,因为以后不知道自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g.春节时狱友认出照片上的地点是小凤餐厅,邰肇玫就把照片寄了过去。

    h.邰肇玫入狱的原因有偷盗、诈骗、办假身份... 罗纮武把绿皮书留给了邰肇玫后离开。邰肇玫把扉页撕下留给罗纮武,上面写着万绮雯新的身份“陈慧娴”、地址以及留言。

    6.

    罗纮武找到“Call机”,查出了这个叫“陈慧娴”的女人已婚,老公名叫王志诚,在旁海镇开了家旅馆。

    7.

    罗纮武在旅馆里见到王志诚,王志诚告诉他:

    a.自己与“陈慧娴”刚刚离婚。

    b.“陈慧娴”入住后几乎不出门,后来没有钱交房费就每天讲故事以抵房租,直到后来两人结婚。

    c.“陈慧娴”说自己没有生育能力。

    d.离婚后,“陈慧娴”在荡麦的野柚子歌厅唱歌,她反反复复总是唱同一首歌(中岛美雪那首歌)。

    8.

    罗纮武来到理发店求证关于这个女人的往事,从“白猫”母亲张姐口中得知那把枪的秘密(左宏元当时找白猫父亲借枪就是帮万绮雯杀人),说万绮雯与多个男人有染,劝罗离这个女人远一点。罗纮武说自己母亲小时候总在附近养蜂人那偷蜂蜜(应该是母亲跟别人偷情,偷情是甜蜜的)给自己吃,说拿着火把就不怕被蜜蜂蜇。母亲还说人在最悲伤时会吃完整个苹果。 白猫小时候很爱说谎,说自己父亲是大哥外号叫“老鹰”,但实际是在监狱服刑的犯人。白猫母亲在染发,她问罗纮武如果是他妈妈会染什么颜色,罗纮武说会染红色。

    9.

    罗纮武来到还未营业的野柚子歌厅,废墟上的女人告诉他今晚会是最后一场演出,他只能去旁边的电影院看电影等待。

    10.

    罗纮武来到电影院,戴上了3D眼镜后进入了梦境…


    不可忽略的线索

    1、罗纮武从腐烂苹果堆里发现了这把枪

    2、“白猫”母亲透露,当年左宏元找“白猫”父亲拿枪,为万绮雯杀人

    3、枪是左宏元杀害老A的证据,“白猫”想以此勒索左宏元

    照片

    1、照片拍摄地是小凤餐厅,照片上的女人是罗纮武的母亲小凤

    2、万绮雯后来把照片给了邰肇玫,邰肇玫将照片寄回小凤餐厅,罗纮武父亲将小凤的照片藏在时钟里

    3、邰肇玫在照片的背后写上了名字及电话号码

    野柚子

    1、万绮雯和罗纮武有一个关于野柚子的赌约,如果她能在夏天找到野柚子,他就得帮自己实现一个愿望

    2、罗纮武与万绮雯偷情的漏水房间附近长着野柚子树

    3、万绮雯最后在一个叫野柚子的歌厅里唱歌

    绿皮书

    1、绿皮书是万绮雯在一对情人的房子里偷来的,她要把这本书送给自己最心爱的人

    2、书里有一个爱情故事,只要念扉页上的咒语,爱人的房子就会旋转起来

    蜂蜜

    1、罗纮武记忆中母亲总是去附近的一户养蜂人家偷蜂蜜给他吃

    黑桃A

    1、把万绮雯卖给左宏元的人叫老A,之后他被左宏元杀掉

    2、“白猫”的尸体在矿洞被发现,现场遗落了一张黑桃A扑克牌

    老鹰

    “白猫”的胸口有一只老鹰图案的纹身,他父亲的外号也叫“老鹰”

    乒乓球

    万绮雯告诉罗纮武她怀孕时,罗纮武说他可以教他们的孩子打乒乓球

    苹果

    罗纮武说母亲没有偷到蜂蜜时会吃一个苹果,还说人在最悲伤的时候会连着苹果的核吃完整个苹果

     短评

    说话不要太刻薄,给你3000万让你做场大梦,你倒是做一个看看。

    4分钟前
    • RayLynn
    • 推荐

    将观看《地球最后的夜晚》当作跨年仪式,并和喜欢的人在影院接吻,因为听说电影结尾特别适合接吻。这片真是成功营销出网红打卡的效果,骗情侣买票。【珍惜少部分现代人拥有的少部分仪式感】【但其实我就是想在影院跨年接吻去他家睡觉电影演什么我才不关心】【地球最后的夜晚我也要和他在一起】但真到地球最后的夜晚来临那天,相信我,你们才不会看毕赣的电影。

    5分钟前
    • Syfannn
    • 还行

    前70分钟导演知道自己讲啥了吗

    9分钟前
    • Breaker
    • 还行

    《地球》在处理故事的方式上,跟《路边野餐》完全不一样,它是师承希区柯克的《迷魂记》,前后两部分互文的故事是需要用符号串联的叙事拼图,骨子里其实是诺兰那种理工科的叙事编排方法。2D现实部分里,导演先给了各种散落的符号,蜜蜂,火把,胎儿,苹果,乒乓球,照片、野柚子、白猫、老鹰、扑克牌、港台歌星的名字等等,这些线索无法连串出完整的叙事情节。到了3D梦境部分之后,这些符号再次出现,被男主角的潜意识重组,这时候前后的信息可以在观众的脑中重组出一条清晰的故事线。一个男人被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伤害过,男人最后在梦中分别解开了与这个两个女人相关的心结,用一种超现实的浪漫方式自我自愈。不过梦醒了,叙事信息量叠加之后,男人的命运又多了一层不确定。这时候故事完整了,人物立体了,角色成长也完成了,特别硬!★★★★

    11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中国阿彼察邦,广西马尔克斯,贵州塔可夫斯基,大卫林奇加候孝贤,杨索也得让三分~王家卫御用灯光师看了掉眼泪。哪有什么“赛杨索”毕赣宇宙,不过是塔可夫斯基鲸落。喜欢你时是毕赣,不喜欢你时是赣B

    12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人在吃东西的时候肯定来不及说谎话”有几个开心点:邰肇玫,左宏元,万绮雯…这个老派港台明星太可爱,电影里唱《墨绿的夜》的居然是个大阿姨,噗!最后的房子旋转,为啥不是天旋地转?哈哈哈…“从那个时候开始,对越危险的东西越感兴趣” 记忆分不清真假,它随时浮现在眼前,活在里面才可怕。“你还想跟我走多远?” 观影中途跟随男主戴上3D眼镜的仪式感,走入导演的长镜头梦境,一切没有改变的凯里,代表永恒的表和代表短暂的烟花,虚实难辨,“这个夜晚太短暂”…

    16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一开始看的一头雾水 后半段就是爆爆爆的牛逼 虽然感觉导演玩的是同样的梗 但是上升到另一个等级以后就是戳得无法拒绝 完全拍出了我的梦境 跪求长镜头幕后花絮!2018.5.17 戛纳

    20分钟前
    • 卓扬Eris
    • 推荐

    地球上最装逼的夜晚

    21分钟前
    • 揉45
    • 较差

    用片名和汤唯,诓骗了科幻粉和直男。

    24分钟前
    • 北岸
    • 还行

    #Cannes71# 看了这个片觉得以前自己没看过长镜头……彻底跪了。终于想到一句合适的评论了:杨索都得让毕赣三分……这世界……

    26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7分,在有更充足的资金前提下,毕赣对《路边野餐》做了一次全面升级。金马二刷之后,感觉整体又提升了不少,线索也更加清晰了。仍是一个浪漫的爱的故事,男主以梦境的方式,去达成他的思念,关于亲人,更关于爱人。

    2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一小时整的3D长镜头,技术和摄影给跪了!后半段的梦境不仅揭开了谜团,还美得不像话。但也有<<路边野餐>>的问题,演员不说人话,台词让人翻白眼。

    33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讲故事旅馆就能长住,有音乐歌厅就会开业,念咒语房子就会旋转,所有记忆里的地方都有魔力。吃了蜂蜜就会幸福,吃了柚子就会快乐,吃了苹果就会伤心,所有牵挂过的食物都有情感。我穿越时空,教孩子打球,与母亲送别,和情人看水晶吊灯。故事不会讲完,歌厅不会拆除,房子不会烧焦,在短暂里走向永远。

    35分钟前
    • 西楼尘
    • 力荐

    随同自然景观消失的,还有《路边野餐》里那动人在地性以及人与人之间真挚情感和烟火气。电影毕竟不是马戏团杂耍,也不是一场闯关游戏。是不是3D,有没有长镜头,飞不飞起来其实都和一个电影是否惊喜没有关系。

    36分钟前
    • Peter Cat
    • 还行

    各种挪用中比较致命的是对墨镜王的挪用。《路边野餐》中极为可贵的残酷现实诗意荡然无存。黄觉-汤唯活脱脱就是凯里周慕云-苏丽珍,凯里王家卫必然是精致的平庸。3D版60分钟梦境应该放在开场。年度最令人失望华语片。

    41分钟前
    • LOOK
    • 较差

    所有溢美之词都是苍白了。我跟男主一样,做了一场梦,并甘愿在梦里。

    43分钟前
    • 已注销
    • 力荐

    吃瓜群众们看看蜘蛛侠不是挺好的嘛,非要给自己花钱买罪受.....

    44分钟前
    • 海森堡
    • 推荐

    考虑到讨厌给左右两边观众抬脚让道的麻烦劲儿,特意买了场观众极少的大中午场次,结尾走字幕的时候听邻座一对情侣(女方)丢了句“看汤唯那个骚气样,你不就喜欢这样的吗”,听完后内心默默噗嗤一笑的同时又有些伤感,不知该心疼汤唯还是心疼毕赣,或者是,心疼观众?

    49分钟前
    • 柯里昂
    • 还行

    2018年度最特别的一次观影体验,全程跪着看完。犹如观看《头号玩家》,跟随罗纮武戴上眼镜,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又犹如《黑镜》般让人分不清梦境和现实,诗情画意,半梦半醒。我们跟随他打乒乓球、坐摩托车、坐缆车,跟随他飞行,跟随他进入旋转的房间,见证灯火阑珊,天旋地转。如梦如幻的色彩、精妙绝伦的画面、登峰造极的美术、美轮美奂的摄影,都让人瞠目结舌,无以言表。观影过程如同喝了一杯烈酒,酣畅淋漓,如痴如醉;又如同站在山岗之巅,任由清风拂面,沁人心脾。罗纮武说:“电影和记忆最大的区别就是电影是假的。”然而《地球最后的夜晚》却让我们明白电影也可以如此真实,仿佛置身其中,身临其境。毕赣打造了一部“VR电影”,给我们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同时电影又富有诗意,充满情调,浪漫无比。意犹未尽,回味无穷。

    53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诚实翻拍了自己。无论长镜头内的世界,还是长镜头之外的生活,都是原样重来:凯里天气、漏水房子、火车轨道、卡拉OK、镜子玻璃……全程靠黄觉旁白在苦撑,没能流畅转动起来。好比对小弟,对女人,有亏欠或执念的强烈情感,但是到底从何而来?概念不能靠强行灌输啊。影像画面,并没有提供有效的信息,相反有大量遮挡阴影,全是无效内容。感觉不是剧本没写好,而是根本没有剧本。如果演员只是人体模特道具,又让李鸿其大特写啃食苹果,在黑夜中告诉你主人公哭了。为仪式感而存在的长镜头,并没有《路边野餐》技术不达标所造成的梦境以及塌陷错觉,而是直接告诉你,漫长黑夜都是假的。所谓时间和记忆,本质上还是一回事。但事先被提示告知,就导致这回无法也根本不能进入监狱。万绮雯、邰肇玫、陈慧娴、水草、飞向太空之类的解码猜谜游戏,玩太多次,

    54分钟前
    • 木卫二
    • 较差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